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丽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获得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称号。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肛肠病学》等学术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展开
  • 混合痔的原因是什么引起的

    混合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解剖因素方面有肛管直肠部特殊结构及静脉丛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偏好辛辣刺激、饮酒、排便习惯不良,其他因素有职业因素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影响静脉回流或导致直肠静脉丛淤血等从而引发混合痔。 一、解剖因素相关原因 肛管直肠部特殊结构:人体肛管直肠部位有特有的肛垫结构,正常情况下肛垫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作用。但一些因素可导致肛垫下移或病理性肥大,如先天性肛垫支持结构发育不良,在腹压增高等因素影响下,肛垫容易发生移位,进而引发混合痔。例如婴幼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为混合痔的发生埋下潜在隐患,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肛垫相关支持组织出现退行性变,也易促使混合痔形成。 静脉丛因素:直肠上下静脉丛本身就比较丰富,且静脉壁相对薄弱,周围支持组织较少。如果长期存在一些导致腹压增高的情况,如男性因工作等原因长期久坐、久站,影响静脉回流,使得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女性在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回流,也会使直肠静脉丛血液淤积,从而增加混合痔发生风险。另外,长期便秘的人群,在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进一步加重直肠静脉丛的压力,导致静脉丛扩张,诱发混合痔。 二、生活方式相关原因 饮食因素:长期偏好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量食用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肛管直肠部位的黏膜,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例如一些喜欢吃麻辣火锅、大量食用辣椒的人群,患混合痔的概率相对较高。另外,长期饮酒也会对直肠黏膜产生刺激,影响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循环,使静脉丛淤血,增加混合痔发生的可能性。 排便习惯因素:长期便秘的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排便时需要用力努挣,这会使肛管直肠部位压力增高,阻碍静脉回流,容易引发混合痔。而一些人有长期腹泻的情况,频繁的腹泻会刺激直肠黏膜,也可能导致直肠静脉丛充血,增加混合痔发生风险。还有人存在排便时久蹲不起的不良习惯,如一些人在排便时喜欢长时间玩手机等,这会使肛管直肠部位处于长时间的屈曲状态,影响静脉回流,进而诱发混合痔。 三、其他因素相关原因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人群患混合痔的风险较高,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职员,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腹部压力对盆腔静脉的影响较大,阻碍了直肠静脉的回流;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交警等,重力作用使血液更容易在下肢及盆腔静脉淤积,也会影响直肠静脉丛的血液回流,从而增加混合痔的发病几率。 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混合痔的发生有关,如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会导致直肠下端和肛管侧支循环建立,引起直肠静脉丛淤血,进而引发混合痔。此外,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肿瘤压迫盆腔血管,影响直肠静脉回流,也可能促使混合痔形成。

    2025-10-21 13:27:52
  • 内痔必须要动手术吗

    内痔是否动手术需依具体情况判断,初期及经保守治疗有效者可不手术,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出血严重保守无效、出现绞窄坏死等情况则需手术,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患者治疗选择有不同考量。 一、无需手术的情况 1.初期内痔 对于症状较轻的初期内痔,如仅有少量便血,出血呈间歇性,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无痔核脱出等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非手术治疗往往可缓解症状。例如,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对内痔的刺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等。一般通过这些保守措施,症状可得到控制甚至消失。 对于轻度内痔伴有轻微坠胀感等症状的患者,还可以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如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帮助缓解内痔相关症状。 2.经保守治疗有效者 部分内痔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如便血停止,痔核不再脱出或脱出后能自行回纳等,就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二、需要手术的情况 1.内痔脱出且不能回纳 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痔核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纳,甚至用手推回后不久又脱出,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容易导致痔核嵌顿,引起疼痛、水肿、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Ⅲ度、Ⅳ度内痔患者,Ⅲ度内痔表现为便时痔核脱出,需用手辅助回纳;Ⅳ度内痔是痔核长期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脱出。对于这类患者,手术是解除症状的有效方法。 2.内痔出血严重,保守治疗无效 如果内痔出血频繁且量较多,经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局部用药等)效果不佳,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等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长期慢性失血会使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影响身体健康,此时手术止血是必要的措施。 3.内痔出现绞窄、坏死等情况 内痔脱出后发生嵌顿,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痔核出现水肿、疼痛剧烈,甚至发生坏死,这种情况属于急诊情况,必须立即手术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引发全身感染等严重后果。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内痔的治疗选择上也有不同考量。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会更谨慎,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再权衡手术的利弊;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和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月经等),在治疗内痔时需要考虑对月经、妊娠等的影响,保守治疗可能更常作为初始选择;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在治疗内痔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影响,在进行保守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2025-10-21 13:27:35
  • 复杂性肛瘘该怎么进行治疗

    复杂性肛瘘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手术有挂线疗法(适用于距肛缘3-5cm内等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肛瘘切开术(适用于低位复杂性肛瘘,年轻、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及部分低位复杂性肛瘘,女性、肥胖患者有注意)。非手术包括坐浴(儿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注意)、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抗生素,妊娠期女性需谨慎),需个体化制定方案达最佳效果、减少并发症。 一、手术治疗 1.挂线疗法 适用于距肛缘3-5cm内,有内外口的低位复杂性肛瘘,以及高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低位部分。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它的优点是不会造成肛门失禁,因为橡皮筋缓慢切割时,局部组织有纤维组织增生,不会导致肛管直肠环突然断裂而引起肛门失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挂线疗法都可适用,但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加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过多。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在控制血糖平稳后进行,以降低感染风险。 2.肛瘘切开术 适用于低位复杂性肛瘘。将瘘管全部切开,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对于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但术后疼痛可能较明显,需注意术后伤口护理。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身体的耐受力和术后恢复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并且要注意预防术后便秘等情况,因为便秘会增加伤口疼痛和出血的风险。 3.肛瘘切除术 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和部分低位复杂性肛瘘。将瘘管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一并切除,然后缝合伤口。该手术适用于瘘管较浅、组织纤维化不严重的情况。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手术对会阴部美观和功能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不必要损伤。对于有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因局部潮湿导致感染。 二、非手术治疗 1.坐浴 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3次。坐浴可以清洁肛门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对于儿童患者,坐浴时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且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对于老年患者,坐浴时要注意防滑,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坐浴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下蹲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 2.抗感染治疗 当肛瘘伴有急性感染发作时,可以短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对于年轻患者,一般可选用对常见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而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则需谨慎选择。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使用抗生素需非常谨慎,要权衡抗生素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21 13:27:22
  •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肛瘘

    肛瘘可从症状表现、典型体征及结合病史等方面综合判断,其症状有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瘙痒,典型体征包括肛周有外口及直肠指检可摸到条索状硬物等,若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史且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患病。 一、肛瘘的症状表现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肛瘘,可从以下常见症状入手。 1.肛周反复流脓:肛瘘患者的肛周皮肤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外口,间断或持续有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局部常有潮湿感。不同病情程度下,流脓情况有所差异,病情较轻时可能间断流脓,病情较重时流脓较频繁且量相对较多。比如,有些患者可能每隔几天就会有少量脓液流出,而病情严重者可能每天都有较多脓液排出。 2.肿痛:当瘘管通畅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疼痛,但是当外口愈合,瘘管内脓液积聚,引流不畅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患者仅感局部轻微胀痛,有的则疼痛较为剧烈,行走或坐立等活动时可加重不适。例如,部分患者在脓液积聚时会感觉肛周有明显的胀痛感,影响日常活动。 3.瘙痒:由于分泌物不断刺激肛周皮肤,患者常感肛周皮肤瘙痒,搔抓后可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不同人群因皮肤敏感度等差异,瘙痒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可能瘙痒感更为明显,且更易因搔抓而出现皮肤损伤;成年女性可能因局部卫生等因素,瘙痒带来的困扰也较为突出。 二、肛瘘的典型体征 1.肛周外口:通过视诊可以发现肛周皮肤有一个或多个外口,外口形状多为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的隆起,按压外口周围可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外口的数量、位置等可帮助初步判断肛瘘的复杂程度等情况。比如,有的肛瘘可能只有一个外口,而有的可能有多个外口分布在肛周不同位置。 2.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时,在直肠内可摸到条索状硬物,按压时有压痛。对于复杂肛瘘,指检还可能触及瘘管走向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进行直肠指检时,操作需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儿童由于肛门较窄小等特点,操作要更加轻柔谨慎。 三、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如果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史,之后肛周出现反复流脓、肿痛、瘙痒等表现,结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就要高度怀疑肛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肛瘘的发生可能与不同因素相关,比如长期久坐、不注意肛周卫生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肛周感染相关问题,增加肛瘘发生风险;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并发肛瘘等肛周疾病,需要在判断肛瘘时充分考虑这些病史因素。 总之,若出现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同时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来明确是否患有肛瘘。

    2025-10-21 13:27:09
  • 痔疮发展到什么情况需要动手术

    痔疮需手术的常见情况包括重度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致贫血、痔核脱出不能回纳(如嵌顿性痔)、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无效,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在手术时各有需注意的方面,儿童手术要谨慎及重视术后护理,女性要关注手术对生育等影响,老年人需评估全身状况及术后密切观察恢复。 一、痔疮需手术的常见情况 (一)重度出血情况 当痔疮出现严重且频繁的出血,经保守治疗(如药物坐浴、外用药物等)无效,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例如长期大量便血可使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影响全身各系统功能,尤其对于儿童,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女性患者可能因贫血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一般通过血常规检查等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若血红蛋白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且通过保守治疗无法改善出血状况,就需评估手术指征。 (二)痔核脱出不能回纳 1.嵌顿性痔:痔核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纳,且发生嵌顿,导致局部疼痛剧烈、水肿、淤血甚至坏死。这种情况不管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及时手术。儿童若出现痔核嵌顿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和排便,成年人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嵌顿情况易加重病情。通过肛门指诊及肛门局部检查可发现痔核嵌顿的情况。 (三)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无效 当痔疮引起的疼痛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等,经保守的止痛、消肿等治疗方法无法缓解时,需要考虑手术。比如血栓性外痔,若形成较大的血栓,疼痛难忍,保守治疗效果差,就应考虑手术切除血栓。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但只要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且保守治疗无效,都需手术干预。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手术相关情况 (一)儿童患者 儿童痔疮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上述需手术的情况,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减少对儿童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同时,术后的护理对于儿童的恢复至关重要,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二)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考虑痔疮手术时,需关注手术对生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例如妊娠期女性痔疮出现需手术情况时,要综合考虑妊娠阶段等因素。一般非妊娠期女性手术相对选择范围较广,而妊娠期需权衡手术对胎儿的影响,尽量在合适的妊娠阶段(非孕早期和孕晚期)谨慎评估手术。另外,女性患者术后恢复中要注意会阴部的卫生等情况。 (三)老年人患者 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考虑痔疮手术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在病情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评估。术后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恢复情况,预防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加重,加强营养支持等促进恢复。

    2025-10-21 13:26: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