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丽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获得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称号。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肛肠病学》等学术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各期痔疮,尤其擅长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同减张离断术治疗治疗重度痔疮、环状痔、嵌顿痔等。各型肛瘘、肛周脓肿,尤其擅长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复发及难治性肛瘘与肛周脓肿。展开
  • 痔疮肉球脱出必须要做手术吗

    痔疮肉球脱出不一定必须做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症状较轻时,儿童、老年、因生活方式及孕期等引起的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包括针对不同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局部用药等;症状严重、年龄轻能耐受手术、非手术治疗无改善、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合并肛周感染非手术难控制感染时则需考虑手术,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一、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的情况 1.症状较轻时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痔疮肉球脱出,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儿童的痔疮往往与不良排便习惯等因素相关,通过改善排便习惯,如让儿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多数儿童的症状可得到缓解。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也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相对风险较低。 生活方式因素:对于因生活方式引起痔疮肉球脱出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久站的上班族等,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女性在孕期出现痔疮肉球脱出,由于孕期身体特殊变化,一般先采取非手术治疗,通过温水坐浴等方法,可缓解局部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 病情程度:如果痔疮肉球脱出后能自行回纳,症状较轻,没有严重的疼痛、出血等情况,可以先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局部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例如一些含有中药成分的痔疮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痔疮肉球脱出引起的不适症状。 二、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情况 1.症状严重时 年龄与基础病因素:如果患者年龄不是特别大,基础疾病较少,能够耐受手术,当痔疮肉球脱出频繁,且不能自行回纳,甚至发生嵌顿,导致剧烈疼痛、肿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一些中青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痔疮肉球脱出嵌顿后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此时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病情发展因素:经过长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的患者,也需要考虑手术。还有一些痔疮肉球脱出伴有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出血情况的患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痔疮肉球脱出合并有肛周感染等并发症,且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感染时,也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 总之,痔疮肉球脱出是否需要做手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2025-10-21 12:58:29
  • 拉屎滴血是怎么回事

    拉屎滴血可由多种病症引起,内痔常便后滴血、血色鲜红且血不与粪便混合,久坐、便秘、妊娠等易诱发;肛裂表现为排便及便后肛门疼痛伴滴血,便秘、大便干结易致;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常间歇性便后滴血,与遗传、炎症刺激等有关;结直肠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可能伴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与年龄增长、遗传易感性、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相关;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常伴黏液脓血便及腹痛、腹泻等,病程长易复发;儿童出现拉屎滴血需重点排查直肠息肉,老年人出现要高度警惕结直肠肿瘤,女性孕期易加重痔疮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并适当进行温和运动。 一、痔疮相关 痔疮是导致拉屎滴血较常见的原因,其中内痔较为典型。内痔是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引起。患者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血色鲜红,血液一般不与粪便混合,常在排便结束后点滴而下。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易诱发痔疮,例如长期便秘者,排便时需用力,会增加肛管静脉丛的压力,促使痔疮发作导致滴血。 二、肛裂相关 肛裂是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疼痛,同时伴有滴血,血色鲜红。其常见诱因是便秘、大便干结,干结的大便通过肛管时易撕裂肛管皮肤,从而引发肛裂及滴血症状。 三、直肠息肉相关 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患儿常出现间歇性便后滴血,血色鲜红,一般息肉较小且位置较低时易出现这种表现。直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结直肠肿瘤相关 结直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如直肠癌等,除了有拉屎滴血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形状改变(变细等)。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与年龄增长、遗传易感性、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低纤维饮食)等因素相关。 五、炎症性肠病相关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除了有拉屎滴血外,还常伴有黏液脓血便,同时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与肠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拉屎滴血需重点排查直肠息肉等情况,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排便及全身状况,若反复出现滴血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拉屎滴血要高度警惕结直肠肿瘤,因其为结直肠肿瘤的高发人群,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女性孕期:女性怀孕后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易加重痔疮症状导致滴血,孕期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可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

    2025-10-21 12:58:12
  • 大便痔疮出血如何治疗

    痔疮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调整饮食、坐浴)、药物治疗(局部外用、口服)、手术治疗(适用情况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和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通过多方面措施来缓解痔疮出血等症状及改善相关情况。 坐浴:可使用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温水坐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痔疮肿胀,缓解出血症状。温热的水可使肛门周围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炎症和水肿。 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可使用痔疮膏或痔疮栓等局部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例如一些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的痔疮膏,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对痔疮出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同药物的具体成分和作用机制略有差异,应根据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使用。 口服药物:对于出血较多或伴有疼痛、肿胀较明显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地奥司明等。地奥司明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淋巴回流,减轻痔疮相关的肿胀和出血症状,临床研究显示其对痔疮引起的出血、疼痛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如果痔疮出血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痔疮脱出不能回纳、反复嵌顿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剥内扎术等。PPH手术适用于Ⅲ-Ⅳ度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剥内扎术适用于外痔混合痔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确保能耐受手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更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儿童痔疮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痔疮出血,一般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坐浴等,手术治疗需非常谨慎,因为儿童肛门直肠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手术可能会对其正常发育产生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久坐久站会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痔疮症状。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坐1-2小时就应起身走动5-10分钟,活动四肢和腰部,同时做一些提肛运动,每次提肛5-10次,每天可进行3-4组,提肛运动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久蹲厕所看手机等,一般建议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有便秘问题的人可通过上述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排便情况,若便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缓泻剂,但应避免长期依赖缓泻剂。

    2025-10-21 12:57:56
  • 直肠多发息肉怎么治疗

    直肠息肉的治疗包括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有高频电凝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手术治疗有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术后需定期肠镜检查,不同情况患者复查间隔等有差异,有遗传病史等特殊情况患者需更密切随访。 一、内镜下治疗 1.息肉切除术 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于较小的直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是常用方法。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切除目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能有效去除息肉,且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有蒂或无蒂息肉效果较好。在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均可应用,但对于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较大的、扁平的直肠息肉。它可以完整地切除病变组织,对于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该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医生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能。在有基础病史的患者中,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会影响创面愈合等情况,需要在围手术期加强血糖管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于较大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分片EMR切除。通过注射等方法使病变黏膜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切除。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其肠道结构和成人有差异,需特别谨慎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手术治疗 1.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当直肠多发息肉数量较多、范围较广,或者内镜下治疗困难时,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医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手术操作原则基本相同,但女性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腹部美容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相对减退,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等评估,优化患者的身体状况以耐受手术。 三、术后随访 1.定期肠镜检查 直肠多发息肉患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一般建议术后1年进行首次复查肠镜。如果首次复查结果正常,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但通常也需要3-5年左右再次复查。不同年龄的患者复查间隔可能会有所调整,年轻患者可能复查间隔相对短一些,老年患者根据身体状况和息肉复发风险等综合考虑。在生活方式方面,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息肉复发风险可能增加,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对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病史的患者,更是需要终身密切随访,因为这类患者息肉复发概率极高,可能需要更频繁的肠镜检查和相应处理。

    2025-10-21 12:57:43
  • 环状混合痔可以自愈吗

    环状混合痔通常难以自愈,其病理上痔组织的异常改变不会自发逆转,临床观察多数患者不治疗症状会加重。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中一般治疗能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可暂时缓解但不能治愈,手术适用于症状严重情况,治疗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等制定个性化方案。 从病理角度分析 环状混合痔涉及到肛管周围多个部位的痔组织,包括内痔和外痔相互融合成环状。痔组织一旦形成,其血管丛的异常扩张、肛垫的病理性移位等情况不会自发逆转。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痔组织内的血管存在病理性的结构改变,如血管壁变薄、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这些变化使得痔组织难以自行恢复正常状态。 从临床观察角度 在临床上,很少有环状混合痔患者能够依靠自身的机体调节实现自愈。多数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往往会逐渐加重。比如会出现便血加重、痔核脱出频繁且难以回纳、疼痛加剧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排便功能、日常活动等。 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及相关因素影响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对痔组织的刺激;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运动,促进肛周血液循环。但一般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无法使环状混合痔自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更需要适度运动且要避免过度劳累;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需要更加注意肛周卫生等。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等,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同样不能使环状混合痔治愈,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以及肛周组织的愈合等情况。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环状混合痔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痔核频繁脱出不能回纳、大量出血导致贫血、疼痛剧烈影响生活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等。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儿童一般很少患环状混合痔,但如果发生,治疗需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保守治疗等非手术方法为主。 总之,环状混合痔通常不能自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21 12:57: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