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毅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胆道外科疾病诊治,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等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石毅,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胆道外科疾病诊治,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等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胆道外科疾病诊治,特别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等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展开
  • 阑尾炎病人术后并发症

    在临床上阑尾炎病人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腹腔感染,一般来说阑尾炎本身就是感染性的疾病,如果不对患者的腹腔感染灶进行及时的清理,而且手术当中没有进行彻底的腹腔引流,手术前,手术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抗感染治疗,那么患者的腹腔感染会出现加重的症状。 二,阑尾炎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腹腔出血,一般来说阑尾炎术后患者腹腔一旦出现出血的话,多半发生在患者术后24个小时之内,而且多半是由于患者的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所导致,有的时候阑尾炎的病人凝血功能特别差。 也会出现手术创面的渗血,所以一定要时常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还要观察患者的腹腔引流情况,并且还要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以便于及时发现腹腔出血的情况。 三,阑尾炎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切口感染,所以一定要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定期的换药,并且要严格的执行无菌原则,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这样的话患者才能健康顺利的恢复。

    2025-04-01 02:09:50
  • 宝宝肠梗阻早期的症状

    对于肠梗阻一般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呕吐、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就是要考虑是有肠梗阻的可能。 肠梗阻还会造成宝宝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导致休克的发生。家长在平时护理的时候要多留意宝宝的状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及早就诊和治疗。 比较常见的症状,首先是呕吐。但是肠梗阻因梗阻部位的不同,呕吐的表现也不同,高位的肠梗阻出现比较早的呕吐;中段肠梗阻呕吐出现的比较晚;而低位肠梗阻,宝宝的呕吐物中可能会伴有粪便的臭味。 另外,会有明显的腹痛症状,腹痛时能感觉到宝宝的肚子里面有气体在穿行,能听到明显肠鸣音。另外,也会伴有腹胀的症状,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是鼓鼓的,所以腹胀的情况容易被忽视。 腹胀一般发生在梗阻的晚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如果宝宝长期没有排气、排便的情况,家长就要注意了,需要排除是不是有肠梗阻的情况。

    2025-04-01 02:09:50
  • 肠息肉电切后卧床几天

    肠息肉电切后不需要长期卧床,可在12小时后可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 在进行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时,对息肉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息肉在2公分之内,有较长的蒂或者息肉的基底相对较窄时,大多可以在肠镜下进行息肉的电切。 息肉切除之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肠道穿孔和出血,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后12个小时没有明显的腹痛,以及异常的便血,说明肠道息肉切除基本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再产生过于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患者出现自主的排气,医生会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恢复。如果手术之后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随着麻醉药物以及局部疼痛的逐渐减轻,医生会让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术后12个小时患者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了。 直肠息肉患者在电切术之后,饮食方面应注意1个星期内需选择半流质食物,以免吃生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反而还会加重病症。 同时,还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025-04-01 02:09:50
  • 疝气是什么病,严重吗

    疝气是某一脏器通过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而隆起,是否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疝气是指人体内组织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主要病因包括打喷嚏、咳嗽、排便用力、小孩哭闹等。当腹部过度的用力后,会导致腹腔内的压力突然增加,使疝环腹膜被这股压力冲破。疝气的形成和患者自身的体质也有一定关联,疝气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腹股沟、肚脐以及腹白线等部位,可以看到患者在这些位置有明显的包块突出来,临床上以腹股沟疝气最为常见,患者平躺下以后肿块可自行平复。疝气的严重程度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大部分的疝气通过保守或者手术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对患者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疝气反复的突出或形成嵌顿,就会比较严重。 另外,如果小儿出现疝气,但一直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是存在严重影响的,所以两周以上的疝气,儿童建议手术治疗。

    2025-04-01 02:09:50
  • 结核性腹膜炎的怎么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主要为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慢性、弥漫性炎症。常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腹腔内结核常见于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治疗依据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为原则,疗程至少18个月,对腹水型患者,在放腹水后,于腹腔内注入醋酸地塞米松等药物,可以加速腹水吸收并减少粘连。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在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亦可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应用。多数患者可能已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因此,这类患者应选择以往未用或少用的抗结核药物,制订联合用药方案。在并发肠梗阻、肠瘘、化脓性腹膜炎时可行手术治疗。结核病患者营养较差,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因长期口服抗结核药物,因此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防止发生药物性肝损害。

    2025-04-01 02:09: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