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炎,是发生在阑尾的急、慢性炎症,是以阑尾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病变。 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成人阑尾多已无功能。阑尾腔内通常有黏液、粪便及食物残渣,有大量肠道菌群在其中。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在此基础上阑尾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腹泻、腹部受凉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也会引起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引发急性阑尾炎。 阑尾的炎症,大多数为急性炎症,为最常见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有脐周疼痛,初起时疼痛定位不精确,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因为这时炎症已经波及阑尾浆膜层和壁腹膜,疼痛定位精准,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约80%的阑尾炎病人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重要依据。持续剧痛并波及中下腹部提示阑尾已发生了坏疽穿孔。在早期可能有恶心、呕吐,体温多数为低热,不超过38℃。阑尾坏疽、穿孔时可超过39℃。 急性阑尾炎及时治疗,行阑尾切除,简单易行,能顺利恢复,延误治疗则可能引起坏疽、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甚至急性肠梗阻、门静脉炎等并发症。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2025-04-01 02:10:54 -
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概述: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由于阑尾位于腹腔内,很多时候诊断阑尾炎需要综合判断才能确诊,一般常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有阑尾B超,血常规,甚至是腹部CT,也需要医生的常规查体。通过以上方法基本可以确诊。 诊断方法: 由于阑尾位于在人体的腹腔内回肠的末端,所以确诊阑尾炎也比较复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首先通过病人的体征判断,阑尾炎一般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症状,医生查体可以发现麦氏点有明显压痛。 2、最常做的检查就是阑尾B超,阑尾出现炎症做B超检查会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者阑尾腔有炎症出现增厚,以及阑尾腔内的脓肿、粪石,还有阑尾周围形成的包块。 3、血常规,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也会升高,严重时可伴随发烧、寒战的症状,可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阑尾炎的诊断也需要跟相关的疾病鉴别才能判断,比较常见的是右侧输尿管结石,这种疾病疼痛比较严重,做B超可发现输尿管内有结石,并且伴随血尿的症状。肠痉挛,一般主要是肚脐周围痉挛性的疼痛,呈间歇性,疼痛前一般有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局部热敷、口服解痉药物可缓解。女性患者也需要鉴别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等。阑尾炎的鉴别点很多种,所以需要详细的判断,再确诊。
2025-04-01 02:10:54 -
阑尾炎应注意什么
阑尾炎应注意的事,指慢性阑尾炎在未施行手术治疗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术后要注意的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为使大便保持通畅宜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应主要从饮食方面来调理,可以腹部按摩,可试服通便药物,如内服麻子仁丸、通便灵、果导、番泻叶或外用开塞露。但不可长期依赖。慢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保持清淡,匆暴饮暴食,避免饭后立即活动,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使大便保持通畅。 (1)慢性阑尾炎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防止机体抵抗力降低。 (2)慢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保持清淡,匆暴饮暴食,避免饭后立即活动,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使大便保持通畅。对于温热的羊、牛、狗肉应该节制,刺激性的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绿豆、豆芽、苦瓜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可多食用。 (3)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的先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自我腹部按摩,必要时服通便药物如果导、番泻叶等,或外用开塞露塞肛。 (4)阑尾炎患者术后更要注意,要尽早下床,以免肠粘连。 (5)手术后第二天肠功能恢复,已排气后才能恢复进食,要先流质,再半流,再到普通的食物,要摄取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025-04-01 02:10:54 -
肠梗阻多久能出院
不同肠梗阻患者的肠道梗阻的病因,梗阻的部位,患者的全身情况是不一致的,因此采取的治疗方案也是不相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患者住院日,时间的长短也是不一致的。 有的患者一周即可康复出院,而有的患者数周,一个月,两个月,数月才能康复出院。 治疗的原则是及时有效的纠正,肠道梗阻所引起的全身各系统功能发生的生理紊乱,及时有效的解除肠道梗阻。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来综合决定。 其基础疗法包括胃肠减压,它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还要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时的补充丢失的钾,钠,氯,钙等电解质。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来防治感染性休克,此外还可使用一些镇静剂等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不适的症状。 临床上解除肠道梗阻,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道梗阻。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应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特别是不完全性肠梗阻。麻痹性和经常性的肠梗阻也可以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2025-04-01 02:10:54 -
小儿腹沟疝气怎么治疗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年龄决定的。分几种情况: 1岁以下的小儿腹沟疝气,原则上要保守治疗,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通常可采用棉线束带压住腹股沟管内环口,防止疝内容物突出,等待腹肌继续发育以加强腹壁。 2岁以上儿童出现了疝气,或者2岁以前出现了疝气,保守治疗没有成功的情况,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8岁以上小儿可进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也可配合完成硬脊膜阻滞麻醉完成开放手术,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14岁以上的少年儿童,治疗和成年人没有差别。 无论年龄多少,如发生了嵌顿,则需要紧急手术以防肠坏死。如果没有嵌顿,可继续佩带疝带,待小儿稍年长后进行手术。 术后要注意: ①避免哭闹和剧烈活动,婴幼儿因疼痛和恐惧会不可避免的啼哭,导致腹压增高,对恢复和降低复发极为不利; ②疝气患儿很容易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等症状,家长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变化,或出现上述的症状,要及早告诉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 ③体位可以平躺,也可以竖着抱或者坐着,较大儿童要鼓励其在术后6小时后活动; ④保持伤口的干燥,给孩子擦澡的时候,要避免打湿敷料,经常更换尿布,保持清洁、干净,以防伤口感染。
2025-04-01 02: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