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俊杰,男,副主任医师,主要诊治涉及颞下颌关节的各类疾病,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及颞下颌关节脱位、外伤、骨折、强直、炎症、畸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嘴角裂口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嘴角裂口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口角炎(感染性、接触性、创伤性)及环境因素,处理需保持局部清洁、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或遵医嘱补制剂、针对病因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等治疗、用润唇膏保湿,儿童要纠正不良习惯并轻柔护理、孕妇补营养遵医嘱、老年人要均衡饮食并加强局部保湿。 一、嘴角裂口的常见原因 1.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等营养素时,会影响皮肤黏膜的正常代谢与修复,导致嘴角组织易出现裂口,例如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较易发生此类情况。 2.口角炎: 感染性口角炎:由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细菌(如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局部卫生不佳者。 接触性口角炎:对某些食物(如芒果)、唇膏、牙膏等过敏,接触后引发口角部位的炎症反应,出现裂口。 创伤性口角炎:经常舔嘴角、咬唇等不良习惯会造成嘴角局部创伤,在干燥环境下易形成裂口。 3.环境因素:干燥、寒冷的天气会使嘴角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弹性降低,从而容易引发嘴角裂口。 二、嘴角裂口的处理方法 1.保持局部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嘴角,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用舌头舔嘴角,因为唾液会带走局部水分,加重干裂状况。 2.补充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绿叶蔬菜等;若为严重营养素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维生素制剂,但需遵循医嘱。 3.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口角炎: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真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真菌药物。 接触性口角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使用抗过敏药物,但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创伤性口角炎:关键是纠正舔嘴角、咬唇等不良习惯。 4.环境保湿:在干燥季节可使用成分温和的润唇膏涂抹嘴角,保持局部湿润,减轻裂口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需特别留意纠正其舔嘴角、咬唇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及面部护理习惯,若出现嘴角裂口,需更轻柔地进行局部清洁与护理。 孕妇:补充营养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维生素制剂等,以保障自身及胎儿健康,口角局部护理同样要轻柔,防止加重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常存在营养吸收功能较弱的情况,更要注重均衡饮食以补充营养,口角局部护理需轻柔,可适当增加保湿措施,如使用适合老年人肤质的润唇膏等。

    2025-09-23 16:21:38
  • 拔完智齿一星期腐臭味是怎么回事

    拔完智齿一星期仍有腐臭味可能有拔牙创感染、食物残渣滞留、干槽症(早期表现)等原因,拔牙创感染会有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表现,食物残渣滞留能看到明显残渣但局部无明显炎症表现,干槽症早期也可能伴有腐臭味且血凝块部分脱落、牙槽骨暴露、疼痛剧烈,需及时就医,不同人群处理时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拔牙创感染 原因:拔牙后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细菌容易在拔牙创内滋生繁殖。正常情况下,拔牙创会逐渐愈合,形成血凝块并被纤维组织等填充,但如果细菌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坏死、分解,产生带有腐臭的物质。例如,拔牙后患者没有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漱口、刷牙,或者食用了辛辣刺激、过硬的食物,导致细菌在拔牙创内大量繁殖,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生,一般来说,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感染情况,比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表现:除了腐臭味外,可能还伴有拔牙创局部的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出现张口受限等症状。 二、食物残渣滞留 原因:拔牙后一周,患者进食时可能有食物残渣残留在拔牙创内。如果没有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潮湿的环境中会被细菌分解,产生腐臭气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饮食较为精细的人可能相对不太容易残留食物,但如果进食了一些粘性较大的食物,就容易滞留在拔牙创内。 表现:通常能看到拔牙创内有明显的食物残渣,局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加剧等炎症表现,但有异味。 三、干槽症(早期表现) 原因:干槽症多发生在拔牙后2-3天,但也有少数情况在一周左右出现相关表现。其发生可能与拔牙创伤较大、口腔细菌感染、凝血块脱落等因素有关。如果出现干槽症,也可能伴有腐臭味。例如,拔牙创伤严重的患者,发生干槽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表现:拔牙创内血凝块可能部分脱落,牙槽骨暴露,有明显的腐臭味,疼痛较为剧烈,可向耳颞部等区域放射。 如果拔完智齿一星期仍有腐臭味,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拔牙创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清理拔牙创内的食物残渣或感染物质等。同时,不同人群在处理时也需要注意,比如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协助医生进行治疗;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更加关注其全身状况,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2025-09-23 16:17:44
  • 矫正牙齿的流程

    初诊检查含口腔基础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模型制取分析,制定矫正方案需沟通选矫正器类型并确定目标,佩戴矫正器按类型安装装置,定期复诊按频率调整矫正器,佩戴保持器儿童需家长监督、成年人要遵要求以防复发移位。 一、初诊检查 1.口腔基础检查:医生会全面检查牙齿的排列、咬合情况,观察牙龈、口腔黏膜等健康状况,了解患者牙齿的基本形态和现有问题。例如,可发现牙齿拥挤、牙缝过大、地包天等具体问题。 2.影像学检查:拍摄曲面体层片、头颅侧位片等X光片,通过影像学资料清晰呈现牙槽骨、颌骨的结构,精确分析牙齿和颌骨的三维关系,为制定矫正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3.模型制取与分析:取牙齿的石膏模型,对模型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明确牙齿的具体位置关系、牙弓形态等,辅助确定矫正的具体步骤和目标。 二、制定矫正方案 1.沟通与方案选择:医生根据初诊检查结果与患者充分沟通,介绍不同矫正器的特点,如传统金属托槽矫正价格相对较低但美观性欠佳;隐形矫正器美观舒适但费用较高且对患者佩戴依从性要求高。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矫正器类型。 2.确定矫正目标:明确通过矫正要达到的牙齿排列、咬合改善等具体目标,例如将不整齐的牙齿排齐、调整咬合关系至正常等。 三、佩戴矫正器 1.安装矫正装置:根据所选矫正器类型进行相应操作,若为传统金属托槽矫正,会将托槽粘结在牙齿表面并结扎弓丝;若为隐形矫正器,则为患者佩戴定制的透明矫治器。 四、定期复诊 1.复诊频率:一般每1-2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牙齿的移动情况调整矫正器,如更换弓丝、调整隐形矫治器的佩戴等,确保牙齿按照预定方向逐步移动。 五、佩戴保持器 1.保持器佩戴要求:矫正结束后需佩戴保持器,初期通常需要全天佩戴,之后可逐渐过渡为晚上佩戴,持续一定时间(一般1-2年甚至更久),以防止矫正后的牙齿复发移位。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家长监督保持器的佩戴,确保其按时佩戴且保持清洁,避免因儿童不配合导致保持器佩戴不规范影响矫正效果,同时要关注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定期检查保持器佩戴情况。 成年人:要严格遵循医生要求坚持佩戴保持器,因为成年人牙齿移动后的改建相对儿童较慢,若不坚持佩戴保持器,复发的可能性较大。

    2025-09-23 16:14:35
  • 种植牙牙冠粘上去的牢固吗

    种植牙牙冠牢固性受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情况、种植体自身设计、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包括种植体材质、直径等,手术医生操作水平,患者口腔卫生、咬合习惯、年龄等,可通过术前评估选合适种植体、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维护口腔及纠正不良咬合习惯等来提高其牢固性。 影响种植牙牙冠牢固性的具体方面 种植体因素:种植体的材质、直径、长度等都会影响牢固性。钛及钛合金是常用的种植体材质,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强度。一般来说,直径较粗、长度合适的种植体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支撑。研究表明,直径大于4mm的种植体在承受咬合力时更牢固。 手术操作因素: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对牙冠牢固性有很大影响。精准的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等是保证牢固的关键。如果种植体植入过深或过浅,或者角度偏差较大,都会影响与牙槽骨的结合以及后期牙冠的受力情况。比如,种植体植入过浅可能导致早期松动风险增加。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术后不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种植体周围发生炎症,会破坏骨结合,导致牙冠松动。此外,患者的咬合习惯也有影响,长期夜磨牙或咬合过紧的患者,会增加牙冠承受的咬合力,从而影响其牢固性。老年人由于骨密度下降等原因,种植体与骨结合的难度相对较大,也可能影响牙冠牢固性;而年轻患者骨代谢活跃,相对更有利于种植体与骨结合。 提高种植牙牙冠牢固性的措施 术前评估与选择:术前要对患者的牙槽骨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系统。例如,对于牙槽骨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备骨增量技术适配的种植体系统,通过骨增量手术改善牙槽骨条件后再进行种植,以提高牢固性。 术中精准操作:手术医生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精准植入种植体。在植入过程中,要确保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并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术后维护:患者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复诊进行口腔检查和维护。同时,要纠正不良的咬合习惯,如有夜磨牙等情况,可在医生建议下佩戴咬合板,以减少对种植牙牙冠的不良应力,维持其牢固性。对于老年人,要加强口腔健康宣教,指导其更好地维护种植牙;年轻患者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健康的咬合习惯。

    2025-09-23 16:12:14
  • 拔牙后多久恢复正常

    拔牙后恢复正常一般需1-3个月左右,早期1-2天创口出血、有轻微肿胀,要注意休息等;中期3-7天出血停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可进行轻度日常活动但忌用拔牙侧咀嚼,儿童和老年患者恢复有差异;后期1-3个月创口初步愈合、牙槽骨改建,拔牙创伤大、有糖尿病、吸烟等情况会影响恢复,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口腔护理、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保障创口顺利愈合。 拔牙后创口会有出血,医生会放置棉球让患者咬住止血,通常30-40分钟后出血基本停止。在这1-2天内,创口周围可能会有轻微肿胀,这是机体对创伤的正常炎症反应。对于一般患者来说,此阶段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创口凝血。而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因为血压波动可能会加重创口出血风险,应按照自身基础疾病的管理要求稳定血压。 中期恢复(3-7天) 出血停止后,创口开始初步愈合。肿胀会逐渐消退,疼痛也会明显减轻。一般在3-4天后,肿胀会进入消退期。此阶段患者可以恢复一些轻度的日常活动,但仍要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相对较快,恢复可能会比成人稍快一些,但儿童在拔牙后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不过不能用力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影响愈合。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恢复时间可能会稍长,需要更加注意休息和口腔护理,同时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 后期恢复(1-3个月) 大约1个月左右,创口初步愈合,牙槽骨开始改建。3个月时,拔牙创基本恢复正常结构,能够承受一定的咀嚼压力。不过,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拔牙创伤较大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至3个月以上。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创口愈合,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以促进拔牙创的正常恢复。而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收缩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创口愈合,所以拔牙后应尽量戒烟,以加快恢复进程。 总体而言,拔牙后恢复正常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1-3个月左右,在恢复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口腔护理、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等,以保障创口顺利愈合。

    2025-09-23 16:06: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