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俊杰,男,副主任医师,主要诊治涉及颞下颌关节的各类疾病,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及颞下颌关节脱位、外伤、骨折、强直、炎症、畸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口腔溃疡缺少什么维生素要补什么

    口腔溃疡发生与维生素B族中B2、B6、B12等缺乏常见相关,B2参与代谢维持口腔等黏膜完整,食物来源有奶类等,儿童孕妇有不同提示;B6参与代谢与黏膜修复有关,食物有肉类等,哺乳期女性、老年人有不同提示;B12维持神经和黏膜代谢,来源是动物性食品,严格素食者、老年人有不同提示,还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充足睡眠、减轻压力,频繁发作要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一、口腔溃疡与维生素缺乏的关联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多种维生素缺乏有关,其中维生素B族中的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较为常见。维生素B族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对维持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易引发黏膜修复障碍,从而增加口腔溃疡发生风险。 二、主要相关维生素及补充方式 (一)维生素B2(核黄素) 1.作用: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对维持口腔、唇、皮肤等黏膜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缺乏时可导致黏膜充血、溃疡等。 2.食物来源:奶类(如牛奶)、动物肝脏(如猪肝)、绿叶蔬菜(如菠菜)、谷类(如糙米)等。日常可通过均衡摄入此类食物来补充,例如每天保证饮用200-300毫升牛奶,每周食用1-2次动物肝脏等。 3.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饮食中维生素B2的充足供应,可通过多样化饮食满足需求;孕妇对维生素B2的需求增加,应注意均衡饮食,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额外补充,但优先通过食物获取。 (二)维生素B6 1.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与黏膜组织的修复和维持有关,缺乏时可能影响口腔溃疡的愈合。 2.食物来源:肉类(如鸡肉、牛肉)、谷物(如燕麦、玉米)、豆类(如大豆)等。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这类食物的摄入,如每周食用2-3次瘦肉,搭配全谷物食品。 3.特殊人群提示:哺乳期女性因营养需求较高,需确保维生素B6的充足摄入,以维持自身健康及保证乳汁中营养物质的供应;老年人胃肠功能可能减退,对维生素B6的吸收能力下降,可在医生建议下通过合适方式补充,但仍以从食物中获取为主。 (三)维生素B12 1.作用:对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和黏膜上皮的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黏膜病变,增加口腔溃疡发生几率。 2.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类、乳制品)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例如每周食用2-3次鱼类,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蛋类和奶制品。 3.特殊人群提示:严格素食者由于缺乏动物性食物来源,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风险,需通过强化食品或营养补充剂来保证摄入,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三、非维生素因素及综合建议 除补充维生素外,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改善还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等。若口腔溃疡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如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系统异常等,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而非单纯依赖维生素补充。

    2025-10-14 16:17:06
  • 引起口臭的原因

    口臭成因包括口腔局部的龋齿致食物残留细菌产酸腐败、牙龈炎牙周炎细菌分解有机物产异味、舌苔过厚细菌分解物质生异味,全身性的消化系统里胃炎胃溃疡等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血糖不佳时脂肪分解产酮体,呼吸系统中鼻窦炎分泌物倒流、扁桃体炎隐窝细菌分解产臭,不良生活习惯的吸烟饮酒使物质残留或破坏口腔环境、饮食不均衡致唾液少残渣残留发酵,特殊人群里儿童因卫生意识弱易患口腔问题、老年人唾液腺减退兼患多病易引发口臭。 一、口腔局部因素 1.龋齿:龋洞内易残留食物残渣,细菌分解残渣发酵产酸、腐败,从而产生异味导致口臭。例如,当牙齿发生龋坏形成龋洞后,食物嵌塞其中,若未及时清理,细菌大量繁殖,代谢产物会引发口臭。 2.牙龈炎、牙周炎:牙龈沟内存在大量细菌,炎症状态下细菌滋生活跃,分解有机物产生有异味的物质,如硫化物等,进而引起口臭。牙周炎患者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内细菌感染情况更为严重,口臭问题往往更明显。 3.舌苔过厚:舌苔表面会附着细菌、食物残渣等,细菌分解这些物质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有异味的物质,导致口臭。尤其是长期不清洁舌苔的人群,舌苔过厚情况更易引发口臭。 二、全身性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可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胃肠蠕动异常、胃酸分泌紊乱等情况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在胃内代谢产生的物质可通过口腔呼出,引发口臭;胃肠功能紊乱时,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也会通过消化道逆蠕动等方式导致口臭。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酮体经呼吸道呼出时会使口腔出现烂苹果味的口臭。 2.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口腔,其中的细菌分解分泌物产生异味;扁桃体炎时,扁桃体隐窝内积存细菌、脱落上皮等,细菌分解这些物质产生臭味,可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导致口臭。 三、不良生活习惯 1.吸烟、饮酒: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残留于口腔,饮酒后酒精在口腔内残留,这些物质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口臭。长期吸烟的人群口腔内往往有烟渍,且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口腔微生态环境,引发口臭;长期大量饮酒者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易出现口臭。 2.饮食不均衡:长期不吃早餐或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会导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食物残渣易在口腔内残留、发酵,从而产生口臭。例如,长期高油、高糖饮食后,口腔内糖分残留,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易引发口臭。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若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易患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是儿童口臭的常见原因。家长需督促儿童每日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局部因素导致的口臭。 2.老年人:老年人唾液腺功能减退,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同时可能患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更易引发口臭。家属应关注老年人口腔及全身健康状况,鼓励老年人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及全身健康检查。

    2025-10-14 16:14:54
  • 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能自愈吗

    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一定自愈可能,但受病情轻重、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轻度、自身调节修复能力强、生活方式良好者自愈可能性大,可通过纠正不良习惯、放松肌肉等促进自愈,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治疗。 一、影响自愈的因素 1.病情轻重程度 对于轻度的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比如因偶尔咀嚼硬物、短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轻微关节弹响、轻度疼痛等情况,部分患者通过自身调整有可能自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轻度的功能紊乱可能在去除诱因后,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等组织能逐渐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 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出现明显的关节结构紊乱、严重的疼痛导致张口受限等情况,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往往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2.个体差异 不同年龄的人群自愈情况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颌面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的调节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一些轻度的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更大的自愈机会。例如,青少年因生长发育过程中咀嚼习惯不良等引起的轻度颌关节问题,在纠正不良习惯后,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自行恢复正常。而成年人的颌面部结构相对稳定,自我修复能力相对儿童青少年会弱一些,轻度的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自愈的概率相对儿童青少年低一些,但也不是绝对不能自愈。 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自愈,但不同性别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间接影响。比如女性如果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颌面部的肌肉等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自愈情况,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有单侧咀嚼习惯的人,患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后自愈相对困难。因为长期单侧咀嚼会导致双侧咀嚼肌发育不平衡,关节受力不均,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而保持双侧均衡咀嚼、避免长时间大张口、避免咀嚼过硬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等良好生活方式的人,轻度的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更大的自愈可能。 有相关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自愈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和调节功能。 二、促进自愈的措施(若有自愈可能时) 1.纠正不良习惯 对于有单侧咀嚼习惯的人,要纠正为双侧均衡咀嚼。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用餐时两边交替咀嚼食物,逐渐养成双侧均衡咀嚼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改善关节受力不均的情况,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避免长时间大张口,比如避免长时间大口吃苹果等较硬的水果,避免打哈欠时大张口等,减少对关节的过度牵拉。 2.放松肌肉 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放松咀嚼肌。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面部关节区域,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咀嚼肌的紧张状态。 进行简单的咀嚼肌放松训练,比如轻轻按摩咀嚼肌,从耳垂下方开始,沿着咀嚼肌的走行方向进行轻柔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如果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如物理治疗、咬合板治疗等,而不是单纯等待自愈,以免延误病情。

    2025-10-14 16:14:35
  • 小孩有虫牙怎么办

    小孩患虫牙需及时就医检查,依龋坏程度分别采取浅中龋去腐充填、深龋间接盖髓或根管治疗等治疗,还需通过保持口腔卫生、控制饮食、定期口腔检查来预防虫牙再次发生。 一、及时就医检查 1.初步诊断:家长应尽快带小孩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等方式初步判断虫牙的严重程度。比如查看虫牙是浅龋、中龋还是深龋等不同情况。对于低龄儿童,要关注其配合度,可通过轻柔的检查方式了解牙齿状况,考虑到儿童可能因紧张不配合,医生可采用更温和的沟通和检查方法。 2.拍摄X线片:必要时医生会建议拍摄牙齿X线片,以更清晰地观察龋坏涉及的范围,包括是否累及牙髓等情况,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很关键。要考虑儿童拍摄X线片时的辐射剂量安全问题,遵循合理检查的原则。 二、根据龋坏程度采取相应治疗 1.浅龋、中龋治疗: 去腐充填:如果是浅龋或中龋,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去除龋坏组织,然后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例如常用的树脂材料等,能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儿童友好型的充填材料,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安抚儿童情绪,让其配合治疗。 2.深龋治疗: 间接盖髓术:若深龋接近牙髓,医生可能会采用间接盖髓术,用药物保护牙髓,然后再进行充填。要考虑儿童牙髓的特点,牙髓相对较敏感,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选择对牙髓刺激小的药物。 根管治疗:如果龋坏已经累及牙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情况,则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对于儿童根管治疗,要注意操作的精细度,因为儿童根管较细等特点,同时要关注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疼痛管理等问题,可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等减轻儿童痛苦。 三、预防虫牙再次发生 1.保持口腔卫生: 刷牙:从小孩长出牙齿开始,家长就应帮助其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和适合儿童的牙膏,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3分钟。要教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等,考虑到儿童小,家长要耐心示范和帮助操作,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逐渐培养其自主刷牙的能力。 使用牙线:当儿童牙齿缝隙较大时,可在家长帮助下使用儿童牙线清洁牙缝,清除食物残渣等,预防龋齿。要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牙线,操作时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牙龈。 2.饮食控制: 减少含糖食物摄入:限制小孩食用过多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因为糖分是导致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让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既能促进口腔健康,又能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控制儿童进食含糖食物的频率和量,避免频繁进食含糖食品。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儿童饮食中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牙齿的健康发育很重要。例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能增强牙齿的硬度等。 3.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隔半年左右带小孩到口腔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的牙齿问题并进行处理。对于低龄儿童,要定期随访,关注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025-10-14 16:13:24
  • 活动假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佩戴活动假牙需注意佩戴初期适应(1-2周适应,先吃软食)、清洁护理(日常饭后清洗、每周深度清洁)、佩戴摘取方法(佩戴对准就位、摘取轻拉脱离)、定期复诊(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复诊,后半年或1年一次,检查假牙及口腔状况),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轻柔及家属协助清洁等,儿童特殊佩戴时需注意尺寸、固位及清洁等。 饮食调整:初期应先吃软食,如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过硬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假牙损坏,过黏的食物(如糯米制品)容易粘在假牙上,难以清洁,还可能影响假牙的固位。 清洁护理 日常清洁:每天饭后都要取下假牙进行清洁。可以使用专门的假牙清洁片或温和的牙膏配合软毛刷进行清洗。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假牙的各个面,包括咬合面、颊舌面等,确保将食物残渣和菌斑清除干净。例如,使用假牙清洁片时,按照说明书将清洁片放入温水中,待其溶解后将假牙浸泡其中一定时间,能更有效地清洁假牙上的污渍和细菌。 定期深度清洁: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次深度清洁。可以将假牙浸泡在含有假牙清洁液的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清洁液的要求而定,一般为数小时或overnight。同时,要定期用清水冲洗假牙,保持假牙的清洁卫生。 佩戴与摘取方法 佩戴方法:佩戴活动假牙时,应先将手洗净,然后将假牙放在口腔内,对准牙槽嵴,轻轻咬合就位。可以先从前牙开始就位,再向后调整后牙的位置,确保假牙完全就位,与口腔组织贴合良好。 摘取方法:摘取假牙时,一般是捏住假牙的某个部位(如卡环处),轻轻向不同方向拉动,使假牙与口腔组织脱离。对于一些固位较好的假牙,可能需要稍微用力,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定期复诊 复诊频率:佩戴活动假牙后,通常建议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复诊,之后每半年或1年复诊一次。通过复诊,医生可以检查假牙的佩戴情况、口腔组织的健康状况等。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牙槽嵴可能会发生吸收,导致假牙的固位和稳定性能下降,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假牙进行调整或修理。 复诊内容:复诊时医生会检查假牙是否有磨损、松动等情况,口腔黏膜有无红肿、溃疡等问题,还会评估假牙的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等。如果发现问题,医生会及时进行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佩戴活动假牙时,由于口腔黏膜相对较薄,更容易出现损伤,所以在佩戴和摘取时要更加轻柔。同时,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意识可能相对较弱,更需要家属协助其做好假牙的清洁护理工作。另外,老年人可能存在全身健康问题,如糖尿病等,控制好全身疾病对于假牙佩戴的舒适度和口腔健康也很重要。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 儿童:儿童佩戴活动假牙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是特殊情况需要佩戴,由于儿童口腔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假牙的尺寸和固位情况。要确保假牙不会影响儿童的颌骨发育,并且要教育儿童正确佩戴和摘取假牙,避免儿童误吞假牙。同时,儿童的口腔清洁能力较差,家长要帮助儿童做好假牙的清洁工作。

    2025-10-14 16:12: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