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俊杰,男,副主任医师,主要诊治涉及颞下颌关节的各类疾病,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及颞下颌关节脱位、外伤、骨折、强直、炎症、畸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肿瘤等及各类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嘴角上火怎么办

    保持嘴角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后擦干避免频繁触碰或撕扯结痂儿童需留意手部卫生,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油腻过烫食物,若嘴角上火持续不缓解、红肿加重渗液剧烈疼痛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日常护理 保持嘴角清洁,可使用温水轻柔清洗后用干净毛巾擦干,避免用手频繁触碰或撕扯结痂,防止感染加重。对于儿童,需特别留意其手部卫生,因儿童自控力差,易无意识抓挠嘴角,从而加重局部损伤,要引导儿童避免此类行为。 二、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如橙子、菠菜、牛奶等,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皮肤黏膜健康,维生素C具抗氧化及促进修复作用。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食物,此类食物会刺激嘴角,加重上火症状,既往有口角炎病史者更需严格规避。 三、就医情况 若嘴角上火持续不缓解、出现红肿加重、渗液、剧烈疼痛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加重或其他疾病因素,医生会依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处理,涉及药物时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用法。

    2025-10-21 11:02:47
  • 粘好的牙套怎么弄下来

    若牙套粘得不太牢固,成人可轻拉边缘尝试取下,儿童不建议自行尝试;若自行无法取下,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找专业牙医,牙医会用专业器械在无菌环境下,根据情况轻柔操作取下牙套,对儿童会更注意轻柔与安抚。 寻求专业牙医帮助的情况及操作 如果自行无法取下粘好的牙套,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牙医会使用专业的器械,如牙科专用的取牙套工具,在无菌操作环境下进行取下操作。牙医会先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牙套的情况后,用合适的器械小心地将牙套取下,整个过程会尽量保证患者口腔组织不受损伤。例如,会使用牙科镊子等工具,轻柔地撬动牙套边缘,逐步将其取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专业牙医都会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操作方式,以确保安全和顺利取下牙套。对于儿童,牙医会更加注意操作的轻柔,安抚儿童的情绪,让儿童配合操作。

    2025-10-21 11:01:02
  • 什么是龋病的临床定义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糖类产酸致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致硬组织破坏,临床特征为牙齿硬组织颜色、形态、质地变化,初期有白垩色斑块后色泽改变形成龋洞,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儿童因卫生习惯欠佳等易多牙位龋病快速进展,成年人与口腔卫生维护及不良修复体相关,老年人根面龋发生率高,性别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会提升风险,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等可使临床进展缓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龋病发展更迅速严重。

    2025-10-21 11:00:13
  • 智齿为什么会长歪

    智齿长歪受多种因素影响,人类进化中颌骨发育与牙齿数量不匹配、牙量骨量不调是原因之一;萌出空间不足时邻牙阻挡、间隙不够会致其长歪;且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多人长歪则个体概率较高。 一、人类进化因素 1.颌骨发育与牙齿数量不匹配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颌骨逐渐变小,但牙齿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减少。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一般在18-25岁左右萌出。由于现代人类的颌骨长度不足以容纳全部牙齿正常排列,智齿就容易出现位置异常,如长歪。例如,与原始人类相比,现代人类的颌骨明显缩短,但牙齿的总数变化不大,这就导致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萌出,从而出现长歪的情况。 从年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颌骨还在不断发育,但到了智齿萌出的年龄(18岁以后),颌骨发育基本完成,此时就容易出现智齿萌出空间不足的问题,增加了长歪的几率。 2.牙量骨量不调因素 牙量指牙齿的大小和数量,骨量指牙槽骨的大小和容纳牙齿的空间。当牙量相对骨量过大时,智齿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排列。比如,部分人群的牙齿整体较大,而牙槽骨长度相对较短,智齿萌出时就会受到挤压,导致长歪。女性在青春期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颌骨和牙齿的发育,相对男性来说,部分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牙量骨量不调的情况,进而使智齿长歪的概率增加。 二、萌出空间不足因素 1.邻牙阻挡 智齿萌出时,前面的第二磨牙会对其产生阻挡。随着年龄增长,第二磨牙已经完全萌出并稳定在口腔内,当智齿开始萌出时,就会因为第二磨牙的阻挡而无法在正常位置萌出,只能向其他方向生长,如向颊侧(脸颊方向)、舌侧(舌头方向)或近中、远中方向长歪。例如,有些人的智齿萌出方向偏向颊侧,就是因为受到前面第二磨牙的阻挡,空间被挤压,只能向颊侧生长。 从生活方式来看,如果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导致邻牙出现龋坏等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邻牙与智齿之间的空间关系,加重智齿长歪的情况。有不良口腔习惯,如偏侧咀嚼的人,两侧牙齿受力不均衡,可能会使一侧颌骨发育相对异常,影响智齿萌出空间,增加智齿长歪的风险。 2.间隙不足 口腔内为智齿萌出预留的间隙不够。正常情况下,智齿萌出需要一定的间隙来保证其正常排列,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间隙不足,智齿就会错位萌出。例如,儿童时期颌骨发育时,如果存在局部间隙不足的情况,长大后智齿萌出时就会因为整体间隙不足而长歪。对于有全身性疾病影响颌骨发育的人群,如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颌骨发育可能受到干扰,更容易出现智齿萌出间隙不足,导致长歪。 三、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 智齿长歪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人存在智齿长歪的情况,那么个体出现智齿长歪的概率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遗传因素会影响颌骨的形态、大小以及牙齿的发育等方面。例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智齿长歪,其子女智齿长歪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要大。从性别遗传角度看,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遗传倾向不同,男女都可能因为家族遗传因素而出现智齿长歪的情况。 遗传因素在胚胎发育时期就已经对颌骨和牙齿的发育产生影响。如果家族遗传了不利于智齿正常萌出的颌骨形态等特征,那么后代智齿长歪的几率就会增加。对于有家族遗传智齿长歪史的人群,在智齿萌出前后更要密切关注口腔情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4 16:48:29
  • 小孩换牙新牙长歪了怎么办

    小孩换牙期新牙长歪可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包括观察等待,换牙初期先观察定期检查;纠正不良习惯,如纠正吮指和口呼吸习惯;早期干预矫治,合适时机用矫治器,乳牙替换完成后视情况正畸治疗;注意口腔卫生,督促孩子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有特殊病史孩子要谨慎制定方案,关注小龄孩子心理和配合情况。 一、观察等待 小孩换牙期新牙长歪可能是正常现象,因为乳牙脱落后,恒牙萌出的位置和方向可能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调整。在换牙初期,恒牙刚刚萌出,牙槽骨还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来容纳牙齿,此阶段可先进行观察,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了解牙齿的生长情况。 二、纠正不良习惯 1.吮指习惯:长期吮指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如果孩子有吮指习惯,家长要加以引导纠正,可通过给孩子讲吮指对牙齿影响的道理,或者给孩子佩戴指套等方式帮助孩子戒掉吮指习惯。因为长期吮指会使前牙受到向外的力,导致前牙前突、牙列不齐等情况。 2.口呼吸习惯:鼻腔疾病等原因导致孩子用口呼吸,也会影响牙齿发育。家长要关注孩子鼻腔健康,若孩子有鼻塞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纠正口呼吸习惯。口呼吸时气流会改变口腔内的压力分布,影响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 三、早期干预矫治 1.使用矫治器:如果孩子换牙后新牙长歪较为明显,在合适的时机可以考虑使用简单的矫治器进行早期干预。例如,在乳牙还未完全脱落,恒牙部分萌出时,可使用活动矫治器等。但矫治器的使用需要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并操作,因为不同的牙齿歪斜情况需要不同类型的矫治器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正畸治疗:一般来说,孩子在乳牙替换完成后,也就是大约12岁左右,可根据牙齿长歪的严重程度考虑正畸治疗。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可能需要更早进行评估和干预。正畸治疗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使牙齿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排列状态。不过正畸治疗需要孩子配合,并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器等。 四、注意口腔卫生 换牙期间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督促孩子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龋齿等口腔疾病,因为龋齿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例如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孩子,如患有先天性疾病等情况,在处理换牙新牙长歪问题时要更加谨慎。需要在全面评估孩子整体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孩子有心脏疾病等,在涉及一些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或者进行有创操作的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心脏等器官的影响以及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引导,让孩子能够配合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心理,避免因为牙齿问题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2025-10-14 16:47: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