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庆,女,皮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已从事皮肤病性病工作30多年。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免疫亚专业负责人,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学组成员,中国中西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痤疮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展开
  • 牛奶敷脸能让皮肤更白吗

    从循证医学角度知牛奶主要成分难被皮肤吸收转化为美白相关活性物质故单纯敷脸无法美白,若保存不当或操作不卫生敷脸易致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牛奶中成分可能致敏感肌过敏,儿童因皮肤角质层薄等不建议用牛奶敷脸,敏感肌肤人群应避免用牛奶敷脸可选温和护肤产品,普通人群用需保牛奶安全新鲜且敷脸后及时清洁并观察皮肤反应异常即停用就医。 一、牛奶敷脸无法实现美白的科学依据 从循证医学角度,牛奶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等,其中蛋白质分子结构较大,无法通过皮肤角质层被肌肤有效吸收并转化为美白相关的活性物质。目前并无科学研究证实牛奶中的成分能直接作用于皮肤黑色素代谢途径以达到美白效果,因此单纯依靠牛奶敷脸不能使皮肤变白。 二、牛奶敷脸可能带来的皮肤风险 (一)细菌感染风险 若牛奶保存不当或敷脸过程中操作不卫生,牛奶易滋生细菌,敷用于面部时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炎症反应,尤其对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如敏感肌者)风险更高。 (二)过敏风险 牛奶中含有的乳糖、乳清蛋白等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敏感肌肤人群使用牛奶敷脸后,易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面部红肿、刺痛、瘙痒加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皮肤健康状态。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皮肤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牛奶敷脸更易刺激皮肤引发不适,且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弱,操作不当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牛奶敷脸。 (二)敏感肌肤人群 敏感肌肤人群皮肤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牛奶中的成分可能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敏感状况,此类人群应避免用牛奶敷脸,可选择经皮肤科认证的温和护肤产品。 (三)普通人群 普通人群若尝试牛奶敷脸,需确保牛奶来源安全、新鲜,敷脸后及时清洁面部,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2025-10-28 12:08:27
  • 如何在青春期快速消除痘痘

    青春期痘痘管理需注意温和洁面每日1-2次以防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要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挤压痘痘,痘痘严重时遵医嘱用如过氧化苯甲酰的外用药物,女性青春期需留意痘痘与月经周期关联,儿童青春期前优先非药物干预且慎用成人护肤品药物。 一、皮肤清洁管理 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活跃,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至关重要,每日清洁1~2次即可,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研究显示,适度清洁可减少毛孔被油脂、污垢堵塞的风险,降低痘痘产生几率。 二、饮食调控 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摄入:高糖食物会引起血糖波动,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高油食物也易加重皮脂堆积,应尽量避免。例如,减少蛋糕、油炸食品等的摄取。 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如橙子、西兰花等,其中的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代谢,对改善痘痘有一定帮助,相关研究表明合理饮食结构对痘痘改善有积极作用。 三、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青春期每天需保证7~9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干扰内分泌,导致激素失衡,进而加重痘痘。例如,长期熬夜的青少年痘痘发生率往往高于作息规律者。 避免挤压痘痘:挤压痘痘易引发感染扩散,导致炎症加重,可能使痘痘范围扩大、愈合后留疤。 四、医疗干预(需遵医嘱) 若痘痘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其能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起到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的作用,但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皮肤刺激等情况,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 五、特殊人群提示 女性青春期:需留意月经周期与痘痘的关联,若痘痘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可能提示内分泌存在问题,建议进一步检查内分泌状况。 儿童青春期前: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成人护肤品或药物,因其皮肤更为娇嫩,药物使用不当易造成损伤,需格外谨慎。

    2025-10-28 12:08:11
  • 甲沟炎挂什么科

    甲沟炎通常挂皮肤科,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就诊前要清洁患处、记录症状并携带相关资料。 一、科室选择依据 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的炎症,通常需要挂皮肤科。因为皮肤科主要诊治各种皮肤相关的疾病,而甲沟炎属于甲周皮肤的感染性疾病,由皮肤的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在皮肤科可以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甲沟炎时,要注意保持手部或足部的清洁,避免孩子搔抓患处,防止感染加重。因为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感染扩散相对较快,所以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带孩子到皮肤科就诊。 女性:女性如果因穿高跟鞋等原因导致甲沟炎,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脚趾造成压迫,加重甲沟炎的症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皮肤科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局部的护理等。 老年人:老年人患甲沟炎时,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老年人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所以在治疗甲沟炎的同时,要关注血糖情况,积极控制血糖,按照皮肤科医生的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并且注意保持甲周皮肤的清洁,预防感染进一步发展。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从事需要频繁用手或脚部受力工作的人群,如手工劳动者、运动员等,患甲沟炎后要适当调整工作和运动强度,避免患处过度受力,影响恢复。在治疗期间要配合皮肤科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休息,让甲周组织有更好的恢复环境。 三、就诊前准备 清洁患处:在就诊前,可以用清水轻柔地清洗甲沟炎的部位,去除表面的污垢等,但不要过度擦拭或挤压,以免加重炎症。 记录症状:记录甲沟炎出现的时间、症状的发展情况,如是否有红肿加重、疼痛加剧、是否有脓液形成等,以便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 携带相关资料:如果之前有过相关的就医经历或检查报告等,最好携带前往医院,方便医生了解病情的整体情况。

    2025-10-28 12:07:45
  • 手足皮屑真菌检查

    手足皮屑真菌检查有直接镜检法与真菌培养法,结果阳性可助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致疾病及辅助诊断手足癣等,适用手足现皮疹瘙痒脱屑等疑似症状、有手足癣病史需复查、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真菌人群,检查前需避免外用抗真菌药且要配合采集足够皮屑样本,特殊人群采样要轻柔等并注意相关后续情况。 一、检查方法 1.直接镜检法:取患者手足部位的皮屑,放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此为初步筛查真菌感染的常用方法,能快速判断是否有真菌存在。 2.真菌培养法:将采集的皮屑接种至特定真菌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一般25~28℃)等条件下培养,依据菌落形态、镜下特征等鉴定真菌种类,可更精准确定感染的真菌类型。 二、临床意义 通过手足皮屑真菌检查,若结果阳性,有助于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所致疾病,如手足癣通常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引发,该检查可辅助诊断手足癣等疾病,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三、适用人群 1.手足出现皮疹、瘙痒、脱屑等疑似真菌感染症状的患者,需通过检查明确病因。 2.有手足癣病史且需复查的患者,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真菌的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受真菌侵袭,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免疫力受抑也易感染真菌,此类人群需关注手足真菌状况。 四、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避免外用抗真菌药物,以防药物影响皮屑中真菌的检出,干扰检查结果。 2.患者需配合医生采集足够量的皮屑样本,保证检查准确性。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采集样本时要轻柔安抚,避免其抗拒导致采样不充分而影响检查。特殊人群如儿童,因其皮肤娇嫩,采样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操作轻柔,减少不适;糖尿病患者在检查时需关注血糖波动对自身状况的影响,检查后要妥善护理采集部位以防感染。

    2025-10-28 12:06:43
  • 脱发一天掉多少根头发正常

    健康成年人正常一天掉发五十至一百根属动态平衡,儿童青少年里儿童掉发通常少于成人、青少年有特殊情况掉发有变化,成年人生活方式等影响掉发数量,老年人毛囊功能减退掉发略减有健康问题需警惕,孕妇因激素变化掉发增多产后可恢复,患病人群掉发异常需就医排查基础疾病。 一、正常掉发数量范围 健康成年人正常情况下一天掉发数量一般在50~100根属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头发处于生长周期,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每天有一定数量的头发进入休止期并自然脱落,同时新的头发会从毛囊中生长出来,维持动态平衡。 二、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时期头发毛囊代谢相对缓慢,每天掉发数量通常少于成年人,一般在30根以内;青少年若生活作息正常、营养均衡,掉发数量也多在50~100根的正常范围内,但若存在营养不良、过度烫染等情况,掉发可能增多。 成年人:青壮年时期身体代谢正常,若生活方式健康(如作息规律、饮食均衡、压力适中),每天掉发多维持在50~100根;但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可导致掉发超出此范围。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毛囊功能逐渐减退,头发更新速度减慢,每天掉发数量可能较青壮年略有减少,但一般仍在合理范围内,若出现短期内大量掉发,需警惕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部分孕妇掉发会较平时增多,但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产后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掉发会逐渐减少,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但需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营养缺乏加重掉发。 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甲状腺疾病、贫血等,可能影响头发的生长代谢,导致掉发异常增多,此类人群若发现掉发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排查基础疾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28 12:06: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