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郭庆主任医师(33)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郭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庆,女,皮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已从事皮肤病性病工作30多年。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免疫亚专业负责人,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学组成员,中国中西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痤疮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展开
  • 鱼痣有什么危害?

    鱼痣即丝状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良性皮肤病变有外观影响致美观受损、传染风险可自身传染及传染他人、有潜在健康问题致心理压力且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有问题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刺激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一、外观影响 影响美观:丝状疣好发于颈部、眼睑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细长的丝状突起,颜色多与皮肤相近或呈棕灰色,会影响个人外观形象,尤其对于注重外貌的人群,可能会造成心理压力。例如爱美的年轻女性,颈部的丝状疣可能会让其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信。 二、传染风险 自身传染: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果搔抓或摩擦疣体,可能会导致病毒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新的疣体生长。比如用手搔抓了长有丝状疣的部位后,又触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在其他部位长出新的丝状疣。 传染他人:可传染给密切接触的人,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家庭中如果有人患有丝状疣,若不注意防护,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三、潜在健康问题 心理压力:长期存在的丝状疣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特别是在公开场合,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他人的看法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丝状疣一般不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丝状疣可能会反复出现,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还可能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而增加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例如艾滋病患者感染丝状疣后,疣体可能更难消退,且身体其他部位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如果发现有丝状疣,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搔抓等刺激行为,以防加重病情或造成传染。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丝状疣的发展。

    2025-11-04 11:36:10
  • 面部红血丝怎么办

    面部红血丝可因皮肤长期受紫外线过度照射致屏障受损、患玫瑰痤疮等皮肤疾病引发血管扩张或遗传因素导致,日常需用温和产品清洁、加强保湿、严格防晒,可考虑光子嫩肤等激光治疗,敏感肌肤人群要避含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孕妇等特殊人群医疗干预前需咨询专业医师评估风险收益。 一、面部红血丝成因分析 面部红血丝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皮肤长期受紫外线过度照射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使得表皮变薄,真皮层毛细血管更容易显露;也可能是患有玫瑰痤疮等皮肤疾病,引发局部血管扩张;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部分人群天生容易出现面部红血丝。 二、日常护理要点 1.温和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每日洁面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清洁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2.加强保湿:使用具有修复功能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分充足,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缓解红血丝相关问题。 3.严格防晒:外出时应使用防晒霜、遮阳伞、太阳镜等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进一步损伤皮肤,因为紫外线可加重皮肤血管扩张,使红血丝情况恶化。 三、医疗干预手段 可考虑采用光子嫩肤等激光治疗方式,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于皮肤,封闭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从而改善面部红血丝状况,但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治疗前需充分评估皮肤状况及个体适应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敏感肌肤人群:选择护理产品时需避开含有酒精、香料、强酸强碱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以防加重皮肤敏感及红血丝问题,建议优先选用经过敏感肌测试的温和护肤产品。 2.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行医疗干预前需咨询专业医师,评估相关治疗的风险与收益比,因为特殊生理阶段的皮肤状况与普通人群不同,需谨慎权衡以保障安全。

    2025-11-04 11:35:36
  • 美白祛斑吃什么好 推荐4款美白祛斑汤饮给你

    番茄豆腐汤含番茄维C与豆腐蛋白可美白祛斑过敏者忌,银耳莲子羹含银耳多糖等可改善肌肤状态糖尿病者控莲子量孕妇需食材新鲜,百合绿豆汤含百合绿豆可排毒减轻色斑风险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孕妇按需,胡萝卜玉米排骨汤含胡萝卜素等对皮肤有益儿童需软烂处理高血脂者控排骨量。 一、番茄豆腐汤 番茄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番茄约含维生素C19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帮助美白。豆腐含有丰富蛋白质,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制作时将番茄切块、豆腐切小块,加水炖煮,清淡可口,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尤其适合日常想通过饮食美白祛斑者,需注意对番茄或豆腐过敏者不宜食用。 二、银耳莲子羹 银耳中含有银耳多糖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湿功效,有助于改善肌肤状态。莲子能养心安神,滋阴养颜。将银耳泡发后与莲子一同炖煮,直至软烂。一般人群可常食,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莲子的摄入量,因其含一定碳水化合物,孕妇食用时需确保食材新鲜卫生,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三、百合绿豆汤 百合具有清热润肺、宁心安神的作用,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绿豆每100克含蛋白质约21.6克,有抗氧化成分。百合与绿豆搭配炖煮,能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减轻色斑形成风险。一般人群适用,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饮用,因其性偏寒凉,可能加重肠胃负担,特殊人群如孕妇需根据自身肠胃情况适量饮用。 四、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皮肤黏膜健康有益,能改善皮肤干燥等问题。玉米含有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质。将胡萝卜、玉米与排骨一同炖汤,炖煮过程中营养充分融合。一般人群可食用,儿童食用时需注意将食材处理得软烂,避免噎食,高血脂人群需控制排骨的摄入量,因其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2025-11-04 11:35:03
  • 皮肤出现细纹是什么原因

    细纹产生受自然衰老、长期紫外线照射致光老化、皮肤缺水干燥、吸烟、体重快速变化、长期熬夜、慢性疾病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影响,儿童需防日晒并保湿,孕妇要注重保湿,老年人可通过合适护肤品及健康生活方式延缓细纹加重。 一、自然衰老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内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会逐渐减少,皮肤的支撑结构变弱,从而导致细纹出现,通常从25岁左右开始逐渐显现,这是由人体生理过程决定的自然变化。 二、光老化因素 长期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破坏皮肤正常结构,加速细纹产生。例如,户外活动频繁且未做好防晒措施的人群,因紫外线持续刺激,光老化相关细纹出现几率显著高于防晒措施完善者。 三、皮肤干燥因素 皮肤缺水时,角质层水分不足会使皮肤纹理显得更明显,尤其是干性皮肤人群,因皮肤自身保水能力较弱,更易因干燥出现细纹。 四、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减少皮肤营养供应,进而加速皮肤老化,促使细纹产生。 2.体重快速变化:过度减肥导致体重快速下降时,皮肤来不及适应收缩,容易产生细纹。 3.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状态变差,出现细纹。 五、疾病与药物影响因素 1.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皮肤营养代谢,导致皮肤出现细纹。 2.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引发细纹等改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娇嫩,需避免过度日晒以防光老化相关细纹,日常可通过温和护肤产品保持皮肤水润。 孕妇:因激素变化等可能出现皮肤状态变化,需注重保湿,选择温和护肤品,避免因皮肤干燥等出现细纹。 老年人:自然衰老因素更突出,可通过适当使用具有保湿、抗氧化功效的护肤品延缓细纹加重,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025-11-04 11:33:38
  • 孩子皮肤出现异常黑色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皮肤异常变黑可因炎症后色素沉着(炎症致黑色素细胞分泌增多及影响色素代谢)、先天性色素异常(太田痣因胚胎期黑素细胞迁移异常、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由基因缺陷致色素代谢异常)、内分泌因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刺激黑色素且常伴其他表现)、药物或光毒性反应(使用特定药物经紫外线或长时间暴晒致黑色素合成增加)等导致。 一、炎症后色素沉着 孩子皮肤曾患湿疹、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在炎症消退后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异常变黑。这是因为炎症过程中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更多黑色素,且皮肤修复过程中可能影响色素代谢。例如,孩子因接触过敏原引发湿疹,搔抓后皮肤破损炎症消退后,局部皮肤可能遗留深色斑块。 二、先天性色素异常 1.太田痣:多为先天性,通常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表现为面部单侧的蓝灰色、褐色等色素斑,与遗传等先天因素相关,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黑素细胞迁移异常所致。 2.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属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手足背对称性分布的褐色斑疹,有家族遗传倾向,是由基因缺陷导致色素代谢异常引起。 三、内分泌因素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孩子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出现异常黑色。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反馈性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此类疾病还常伴有乏力、低血压等表现。 四、药物或光毒性反应 孩子使用某些特定药物后,经紫外线照射可能引发光毒性反应,导致皮肤变黑。例如,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等,药物经皮肤吸收后,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光毒性,损伤皮肤细胞,促使黑色素合成增加。此外,孩子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本身皮肤较嫩也可能因紫外线刺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而变黑。

    2025-11-04 11:31: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