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郭庆主任医师(3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郭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庆,女,皮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已从事皮肤病性病工作30多年。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免疫亚专业负责人,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及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学组成员,中国中西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痤疮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展开
个人擅长
1、擅长皮肤美容激光诊治,如痤疮疤痕,各类色斑,面部年轻化,血管瘤/痣,疤痕,脱毛,皮肤肿瘤等。 2、擅长免疫性皮肤病诊治,如白癜风,湿疹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等。展开
  • 味精会导致脱发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味精会致脱发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正常食用量下人体可正常代谢处理正常合理摄入味精不直接影响毛发健康毛发健康受遗传、内分泌、营养、头皮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现有科学证据不支持味精致脱发说法人们可合理范围内正常食用味精出现脱发问题应从多方面综合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味精会导致脱发。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正常食用量下,人体能够正常代谢和处理摄入的谷氨酸钠。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正常合理摄入味精不会对人体的毛发健康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毛发的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遗传因素、内分泌状况(如甲状腺功能等)、整体的营养状况(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头皮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等。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正常食用味精一般都不会因为味精而引发脱发问题。对于儿童,只要按照合理的饮食规范摄入味精,也不会出现因味精导致脱发的情况;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味精也不会直接导致脱发的发生。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正常食用味精时,味精本身也不是引发脱发的原因。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的压力过大、过度烫染头发、不良的作息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毛发健康,但与味精并无关联。从病史角度,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果其基础疾病本身不涉及毛发相关的特殊代谢异常,正常食用味精也不会因为味精而导致脱发。 总之,现有科学证据不支持味精会导致脱发这一说法,人们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正常食用味精,无需因为担心味精导致脱发而过度限制味精的摄入,但如果出现脱发相关问题,应从多方面综合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合理措施。

    2025-11-04 11:12:26
  • 如何治疗皮肤丹毒

    丹毒治疗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皮肤清洁,首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选其他敏感抗生素且疗程10-14天,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监测肝肾、儿童遵儿科原则,出现典型症状需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加重致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及炎症反应。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刺激,防止病情加重或继发感染。 二、抗生素治疗 (一)首选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为治疗皮肤丹毒的首选,如青霉素G,其能有效杀灭引起丹毒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二)替代药物 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其他敏感抗生素,需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 (三)疗程要求 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确保彻底清除病原菌,降低复发风险。 三、局部治疗 可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使用抗生素时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用药前应充分评估药物对母婴的安全性。 (二)老年人 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某些抗生素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三)儿童患者 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药物剂量需按儿童体重或体表面积精准计算,且需特别关注药物的儿科安全性。 五、及时就医提示 一旦出现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发热、寒战等丹毒典型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如发展为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025-11-04 11:11:09
  • 女性私密处痒怎么办是好

    私密处瘙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确定病因后,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搔抓和刺激,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定期复诊。 女性私密处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建议: 1.就医检查:如果私密处瘙痒持续或加重,最好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确定瘙痒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私密处清洁干燥,每天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香皂。选择棉质内裤,勤换洗。 3.避免搔抓:搔抓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加重,还可能引起感染。避免搔抓私密处,可以通过冷敷或轻轻拍打来缓解瘙痒。 4.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5.治疗病因:根据医生的诊断,可能需要治疗潜在的疾病,如阴道炎、霉菌感染或其他妇科问题。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 6.避免诱因:尽量避免穿紧身裤、化纤内裤,避免长时间坐着,不使用护垫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瘙痒。 7.性伴侣治疗:如果瘙痒是由性传播感染引起的,性伴侣也需要同时接受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8.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私密处瘙痒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如果瘙痒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分泌物异常、异味等,应立即就医。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私密处瘙痒更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2025-11-04 11:09:44
  • 脱发性毛囊炎能自愈吗

    脱发性毛囊炎一般较难自愈是因多由细菌感染致头皮慢性炎症,炎症持续破坏毛囊结构,儿童免疫系统弱、成年人炎症难自发消退、有基础疾病人群因疾病干扰更难自愈,故发现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以保护毛囊功能避免严重后果。 脱发性毛囊炎一般较难自愈。脱发性毛囊炎是一种发生于头皮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会持续破坏毛囊结构,若不进行治疗,毛囊损伤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永久性脱发等严重后果。 发病机制与毛囊损伤 脱发性毛囊炎的致病细菌会在毛囊部位引发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会破坏毛囊周围的组织,影响毛囊的正常生长和修复功能。随着时间推移,毛囊结构被逐步破坏,若不干预,这种破坏呈进行性发展,自愈的可能性极小。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患脱发性毛囊炎后,自身修复能力在面对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时,难以有效阻止毛囊的破坏进程,更不容易自愈,需及时采取医疗干预措施。 成年人:成年人虽然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但脱发性毛囊炎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不会自发消退,炎症持续存在会不断损伤毛囊,一般也无法自愈,需要进行抗感染等相应治疗来控制炎症,保护毛囊。 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患脱发性毛囊炎后,炎症更容易扩散且难以自行消退,因为基础疾病会干扰身体对感染的正常应对机制,使得毛囊难以在无外界干预下恢复。 总之,脱发性毛囊炎通常不能自愈,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以最大程度保护毛囊功能,避免出现永久性脱发等严重后果。

    2025-11-04 11:08:36
  • 股癣用什么药膏更好

    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治疗主要依赖抗真菌药膏,常见唑类如克霉唑等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细胞膜合成,轻度可优先用外用药,面积大等情况需医生评估结合口服药,儿童、女性、有基础病者使用需谨慎,使用时要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搔抓并观察皮肤反应,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一、常见抗真菌药膏类型及作用机制 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治疗主要依赖抗真菌药膏。常见类型有: 1.唑类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抑制效果。 2.丙烯胺类抗真菌药膏:例如特比萘芬乳膏,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真菌细胞膜合成,高效抑制皮肤癣菌。 二、药膏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依据病情选择:轻度股癣可优先选用上述外用抗真菌药膏;若股癣面积较大、炎症明显或反复发作,可能需在医生评估下结合口服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患者使用抗真菌药膏时需谨慎,应选择经临床验证相对安全的品种,使用前建议咨询儿科医生,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女性患者使用时需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因局部潮湿加重病情;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这类人群皮肤癣菌感染易复发或加重,用药同时需加强血糖等指标管理。 使用期间护理:用药时需确保患处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搔抓患处以防感染扩散,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皮肤反应,若出现严重红肿、瘙痒加剧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1-04 11:07: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