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麻勇,教授,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会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会员,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会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IHPBA中国分会肝胆胰MDT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外科专业委员会数字化肝胆胰外伤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青年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医促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普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胆道出血三联征是什么

    胆道出血三联征: 一、胃肠道出血、呕血、便血。二、胆绞痛。三、黄疸。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外伤性胆道出血患者都有明显上腹部外伤史。 但有时可能因为距离出血时间较长或腹部伤痛的程度不严重,因而忽略了外伤史。一般在伤后1-2周时,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绞痛,其性质与胆绞痛相似,随后呕吐鲜血,便血,伴随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贫血等内出血的症状。 经过输血、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后,出血都能暂时停止,但是经过数天或1-2周后,相同的症状又突然复发,患者可能因反复出血,导致重度贫血或全身衰竭死亡。 二、感染性胆道出血。感染性胆道出血多发生在有严重的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的基础上,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绞痛,随之出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出血虽然经过处理后可以暂时停止,但是经过数天至2周的时间,出血又复发。 由于感染及出血,患者的情况可能会严重恶化,不少患者可能多发性胆源性肝脓肿。

    2025-04-01 03:34:54
  • 肝胆胰肿瘤是怎么回事

    肝胆胰肿瘤包括三个器官的肿瘤,分别是肝癌、胆道恶性肿瘤、胰腺癌。 1.肝癌:临床又称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上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继发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一般多见于卵巢、子宫、肺、乳腺、胃、胰腺、结直肠等器官恶性肿瘤。 2.胆道恶性肿瘤:胆道恶性肿瘤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胆囊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占首位。胆管癌是肝外胆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可能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等疾病有关。 3.胰腺癌: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临床往往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约大多数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患者应就诊于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而后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2025-04-01 03:34:53
  • 胆结石梗阻胆管有什么后果

    胆结石梗阻胆管后,可能会出现腹痛、黄疸、寒战发热、休克等症状,易引发严重后果。 1.腹痛:胆结石堵塞胆管后,患者易出现腹痛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疼痛还可向其它部位放射,导致出现右肩背部的疼痛。 2.黄疸:胆结石堵塞胆管后使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大量堆积后胆管压力过高,致使毛细胆管破裂,胆汁反流入血,引发巩膜及全身皮肤等部位发生黄染表现。 3.寒战发热:胆道梗阻后胆汁淤积,易导致大量细菌繁殖,毒素释放入血后易引起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4.休克:胆道梗阻继发细菌感染后,来自肠道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致病菌大量入血,病情不断进展,除发生寒战高热,还可出现意识障碍、昏睡等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提示患者已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当出现胆结石梗阻胆管后,需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积极的治疗,避免病情迅速进展,引发严重后果。

    2025-04-01 03:34:52
  • 胆结石病因

    胆结石的病因,具体如下: 1、患者运动和体力劳动比较少,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结石创造了条件。 2、体质肥胖,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食或者零食,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3、不吃早饭,许多人不吃早饭,而长期不吃早饭可以使胆汁的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4、餐后零食,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力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及胆汁的排泄,饭后久坐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5、肝硬化患者易患胆结石,这与身体中的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的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再加上肝硬化,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的胆红素升高等因素,都可造成胆结石的发生。

    2025-04-01 03:34:51
  • 为什么会形成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要过饱和。 二、溶质必须在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 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黏液、凝胶里增长和聚集。 胆囊排空障碍有利于胆结石的形成。 一、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细粗、结聚成石。 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该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的胆固醇的分泌。 另外,胆汁中的蛋白质受胆固醇晶体的成和作用,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均可致胆汁淤积,促发胆结石的形成。 二、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肝硬化或慢性溶血性疾病的病人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 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5-04-01 03:34: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