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
胆道闭锁能治好吗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持续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其是一种进展性胆道闭锁和硬化性病变。很多患儿在出生时可以排泄胆汁,以后会进展为完全性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而且手术治疗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应当在出生后的2个月内进行,这时没有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而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肝硬化,这时再进行手术治疗预后极差,容易导致死亡。 临床上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胆道闭锁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葛西手术以及肝移植术。但应当注意部分患儿在进行葛西手术以后,也有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肝移植。 目前随着活体肝移植的广泛开展,新生儿胆道闭锁的肝源相比原来有很大的进展很多,很多患儿可以通过手术达到临床治愈。
2025-04-01 03:34:18 -
胆结石保胆取石可靠吗
胆结石保胆取石是有严格的适应症,如果是在适应症范围之内保胆取石确实可靠,如果不在适应症内就不能够采用保胆取石。将胆囊打开石头取出以后,剩下的胆囊有可能会再次长结石,患者会再次出现腹部疼痛,甚至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保胆取石的患者,要检查胆囊功能,也就是胆囊有收缩功能并且收缩功能完好,而且胆囊壁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炎症,比如慢性炎症或者急性炎症,都很少出现,胆囊内部结石比较少,比如在3枚以下,通常是可以考虑行保胆取石的,而且患者对保胆取石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 如果患者在保胆取石还是胆囊切除两者之间犹豫,就不建议行保胆取石,因为保胆取石毕竟手术之后有一定风险,也就是在胆囊内部有可能会再次长结石。
2025-04-01 03:34:17 -
胆结石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胆结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在于合理膳食结构、规律进食、定期复查、对症用药或手术治疗。 1.胆结石主要指胆囊结石,病变发生和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规律饮食,注意合理膳食结构,减少油腻类食物摄入,这样能够减轻胆囊收缩,可以降低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几率。应该选择一些易消化、易吸收、富含营养的食物食用。 2.定期复查,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又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对于此类患者,通过B超、肝功定期复查,监测肝胆功能。 3.及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结合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降低病变对患者的影响。 发现胆囊结石,一定要接受专业临床医生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4-01 03:34:15 -
孕晚期胆汁淤积的症状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危害比较大,主要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主要的表现包括: 1、皮肤瘙痒是首发的症状,初起时手掌、脚掌和脐周瘙痒且逐步加剧,延伸到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夜间加重,严重的影响睡眠,瘙痒大多数在分娩之后的24-48小时可以缓解; 2、有黄疸出现,在瘙痒之后的2-4周之内,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黄疸,但是黄疸的发生率比较低,而且表现比较轻,主要在分娩后1-2周消失; 3、皮肤抓痕,抓挠的痕迹,主要是因为皮肤瘙痒导致; 4、其他的表现,有少数人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的脂肪粒,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体质量下降,维生素K相关因子的缺乏,但是很少见。
2025-04-01 03:34:14 -
胆结石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胆结石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减少摄入脂肪、不能暴饮暴食、戒烟酒、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等。 胆结石患者要限制体内脂肪的摄入,饮食要尽量清淡。因为过度摄入油性食物后胆囊收缩,严重时可使得结石嵌顿,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胆结石患者禁止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可引起胆囊收缩速度加快,严重时也可导致胆结石掉入胆管,引起疼痛甚至可能引发胰腺炎急性发作。 胆结石患者的三餐可以定量定食,少食多餐,一次性摄入食物不宜过多,这样可以减轻食物对胃肠道的压力。 胆结石患者要禁烟禁酒,因为酒精成分会使括约肌收缩,可能诱发胆囊炎。 胆结石患者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控制好,要多与主治医师沟通交流,出现任何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2025-04-01 03: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