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虹

北京医院

擅长: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区增殖膜等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戴虹,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医院眼科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名誉教授,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北京市眼科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眼科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院党委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区增殖膜等手术。展开
  • 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是怎么回事

    散瞳通过解除睫状肌痉挛,使测量的近视度数排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影响,有假性近视成分消除致度数降低和体现真性近视度数两种常见情况,儿童青少年易因调节强现度数降低,成年人多为体现真性近视度数,其对屈光不正诊断治疗及眼部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原理 散瞳是使用散瞳药物使瞳孔散大,其原理在于解除睫状肌的痉挛。正常情况下,睫状肌收缩会使晶状体变凸,增加眼的屈光力。而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等)作用后,睫状肌麻痹,失去了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此时测量的近视度数就排除了睫状肌调节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出现与散瞳前不同的度数表现。例如,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紧张痉挛,晶状体变凸,导致假性近视成分较高,散瞳后睫状肌麻痹,假性近视成分消除,近视度数会降低。 二、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两种常见情况 (一)假性近视成分消除导致度数降低 对于青少年人群,尤其是长期近距离用眼的学生等群体,很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晶状体调节过度引起的近视。散瞳后,睫状肌麻痹,痉挛解除,晶状体恢复正常形态,原本因睫状肌痉挛导致的近视度数中的假性近视成分消失,所以近视度数会降低。比如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散瞳前近视度数可能包含较多假性近视成分,散瞳后度数平均可降低100-200度左右。 (二)真性近视度数的真实体现 如果是真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是其真实的屈光状态。因为散瞳消除了睫状肌调节的干扰,此时测量的度数就是眼睛真正的近视度数。例如,一些成年人,本身就是真性近视,睫状肌调节能力相对稳定,散瞳后近视度数不会有明显的假性近视成分影响,测量的度数就是其真性近视的度数。 三、不同人群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特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的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睫状肌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情况。所以散瞳后近视度数降低的情况较为常见。在进行散瞳验光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通过散瞳可以更准确地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例如,6-18岁的青少年,散瞳后如果近视度数明显降低,提示其中假性近视成分较多;如果度数降低不明显,则更倾向于真性近视。同时,儿童青少年在散瞳后需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因为散瞳后瞳孔散大,眼睛的畏光情况会比较明显,要注意眼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 (二)成年人 成年人的睫状肌调节能力相对稳定,真性近视的比例较高。散瞳后近视度数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降低,主要是为了更精确地测量真性近视的度数,以便更准确地配镜。例如,30岁以上的成年人,散瞳验光可以排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对度数测量的干扰,得到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从而为合适的眼镜处方提供依据。 四、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临床意义 散瞳后准确测量近视度数对于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散瞳验光,可以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对于假性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是通过改变用眼习惯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恢复视力,而对于真性近视则需要根据散瞳后的度数进行合理的配镜等矫正措施。同时,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诊断也有帮助,例如通过散瞳检查眼底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如视网膜病变等眼部问题。

    2025-09-28 13:08:17
  • 视网膜脱落什么原因

    视网膜脱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玻璃体牵拉因素(年龄相关玻璃体变化、高度近视)、眼部外伤因素(眼球顿挫伤、眼球穿通伤)、视网膜病变因素(视网膜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受相关因素影响有所不同,老年人年龄相关玻璃体变化是主因之一,高度近视各年龄段均可致,男性易因外伤致,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需密切关注眼部健康。 玻璃体牵拉因素 年龄相关玻璃体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浓缩等改变,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老年人玻璃体液化较为常见,当玻璃体与视网膜的正常附着关系被破坏时,就容易引发视网膜脱落。例如,在一些50岁以上的人群中,玻璃体液化导致的视网膜牵拉是引发视网膜脱落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玻璃体腔也相应扩大,玻璃体与视网膜的接触面积增大,同时玻璃体的液化等变化更为明显,对视网膜的牵拉力量增强,从而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一般来说,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视力人群。 眼部外伤因素 眼球顿挫伤:眼部受到外力的顿挫撞击,会使眼球瞬间变形,导致视网膜受到牵拉或破裂。比如,运动中眼部被球类击中、车祸时眼部受到撞击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有研究表明,眼部顿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眼球穿通伤:尖锐物体刺穿眼球,会直接损伤视网膜结构,破坏视网膜的完整性,进而引发视网膜脱落。这种情况在工作中接触到危险工具或者意外的锐器伤中较为常见。 视网膜病变因素 视网膜变性:某些先天性视网膜发育异常或者后天性的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等,会使视网膜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发生裂孔,进而导致视网膜脱落。例如,格子样变性好发于眼底周边部,这些变性区域的视网膜容易出现裂孔,一旦裂孔形成,液化的玻璃体就会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引发视网膜脱落。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眼部血管,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增殖等改变,这些病理变化会牵拉视网膜,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倾向:某些类型的视网膜脱落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例如,一些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等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相关视网膜疾病的病史,个体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虽然具体的遗传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遗传因素在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视网膜脱落的相关因素影响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由于年龄相关的玻璃体变化是主要因素之一;高度近视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及成年人中高度近视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视网膜脱落;在眼部外伤方面,男性可能由于从事一些高危职业或运动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发生眼部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脱落;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和性别,都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视网膜脱落相关问题。

    2025-09-28 13:06:30
  • 眼睛疼流眼泪怎么回事

    眼睛疼流眼泪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眼内压力异常(如青光眼)、眼外伤(如机械性外伤、化学性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如视疲劳、倒睫),不同病因有不同表现,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眼部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特别留意并全面评估诊疗。 一、眼部炎症相关 (一)结膜炎 1.病因:多种因素可引起,如感染(细菌、病毒、衣原体等)、过敏、物理化学刺激(沙尘、烟雾、眼药水刺激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接触污染物品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成年人过敏因素相对常见,如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2.表现:除眼睛疼流眼泪外,还可有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脓性,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 (二)角膜炎 1.病因: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外伤史人群易患感染性角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并发免疫性角膜炎。 2.表现:眼睛疼痛较明显,可伴有视力下降,眼部可有睫状充血、角膜浸润灶等表现。 二、眼内压力异常相关 (一)青光眼 1.病因:原发性青光眼与眼压升高相关的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眼压升高,如外伤、白内障等。不同年龄段发病情况不同,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开角型青光眼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 2.表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睛剧烈疼痛,伴视力急剧下降、虹视、恶心呕吐等;慢性青光眼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眼睛轻度疼痛、流眼泪、视力逐渐下降。 三、眼外伤相关 (一)机械性外伤 1.病因:如钝挫伤(被拳头击打等)、异物伤(沙尘、金属碎屑等进入眼睛)。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接触危险物品导致眼外伤;成年人工作中接触危险工具等易发生。 2.表现:根据外伤程度不同表现各异,轻度可能仅眼睛疼流眼泪,严重者可有眼部出血、眼球变形等。 (二)化学性外伤 1.病因: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在化工行业工作人群或家庭中接触化学品不当者易发生。 2.表现:眼睛有明显疼痛、流眼泪,眼部组织有不同程度损伤,如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混浊等。 四、其他原因 (一)视疲劳 1.病因: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屈光不正未矫正等。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长时间用眼人群如学生、办公室职员等易出现。 2.表现:眼睛酸胀、疼痛、流眼泪,可伴有视力模糊等。 (二)倒睫 1.病因: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刺激眼球。老年人可能因眼睑皮肤松弛等导致倒睫;儿童可能因睑内翻等原因引起。 2.表现:睫毛摩擦眼球,引起眼睛疼痛、流眼泪,可伴有眼部异物感。 当出现眼睛疼流眼泪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等)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眼部情况,避免孩子用手揉眼睛,及时带孩子就诊;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对眼部症状的影响,全面评估后进行恰当的诊疗。

    2025-09-28 13:03:53
  • 近视一千度怎么办

    近视一千度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等方式矫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习惯和营造良好用眼环境,还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近视患者有不同的注意要点。 一、矫正方式选择 (一)佩戴框架眼镜 这是比较常见的矫正近视一千度的方法。框架眼镜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从而清晰视物。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近视患者都适用,能快速改善视力,但长期佩戴可能会使脸部外观有一定改变,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运动时可能有不便。 (二)佩戴角膜接触镜 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等。RGP对控制近视发展可能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但佩戴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发感染等问题,对于有眼部疾病史或者生活方式容易接触到污染环境的人群需要格外谨慎,比如游泳时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导致眼部感染。 (三)屈光手术 1.准分子激光手术:对于年龄一般要求在18-50周岁之间,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的人群。但如果有眼部活动性炎症、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眼部疾病则不适合。不同性别在手术效果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术后恢复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ICL晶体植入术: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1200度以内的近视和600度以内的散光)、角膜较薄不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人群。同样需要评估眼部情况,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需要谨慎考虑。 二、日常生活管理 (一)用眼习惯 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阅读和书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用眼习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比如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严格把控用眼时间和姿势。 2.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儿童青少年应适当减少,避免眼部过度疲劳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 (二)环境因素 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室内光线要充足且均匀,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光线刺激眼睛。对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如长期在室内工作学习的人,要注意室内照明的调节;经常户外活动的人群,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可以佩戴太阳镜等防护。 三、定期眼部检查 (一)检查频率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对于近视一千度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和有家族近视遗传史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的变化。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等,以便早期干预。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一千度的情况,家长要更加注重孩子的眼部检查,因为儿童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近视可能进展较快,及时的眼部检查能更好地监测近视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老年近视患者,除了关注近视度数变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年龄相关性眼部疾病的发生,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因为近视患者在老年时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2025-09-28 13:02:30
  • 近视眼进行激光手术是否可行

    激光手术适用人群需年龄18-50周岁且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每年度数增长不超50度、角膜中央厚度不低于450微米,手术方式有LASIK可矫正较大度数但需制瓣有相关风险、LASEK无需制瓣适合角膜薄者但术后疼恢复稍长、SMILE无需制瓣创伤小干眼少但适应度数范围稍窄,安全性上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下较高但有干眼、视力回退、感染等并发症,特殊人群中孕妇不建议、青少年不建议过早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全面评估后谨慎决策。 一、适用人群考量 1.年龄范围: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处于18-50周岁之间,因为18岁之前眼球还处于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而50岁之后眼部会出现老花等退行性变化,不符合激光手术的常规年龄要求。 2.近视度数稳定性:近两年近视度数需稳定,每年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若近视度数仍在快速进展,术后近视回退的风险较高。 3.角膜厚度:角膜中央厚度通常要求不低于450微米,角膜厚度是影响激光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过薄的角膜进行激光手术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 二、手术方式及特点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较为常见的术式,通过制作角膜瓣后,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来矫正近视,可矫正较大范围的近视度数,适应范围较广,但需要制作角膜瓣,存在一定角膜瓣相关风险,如角膜瓣移位等。 2.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无需制作角膜瓣,是通过去除角膜上皮后进行激光切削,对于角膜较薄、不适合制作角膜瓣的患者有一定优势,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恢复时间可能稍长。 3.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全程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透镜并通过小切口取出,无需制作角膜瓣,手术创伤小,术后干眼等并发症相对较少,恢复较快,但适应的近视度数范围相对LASIK稍窄。 三、安全性评估 1.总体安全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规范操作的情况下,激光手术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2.常见并发症 干眼: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泪膜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等不适,一般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可逐渐改善。 视力回退: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近视度数再次增加的情况,与患者自身眼部情况、术后用眼习惯等有关。 感染: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等,仍有发生眼部感染的可能,需严格遵循术后眼部护理要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眼部的泪液分泌、角膜等状态,一般不建议进行激光手术,以免手术带来的眼部变化与孕期生理变化相互影响,增加风险。 2.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且眼球结构仍在变化,过早进行激光手术可能无法达到稳定的矫正效果,还可能因术后用眼不当等导致近视复发等问题,所以不建议过早进行激光手术。 3.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眼部组织的修复等,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类患者在考虑激光手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谨慎决策。

    2025-09-28 12:57: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