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虹

北京医院

擅长: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区增殖膜等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戴虹,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医院眼科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名誉教授,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北京市眼科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眼科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院党委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区增殖膜等手术。展开
  • 近视眼手术方法

    近视眼手术方法主要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分别有不同原理、适用范围、年龄及生活方式影响,特殊人群中孕妇、患某些眼部疾病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等不适合手术。 原理:利用准分子激光精确地切削角膜前表面,重塑角膜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首先制作一个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然后将角膜瓣复位。 适用范围:适用于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下、散光600度以下、远视600度以下的患者,且角膜厚度合适。 年龄因素:一般建议18周岁以上,因为18周岁前眼球发育尚未稳定,近视度数可能还会有变化。 生活方式影响:对于经常从事剧烈运动的人,需要考虑术后角膜瓣的稳定性,LASIK术后角膜瓣需要一定时间愈合,短期内剧烈运动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原理: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相比传统的机械刀制作角膜瓣,更加精确、安全,能减少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然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 适用范围:与LASIK类似,适用于合适度数范围的近视、散光、远视患者,尤其适合角膜较薄、不规则或对角膜瓣制作精度要求高的患者。 年龄因素:同样要求18周岁以上,眼球发育稳定。 生活方式影响:对于眼部卫生习惯不好的人,术后需要注意避免眼部感染,因为飞秒激光制瓣后角膜瓣的愈合过程中,感染风险需要关注。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原理:先用酒精软化角膜上皮层,制作一个角膜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前弹力层,然后将上皮瓣复位。 适用范围:适合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角膜较薄不适合做LASIK等手术的患者,或者从事特殊职业(如运动员等)角膜瓣可能有风险的患者。 年龄因素:18周岁以上,眼球发育成熟。 生活方式影响:术后角膜上皮瓣的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要避免揉眼等动作,对于经常接触粉尘等环境的人,要注意眼部防护,防止灰尘等进入眼内影响上皮瓣愈合。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 原理:全程使用飞秒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一个2-4mm的微小切口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 适用范围:适用于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下、散光500度以下的患者,对于角膜厚度要求相对LASIK等手术略高一些。 年龄因素:18周岁以上,眼球发育稳定。 生活方式影响:由于切口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短期内仍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伤,对于经常游泳等可能接触脏水的活动,术后早期需要避免。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眼部状态可能不稳定,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近视眼手术;患有某些眼部疾病如角膜炎、青光眼、严重干眼症等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需要先治疗相关眼部疾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眼部并发症风险增加,也不适合轻易进行近视眼手术,需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由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2025-09-28 13:13:49
  • 近视眼最佳治疗方法

    近视的矫正方法多样,框架眼镜是常用方式,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要求;角膜接触镜分软性和硬性透气性两种;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等术式,有适用人群及术前检查要求;药物治疗可辅助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但有规范;视觉训练对特定人群有帮助但效果个体差异大,需综合多种因素选合适方法并注重眼部健康维护与定期复查。 一、框架眼镜矫正 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合理验光确定合适的度数镜片来矫正视力。不同年龄段人群,框架眼镜的选择和验配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定期复查调整度数,以适应眼球的变化;对于成年人,可根据自身用眼需求选择合适款式的眼镜。框架眼镜方便摘取,不影响外观,能较好地矫正视力,且相对安全,是各年龄段近视患者常用的矫正方式。 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矫正 (一)软性隐形眼镜 分为日抛、周抛、月抛等不同更换周期的类型。其材质亲水性较好,佩戴较为舒适,但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一些特殊职业或有特殊美观需求的人群较为适用,但长期佩戴需要关注眼部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 RGP镜片透氧性良好,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它可以矫正较高度数的近视,且相对软性隐形眼镜,在延缓近视发展方面有一定优势,但验配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严格的验配,确保适配性和安全性。 三、屈光手术矫正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 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术式,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来矫正近视。一般适合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的人群。但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排除眼部活动性炎症、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不同人群的眼部条件不同,术后恢复和效果也会有差异,例如有眼部病史的人群需要更谨慎评估手术可行性。 (二)飞秒激光手术 分为全飞秒激光手术等,相比传统准分子激光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样要求患者眼部条件符合手术要求,对于年龄、近视度数等有一定范围限制,且不同个体的眼部情况会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和安全性,需要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该手术方式。 四、药物治疗辅助控制近视进展 目前临床上有一些药物可用于辅助控制青少年近视的进展,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例如,低浓度阿托品可能会引起瞳孔散大、视近模糊等不适,但对于某些近视进展较快的青少年可能是一种辅助控制的手段,但使用需权衡利弊。 五、视觉训练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调节功能异常的近视患者,视觉训练可能有一定帮助。视觉训练通过特定的眼部训练项目来改善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等,但视觉训练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专业的视光机构或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并且要长期坚持才能可能看到一定效果。 不同的近视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群,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近视度数、眼部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重眼部健康的维护和定期复查。

    2025-09-28 13:12:33
  • 白眼球有黑点怎么回事

    白眼球出现黑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结膜色素痣(源于神经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错构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边界清楚的黑色或棕色扁平隆起)、巩膜色素斑(胚胎发育时神经外胚层残留色素细胞或巩膜薄透见下方葡萄膜色素所致,常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多位于巩膜鼻侧的黄灰色色素斑)、异物残留(异物溅入眼内残留,患者有异物感等不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少见的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等,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可能)、出血后残留(眼部出血吸收后色素残留,陈旧性较暗黑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现白眼球有黑点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情况处理,良性无不适可定期观察,恶性等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一、结膜色素痣 成因:结膜色素痣是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错构瘤,多在出生时即存在,由痣细胞组成。 表现:一般为边界清楚的黑色或棕色扁平隆起,多发生于角膜缘附近及睑裂部的球结膜,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大的可占据部分球结膜。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一般无特殊影响,但需注意避免揉眼等刺激行为,有病史者需定期观察其变化。 二、巩膜色素斑 成因:巩膜色素斑是由于胚胎发育时,神经外胚层残留的色素细胞所致,或者是由于巩膜薄,透过巩膜可见下方葡萄膜的色素。 表现:常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多位于巩膜鼻侧,为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的黄灰色色素斑,边界清楚,不隆起。 年龄性别因素: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无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婴儿眼部的清洁护理,有家族中类似情况的婴儿需密切观察。 三、异物残留 成因:当有异物进入眼内时,可能会附着在白眼球上形成黑点。比如灰尘、小昆虫等异物溅入眼内后残留。 表现:患者可能有异物感、刺痛等不适,仔细观察可发现白眼球上有明显的黑点状异物。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在户外活动较多的人群中相对更易发生,有眼部外伤史或经常处于灰尘较多环境中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四、恶性黑色素瘤 成因:较为少见,是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遗传等因素有关。 表现:白眼球上的黑点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加深、边界不清,可伴有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可能,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在有遗传易感性家族史的人群中需提高警惕。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有眼部色素痣快速变化病史的人群需密切监测。 五、出血后残留 成因:眼部曾经有过小的出血,如球结膜下出血,吸收后可能会有色素残留形成黑点。比如剧烈咳嗽、呕吐、眼部受到轻微外伤等情况可能引起球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 表现:白眼球上的黑点通常是陈旧性的,颜色较暗,边界相对较清,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有过眼部外伤或剧烈咳嗽、呕吐等经历的人群相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人群需关注眼部情况。 如果发现白眼球有黑点,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来明确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为良性情况且无不适可定期观察;若考虑恶性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2025-09-28 13:11:07
  • 散光150度严重吗,可以调节吗

    散光150度属轻度散光,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中存在一定自我调节改善可能,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等控制发展;成年人眼球发育定型,散光难自行调节,可戴眼镜矫正,儿童青少年需家长关注用眼、定期检查、保证户外活动,成年人要依需求选合适矫正方式、注意用眼卫生,需重视眼部健康维护视力。 一、散光150度的严重程度评估 散光150度属于轻度散光。一般来说,散光是由于眼球发育不规则等原因导致的,150度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也需要关注。从视力影响角度看,轻度散光可能会引起轻度的视力模糊、视疲劳等情况,但通常还不至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过,具体的严重程度还与个体差异有关,比如对于一些对视力要求极高的人群,如精密仪器操作人员等,150度的散光也可能会带来一定困扰。 二、散光150度能否调节 (一)儿童青少年群体 对于儿童青少年,因为其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改善的可能性。如果是由于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引起的散光150度,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等,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散光度数的进一步增加,甚至有少数情况散光度数可能会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散光的形成还与眼球的解剖结构等因素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青少年维持眼球的正常发育,对散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成年人群体 成年人眼球发育已经基本定型,散光150度通常很难自行调节恢复。成年人的散光主要是由先天因素或者后天的眼部外伤、眼部手术等因素引起的,眼球的结构已经相对稳定,所以散光度数一般不会自行改变。不过,成年人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散光,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等症状。例如,框架眼镜是比较常见的矫正方式,通过合适度数的镜片可以将光线折射后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情况;隐形眼镜则可以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矫正散光,但需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以避免眼部感染等问题。 三、针对散光150度的建议 (一)儿童青少年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和散光的进一步发展。 (二)成年人 成年人如果发现有散光150度的情况,需要根据自己的用眼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如果是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工作,或者自身对视力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佩戴合适的眼镜。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做眼保健操等放松眼部肌肉。如果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散光,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因为手术矫正散光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把握。 总之,散光150度的严重程度相对较轻,但需要根据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关注和处理,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重视眼部健康,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维护视力。

    2025-09-28 13:09:28
  • 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是怎么回事

    散瞳通过解除睫状肌痉挛,使测量的近视度数排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影响,有假性近视成分消除致度数降低和体现真性近视度数两种常见情况,儿童青少年易因调节强现度数降低,成年人多为体现真性近视度数,其对屈光不正诊断治疗及眼部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原理 散瞳是使用散瞳药物使瞳孔散大,其原理在于解除睫状肌的痉挛。正常情况下,睫状肌收缩会使晶状体变凸,增加眼的屈光力。而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等)作用后,睫状肌麻痹,失去了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此时测量的近视度数就排除了睫状肌调节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出现与散瞳前不同的度数表现。例如,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紧张痉挛,晶状体变凸,导致假性近视成分较高,散瞳后睫状肌麻痹,假性近视成分消除,近视度数会降低。 二、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两种常见情况 (一)假性近视成分消除导致度数降低 对于青少年人群,尤其是长期近距离用眼的学生等群体,很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晶状体调节过度引起的近视。散瞳后,睫状肌麻痹,痉挛解除,晶状体恢复正常形态,原本因睫状肌痉挛导致的近视度数中的假性近视成分消失,所以近视度数会降低。比如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散瞳前近视度数可能包含较多假性近视成分,散瞳后度数平均可降低100-200度左右。 (二)真性近视度数的真实体现 如果是真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是其真实的屈光状态。因为散瞳消除了睫状肌调节的干扰,此时测量的度数就是眼睛真正的近视度数。例如,一些成年人,本身就是真性近视,睫状肌调节能力相对稳定,散瞳后近视度数不会有明显的假性近视成分影响,测量的度数就是其真性近视的度数。 三、不同人群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特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的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睫状肌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情况。所以散瞳后近视度数降低的情况较为常见。在进行散瞳验光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通过散瞳可以更准确地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例如,6-18岁的青少年,散瞳后如果近视度数明显降低,提示其中假性近视成分较多;如果度数降低不明显,则更倾向于真性近视。同时,儿童青少年在散瞳后需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因为散瞳后瞳孔散大,眼睛的畏光情况会比较明显,要注意眼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 (二)成年人 成年人的睫状肌调节能力相对稳定,真性近视的比例较高。散瞳后近视度数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降低,主要是为了更精确地测量真性近视的度数,以便更准确地配镜。例如,30岁以上的成年人,散瞳验光可以排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对度数测量的干扰,得到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从而为合适的眼镜处方提供依据。 四、散瞳后近视度数改变的临床意义 散瞳后准确测量近视度数对于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散瞳验光,可以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对于假性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是通过改变用眼习惯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恢复视力,而对于真性近视则需要根据散瞳后的度数进行合理的配镜等矫正措施。同时,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诊断也有帮助,例如通过散瞳检查眼底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如视网膜病变等眼部问题。

    2025-09-28 13:08: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