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华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和微创手术,尤其应用腹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肾肿瘤、肾积水、多囊肾、肾上腺肿瘤、前列腺增生及肿瘤等泌尿系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夏庆华,男,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国际会员。2003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重点学习腹腔镜及机器人肾癌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2009年获得中国内镜杰出青年医师奖。主持并参与七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肾脏肿瘤和前列腺疾病的微创和个体化治疗。参与完成各类手术三千余台次,熟练掌握开展腹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等腔内微创手术。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和微创手术,尤其应用腹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肾肿瘤、肾积水、多囊肾、肾上腺肿瘤、前列腺增生及肿瘤等泌尿系疾病的治疗展开
  • 女性尿路感染怎么办

    女性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类型,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药物治疗需根据情况用抗生素等,孕妇、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需综合采取措施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一、女性尿路感染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女性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女性泌尿系统中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类型有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肾盂肾炎除了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增加水分摄入 女性应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可以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例如,每1-2小时饮用1杯2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这样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发生尿路感染的女性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刺激尿道,加重不适症状。 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女性应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部,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勤换内裤,内裤最好选择棉质、宽松的款式,以利于会阴部通风透气。 女性在性生活前后都应注意清洗外阴,性生活后及时排尿,这有助于将尿道内的细菌冲刷出体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和尿道黏膜变薄,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更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护理。 三、药物治疗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非药物干预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等。例如对于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能会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但需注意1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不过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原体的类型、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来决定,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发生尿路感染时需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增加水分摄入,保持会阴部清洁。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且可能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老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加水分摄入外,还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果发生尿路感染,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可能更容易发展为肾盂肾炎等严重情况。 总之,女性尿路感染需要综合采取非药物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同时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2025-10-15 14:55:52
  • 滴虫性前列腺炎是什么

    滴虫性前列腺炎是性传播疾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前列腺引发,经性接触传播且自身免疫低、不注意生殖卫生易感染,有会阴部坠胀等局部症状及低热等全身表现,通过前列腺液检查等确诊,采用抗滴虫药物治疗且性伴侣需同查治,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等用药需谨慎,治疗时要注意生殖系统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一、定义 滴虫性前列腺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前列腺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属于性传播疾病范畴,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男性感染后滴虫寄生于前列腺内导致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二、病因 1.传播途径: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与感染阴道毛滴虫的女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男性易被感染,滴虫进而侵入前列腺部位。 2.自身因素:当男性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时,更易受滴虫侵袭引发前列腺炎症,此外,不注意个人生殖系统卫生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常见会阴部坠胀、疼痛,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还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异常,如晨起尿道外口有少量稀薄分泌物。 2.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但相对局部症状而言全身表现不典型。 四、诊断 1.前列腺液检查:通过采集前列腺液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可确诊。此外,还可结合前列腺液的白细胞计数、pH值等指标辅助判断炎症情况。 2.病原学检测:除前列腺液检查外,还可通过尿道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滴虫相关检测,如涂片镜检或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是否存在滴虫感染。 五、治疗 通常采用抗滴虫药物治疗,例如硝基咪唑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甲硝唑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等)使用时需谨慎权衡利弊。同时,性伴侣也需一同检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此类人群使用抗滴虫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母婴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局部卫生护理等干预措施。 2.儿童:儿童发生滴虫性前列腺炎极为罕见,若有疑似情况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且儿童治疗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考虑温和且有效的干预方式。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需在治疗滴虫性前列腺炎的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病情恢复,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4.生活方式相关注意事项:无论何种人群,治疗期间均需注意保持生殖系统清洁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规律作息,适当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2025-10-15 14:53:30
  • 阴茎早上晨勃晚上不能勃起是怎么回事

    男性勃起情况受多因素影响,生理性因素方面正常男性夜间睡眠有周期性勃起晨勃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等相关,晚上不能勃起多因清醒受干扰属正常生理波动;心理性因素包含白天长期高压力焦虑致负面情绪延续影响晚上勃起及心理预期紧张担忧抑制勃起反射;病理性因素有血管性疾病的动脉性使阴茎海绵体动脉供血不足、静脉性致回流异常,神经性疾病干扰勃起相关神经信号传导,内分泌疾病中睾酮水平异常影响晚上勃起。 一、生理性因素 正常男性夜间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阴茎勃起,晨勃是其中较明显的表现,这与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相关,此阶段体内性激素水平波动、副交感神经兴奋等共同作用促使阴茎勃起。而晚上不能勃起可能是因为晚上处于清醒状态,勃起受意识、环境等多种因素干扰,若身体处于放松且无特殊干扰的睡眠状态下,夜间勃起仍可能存在,只是清醒时因注意力等因素未察觉,这属于正常生理波动情况,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二、心理性因素 1.白天压力与焦虑:若白天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如工作强度大、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等,会导致心理负担加重,这种负面情绪可能延续到晚上,影响勃起功能。例如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群,大脑皮层持续处于紧张兴奋或抑制状态,干扰了正常的勃起神经调节通路,使得晚上难以正常勃起,但早上因睡眠中情绪相对放松,可能仍有晨勃出现。 2.心理预期影响:若对晚上的性行为等存在过度紧张、担忧等心理,也会抑制勃起反射。比如首次进行性行为或担心表现不佳等情况,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流动力学,导致晚上勃起困难,而早上无此类心理干扰时可出现晨勃。 三、病理性因素 1.血管性疾病: 动脉性疾病:如动脉硬化,会使阴茎海绵体动脉血管狭窄、硬化,影响阴茎勃起时的血流灌注。当晚上需要勃起时,动脉供血不足则难以完成正常勃起;而早上可能因夜间休息后血管痉挛等情况相对缓解,或存在一定基础血流代偿,仍可出现晨勃。 静脉性疾病:阴茎海绵体静脉回流异常,导致勃起时血液滞留不足,晚上清醒状态下受静脉回流因素影响更明显,难以维持勃起;但晨勃时可能因夜间睡眠中静脉回流情况相对不同而有表现。 2.神经性疾病: 如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病变,会干扰勃起相关神经信号的传导。若病变影响了控制阴茎勃起的神经通路,晚上清醒时神经调节异常,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而晨勃可能与夜间睡眠中部分神经调节相对独立或有一定残余功能有关。 3.内分泌疾病: 睾酮水平异常:睾酮是维持男性性欲和勃起功能的重要激素,若体内睾酮分泌不足(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等),会影响晚上的勃起功能;而早上的晨勃部分可能与夜间睡眠中睾酮的周期性波动仍有一定关联,所以可能仍有晨勃出现。

    2025-10-15 14:51:03
  • 80岁的前列腺癌病人用什么治疗方法

    对于80岁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前列腺癌病人可选择观察等待,通过定期监测评估肿瘤变化;可进行内分泌治疗,包括药物去势和使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用药需关注不良反应;能耐受的可采用放疗,包括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要注意保护正常组织;晚期出现转移等情况可进行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选择治疗方法要充分评估全身健康状况,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利弊并尊重决策,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调整方案。 一、观察等待 对于80岁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前列腺癌病人,观察等待是一种选择。这类病人肿瘤进展可能较为缓慢,通过定期密切监测,包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肿瘤的变化情况。若肿瘤无明显进展或病人出现其他严重健康问题无法耐受积极治疗时,继续观察。 二、内分泌治疗 1.药物去势: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达到去势效果,降低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但需注意,80岁病人可能存在内分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等,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 2.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比卡鲁胺等,可直接阻断雄激素与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用药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肝功能等情况,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 三、放疗 1.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身体状况尚可,能耐受一定放疗过程的80岁前列腺癌病人。通过高能射线聚焦照射前列腺部位,杀灭肿瘤细胞。放疗前需进行精确的定位,以确保射线准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放疗相关并发症,如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等。 2.近距离放疗:对于某些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可考虑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持续释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但需要综合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肿瘤情况,因为高龄病人可能对近距离放疗的耐受性需要更谨慎评估。 四、姑息治疗 如果前列腺癌病人已处于晚期,出现转移等情况,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姑息治疗也很重要。例如,出现骨转移引起疼痛时,可采用镇痛药物等对症处理;对于尿路梗阻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尿道支架置入等缓解症状的措施。同时,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高龄病人面对疾病往往有更多心理负担。 温馨提示:80岁前列腺癌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充分评估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要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尊重病人及家属的决策。由于高龄病人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025-10-15 14:49:52
  • 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神经性尿频的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心理行为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和习惯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中儿童需家长正确引导,成人要缓解精神压力,习惯训练是训练控制排尿间隔时间;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但需谨慎;儿童要注重非药物干预,保证规律作息等,成人中女性要关注情绪,有基础疾病的成人治疗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优先采用合适方式。 一、心理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儿童神经性尿频,家长需给予正确引导,避免过度关注和责骂孩子,让孩子放松心态。通过耐心沟通,让孩子了解尿频是可以通过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的,帮助孩子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可通过讲述一些类似疾病通过心理调整康复的小故事,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治疗。对于成人神经性尿频,要帮助其缓解精神压力,如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可引导其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像适当运动、与朋友倾诉等,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因素是导致神经性尿频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是由于紧张、焦虑等情绪引发尿频症状。 习惯训练:训练患者有意识地控制排尿间隔时间。比如,对于儿童,开始时可以让其记录排尿时间,然后逐渐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从短时间开始训练,如先尝试延长5-10分钟,随着身体适应再逐步增加间隔时间。成人也可采用类似方法,通过自我监督和逐渐调整,帮助膀胱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从而改善尿频症状。 二、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但其使用需谨慎评估。例如托特罗定等药物,可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来缓解尿频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便秘等,尤其是儿童使用时更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剂量等情况,因为低龄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后再考虑是否使用药物。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神经性尿频更应注重非药物干预,家长要特别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在生活中要保证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因为疲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神经调节功能,从而加重尿频症状。同时,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但不要因为尿频而过度限制孩子的正常饮水,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但要引导孩子合理排尿。 成人:成人中女性可能由于情绪波动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神经性尿频,要关注女性的情绪状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其平衡心理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等,在治疗神经性尿频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选择更安全合适的治疗方式,优先采用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心理行为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式。

    2025-10-15 14:48: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