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仪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脑膜瘤、脑胶质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神经鞘瘤等各种脑肿瘤,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脊髓肿瘤等疑难病例诊断及其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朱凤仪,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神经外科各种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肿瘤等疑难病例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脑膜瘤、脑胶质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内动脉瘤、脊髓肿瘤等,以及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著3O多篇,参与编写专著二部。荣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曾以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学习。展开
个人擅长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脑膜瘤、脑胶质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神经鞘瘤等各种脑肿瘤,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脊髓肿瘤等疑难病例诊断及其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展开
  • 脑震荡可能产生什么症状

    脑震荡患者通常立即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且清醒后多有逆行性遗忘,常见头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还伴有认知障碍、情绪改变,儿童易现易激惹等不典型表现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症状易被忽视恢复慢需特别关注病情变化。 一、意识相关症状 脑震荡患者通常会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内,一般不超过30分钟,清醒后可能对受伤当时的情况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件不能回忆(逆行性遗忘)。 二、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头痛:较为常见,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可能伴随头晕感,活动或精神紧张时头痛可能加重。 2.恶心与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与脑震荡后颅内压轻度变化等因素相关。 3.其他神经表现:可伴有视力模糊、耳鸣、平衡失调等表现,这是由于脑震荡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传导。 三、认知与情绪相关症状 1.认知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尤其是对受伤前后一段时间的事件难以清晰回忆,影响日常的学习、工作等认知活动。 2.情绪改变: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如易激动、烦躁不安,或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这与脑震荡对大脑神经递质等调节功能的影响有关。 四、特殊人群差异表现 儿童:除上述一般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易激惹、过度哭闹、嗜睡等表现,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震荡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且需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其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变化。 老年人:脑震荡后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恢复可能相对缓慢,且可能出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头痛头晕等情况,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神经系统修复能力相对较弱,需特别关注其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

    2025-09-29 09:58:06
  • 脑脂肪瘤是癌吗

    脑脂肪瘤属良性病变非癌症,细胞生物学行为与癌不同,增殖受机体调控不侵袭转移,影像呈边界清晰脂肪信号影、病理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无恶性特征,儿童发现无明显症状且肿瘤无进行性增大时定期随访,成年患者有症状或肿瘤大时可考虑手术但遵良性病变处理原则与癌治疗思路本质不同。 一、脑脂肪瘤的性质界定 脑脂肪瘤属于良性病变,并非癌症。癌症是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异常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及远处转移等特性;而脑脂肪瘤是由异位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其细胞分化相对成熟,生长较为缓慢,一般不会像癌那样发生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 二、与癌的区别要点 1.细胞生物学行为:癌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且能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并通过淋巴道、血道等途径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脑脂肪瘤的细胞增殖受机体调控,通常局限于特定部位,不会出现侵袭性生长及远处转移现象。 2.影像学及病理特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等)可见脑脂肪瘤呈边界相对清晰的脂肪信号影;病理上脑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与正常脂肪组织细胞形态相似,无癌组织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等恶性特征。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提示 儿童患者:儿童发现脑脂肪瘤时,需密切观察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无明显症状且肿瘤无进行性增大,多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等干预需谨慎权衡利弊。 成年患者:若脑脂肪瘤导致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肿瘤较大有压迫风险时,可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但整体仍遵循良性病变的处理原则,与癌症的治疗思路有本质区别,无需按照癌症的激进治疗方案处理。

    2025-09-29 09:54:31
  • 头颅内可以移植的组织有哪些

    神经组织移植中神经干细胞来源包括胚胎和成人脑组织等且分化潜能、免疫原性有差异儿童需评估安全伦理,嗅鞘细胞可推动轴突再生获取需考量患者状况及儿童操作安全风险;骨组织移植中自体骨移植用于颅骨缺损生物相容性好但儿童骨量有限需评估取骨量影响,异体骨移植用于颅骨缺损需考虑免疫排斥及儿童免疫反应和颅骨生长影响。 一、神经组织移植 1.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具备分化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潜能,可应用于部分神经系统损伤性病症的修复。其来源涵盖胚胎组织、成人脑组织等。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分化潜能与免疫原性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儿童患者,需着重评估其安全性及伦理问题,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干细胞移植可能对其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潜在影响,需谨慎考量。 2.嗅鞘细胞移植:嗅鞘细胞能够推动轴突再生,在脊髓损伤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其获取需考量患者自身嗅黏膜等组织状况,年龄较小的儿童获取嗅鞘细胞时,要注重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需综合评估操作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潜在风险。 二、骨组织移植 1.自体骨移植:当出现颅骨缺损时,可采用自体骨移植,例如髂骨骨块移植。自体骨移植生物相容性良好,但取骨部位会带来一定创伤。对于儿童患者,其自体骨量相对有限,需谨慎评估取骨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避免因取骨过多而影响儿童骨骼的正常生长。 2.异体骨移植:颅骨缺损时还可进行异体骨移植,需考虑免疫排斥等问题,要选择合适的供体并进行严格处理以降低排斥风险,同时需关注异体骨移植后儿童的免疫反应及对其颅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5-09-29 09:52:51
  • 颅内压增高怎么缓解

    颅内压增高可采取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过度换气、侧脑室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儿童和老人需特别谨慎。 1.病因治疗:首先要治疗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如去除颅内血肿、切除脑肿瘤等。 2.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颅内压增高。 其他药物:如白蛋白、甘油果糖等,也可以用于降低颅内压。 3.过度换气:通过人工过度换气,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从而降低颅内压。 4.侧脑室穿刺引流:对于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将脑脊液引出体外,降低颅内压。 5.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因无法去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压增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减压术、分流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时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疾病,治疗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等,以预防颅内压增高的发生。如果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9-29 09:51:32
  • 脑棘球蚴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棘球蚴病由棘球绦虫幼虫寄生引起,人体摄入虫卵是主因,接触传染源(如与受感染犬等终宿主接触、畜牧业职业暴露)及虫卵传播(环境传播、饮食因素)是常见途径,人体接触虫卵后棘球蚴在脑内寄生致病。 接触传染源: 动物接触:主要是与受感染的犬等终宿主接触。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主要终宿主,当人体接触到含有棘球绦虫卵的犬的粪便污染的物品,如手、食物等,就有可能感染。例如,在牧区,儿童可能因玩耍后不洗手就进食,接触到被犬粪便污染的物体而感染。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相对较多,感染风险可能更高。 职业暴露:从事畜牧业相关工作的人群,如牧民等,长期与家畜接触,接触棘球绦虫卵的概率明显增加。男性在一些职业中可能更多地参与畜牧业劳作,相对女性感染风险更高,但这也与个人的防护措施有关。 虫卵传播: 环境传播:棘球绦虫卵可污染土壤、水源和蔬菜等。在流行区,土壤中可能存在犬粪便中的虫卵,雨水冲刷等可能使虫卵污染水源,人们饮用被污染的水后可能感染;蔬菜被含有虫卵的土壤或水灌溉后,未洗净食用也会导致感染。生活方式方面,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这种通过环境传播感染的风险更高。 饮食因素:食用未煮熟的被棘球绦虫卵污染的肉类等食物也可感染。例如,在一些地区,人们有食用生肉或未充分煮熟肉类的饮食习惯,就增加了感染棘球蚴的风险。不同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对感染风险有重要影响。 总之,脑棘球蚴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接触到棘球绦虫卵,并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体内,棘球蚴在脑内寄生而致病。

    2025-09-29 09:50: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