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颅底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杂症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夏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咽喉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咽喉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2-2013年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2006年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学者;2007年瑞士苏黎世大学FISCH耳科中心访问学者;2009年开始担任瑞士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特聘讲师。展开
个人擅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颅底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杂症诊治。展开
  • 喉咙有刺痛感

    喉咙有刺痛感可能由感染因素(如病毒性或细菌性咽炎)、局部刺激因素(饮食或环境)、其他因素(咽喉异物、过敏反应)引起,非药物干预可调整饮食、改善环境、增加水分摄入,若刺痛感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性咽炎 多种病毒可引起,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接触病毒源有关。例如,腺病毒感染时,病毒侵袭咽喉部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引起刺痛感,可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2.细菌性咽炎 常见的致病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发生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比如过度劳累者、老年人等。细菌感染后在咽喉部繁殖,引发炎症反应,使咽喉黏膜受到刺激,产生刺痛感,同时可能伴有咽部红肿、吞咽困难等表现。 (二)局部刺激因素 1.饮食因素 过食辛辣、过烫的食物是常见原因。对于喜欢吃麻辣烫、火锅等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或者进食时不注意温度,过快食用滚烫食物,会直接损伤咽喉部黏膜,导致刺痛感。例如,吃了很烫的汤面后,咽喉部黏膜被烫伤,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刺痛不适。 2.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化学刺激性气体等。在工厂工作的人群,如果工作环境通风不良,长期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会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刺痛感,还可能伴有咽干、咳嗽等症状。 (三)其他因素 1.咽喉部异物 儿童在玩耍时可能误吞小玩具、瓜子壳等异物,成年人也可能因进食时未细嚼慢咽误吞鱼骨等。异物嵌顿在咽喉部,会直接刺激局部组织,产生刺痛感,而且异物的存在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使症状持续不缓解。 2.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咽喉部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某些食物(如海鲜等)、药物等。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咽喉部黏膜水肿、充血,引起刺痛感,同时可能伴有咽痒、咳嗽、流涕等过敏症状。 二、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饮食 如果是饮食刺激引起的喉咙刺痛,应立即避免食用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选择温凉、清淡、柔软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让咽喉部黏膜得到休息,有助于缓解刺痛感。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其饮食安全,避免误吞异物,教育儿童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2.改善环境 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应尽量脱离该环境,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如果是长期在室内工作,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避免饲养宠物等。 3.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温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助于减轻刺痛感。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适量饮水,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所需水分相对越多,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缓解咽喉部不适。 (二)就医情况 1.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喉咙刺痛感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加重、咽喉部有明显异物感且怀疑有异物存在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例如,儿童出现喉咙刺痛且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是异物阻塞气道,情况危急,需紧急处理。对于老年人出现喉咙刺痛且吞咽困难加重,要警惕咽喉部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喉咙有刺痛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2025-10-13 13:35:50
  • 治流鼻血的方法

    鼻出血可通过按压止血法、冷敷法、填塞止血法等进行止血,经常或严重鼻出血需就医检查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按压止血法是让患者坐下前倾、低头,捏住鼻翼按压5-10分钟(儿童3-5分钟),原理是压迫易出血区;冷敷法用冷毛巾等敷前额和后颈部15-20分钟,原理是使血管收缩;填塞止血法分前鼻孔填塞(适用于剧烈难止出血,用纱条等填塞,1-2天取出)和后鼻孔填塞(前鼻孔填塞无效时由专业医生操作);就医要检查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儿童要防挖鼻孔、查异物、保营养,老年人警惕高血压、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要控血压、就医调药。 一、按压止血法 1.操作方法:让患者坐下,身体稍微前倾,头部微微向下低,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一般来说,儿童按压时间可适当缩短,但也需持续3-5分钟。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其双侧鼻翼进行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轻度鼻出血的情况,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 2.原理: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是鼻腔最容易出血的部位,按压鼻翼可以使该区域的血管受压,促进血液凝固,从而实现止血。 二、冷敷法 1.操作方法:可以使用冷毛巾、冰袋等敷在患者的前额和后颈部。冷敷能够使血管收缩,减少鼻腔的血流量,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对于儿童,使用冰袋时要注意包裹毛巾,避免冻伤皮肤。一般冷敷15-20分钟即可。 2.原理:低温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进而减少出血。 三、填塞止血法 1.前鼻孔填塞:适用于出血较剧烈且用上述方法难以止血的情况。医生会使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等填塞物填入鼻腔进行止血。对于儿童,要选择较柔软、刺激性小的填塞材料。填塞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填塞后一般需要在1-2天后取出填塞物。 2.后鼻孔填塞:如果前鼻孔填塞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后鼻孔填塞。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一般由专业医生操作。后鼻孔填塞是将填塞物填入后鼻孔,压迫出血部位。 四、就医治疗 1.病因检查:如果经常流鼻血或鼻出血较严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鼻腔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鼻出血的原因。例如,可能是鼻腔局部的病变,如鼻息肉、鼻窦炎等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导致。对于儿童,还需要考虑是否有鼻腔异物等情况。 2.针对性治疗: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鼻腔局部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则需要针对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进行提升血小板等相应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流鼻血较为常见,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儿童挖鼻孔等不良习惯。如果儿童经常流鼻血,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鼻腔异物等情况。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保证维生素等的摄入,维持鼻腔黏膜的健康。 2.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要警惕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鼻出血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如按压鼻翼、冷敷等,并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预防再次鼻出血。 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压力较高,容易出现鼻出血。在鼻出血时,除了采取止血措施外,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等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的因素,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物等治疗方案。

    2025-10-13 13:32:36
  • 喉咙痛上火怎么办

    喉咙痛上火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局部护理来缓解,要观察症状变化,严重或持续不愈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充足休息、合理饮食,局部护理有盐水漱口、吸入蒸汽,不同年龄人群需考虑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一、调整生活方式 1.充足休息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而言,充足的休息是缓解喉咙痛上火的重要方面。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比如小学生可能需要10-12小时。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让免疫系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来应对喉咙的不适。 生活方式上要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可能加重喉咙痛上火的症状。 2.合理饮食 增加水分摄入: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多喝温水,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可以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助于减轻喉咙痛的症状。可以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 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喉咙的炎症和疼痛;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身体的恢复;过烫的食物会直接损伤咽喉部的黏膜,导致喉咙痛加重。 多吃清热降火食物:例如苦瓜,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凉拌、清炒等;梨也是不错的选择,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可以生吃、煮梨水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其喜好和消化能力进行合理食用。比如儿童可以将梨做成梨泥食用,成年人可以煮梨汤加入适量冰糖等调味,但要注意冰糖不宜过多,以免过甜刺激喉咙。 二、局部护理方法 1.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喉咙痛的方法。一般是将半茶匙盐溶解在一杯温开水中,每次漱口时仰头让盐水停留于咽喉部位,持续10-15秒后吐出,然后重复几次。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适用,但要注意儿童漱口时需家长协助,避免误吞盐水。盐水可以清洁口腔和咽喉部,减轻炎症和杀菌,从而缓解喉咙痛上火的症状。 2.吸入蒸汽 可以通过吸入蒸汽来湿润咽喉。准备一杯热水,将脸靠近水杯,用毛巾围住头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让蒸汽熏蒸咽喉部位。每次熏蒸10-15分钟左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采用此方法,但要注意儿童进行蒸汽吸入时,家长要密切关注,防止烫伤。蒸汽能减轻喉咙的干燥感和疼痛,缓解上火引起的不适。 三、医疗相关情况及应对 1.观察症状变化 要密切观察喉咙痛上火的症状,如果喉咙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吞咽困难加重、喉咙有明显肿胀化脓等情况,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等更严重的原因引起,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更要密切关注。例如儿童喉咙痛同时伴有高热不退,就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 2.就医检查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咽喉部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痛上火。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医生的检查和诊断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儿童可能会更加轻柔地进行检查操作,以减少患儿的不适。 总之,对于喉咙痛上火的情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局部护理等非药物方法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是较为合理的应对方式,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13 13:30:45
  • 一咽口水喉咙痛怎么办

    喉咙痛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分别由病毒、细菌感染或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引起。需及时就医的情况有喉咙痛剧烈影响吞咽或呼吸困难、高热不退、喉咙痛持续超3天无好转等,不同人群就医需注意相应事项。日常要从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护理,饮食清淡、避免过度用嗓、保持室内合适温湿度,儿童要注意增减衣物少去密集场所,老年人要注意血糖等。 一、常见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急性咽炎 原因: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过度用嗓、烟酒过度等也可诱发。 处理: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具有自限性,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明确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是首选,但需注意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如发热等,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等;成人则需注意休息等一般处理。 (二)扁桃体炎 原因: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如劳累、受凉后。 处理:同样注意休息、多饮水。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抗生素使用原则同咽炎,儿童扁桃体炎需关注是否影响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气道相对狭窄,扁桃体肿大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等;成人也要注意休息,避免病情加重。 二、就医建议 (一)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若喉咙痛剧烈,影响吞咽甚至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不管年龄大小都要立即就医,可能是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严重情况,会危及生命安全,尤其是儿童,呼吸困难可能迅速加重。 伴有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以上,持续时间较长,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就医,排查是否有严重感染等情况。 喉咙痛持续超过3天无好转甚至加重,也要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有其他病变等。 (二)不同人群就医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有无呼吸异常等,就医时要详细向医生描述儿童发病以来的具体表现,如发热持续时间、体温变化、是否有咳嗽、流涕等其他伴随症状。 成人:要告知医生近期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过度用嗓、是否接触过感染源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 三、日常预防及护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喉咙,加重疼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有差异,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摄入;成人则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 用嗓方面:避免过度用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都可能诱发喉咙痛,要注意合理用嗓,比如儿童在玩耍时避免长时间大声哭闹等。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为宜,这样可以减少干燥空气对喉咙的刺激。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灰尘、过敏原等刺激物。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喉咙痛时要更加注意血糖情况,因为感染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同时,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恢复可能较慢,要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2025-10-13 13:29:15
  • 耳朵里长脓包怎么回事

    耳朵里长脓包可能由感染因素和其他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外耳道疖肿(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挖耳等致皮肤损伤引发,早期剧痛,成熟有脓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经咽鼓管入侵,如儿童咽鼓管特点易发病,有耳痛、听力下降、流脓及全身症状);其他因素有外耳道湿疹继发感染(湿疹致皮肤屏障受损继发细菌感染,有湿疹表现加脓包等)、外耳道真菌病继发感染(抗生素不当、潮湿环境致真菌滋生继发细菌感染,有痒感、分泌物加脓包等)。儿童因耳部结构和行为易感染,成年人因生活方式和职业易感染,发现耳朵长脓包需及时就医,医生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同时要注意耳部清洁等。 一、感染因素 (一)外耳道疖肿 1.成因: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挖耳、外耳道皮肤损伤等都可能导致细菌侵入。比如经常用指甲、发卡等挖耳,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表现:早期耳部会有剧烈疼痛,在咀嚼、说话时疼痛加重,疖肿成熟后,表面会有黄白色脓点。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成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例如儿童的咽鼓管短、宽、直,更容易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让细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 2.表现:初期有耳痛、听力下降,随后耳内会流出脓液,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其他因素 (一)外耳道湿疹继发感染 1.成因:外耳道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如接触过敏原(如某些耳部用药、食物等)、内分泌失调等。当湿疹发生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包。 2.表现:除了耳部瘙痒、红斑、丘疹等湿疹表现外,会出现脓包,伴有渗出、结痂等。 (二)外耳道真菌病继发感染 1.成因:多是在使用抗生素不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情况下,外耳道真菌滋生。当真菌大量繁殖并继发细菌感染时,就可能出现脓包。比如游泳后耳朵进水,若未及时处理,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真菌,进而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2.表现:耳部有痒感,可能有少量分泌物,继发感染后会出现脓包等症状。 三、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1.耳部结构特点影响:儿童的咽鼓管短、宽、直,上呼吸道感染时更容易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耳朵长脓包,而且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关注。比如儿童感冒后,如果出现耳痛、发热等症状,要警惕中耳炎的可能。 2.行为因素影响:儿童可能更爱挖耳,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增加外耳道疖肿等感染的风险。家长要注意引导儿童避免过度挖耳。 (二)成年人 1.生活方式影响:成年人如果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易感性。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成年人,相对更容易患上外耳道疖肿等感染性疾病。 2.职业因素影响:一些特殊职业,如经常接触水的职业(如游泳教练、渔民等),外耳道容易处于潮湿环境,增加外耳道真菌病继发感染的几率。 四、就医建议 如果发现耳朵里长脓包,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耳部检查(如耳镜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湿疹、真菌病等引起,会针对相应病因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再次损伤耳部皮肤,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其挖耳等不良行为。

    2025-10-13 13:28: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