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颅底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杂症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夏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咽喉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咽喉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2-2013年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2006年美国南加州大学HOUSE耳科研究所访问学者;2007年瑞士苏黎世大学FISCH耳科中心访问学者;2009年开始担任瑞士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特聘讲师。展开
个人擅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颅底肿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杂症诊治。展开
  • 喉咙有痰怎么办

    喉咙有痰原因多样,如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过敏、吸烟等,非药物缓解可通过饮水稀释、蒸汽吸入、体位引流、饮食调整等;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专业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法,异常及时就医。 一、明确喉咙有痰的常见原因 喉咙有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更多黏液形成痰液;慢性咽炎患者的咽喉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也会有较多分泌物形成痰液;另外,过敏因素也可能导致喉咙产生较多痰液,接触过敏原后引发呼吸道的过敏反应,出现分泌物增多有痰的情况;还有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呼吸道,使痰液分泌增加。不同人群情况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儿童若喉咙有痰,可能还与吸入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发育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则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呼吸道清除痰液能力减弱等原因导致喉咙有痰。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饮水稀释痰液:多喝温水可以湿润呼吸道,使痰液变得稀薄,更容易咳出。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根据体重适量饮水,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不适;老年人则要注意缓慢饮水,防止呛咳。比如儿童每公斤体重每天需饮水100~150毫升左右,分多次饮用。 蒸汽吸入:可以通过吸入蒸汽的方式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比如准备一杯热水,患者靠近杯子,用毛巾围住口鼻,吸入蒸汽,每次10~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儿童进行蒸汽吸入时需成人协助操作,确保安全。 体位引流:根据痰液积聚的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促进痰液排出。比如痰液积聚在肺部下叶,可采取俯卧位,腹部垫枕头,头低脚高;若积聚在上叶,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轻轻拍打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拍打,帮助痰液松动排出。不同人群要注意体位引流的安全性,儿童和老年人在操作时要轻柔,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痰液分泌。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肺化痰作用的食物,如雪梨、枇杷、银耳等。例如雪梨可以煮成雪梨汤饮用,有清热润肺化痰的功效;枇杷可以直接食用或做成枇杷膏,但儿童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糖分摄入过多。 三、就医情况及专业处理 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如果喉咙有痰伴随呼吸困难、喘息、发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8.5℃且持续3天以上)、痰液颜色异常(如绿色、黄色脓痰且量多)、痰中带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儿童出现喉咙有痰且精神状态差、吃奶减少(婴儿)等情况也需尽快就医。 专业处理方式:医生可能会进行肺部听诊、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喉咙有痰,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会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但具体治疗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患者要积极配合。 总之,对于喉咙有痰的情况,要根据具体原因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缓解方法,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3 12:42:47
  • 喉咙边淋巴结肿大怎么回事

    喉咙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发现喉咙边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重视。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喉咙边淋巴结肿大外,还常伴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等表现。研究显示,EB病毒感染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常高于10%。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EB病毒,其生活中若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等,增加感染风险。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可导致口腔及唇部疱疹,同时伴有喉咙边淋巴结肿大。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作,比如过度疲劳、月经前期等情况。 (二)细菌感染 1.链球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常出现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化脓,同时喉咙边淋巴结肿大、压痛。儿童多见,发病前可能有受凉等诱因,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葡萄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喉咙边淋巴结肿大,常与局部皮肤或组织的葡萄球菌感染相关,如皮肤破损后细菌入侵引发局部淋巴结炎。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虽然主要累及外周关节,但也可能出现喉咙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同时伴有关节晨僵、疼痛、畸形等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 2.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还伴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光过敏等多系统症状,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育龄期。 (二)恶性肿瘤 1.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可能表现为喉咙边淋巴结肿大,通常是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还可能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2.白血病:尤其是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喉咙边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贫血、出血、发热等表现。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高发,其发病与遗传、辐射、化学物质等因素相关。 喉咙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较为复杂,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都可能导致。当发现喉咙边淋巴结肿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淋巴结超声、病原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淋巴结肿大的变化及伴随症状,及时带孩子就诊;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应重视,因为他们感染或患恶性肿瘤等疾病时表现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

    2025-10-13 12:38:26
  • 突然喉咙沙哑怎么回事

    突然喉咙沙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喉部炎症(急性喉炎儿童多发、成人可因多种因素诱发,慢性喉炎与用声过度等有关)、用声不当或过度、外伤因素(外力损伤或医源性损伤)、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致喉部过敏)、肿瘤因素(良性如声带息肉致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恶性如喉癌伴多种症状),出现该情况需注意休息,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儿童伴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日常要注意保护喉部预防喉部疾病。 一、喉部炎症相关 1.急性喉炎 发病情况:多发生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儿童急性喉炎可能与儿童喉部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喉部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容易肿胀;成人则可能因用声过度、感染等因素诱发。 症状表现:主要症状为喉咙沙哑,还可伴有咳嗽、咳痰,严重时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儿童病情发展较快,需密切关注。成人急性喉炎常见于劳累、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导致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影响声带振动,从而引起声音嘶哑。 2.慢性喉炎 发病因素:长期用声过度是重要原因,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患;长期吸烟、饮酒,接触有害气体(如工业废气、化学试剂等)也可引发。 症状特点:喉咙沙哑呈间歇性或持续性,病程较长,还可能伴有喉部异物感、干燥感等。喉部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声带会出现充血、肥厚等改变,影响发声。 二、用声不当或过度 1.具体情况:长时间大声说话、尖叫、唱歌等用声过度的情况,会使声带振动过度、摩擦增加,导致声带水肿、充血,进而出现喉咙沙哑。例如,连续长时间讲课的教师、参加长时间歌唱比赛的选手等,都可能因用声不当或过度出现这种情况。 三、外伤因素 1.喉部外伤 外力损伤:颈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喉部软组织损伤或声带损伤,从而引起喉咙沙哑。比如交通事故中颈部受到撞击、运动时颈部受伤等情况。 医源性损伤:在进行气管插管、喉镜检查等医疗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喉部组织,导致喉咙沙哑。 四、过敏反应 1.喉部过敏 过敏原接触:接触花粉、尘螨、某些食物(如海鲜等)等过敏原后,喉部发生过敏反应,出现黏膜水肿,影响声带功能,导致喉咙沙哑。同时可能伴有喉部瘙痒、咳嗽等症状。 五、肿瘤因素 1.喉部肿瘤 良性肿瘤:如声带息肉等,多因长期用声不当等因素引起,声带息肉会影响声带振动,导致喉咙沙哑,通常声音嘶哑呈进行性加重。 恶性肿瘤:喉癌等恶性肿瘤也可导致喉咙沙哑,还可能伴有痰中带血、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多见于长期吸烟、饮酒的中老年人群。 如果出现突然喉咙沙哑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声。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喉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出现突然喉咙沙哑且伴有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快,可能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喉部,避免过度用声,远离有害因素,预防喉部疾病的发生。

    2025-10-13 12:34:35
  • 一侧扁桃体肿大是什么原因

    一侧扁桃体肿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感染性因素有扁桃体良性肿瘤如息肉、囊肿,免疫相关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还有异物残留、肿瘤转移等情况,发现一侧扁桃体肿大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儿童和成年人都需重视。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1.急性扁桃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较为多见,可引起一侧扁桃体突然肿大,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儿童相对更易受影响,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相对较弱。 2.扁桃体周围脓肿: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最初可能是一侧扁桃体急性炎症,随后炎症蔓延至扁桃体周围组织,形成脓肿,导致一侧扁桃体明显肿大,且伴剧烈咽痛、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成人相对多见,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发病风险。 (二)病毒感染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可出现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渗出物,同时伴有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相对常见,生活中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容易感染,比如在学校、家庭等密切接触环境中。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扁桃体良性肿瘤 1.扁桃体息肉:多为单侧发病,扁桃体表面出现息肉样新生物,导致一侧扁桃体肿大,一般生长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增大,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 2.扁桃体囊肿:潴留囊肿较为常见,由于扁桃体隐窝口堵塞,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可表现为一侧扁桃体肿大,囊肿较小时多无明显症状,较大时可引起咽部不适等,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长期的炎症刺激等可能是诱发因素。 (二)免疫相关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如白塞病等,可累及扁桃体,出现一侧扁桃体肿大,常伴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生活中压力过大、感染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其他因素 1.异物残留:如果有异物不慎进入一侧扁桃体隐窝等部位,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一侧扁桃体肿大,多有明确的异物进入史,儿童相对更易发生,比如儿童玩耍时误将小物件放入口中。 2.肿瘤转移:少见情况,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扁桃体,可导致一侧扁桃体肿大,多有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发肿瘤情况。 当发现一侧扁桃体肿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扁桃体局部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对于成年人,也要重视,及时诊断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3 12:33:06
  • 声带息肉手术风险大吗

    声带息肉手术属耳鼻喉科常见手术,总体风险相对较低,但受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手术操作有出血、损伤周围组织等风险;患者自身状况中,儿童喉部稚嫩、配合差,老人有基础病,女性生理期、吸烟饮酒、用声过度、有喉部既往史等都会影响风险,不过手术风险可控,医生会评估患者情况降风险,患者要术前沟通配合。 手术操作相关风险 1.出血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出血,不过通常可以有效控制。但在极个别情况下,可能因血管损伤等导致较严重出血,不过这种情况发生概率较低。这主要与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以及喉部血管分布等因素有关,经验丰富的医生能较好地避免严重出血情况。 2.损伤周围组织风险:有可能会损伤喉部周围的其他组织,比如邻近的神经等。不过目前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这种风险已大大降低。这依赖于医生对喉部解剖结构的精准把握,在清晰的解剖结构认知基础上进行手术操作,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患者自身状况相关风险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喉部结构相对稚嫩,在手术过程中对操作的精细度要求更高。儿童的配合度也相对较差,可能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但目前随着小儿麻醉技术和喉部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儿童声带息肉手术的风险已在可控制范围内。不过儿童术后恢复需要特别关注喉部的发育情况以及发声功能的恢复情况,因为儿童正处于发声器官发育阶段。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高血压患者手术中血压波动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增加了术后感染等风险。所以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充分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调整到相对合适的范围后再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导致声带息肉手术风险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女性如果处于特殊生理期,如月经期,可能凝血功能会有一定变化,相对非生理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所以手术尽量避开生理期。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饮酒者:吸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饮酒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等,这些都会增加手术风险。手术前需要患者严格戒烟戒酒一段时间,一般建议至少提前2-4周戒烟戒酒,以改善呼吸道状况和凝血等相关指标,降低手术风险。 用声过度者:长期用声过度的患者,喉部本身可能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手术风险相对可能稍高一些。术前需要患者调整用声习惯,让喉部得到一定休息,有利于手术及术后恢复。 4.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喉部既往手术史,喉部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增加本次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比如既往喉部手术可能导致局部粘连等情况,使手术视野不清,增加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对于有喉部恶性肿瘤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手术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更谨慎评估和操作。 总体而言,声带息肉手术风险可控,医生会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患者也应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状况及手术相关情况,积极配合术前准备。

    2025-10-13 12:31: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