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民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以药物治疗、介入、微创治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对肝癌、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和泌尿系肿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肿瘤生物与分子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分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以药物治疗、介入、微创治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对肝癌、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和泌尿系肿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糖类抗原ca153偏高是什么意思

    糖类抗原ca153偏高可能提示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也可能是良性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发现偏高应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判断,偏高明显或有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1.乳腺癌 糖类抗原ca153是乳腺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如果该指标偏高,可能提示存在乳腺癌或乳腺癌复发转移。但需要注意的是,糖类抗原ca153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乳腺癌,其他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2.其他恶性肿瘤 除乳腺癌外,糖类抗原ca153还可能在其他恶性肿瘤中升高,如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 3.良性疾病 某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糖类抗原ca153偏高,如肝炎、肝硬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 4.其他因素 生理情况下,如怀孕、月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导致糖类抗原ca153偏高。 如果发现糖类抗原ca153偏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偏高程度较轻,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观察其动态变化。如果偏高明显或伴有其他异常,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胸片、腹部超声等,以明确原因。 对于糖类抗原ca153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025-08-20 16:17:49
  • 癌细胞转移至皮肤后出现的包块有多大

    癌细胞转移至皮肤包块大小具不确定性,受原发肿瘤类型、转移进展程度、患者个体状况等影响,不同原发癌转移至皮肤包块大小有差异,儿童患者因生长发育包块生长速度或与成人不同需谨慎监测,成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包块大小及发展需综合考量整体健康状况。 大小的不确定性:包块大小可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其具体大小与原发肿瘤的类型、转移的进展程度、患者个体的身体状况等均相关。例如,部分患者初始转移形成的包块可能仅数毫米,表现为较小的结节样改变;而随着转移过程的进展,包块可能逐渐增大至数厘米甚至更大。 不同癌症转移至皮肤包块大小差异:不同原发癌症转移至皮肤时包块大小有别,以乳腺癌皮肤转移为例,其皮肤转移包块大小不一,有的可能较小,直径在1-2厘米左右,也有的可增大至数厘米;肺癌发生皮肤转移时,皮肤包块大小同样无固定值,可能从几毫米到超过3厘米不等;结直肠癌转移至皮肤形成的包块大小也存在差异情况,可从较小的包块逐渐发展为较大的病灶。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癌细胞转移至皮肤形成包块时,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包块的生长速度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密切观察包块变化且在医疗监测上需更谨慎;成人患者中,若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包块周围组织的血运等,进而可能对包块大小及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需综合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来考量包块相关情况。

    2025-08-20 16:16:03
  • 肝癌早期甲胎蛋白多少

    肝癌早期甲胎蛋白情况多样,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低于25μg/L,肝癌早期部分患者甲胎蛋白升高,也有相当一部分早期患者甲胎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升高,30%左右不升高与病理类型等有关,有慢性肝病病史、儿童、女性肝癌患者及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均需结合相应检查综合排查肝癌。 一般来说,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通常低于25μg/L。但在肝癌早期时,部分患者的甲胎蛋白会升高,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肝癌早期患者甲胎蛋白可能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升高。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但也有3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不升高,这与肝癌的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如乙肝、丙肝患者等)的人群,即使甲胎蛋白在正常范围,也需要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综合排查肝癌,因为部分早期肝癌可能仅靠甲胎蛋白难以发现。对于儿童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意义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也是早期肝癌时可能出现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情况。对于女性肝癌患者,其甲胎蛋白的变化规律与一般人群相似,主要还是依据其是否存在肝癌高危因素来综合判断。而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即使甲胎蛋白正常,也不能放松对肝癌的筛查,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需要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等手段来早期发现肝癌。

    2025-08-20 16:14:32
  • GIST是癌症吗

    胃肠道间质瘤(GIST)属癌症范畴,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与c-kit或PDGFRα基因的突变相关,显微镜下见不同形态肿瘤细胞且具侵袭性生长倾向,临床有危险度分层,高危易复发转移,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常见,儿童患GIST少见但发病循癌症诊疗逻辑,不同性别人群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差异,需经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明确诊断,采取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等癌症相应干预措施。 胃肠道间质瘤(GIST)属于癌症范畴。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其发生与c-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从病理特征来看,显微镜下可见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等不同形态的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倾向。在临床层面,GIST存在危险度分层,包括低危、中危、高危,高危GIST易出现复发与转移,具备癌症侵袭、恶变等典型恶性肿瘤特性。其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为常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GIST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也遵循癌症相关诊疗逻辑;不同性别人群在GIST的临床表现上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诊断与治疗需依据个体具体病情开展,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并采取如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等针对癌症的相应干预措施。

    2025-08-20 16:05:33
  • 乳癌手肿是不是转移了

    上肢肿胀不一定是转移,可能与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感染、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营养不良等有关。 1.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乳腺癌手术中,可能会清扫腋窝淋巴结,导致上肢的部分静脉被结扎,从而影响上肢静脉回流,引起上肢肿胀。 2.上肢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上肢的淋巴回流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引起上肢肿胀。 3.其他因素:上肢感染、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上肢肿胀。 如果出现上肢肿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上肢血管超声、淋巴造影等,以明确肿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上肢肿胀的发生。 1.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肘、旋转肩关节等,促进上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2.避免上肢长时间下垂或受压,如不提重物、不戴过紧的手表或手镯等。 3.保持上肢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5.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不一定是转移了,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上肢功能锻炼、皮肤护理、饮食营养和定期复查等,以预防上肢肿胀的发生。

    2025-08-20 16:04: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