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擅长: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4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专业,获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血管科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学习间期一直在我院心血管专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在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此外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十余年,曾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芝加哥大学医院观摩学习,在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冠心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承担着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及125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主持完成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发表十余篇中英文文章,被SCI收录2篇,并参编书籍3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展开
  • 女性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冠心病早期症状多样,包括不典型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疲劳、恶心呕吐等,因生理特点绝经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升高,长期吸烟、肥胖等因素增加风险,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可疑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女性冠心病患者出现心悸症状时,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节律异常引起的。一些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心悸症状的出现可能提示心脏电活动的紊乱,需要引起重视。 呼吸困难: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喘息,严重时可在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心肌缺血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肺淤血,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女性在日常活动中可能因为这种不典型的呼吸困难而减少活动量,但往往未与冠心病联系起来。比如,一位中年女性平时喜欢散步,但近期发现散步一段距离后就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没有联想到可能是心脏问题。 疲劳:不明原因的疲劳感,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女性冠心病患者出现疲劳可能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所致。与男性相比,女性可能更易将疲劳归结为劳累等其他原因,而忽略了心脏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位女性平时工作较忙,近期感觉特别容易累,即使休息了也还是觉得没精神,没有意识到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表现。 恶心、呕吐:部分女性冠心病患者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例如,当心肌缺血时,会刺激神经传导,导致胃肠道出现不适症状,从而掩盖了心脏问题。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其生理特点,如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会增加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女性冠心病早期症状的表现和察觉。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女性,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上述早期症状,一旦有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并进行干预治疗。

    2025-09-30 10:24:00
  • 儿童心率

    儿童心率因年龄而异,新生儿120-140次/分钟、1岁内110-130次/分钟、2-3岁100-120次/分钟、4-7岁80-100次/分钟、8-14岁60-100次/分钟,运动、情绪、发热、睡眠等会影响心率;心率过快可致心慌等,由发热、甲亢等引起,过慢可致头晕等,由传导疾病等导致;可通过触诊或设备监测心率,监测要在安静时,异常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病儿童要密切监测。 儿童心率异常的表现及可能原因 心率过快 儿童心率过快可能表现为心慌、气短、活动耐力下降等。其可能的原因有:发热性疾病,如肺炎、感冒引起的发热,体温升高会使心率加快;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心率增快;贫血,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不足,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加快跳动来弥补氧气供应不足;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异常会影响正常的血液流动和心率。 心率过慢 心率过慢时儿童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常见原因有:某些心脏传导系统的疾病,如房室传导阻滞,会影响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导致心率减慢;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儿童,由于心脏功能较好,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心率偏慢,但一般也在正常范围内;某些药物的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 儿童心率监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监测方法 可以通过触诊脉搏来监测儿童心率,一般选择桡动脉或颈部的颈动脉。触诊时要注意轻柔,对于婴幼儿也可以通过听诊器听诊心脏来准确获取心率数值。现在还有一些电子设备,如可穿戴的心率监测手环等,也可以用于儿童心率的监测,但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安全可靠的产品。 注意事项 监测心率时要在儿童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因为运动、哭闹等都会影响心率的准确性。对于婴幼儿,家长在触诊脉搏时要保持耐心和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儿童不适。如果发现儿童心率异常,如持续过快或过慢,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定期关注儿童的心率情况,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更要密切监测心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5-09-30 10:23:13
  • 一级高血压可以自愈吗

    一级高血压通常难以自愈,其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人群的一级高血压情况不同,儿童青少年多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成年人可能因精神紧张等因素一时性轻度升高但难自愈,老年人与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变化有关,一般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控制血压,必要时药物治疗。 一、相关机制 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遗传易感性使得个体存在血压调节的潜在缺陷,而环境因素会持续作用于身体,影响血压的稳定。例如,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这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引发的血压升高状态,不会自发消失。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及应对 儿童青少年:如果是儿童青少年出现一级高血压,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等。此时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量。但一般也不能自愈,需要通过长期的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压,如果不干预,血压可能会进一步升高,影响生长发育等。 成年人:对于成年一级高血压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关注。如果是因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的一时性血压轻度升高,在解除精神紧张因素后,血压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往往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多数情况下,需要持续关注生活方式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干预。比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成年人,在尝试放松心情、调整作息等后,血压可能有所改善,但很难自愈,仍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的一级高血压往往与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变化有关,血管弹性减退使得血压调节能力减弱,这种情况下血压通常不会自愈。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血压波动情况,同时要注意避免因血压波动过大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老年人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更加谨慎,比如运动要选择适度的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大幅波动。 一级高血压一般不能自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等)在内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血压,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025-09-30 10:21:29
  • 心脏病手术要多少钱

    心脏病手术费用受手术类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介入手术)、地区(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普遍高于三四线城市)、患者自身情况(基础疾病合并、儿童、老年等影响)及医保报销政策(不同地区、医保类型报销比例有差异)影响,需考虑各因素对费用的作用及医保报销具体规定。 一、手术类型与基础费用范围 1.冠状动脉搭桥术:此类手术费用通常在5万~10万元左右,具体费用因所使用的血管材料(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手术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若合并其他并发症,费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2.心脏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单支支架植入手术(含手术及支架费用)一般在3万~8万元,若需植入多支支架,费用会相应递增,支架的不同品牌也会导致费用差异。 二、地区差异影响费用 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心脏病手术费用普遍高于三四线城市。例如,一线城市冠状动脉搭桥术费用可能在8万~12万元,心脏介入手术单支支架植入费用可能达4万~6万元;而三四线城市同类手术费用大致处于5万~8万元(冠状动脉搭桥术)、2万~5万元(心脏介入手术单支支架)区间。 三、患者自身情况的影响 1.基础疾病合并情况:若患者除心脏病外还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前需额外进行相关疾病的评估与治疗,术后恢复周期可能延长,导致整体费用增加。 2.儿童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因病情复杂程度不同,一般在3万~10万元不等。儿童患者需更谨慎评估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且术后恢复需特别关注生长发育等情况。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减退等多种基础病,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可能增加术前检查项目及术后监护等费用,整体费用较中青年患者更高。 四、医保报销对费用的影响 不同地区医保报销政策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有差异。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为例,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可能在60%~80%,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约40%~60%,实际自付费用需根据当地医保目录及报销政策确定。患者可提前了解当地医保关于心脏病手术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等具体规定,以明确自身实际承担的费用。

    2025-09-30 10:20:38
  • 低血压不能吃什么

    以下因素会影响低血压人群健康:酒精使血管扩张加重不适,过饱餐食致外周供血少血压降,高碳水精细主食引血糖波动致血压不稳,降压药物不当服用会进一步降血压,过度利尿的食物或饮品使血容量减少致血压降低。 一、酒精 酒精会使血管扩张,进一步降低血压,加重低血压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有研究表明,饮酒后人体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会出现短暂下降情况,对于本身就低血压的人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尤其对于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低血压人群,酒精的刺激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循环系统问题。 二、过饱餐食 大量进食后,胃肠需要消化食物,会将较多血液调配到胃肠道,导致外周血管供血相对减少,可能使血压进一步降低。比如一顿过饱的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会感觉头晕加重,这是因为消化系统血液灌注增加,其他脏器相对缺血。对于老年人等本身血液循环调节功能较弱的人群,过饱餐食引发低血压相关不适的风险更高。 三、高碳水化合物的精细主食 高碳水化合物的精细主食如精米、精面等,消化吸收快,会引起血糖快速波动。血糖快速上升后又快速下降,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血压不稳定。有研究发现,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精细主食后,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增大,对病情控制不利。对于儿童低血压患者,过多食用这类食物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循环系统调节。 四、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某些药物本身有降压效果,若低血压患者不当服用,会雪上加霜。例如一些降压类的西药,像α受体阻滞剂等,若不遵医嘱随意服用,会进一步降低血压。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更要谨慎,因为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增加低血压风险。比如同时服用降压药和某些镇静催眠药时,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可能会升高。 五、过度利尿的食物或饮品 一些具有过度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品,如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会使身体排出过多水分,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咖啡中的咖啡因等成分有促进尿液排出的作用,浓茶里的茶碱等也会增加排尿。对于老年低血压患者,本身血容量相对较少,过度利尿更易引发低血压相关的不适,如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

    2025-09-30 10:19: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