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欣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骨盆及髋臼骨折,骨不连,骨髓炎,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治疗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对肩、肘部位的复杂损伤,肩关节疼痛,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松解治疗,肘关节不稳的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 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脱位,肩肘关节置换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连欣,医学博士,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在纽约大学及特种外科医院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在瑞士达沃斯专门学习上肢创伤的手术治疗。在四肢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骨折手术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骨盆及髋臼骨折,骨不连,骨髓炎,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治疗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对肩、肘部位的复杂损伤,肩关节疼痛,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松解治疗,肘关节不稳的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 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脱位,肩肘关节置换等有一定经验。获得专利4项,承担省级课题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多项。兼任中华骨科医师学会肩肘外科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区肩肘外科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兼秘书,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AO创伤亚太会员,《中华肩肘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通讯编委,《山东医药》编委。展开
个人擅长
骨盆及髋臼骨折,骨不连,骨髓炎,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治疗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对肩、肘部位的复杂损伤,肩关节疼痛,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松解治疗,肘关节不稳的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 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脱位,肩肘关节置换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展开
  • 女性大腿酸痛什么原因

    女性大腿酸痛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或运动量较大引起。 一、腰椎间盘突出:这是一种由于腰椎纤维环破裂或不完整,导致椎间隙的髓核疝出或突出的疾病。这种情况通常会连带腿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产生疼痛感。具体表现为腰部疼痛,并可能放射至下肢。在确诊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来缓解疼痛,甘露醇可减轻神经根水肿,地奥司明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等。治疗期间要避免长时间久站或久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康复。 二、运动量较大:当患者在短时间内进行较大运动量时,很可能使大腿肌肉内乳酸堆积,进而导致大腿酸痛。对此,患者不必过度惊慌,可以通过适当按摩腿部来缓解症状。如果想要继续进行锻炼,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再次过度运动。 总之,女性大腿酸痛的原因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10-15 11:32:47
  • 腰椎间盘突出睡姿怎样才合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选择仰卧位(膝关节下垫薄枕微屈)或侧卧位(保持脊柱直线、两腿间夹薄枕使髋膝关节微屈),合适睡姿对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重要,应据自身选能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睡姿。 侧卧位 具体姿势: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呈一条直线,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头,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这种姿势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年人,侧卧位夹枕能在睡眠中保持脊柱的良好状态,减少腰部疼痛的发作。男性患者如果平时工作强度较大,腰部劳损明显,侧卧位夹枕也能在休息时帮助放松腰部肌肉。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择合适的睡姿对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非常重要,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舒适且能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的睡姿。

    2025-10-15 11:30:57
  • 颈椎病怎么治疗比较好

    颈椎病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两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改善不良姿势,不同年龄段不良姿势诱因不同,要保持正确坐姿站姿和合适枕头;物理治疗有牵引(神经根型适用,脊髓型谨慎)、按摩推拿(部分患者不适用)、热敷、理疗;运动疗法是颈部功能锻炼,注意幅度,脊髓型急性发作期避免过度运动。手术治疗有适应证,病史长症状重、影像学表现明显时考虑,方式有前路(切除病变等并植骨融合内固定)和后路(扩大椎管容积),手术有风险,术后需观察,不同类型颈椎病治疗方案不同,患者遵医嘱,儿童和老年颈椎病有其特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改善不良姿势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不良姿势诱因不同,年轻人多因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玩电脑,中老年人可能与长期伏案工作或睡眠姿势不当有关。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会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影响颈椎正常结构。 生活方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立时应保持脊柱正直,眼睛平视前方,电脑屏幕高度适中;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 2.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通过器械对颈椎进行牵引,可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一般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但脊髓型颈椎病牵引需谨慎,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脊髓型颈椎病、有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按摩推拿,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损伤。 热敷:利用热传递原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代谢。 3.运动疗法 颈部功能锻炼: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造成损伤。例如“米字操”,患者可端坐或站立,头部依次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以及头颈依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右上方向左下方做类似写米字的动作,每个动作可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适合大多数颈椎病患者,但脊髓型颈椎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应避免过度运动。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病史较长且症状严重:如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长时间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脊髓型颈椎病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情况。 影像学表现明显:颈椎MRI等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严重、脊髓明显受压等情况。 2.手术方式 前路手术:通过颈椎前方入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等,解除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然后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适用于颈椎前路病变的患者。 后路手术:通过颈椎后方入路,扩大椎管容积,减轻脊髓的压迫。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受压等情况的患者。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颈椎病,相对较少见,多与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主要以改善姿势和简单的物理治疗为主,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老年颈椎病患者,要更加关注其身体的耐受性,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并发症,如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压疮等。

    2025-10-11 14:14:01
  • 怎么判断扭伤骨头没事

    判断扭伤后骨头是否有事可从观察症状表现(包括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受限等)、进行初步检查(如按压检查、承重测试)及借助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不同年龄人群在观察和检查时需考虑其自身特点,X线可初步看骨骼大致形态,CT显细微骨折,MRI对软组织和隐匿骨头损伤显示好,孕妇做影像学检查需权衡利弊。 一、观察症状表现 1.疼痛程度:如果是单纯扭伤,疼痛通常在可忍受范围内,一般不会剧烈到无法活动或持续加重且难以缓解。若骨头有问题,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比如骨折时疼痛可能会非常明显,且在活动受伤部位时疼痛加剧。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拒绝使用受伤肢体等情况;成年人则能较清晰表达疼痛程度。 2.肿胀情况:扭伤后一般会有一定程度肿胀,但如果骨头没事,肿胀通常相对局限且程度不会进行性加重。如果骨头有损伤,如骨折等,肿胀可能会更明显,且可能伴有局部皮肤淤青范围扩大等情况。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观察肿胀可能相对困难,可通过触摸肢体是否有异常饱满感等进行初步判断。 3.活动受限:单纯扭伤时,虽然会影响活动,但一般还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活动,只是活动时会有疼痛。而如果骨头出现问题,比如骨折等,肢体的活动会受到较大限制,可能无法正常屈伸、旋转或承重等。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原本活泼好动,受伤后会明显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扭伤后若骨头没事可能活动受限程度相对较轻,但如果骨头有问题则活动受限会更显著。 二、进行初步检查 1.按压检查:用手指轻压受伤部位周围,若骨头没事,按压疼痛主要集中在软组织损伤处,且按压后松开疼痛不会迅速加重。如果按压到骨折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而且可能会感觉到骨擦感(骨折端相互摩擦的感觉,但这种情况需要专业人员仔细检查,非专业人员不易准确判断)。对于儿童,由于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按压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误判。 2.承重测试:对于下肢扭伤,可尝试让受伤者缓慢承重,若骨头没事,在一定程度的承重下疼痛不会突然加剧且肢体能够维持基本稳定。如果是下肢骨折等骨头有问题的情况,承重时会出现明显疼痛,且肢体无法正常承重甚至会出现畸形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承重测试需要考虑其自身的承重能力和平衡能力,比如幼儿和老年人的承重能力相对较弱,测试时要格外小心。 三、借助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是初步判断骨头是否有事的常用方法。一般扭伤后如果通过初步症状和检查怀疑骨头有问题,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X线拍摄。X线可以清晰显示骨骼的大致形态,能够发现明显的骨折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拍摄X线时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和配合程度进行适当的固定等操作,以确保拍摄效果准确。例如儿童在拍摄X线时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固定肢体,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拍摄失败或图像不准确。 2.CT及MRI检查:如果X线检查不能完全明确是否有骨头问题,比如一些细微的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合并骨头隐匿性损伤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CT对于骨骼的细微结构显示更清晰,能发现一些X线难以察觉的骨折;MRI则对软组织和一些隐匿性的骨头损伤显示较好。在考虑特殊人群时,如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需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方式和参数。

    2025-10-11 14:12:40
  • 大拇指关节痛是怎么回事

    大拇指关节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外伤因素包括急性扭伤和骨折;腱鞘炎如狭窄性腱鞘炎常见于频繁用手人群;关节炎中有骨关节炎随年龄增长发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双侧对称发病;感染因素有细菌感染致关节红肿热痛及少见的病毒感染;其他因素包括痛风因尿酸代谢紊乱急性发作及肿瘤致关节进行性疼痛伴肿块等。 一、外伤因素 1.急性扭伤:大拇指在日常活动中可能因意外扭转、过度弯曲或伸直而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急性扭伤。例如,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打篮球时手指意外碰撞)、提拿重物时姿势不当等情况,会引起大拇指关节疼痛,局部可能伴有肿胀、淤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急性扭伤的常见场景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玩耍时发生,成年人则多因工作或运动时的意外。 2.骨折:大拇指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如重物砸压)或间接的暴力传导(如从高处坠落时手部着地)可能导致骨折。骨折后除了明显的关节疼痛外,还可能出现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症状。对于儿童,其骨骼柔韧性较好,骨折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老年人则可能因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也可能引发骨折。 二、腱鞘炎 1.狭窄性腱鞘炎:多见于频繁使用大拇指的人群,如长期从事手工劳动的工人、键盘操作员等。由于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导致腱鞘增厚、狭窄,引起大拇指关节疼痛,尤其在屈伸大拇指时疼痛明显,可伴有弹响或卡顿现象。不同年龄层中,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例如年轻的办公室职员长期打字易患此病,中老年手工劳动者也是高发群体。 三、关节炎 1.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变、磨损,大拇指关节也可能发生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逐渐升高,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发病风险可能相对增加。 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大拇指关节,多为双侧对称性发病。除了关节疼痛外,还可能伴有晨僵(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利,持续时间较长)、关节肿胀、畸形等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大拇指关节周围皮肤破损后,细菌可能侵入引起感染,导致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例如,手部皮肤有小伤口后未及时处理,细菌感染蔓延至关节。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皮肤娇嫩,玩耍时易出现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等原因导致皮肤损伤后感染。 2.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关节炎,某些病毒感染后可能累及大拇指关节引起疼痛等症状,例如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感染后可能出现关节受累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 五、其他因素 1.痛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大拇指关节等部位,可引起急性炎症发作,出现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常在夜间突然发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也有部分绝经后女性发病。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诱发痛风发作,肥胖、有痛风家族史等也是风险因素。 2.肿瘤:大拇指关节附近的骨肿瘤或软组织肿瘤也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肿瘤逐渐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局部肿块等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生,需要通过影像学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5-10-11 14:09: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