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治疗成年人错位畸形的固定矫正、隐形矫正,青少年儿童各类错位畸形的阻断性治疗等。
向 Ta 提问
-
小孩子换牙后不长牙
儿童换牙后不长新牙需要先观察、摄片,然后依据不长新牙的具体原因、恒牙生长状况来实施相应治疗。 一、先观察掉落乳牙里面的新牙是否为恒牙替换出。如果是新替换出的恒牙,但该恒牙只是稍微露出牙龈,却长时间不能长出,那么要考虑是牙龈纤维化阻碍了恒牙的正常萌出,这时就需要进行牙龈切开助萌。 二、在进行恒牙萌出的辅助处理后,还需要对未掉乳牙进行治疗处理。1.观察未掉落乳牙的松动情况,如果该未掉落乳牙比较松动,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让患儿多吃如牛肉干、完整苹果等食物,等待该松动乳牙自行脱落。(1)如果该未掉落乳牙不太松动,且恒牙已经完全萌出,那就需要进行未掉落乳牙的拔除。2.同时,如果完全萌出的恒牙在口内位置不正确,应等到全口恒牙替换完成建立恒牙咬合后进行正畸治疗或者种植修复治疗。 总之,对于儿童换牙后不长新牙的情况,要仔细观察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确保儿童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025-06-13 17:05:27 -
牙疼按耳朵有效吗
牙疼按耳朵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根治牙疼,还可能延误病情,需及时就医。 牙疼按耳朵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根治牙疼。 中医认为,耳朵与人体的各个部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按摩耳朵上的相关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一些疾病的症状。牙疼时,按摩耳朵上的相关穴位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牙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牙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如果牙疼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患有耳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按摩耳朵可能并不适用,甚至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任何自我治疗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牙疼按耳朵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口腔治疗。如果牙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6-13 17:04:37 -
六龄牙会换吗
六龄齿一般不会换,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六龄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健,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六龄齿是恒牙列中最早萌出的牙齿,通常在6岁左右萌出,上下左右各1颗,因其在6岁左右萌出,所以被称为六龄齿。六龄齿萌出后,将承担主要的咀嚼功能,且其牙冠最大、牙尖最多、咀嚼面积最宽、咬合力最强,在恒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龄齿萌出后,其表面的窝沟较深,容易发生龋坏。因此,在萌出后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以预防龋病的发生。此外,还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以维护牙齿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在换牙期间,恒牙可能会因为乳牙未脱落而导致错位萌出。因此,如果发现恒牙错位萌出,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拔除乳牙等,以保证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 总之,六龄齿一般不会换,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六龄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健,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2025-06-13 17:03:31 -
嗽叭正露丸可以治牙痛吗
嗽叭正露丸能缓解牙痛,但无法根治,其主要成分有木馏油等,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服用期间需注意饮食等,若牙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嗽叭正露丸可以治牙痛,但仅能起到缓解作用,无法根治牙痛。嗽叭正露丸的主要成分是木馏油、阿仙粉、黄柏粉、甘草粉、陈皮粉,具有化滞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饮食不节或水土不服引起的成人及小儿腹泻,属于湿热、食滞证者。其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需注意,本药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不可过量服用。 在服用嗽叭正露丸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同时,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此外,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如果牙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025-06-13 17:02:38 -
舌尖疼怎么快速消除
舌尖疼可尝试清洁口腔、避免刺激、涂抹药物、注意休息、治疗病因等方法缓解,严重时需就医。 1.清洁口腔:使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消毒口腔。 2.避免刺激:避免食用辛辣、酸性、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烟、酒、咖啡、辣椒等。 3.涂抹药物:可以在舌尖上涂抹一些含有麻醉剂或消炎药的药膏,如利多卡因凝胶、口腔炎喷雾剂等。 4.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治疗病因:如果舌尖疼是由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咬伤或烫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严重的舌尖疼,如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对于儿童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特别小心,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13 1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