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广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中耳炎、耳硬化症、放疗后引起的中耳疾病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江广理,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耳专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耳鼻咽喉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学的医、教、研工作。擅长诊疗耳科疾病和鼻窦内窥镜外科。对慢性中耳炎;鼻、鼻窦炎、鼻息肉,咽喉肿瘤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大量中耳炎手术、耳硬化症镫骨手术等耳显微外科手术和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作为“中国突发性耳聋多中心临床研究”负责人之一,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积累较丰富的经验。主编《颞骨解剖与耳显微外科图谱》,编写《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耳鼻咽喉创伤学》等。多届“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山大学优秀指导老师;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颞骨解剖与耳显微外科学习班”,培养了较多的耳科专科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耳科学、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展开
个人擅长
中耳炎、耳硬化症、放疗后引起的中耳疾病等治疗。展开
  • 咽喉滤泡会癌变吗

    咽喉滤泡是咽部淋巴组织一部分,正常呈颗粒状淡红色,无明显不适,受炎症刺激可增生肥大。单纯咽喉滤泡增生一般不癌变,若有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合并HPV感染等高危因素癌变风险增加。无明显症状者要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伴有炎症等症状者可使用含漱液,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支持,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咽喉滤泡癌变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单纯的咽喉滤泡增生本身通常不会癌变。咽喉滤泡增生多是由于咽部的慢性炎症引起,如慢性咽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然而,如果咽喉部位同时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工业废气、粉尘等),或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情况时,咽喉滤泡增生癌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 相关研究依据 有研究表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是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的一个诱因,但从单纯的咽喉滤泡到癌变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咽喉滤泡必然会癌变,大多数咽喉滤泡增生是良性的病变转归。不过,对于长期存在且增生明显、伴有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痰中带血等异常表现的咽喉滤泡增生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针对咽喉滤泡的相关应对措施 对于单纯咽喉滤泡增生无明显症状者: 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避免接触二手烟等有害环境因素,成年人则要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儿童如果生活在父母吸烟的家庭环境中,更容易诱发咽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可能导致咽喉滤泡增生,所以家长应避免在儿童面前吸烟,为儿童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饮食上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对于咽喉滤泡增生伴有炎症等症状者: 可以使用一些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但儿童使用含漱液需要注意,避免误咽,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咽部炎症导致的咽喉滤泡增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用药的年龄等禁忌,比如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根据体重等因素精准用药,避免滥用。而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情况,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总之,单纯的咽喉滤泡一般不会癌变,但当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需要提高警惕。对于咽喉滤泡相关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检查和处理。

    2025-10-13 11:22:54
  • 儿童游泳耳朵进水里面有很多耳屎怎么治疗

    儿童游泳后耳朵进水且有较多耳屎时,要先判断耳屎状态,松软耳屎可尝试侧卧等让水流出,坚硬成团未完全堵塞且不适的需就医。医院针对松软残留会用生理盐水冲洗,坚硬成团先药物软化再器械取出,家庭要注意游泳后姿势及勿用尖锐器具掏耳,有特殊病史儿童要第一时间就医,婴幼儿处理更需小心。 一、判断耳屎状态与处理时机 如果儿童游泳后耳朵进水且里面有较多耳屎,首先要判断耳屎是松软还是坚硬成团。如果是松软的耳屎,可尝试让儿童侧卧进水的耳朵向下,轻轻牵拉耳廓,利用重力让水慢慢流出,同时部分松软耳屎可能随水流出;如果是坚硬成团且未完全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或引起明显不适的情况,则需谨慎处理,避免自行盲目掏挖,应及时就医。 二、医院专业处理方法 (一)对于较松软且部分随水流出但仍有残留的情况 医生可能会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液体进行外耳道冲洗,借助水流的冲击力将残留的耳屎等杂质冲出,但要注意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外耳道黏膜和鼓膜,一般适用于儿童外耳道皮肤无破损、鼓膜完整的情况。 (二)对于坚硬成团的耳屎 1.药物软化:医生可能会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药物软化耳屎,一般需要连续滴用数天,每天3-4次,每次数滴,让碳酸氢钠滴耳液充分与坚硬耳屎接触,使耳屎软化,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儿童耳屎的坚硬程度等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滴用时长,通常需要1-2天甚至更长时间,目的是让耳屎变得松软,方便后续取出。 2.器械取出:当耳屎软化后,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器械,如耳用耵聍钩等在耳内镜的辅助下小心地将耳屎取出,操作过程中要非常轻柔,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对于年龄较小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 三、家庭注意事项与特殊人群提示 (一)家庭注意事项 1.儿童游泳后不要立即让其平躺,应及时采取侧卧等让水流出的姿势,减少水在耳道内残留时间,降低耳屎被泡胀等情况的发生几率。 2.不要自行使用尖锐的器具如发卡、棉签等给儿童掏耳朵,尤其是棉签头部的棉花很容易残留在耳道内,不仅不能有效清理耳屎,还可能损伤耳道。 (二)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外耳道炎症、鼓膜穿孔等病史的儿童,游泳后耳朵进水且有耳屎情况时更要谨慎处理,应第一时间就医,因为这类儿童耳部组织比较脆弱,自行处理很容易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在处理时要更加小心轻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以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为首要准则。

    2025-10-13 11:21:52
  • 重度咽炎的症状有哪些

    重度咽炎有咽部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咽部局部有疼痛(吞咽加重,儿童影响进食)、异物感(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充血肿胀(儿童可能更明显且影响呼吸);全身有发热(儿童易高热惊厥,成年伴乏力等)、全身不适(老年可能致基础病加重);其他伴随有咳嗽(儿童更频繁)、声音嘶哑(炎症累及喉部致声带充血水肿)。 异物感:患者会感觉咽部有异物梗阻感,总觉得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咳不出又咽不下。这是由于咽部黏膜充血、肿胀以及炎性分泌物等刺激咽部神经感受器所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受可能有所不同,成年患者可能会频繁做出清嗓动作来试图缓解异物感,而儿童可能会通过吞咽口水等动作来表现这种不适。 咽部充血肿胀:通过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黏膜下血管扩张,呈鲜红色。以咽后壁为例,可见淋巴滤泡增生,表面可能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咽部淋巴组织相对丰富,充血肿胀可能更为明显,有时甚至会影响呼吸,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重度咽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甚至更高。这是因为咽部的炎症反应引发了机体的全身性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所以对于儿童重度咽炎出现发热需更加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成年患者发热时可能会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全身不适: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这是由于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等物质被机体吸收,影响了全身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重度咽炎引起的全身不适可能会使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加重,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因全身不适导致病情波动,所以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和观察。 其他伴随症状 咳嗽:重度咽炎患者常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炎症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咳嗽反射。儿童患者的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且由于儿童不会很好地表达,可能会以咳嗽作为主要的不适表现,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咳嗽的特点,如有无咳痰、咳嗽的时间等。 声音嘶哑:如果炎症累及喉部,可导致声带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声音嘶哑。对于用嗓较多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重度咽炎引起的声音嘶哑可能会对其职业产生较大影响,而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喉部的其他病变,但咽炎累及喉部是常见原因之一。

    2025-10-13 11:19:00
  • 急性鼻炎一般几天能好

    急性鼻炎痊愈时间有差异,一般普通病毒性7-10天左右,受年龄、病毒类型、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影响;非药物干预有休息、鼻腔清洁、保持室内适宜环境;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操作,老年人要防并发症、谨慎用药。 年龄因素: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较于成人可能恢复相对较慢,且儿童急性鼻炎若护理不当容易引发并发症,如中耳炎等,可能会延长病程;而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一般病程相对儿童较短,但也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而定。 病毒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病程有一定差异,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可能病程会稍长些。 基础健康状况: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修复能力,急性鼻炎痊愈时间可能会延长;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身体恢复能力强,痊愈时间相对较短。 生活方式:患病期间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人,如充足休息、合理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适量饮水等,有助于机体恢复,能缩短病程;而生活方式不良,如经常熬夜、吸烟、酗酒等,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导致病程延长。 急性鼻炎的非药物干预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 休息:患病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恢复,一般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相对越多,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病毒。 鼻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儿童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通过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病毒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等症状,每天可进行数次。 保持室内适宜环境: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一般18-22℃为宜)和湿度(50%-60%左右),空气过于干燥或污浊都不利于鼻腔黏膜的恢复,对于儿童来说,过于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刺激鼻腔黏膜,加重不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鼻炎时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情况、体温变化等,若出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且在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轻柔,防止损伤儿童鼻腔黏膜。 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鼻炎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等,所以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咳嗽、咳痰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并且老年人用药也需谨慎,在使用任何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2025-10-13 11:16:29
  • 分泌性中耳炎都有什么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和成人中有不同表现,儿童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胀感,还易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习;成人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胀感,常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鼻咽部疾病等有关,若有鼻咽部肿瘤等会伴相关症状,还需考虑自身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 成人表现:成人主要表现为听力逐渐下降,自己说话的声音听上去比平时响亮(自听增强现象),与人交谈时往往需要别人重复所说的话,在安静环境下可能还能交流,但在嘈杂环境中听力障碍更为明显,比如在餐厅等多人交谈的环境中听不清他人讲话内容。 耳痛 儿童表现: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尤其是在吃奶或睡觉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哭闹,拉扯耳朵等。这是由于中耳内压力变化或炎症刺激引起的,当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中耳积液,压力升高时就会引发耳痛。 成人表现:成人耳痛多为隐痛、胀痛或刺痛,在吞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儿童在感冒后出现分泌性中耳炎时,容易因为吞咽动作牵扯到耳部神经而使耳痛加剧。 耳鸣 表现:患者可感觉耳内有低调间歇性的耳鸣,如“嗡嗡”声、“咔嗒”声等,安静时耳鸣较为明显,有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耳鸣的产生与中耳积液导致的中耳内环境改变以及神经功能变化有关,积液的存在可能干扰了正常的声音传导和神经信号传递。 耳闷胀感 表现:患者会感觉耳朵有堵塞感,像有东西塞住一样,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但不久又会恢复。儿童可能会出现抓耳、摇头等动作来试图缓解耳部的闷胀不适,而成人则会自觉耳部胀满,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听力感受。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儿童: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由于儿童的咽鼓管相对短、宽、直,更容易受到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可能还会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并且因为耳部不适可能影响食欲和睡眠,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和学习能力,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耳部症状和整体健康状况。 成人: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往往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鼻咽部疾病等有关。如果成人患有鼻咽部肿瘤等疾病,可能会同时伴有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鼻咽部的占位性病变。此外,成人在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时,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和治疗的选择。

    2025-10-13 11:15: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