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伟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眼部整形、美容,白内障和角膜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小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眼科工作二十多年,有扎实的临床功底。现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眼整形美容专业组长。美国Wayne州立大学Kresge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专注于眼部整形美容、眼表、角膜结膜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任职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中华眼科装备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肿瘤协作组委员。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2009年和2010年两次参加卫生部健康快车医疗队,奔赴青海和河南等地为1千多例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2016到2017年赴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医院援疆1年,足迹踏遍南北疆,为边疆各个民族患者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展开
个人擅长
眼部整形、美容,白内障和角膜病。展开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怎么诊断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了解症状表现及诱因,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结合OCT和FFA检查进行准确诊断,特殊人群检查需注意配合及耐受情况。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央暗点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感冒、发热、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可能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生活方式不同有不同诱因,比如长期高强度工作的中青年可能因过度劳累诱发,老年患者可能与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视力情况,患者视力可能不同程度下降,一般为轻度至中度下降,视物变形者可能存在视功能的特定改变,不同年龄患者视力下降对生活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学习,成人可能影响工作。 2.眼压测量 采用眼压计测量眼压,多数患者眼压正常,但也有少数可能有波动,眼压情况可帮助排除其他眼压相关眼病。 3.裂隙灯检查 观察眼前节情况,包括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等,排除眼前节病变导致视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眼前节结构可能有生理性差异,如老年人晶状体可能有老化改变,但一般不影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4.眼底检查 直接检眼镜或眼底镜可观察眼底情况,可见黄斑区圆形或椭圆形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区,脱离区中心凹反光消失,根据病变阶段不同表现有所差异,早期可能脱离较轻,后期脱离可能加重。 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OCT能够清晰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情况,可精确测量视网膜脱离的厚度等,是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影像学依据,通过OCT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动态观察病变发展和恢复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眼部组织对OCT成像影响较小,均能较好显示病变。 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FFA可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渗漏点,是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金标准之一。造影早期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正常或稍强,随后出现RPE渗漏点,荧光逐渐增强、扩大,晚期染料渗漏到神经上皮下形成强荧光区,不同患者因病情阶段不同,FFA表现有差异,可帮助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注意安抚,因其配合度可能较差;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眼部调节等功能下降,但一般不影响上述检查的实施,检查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确保检查顺利进行。通过以上病史采集、眼部检查、OCT及FFA等综合检查手段,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诊断。

    2025-09-28 12:05:51
  • 右眼底下跳怎么回事

    右眼底下跳可能由用眼过度、眼部炎症、神经系统问题、精神因素引起,用眼过度致的眼皮跳多偶发、持续短,休息可缓,不同人群应对不同;眼部炎症致的眼皮跳伴其他症状,不同人群应对有别;神经系统问题致的眼皮跳可能复杂、持续长,不同人群需及时就医排查;精神因素致的眼皮跳与情绪相关,不同人群可通过相应方式缓解。 一、用眼过度 1.成因及影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导致用眼过度时,眼部肌肉会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引发右眼底下跳。例如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工作或玩游戏的人群,用眼时间过长易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皮跳通常是偶发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休息可逐渐缓解。 2.不同人群应对:对于儿童,长时间看动画片等也可能导致用眼过度而眼皮跳,应控制其用眼时间,每看30-40分钟需休息10-15分钟;成年人若因工作原因用眼过度,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 二、眼部炎症 1.成因及影响: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会刺激眼部神经,引起眼皮跳动。比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结膜炎,除了眼皮跳外,还可能伴有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眼部炎症引起的眼皮跳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加重。 2.不同人群应对:儿童患眼部炎症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眼部清洁,避免孩子用手揉眼,及时带孩子就医,根据医生诊断使用合适的眼药水等治疗;成年人则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眼部接触脏物,发病后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三、神经系统问题 1.成因及影响:如面肌痉挛早期可能表现为眼皮跳,逐渐可累及面部其他肌肉。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眼皮跳可能较为复杂,若不及时排查,可能会延误病情。一般神经系统问题导致的眼皮跳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2.不同人群应对:儿童出现持续不缓解的眼皮跳时,要警惕神经系统问题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成年人若眼皮跳伴有面部其他异常表现,也应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四、精神因素 1.成因及影响: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引发右眼底下跳。当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身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可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眼皮跳动。精神因素引起的眼皮跳往往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情绪缓解后可能会有所改善。 2.不同人群应对:儿童若因学习压力等精神因素出现眼皮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成年人要学会调节自身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如运动、冥想等缓解精神紧张,从而改善眼皮跳的情况。

    2025-09-28 12:03:02
  •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间歇性外斜视不一定都要做手术,需综合病情程度、年龄、双眼视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判断,轻度、双眼视功能良好等情况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中重度、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等情况通常需手术治疗,儿童和成年患者因情况不同手术考量有别。 一、病情程度因素 1.轻度间歇性外斜视:如果间歇性外斜视程度较轻,对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影响不大,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例如,对于部分融合功能较好的患儿,可通过佩戴三棱镜来改善眼位。有研究表明,部分轻度间歇性外斜视患儿通过合适的三棱镜矫正,眼位可得到一定改善,双眼视功能也能维持较好状态。 2.中重度间歇性外斜视:当间歇性外斜视程度较重,如斜视发作频繁,且对双眼视功能破坏较明显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当外斜视的斜视角较大,影响到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或者患者自觉外观影响较大时,手术干预的必要性较高。比如,斜视角超过15△-20△以上,且频繁出现外斜发作的情况,手术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二、年龄因素 1.儿童患者:对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年龄是重要考虑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双眼视功能尚在发育阶段,若不及时处理严重的间歇性外斜视,可能会导致双眼视功能发育不良甚至丧失立体视等高级视功能。但手术时机也需谨慎把握,一般会综合评估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等情况。例如,对于3-6岁的儿童,如果间歇性外斜视较为明显且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可能会较早考虑手术;而年龄较小的婴儿期发现的间歇性外斜视,会更谨慎观察,因为婴儿的眼部发育尚不成熟,需评估病情进展情况再做决定。 2.成年患者:成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如果斜视对外观影响较大,或者因斜视导致视疲劳等不适症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成年患者手术主要是改善外观和缓解视疲劳等问题,与儿童患者不同,儿童患者更注重双眼视功能的保留和发育。 三、双眼视功能因素 1.双眼视功能良好的间歇性外斜视:如果患者双眼视功能较好,虽然存在间歇性外斜视,但通过训练等非手术方法有可能维持甚至改善双眼视功能,此时可不急于手术。例如,通过进行双眼视训练,增强融合功能等,部分患者的外斜视情况可得到一定控制。 2.双眼视功能较差的间歇性外斜视:当患者双眼视功能已经明显受损,如融合范围很小等情况,手术往往是恢复双眼视功能的重要手段。因为这种情况下,非手术治疗很难有效改善双眼视功能,而手术可以调整眼位,为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总之,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做手术要综合病情程度、年龄、双眼视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09-28 12:01:30
  • 眼部结膜炎严重吗

    眼部结膜炎严重程度分情况,轻度由轻度感染或过敏致,症状轻、多可自限,非药物干预有效;严重的由特殊病原体引起或有晚期并发症,如淋球菌性结膜炎可致角膜问题,沙眼晚期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需及时用强效药治且可能留后遗症,需依情况判断并及时规范就医。 一、一般不严重的情况 1.病因及表现:由轻度感染(如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相关的结膜炎)或过敏因素导致的结膜炎,通常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眼睛轻度发红、有少量分泌物、轻度瘙痒等。例如,病毒性结膜炎中,像腺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在自身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恢复,对视力等通常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人群差异: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此类轻度结膜炎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眼部卫生等简单措施,病情多能较好控制。儿童若为轻度过敏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在家长护理得当,如避免儿童揉眼、按医嘱使用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抗过敏的眼药水等),一般也能较好恢复,视力等不受明显影响。 2.非药物干预优势:非药物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有效的,比如用干净的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可清除部分分泌物和过敏原,缓解不适症状,且对身体无药物副作用风险,尤其适合儿童等对药物敏感或担心药物副作用的人群。 二、可能较严重的情况 1.病因及表现: 感染性因素:某些特殊病原体引起的结膜炎可能较为严重,如淋球菌性结膜炎,这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眼部高度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影响视力。再如衣原体引起的沙眼,在病情进展到晚期时,可出现睑内翻与倒睫、角膜混浊、上睑下垂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人群差异: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性结膜炎更容易加重且难以控制。儿童若感染了严重的结膜炎病原体,由于其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病情进展可能比成年人更快,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2.治疗及风险:严重的结膜炎往往需要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即使积极治疗,仍可能遗留视力损害等后遗症。例如淋球菌性结膜炎,需全身及局部使用大量敏感抗生素,治疗周期较长,且治疗不及时会有严重后果。对于沙眼晚期并发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且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不一。 总之,眼部结膜炎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轻度的多不严重,可通过简单措施恢复;而由特殊病原体引起或发展到晚期并发症的则可能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2025-09-28 11:59:52
  • 眼睛进洗面奶怎么办

    眼睛进入洗面奶后,首先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好用生理盐水,持续15-20分钟,儿童需安抚并持续冲洗;然后及时就医检查,即使初步冲洗后无明显不适也需,儿童和有眼部基础疾病者需特殊注意;避免揉搓眼睛,儿童需家长看护防止其揉搓;还要观察后续症状,如出现疼痛、畏光等及时复诊,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进一步治疗。 1.操作要点:眼睛一旦进入洗面奶,应立刻睁开眼睛,用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眼睛,最好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这样能最大程度地稀释洗面奶,减少其对眼睛的刺激。冲洗时要让水流从内眼角流向外眼角,至少冲洗15-20分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家长要尽量安抚儿童,缓慢而持续地进行冲洗,确保眼睛的各个部位都能被清水冲洗到。 2.原理:清水冲洗的主要作用是稀释洗面奶中的化学成分,降低其浓度,从而减轻对眼表组织的损伤。 及时就医检查 1.必要性:即使经过初步冲洗后眼睛看起来没有明显不适,也建议及时前往眼科就诊。因为洗面奶可能会对角膜、结膜等眼表组织造成潜在的损伤,例如可能会引起角膜上皮的损伤、结膜的炎症反应等。医生会通过专业的眼部检查,如裂隙灯检查等,来详细评估眼睛的情况。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哭闹不配合,家长要在就医前尽量安抚儿童情绪,向医生详细描述眼睛进入洗面奶的时间、洗面奶的种类等情况。对于成年人,如果本身有眼部基础疾病,如干眼症、角膜炎等,进入洗面奶后更要及时就医,因为原有疾病可能会使眼部对刺激的反应更严重。 避免揉搓眼睛 1.原因:在眼睛进入洗面奶后,一定不要用手揉搓眼睛。揉搓眼睛会加重眼表组织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角膜上皮进一步擦伤,还可能使洗面奶中的成分扩散到更广泛的眼表区域,加重刺激和损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严格避免揉搓眼睛这个动作。 2.儿童特殊情况:儿童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不自觉地揉搓眼睛,家长要时刻留意儿童的动作,加强看护,防止儿童揉搓眼睛。 观察后续症状 1.需要观察的症状:在经过冲洗和就医检查后,要密切观察眼睛的症状。例如是否出现眼睛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返回医院复诊。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部表现和行为,如儿童是否频繁眨眼、用手揉眼等异常表现。 2.症状持续时间与处理: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洗面奶刺激,经过及时处理后,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可能提示有更严重的损伤,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2025-09-28 11:55: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