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象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贲门失驰缓症POEM治疗、消化道早期癌ESD治疗、胆胰疾病ERCOZ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邢象斌,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德国慕尼黑Klinikum rechts der Isar医院消化科访问学者。现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NOTES学组委员,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NOTES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会候任主委,广东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发表SCI文章10余篇。参与的项目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等奖励。对消化系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如ESD治疗消化道早癌、胃肠道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G-POEM治疗胃轻瘫、ERCP治疗胆胰疾病等。展开
个人擅长
贲门失驰缓症POEM治疗、消化道早期癌ESD治疗、胆胰疾病ERCOZ等治疗。展开
  • 胃镜做完后胃会疼几天

    胃镜做完后胃疼时长有个体差异,受检查操作和个体差异影响,可通过注意饮食、适当休息缓解,特殊人群需密切观察异常情况。 影响胃镜后胃疼时长的因素 检查操作情况:如果胃镜检查过程较为顺利,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小,那么术后胃疼的时间可能较短;反之,如果检查时遇到特殊情况,如需要取活检等操作,对胃黏膜的损伤相对大一些,胃疼的时间可能会稍长。例如,单纯进行胃镜观察的患者,胃疼可能在数小时内缓解;而进行了活检的患者,胃疼可能会持续1-2天。 个体差异 年龄因素: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后,由于其胃黏膜相对娇嫩,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但一般来说胃疼也多在1-2天内缓解。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本身有一定退变等情况,胃疼的时间可能相对稍长一些,但通常也不会超过2-3天。 病史因素:本身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患者,胃镜检查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扰动,胃疼的时间可能较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稍长,但大多也在可耐受范围内。 缓解胃镜后胃疼的一般措施 检查后短时间内要注意饮食,开始时宜进食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缓解胃疼。 若胃疼较为明显,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让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也有利于胃部的恢复。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胃镜后的反应,若儿童出现持续剧烈的腹痛、黑便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患者在胃镜后要更关注自身胃部不适的变化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的护理和观察。

    2025-10-16 10:53:07
  • 上消化道造影,怎么做,做的时候吃东西吗

    上消化道造影操作流程为检查前去除上衣金属饰品等、向患者解释并让其口服造影剂,检查中患者按要求变换体位,通过X线透视和摄片观察相关情况;检查前一般要求患者6-8小时禁食、禁水,儿童等特殊患者需特殊对待,这样能保证检查准确性辅助疾病诊断。 检查前准备:患者需去除上衣金属饰品等,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以消除其紧张情绪。一般会让患者口服适量的造影剂,常用的造影剂有硫酸钡等。 检查过程: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变换体位,如站立、仰卧、俯卧、左右斜位等,以便让造影剂能均匀地涂布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表面,然后通过X线机进行透视和摄片,从而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结构、蠕动情况等。 检查时是否进食 检查前的饮食要求:一般要求患者在检查前6-8小时禁食、禁水。这是因为如果胃内有食物残留,会影响造影剂对黏膜的涂布效果,从而影响对病变的观察。例如,食物残渣可能会遮挡病变部位,导致误诊或漏诊。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排空时间相对较快,但也需要严格遵循禁食禁水的要求,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对于一些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提前与医生沟通,在保证血糖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禁食禁水安排,避免因禁食禁水时间过长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上消化道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上述操作流程和对进食要求的把控,可以较好地完成检查并获取准确的影像学信息来辅助疾病的诊断。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2025-10-16 10:51:25
  • 成年人得蛔虫病的症状是什么

    成年人肠道蛔虫症常见表现为腹部脐周阵发性隐痛无明显规律可缓解、食欲异常或有异食癖、恶心呕吐、长期感染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异位蛔虫症中胆道蛔虫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剧烈绞痛可放射伴恶心呕吐,胰腺蛔虫症有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绞痛伴发热呕吐,阑尾蛔虫症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初期转移及有压痛反跳痛等典型体征并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一、肠道蛔虫症表现 成年人感染蛔虫后,肠道蛔虫症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多为脐周阵发性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异常,如食欲亢进或有异食癖(偏好食用非食物物质),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时可见蛔虫。另外,蛔虫在肠道内掠夺营养,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血等,影响身体机能。 二、异位蛔虫症表现 1.胆道蛔虫病:是蛔虫异位寄生中较常见的情况,蛔虫可窜入胆道,引发突发的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剧烈绞痛,疼痛程度剧烈,患者常辗转不安,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甚至可见蛔虫。 2.胰腺蛔虫症:蛔虫进入胰腺导管,可引起胰腺炎症,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胰腺炎相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3.阑尾蛔虫症:蛔虫钻入阑尾,可引发阑尾炎症,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初期多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压痛、反跳痛等阑尾炎典型体征,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025-10-16 10:49:53
  • 摄入腹泻奶粉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部分婴儿可能对腹泻奶粉成分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需过敏原检测明确,初次摄入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多可适应缓解,长期单一摄入致营养不均衡要关注生长指标,过敏体质婴儿换前需医生评估检测选合适奶粉,有基础病史婴儿用前要评估奶粉对原有疾病营养需求保证营养供给符合病情特点。 一、过敏相关不良反应 部分婴儿可能对腹泻奶粉中的成分存在过敏情况,尽管腹泻奶粉针对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设计,但少数婴儿仍可能对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皮疹、瘙痒,或出现呕吐、腹泻加重等症状,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是否为过敏所致。 二、胃肠道短期不适反应 婴儿在初次摄入腹泻奶粉时,可能出现短暂的胃肠道不适,如大便性状与之前有所不同、腹胀等,一般是机体对新奶粉的适应过程,多数婴儿经短期适应后上述症状可逐渐缓解。 三、营养不均衡相关问题 长期单一摄入腹泻奶粉可能导致婴儿某些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因为腹泻奶粉的营养成分与普通奶粉存在差异,若未能合理搭配辅食等,可能影响婴儿生长发育,需关注婴儿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确保营养供给全面。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婴儿:在更换腹泻奶粉前,需经医生评估并进行过敏原检测,依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腹泻奶粉,避免因误选导致过敏反应加重。 有基础病史婴儿:如婴儿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基础病史,使用腹泻奶粉前应评估该奶粉是否会影响原有疾病的营养需求,保证营养供给符合其病情特点,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及机体功能。

    2025-10-16 10:47:22
  • 生气会胃疼是什么原因

    生气会胃疼与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功能状态有关,交感神经兴奋致胃肠血供减少、屏障功能受影响,应激激素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更易诱发,儿童因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脆弱等易胃疼,女性特殊时期生气易胃疼,有胃肠道病史者生气易致胃疼复发或加重,需注重情绪管理和治疗基础病。 对于儿童来说,生气时也可能出现胃疼,但儿童表达可能不清晰,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哭闹、拒食等表现。儿童生气时胃疼可能与他们相对脆弱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以及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胃肠道功能有关。儿童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如成人稳定,生气等情绪变化更容易影响胃肠道的神经传导和内分泌调节。而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等情况,生气诱发胃疼的风险更高,家长应尽量为孩子营造稳定、愉悦的生活环境,减少孩子生气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对于女性群体,在生理期前后或孕期等特殊时期,生气更容易引发胃疼。生理期前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生气等情绪变化会进一步影响激素平衡,从而加重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孕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心理相对敏感,生气时身体的应激反应对胃肠道的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胃疼症状。对于有胃肠道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生气都是诱发胃疼复发或加重的重要诱因。这类人群需要更加注重情绪的管理,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胃肠道疾病,以降低生气诱发胃疼的可能性。

    2025-10-16 10:45: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