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到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做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2004年到2005年在日本东京癌研究会病院研修,主攻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现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行政副主任。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消化内镜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抗癌之窗等杂志编委。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985课题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如《6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不同胃黏膜病变的细胞增殖变化规律及其意义》、《PCNA、EGFR、TGFRⅠ和TGFR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窦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早期胃癌胃镜下诊断方法的进展》、《早期胃癌胃镜下治疗的进展》、《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如何选择内镜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胃镜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50余篇,主译英文《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日文《食管癌和胃癌的ESD策略与实践》等论著5部,参编参作专业图书7部,其中参编图书《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获“五个一工程”奖。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工作,1995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6年、1999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北京朝阳医院优秀教师。2003年参加抗击SARS的临床一线工作,获突出贡献奖。展开
个人擅长
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展开
  • 喝酒第二天胃酸怎么办

    喝酒第二天胃酸可通过饮食调整(选易消化食物、避刺激性食物)、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当体位、适度运动)来缓解,若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呕血、黑便需及时就医,患基础疾病者更要密切关注并依情况就医及告知基础疾病。 一、饮食调整 1.选择易消化食物:喝酒第二天胃酸时,可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中和胃酸,且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对于老年人来说,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小米粥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而年轻人若前一晚饮酒过量导致胃酸,也可通过喝小米粥来缓解。 2.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酸分泌;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延缓胃排空,使胃酸反流加重;酸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会直接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加重胃酸症状。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喝酒第二天胃酸时都要注意避免这些刺激性食物。 二、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适当体位: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对于有胃酸问题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能有效缓解夜间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 2.适度运动: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胃酸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年轻人在喝酒第二天若身体允许,可进行短时间散步;老年人则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缓慢散步,避免因运动过度加重身体负担。 三、就医情况 1.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如果喝酒第二天胃酸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呕血、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呕血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这些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这些严重症状都要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的人群,喝酒后第二天出现胃酸更要密切关注。这类人群本身胃黏膜就有一定损伤,喝酒后容易加重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应更加注意上述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若症状异常需及时就医,且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2025-10-17 11:27:38
  • 幽门螺杆菌2000多是不是很严重

    幽门螺杆菌2000多提示感染,但病情是否严重需结合检测方法、患者具体临床表现、有无并发症及不同人群特点综合判断,如儿童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群需兼顾基础疾病等情况,由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一、从感染相关角度看 对胃黏膜的影响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在胃黏膜定植,可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但数值本身不能说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些患者可能虽然幽门螺杆菌数值很高,但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上腹部不适等;而有些患者可能即使数值不是极高,但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胃黏膜病变,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与疾病进展风险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数值2000多提示感染较为明显,但病情是否严重还需看是否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并发症等。例如,若已经出现了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那病情相对就比较严重;如果只是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相对来说病情可能在早期阶段,但也需要重视进行治疗。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人群: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儿童出现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等情况。如果检测数值2000多,对于儿童来说,需要谨慎评估并及时考虑是否进行治疗干预,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健康的潜在影响需要重视,而且儿童用药有其特殊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群: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此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全面。数值2000多提示感染存在,在考虑治疗时,要权衡治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老年人基础疾病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所以需要综合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获益风险比。 总之,幽门螺杆菌检测数值2000多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否严重不能仅依据数值判定,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等多方面综合判断,然后由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7 11:26:07
  • 土霉素能不能治好肠炎

    肠炎由多种原因引起,土霉素曾可用于部分细菌感染性肠炎,但有局限性,非细菌感染性肠炎无效且有不良反应,肠炎正确治疗应先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土霉素非肠炎首选。 一、土霉素对部分细菌感染性肠炎的作用 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肠炎,土霉素理论上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感染相关的肠炎症状。例如,某些由大肠杆菌等敏感菌导致的肠道细菌感染性肠炎,土霉素可能对病原体有抑制效果,有助于减轻因细菌感染引发的腹泻、腹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很多细菌对土霉素已经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使得其抗菌效果大打折扣。 二、土霉素的局限性及不适用情况 (一)非细菌感染性肠炎无效 如果肠炎是由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等)、非感染性因素(如饮食不洁导致的非感染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药物性肠炎等)引起,土霉素是没有治疗作用的。比如过敏性肠炎是由于机体对食物等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肠道炎症,此时使用土霉素这类抗生素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不良反应问题 土霉素使用可能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例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对于本身就有肠炎胃肠道功能已经受影响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不适。而且长期或不当使用土霉素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等严重问题。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等还在发育阶段,使用土霉素可能影响牙齿发育导致牙齿发黄等,所以儿童应避免使用土霉素治疗肠炎。对于孕妇,土霉素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也不宜使用来治疗肠炎。 三、肠炎的正确治疗原则 对于肠炎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性肠炎,会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更敏感、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抗生素,而不是首选土霉素。对于非细菌感染性肠炎,则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措施,比如病毒感染性肠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饮食不当引起的肠炎需要调整饮食;过敏性肠炎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总之,土霉素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能治好肠炎,其应用受到很多限制,目前有更合适、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针对不同类型的肠炎进行治疗。

    2025-10-17 11:24:38
  • 胃出血后过几天才能进食

    胃出血后进食时间综合出血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多因素判断,少量胃出血病情稳定者24-48小时后可试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大量胃出血者禁食1-3天待评估后逐步进食,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进食时间需医生精细评估,患者及家属要遵医嘱逐步安全恢复进食。 不同病情阶段的进食安排 少量胃出血:当胃出血量较少,通过药物等治疗后出血已停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在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先给予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如每次100-150毫升的温米汤,观察1-2天,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腹痛、呕血、黑便复发等情况,可逐渐增加流质饮食的量和种类,如换成藕粉等。再过1-2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蛋羹等,但要注意避免过烫、过甜、过酸等刺激性食物。 大量胃出血:对于胃出血量大,可能需要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禁食时间会相对较长,可能需要禁食1-3天。在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当医生评估可以开始进食时,也是从少量流质饮食开始,然后逐步缓慢过渡,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更加谨慎。儿童胃出血后进食时间的把握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且对营养需求较为特殊。一般来说,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以及出血严重程度来确定进食时间,开始进食的流质饮食量要更少,且要保证营养均衡,比如可以选择适合儿童的清淡流质,如稀释的牛奶(需确认儿童无牛奶过敏等情况),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进食后的腹部症状、精神状态等。 老年人:老年人胃出血后进食时间的安排要考虑其胃肠功能减退、可能存在多器官功能衰退等情况。老年人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时速度要更慢,每次量要更少,观察时间要更长。因为老年人对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而且胃肠功能恢复可能更迟缓,所以在进食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消化道症状,如有无新的呕血、黑便出现,有无腹痛加重等情况。 胃出血后进食时间的确定是一个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精细评估的过程,患者及家属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步安全地恢复进食,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身体的康复。

    2025-10-17 11:21:57
  • 慢性胃炎能吃香蕉吗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吃香蕉,不过要根据自身具体病情及特殊人群情况合理调整食用量和方式,如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者可正常适量吃,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大量吃,儿童要适量且防噎呛、依病情遵医嘱,老年患者要选成熟度合适的、控血糖者平稳时适当吃且注意搭配。 一、慢性胃炎患者食用香蕉的一般情况 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适当食用香蕉通常是可行的。香蕉属于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不会对胃黏膜造成明显的刺激。从营养角度看,其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对身体有益。例如,香蕉中的钾元素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等。不过,也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比如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存在特殊的病情状态,如合并有严重的胃酸分泌异常等情况时,食用香蕉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不同病情下食用香蕉的细节 1.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的慢性胃炎患者:这类患者食用香蕉一般没有太多禁忌,可以正常适量食用。因为香蕉不会过度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为身体补充能量等营养。 2.胃酸分泌过多的慢性胃炎患者:虽然香蕉相对较温和,但也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食用。因为香蕉中含有一定的糖分等成分,大量食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酸分泌的相对增加,但一般来说适量食用问题不大,比如每天吃1-2根中等大小的香蕉是可以的。 三、特殊人群食用香蕉的注意事项 1.儿童慢性胃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用香蕉时要注意适量。如果是较小的儿童,要注意将香蕉切成合适的小块,避免噎呛等情况发生。同时,要根据儿童慢性胃炎的具体病情来调整香蕉的食用量,一般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食用。 2.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用香蕉时要注意选择成熟度合适的香蕉,过生的香蕉可能较难消化。另外,老年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要考虑香蕉中糖分对血糖的影响,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食用,并且要注意食用量与其他食物的搭配,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总之,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以吃香蕉,但需根据自身具体病情及特殊人群的不同情况来合理调整食用量和食用方式。

    2025-10-17 11:20: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