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向 Ta 提问
-
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 一、出血: 这是消化道溃疡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能是许多消化道溃疡患者的首发表现或唯一表现。当有大量出血时,会出现呕血情况;若为少量出血,则多表现为黑便。 二、穿孔: 因溃疡处局部黏膜层变得薄弱,穿孔发生率随之升高。胃或十二指肠是常见发生穿孔的器官。穿孔时会有刀割样疼痛,并向全腹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三、幽门梗阻: 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发。溃疡急性发作时,可因炎症水肿和幽门部痉挛而引起暂时性梗阻,部分人随着炎症好转可缓解;慢性梗阻则主要是由溃疡瘢痕收缩所致,通常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癌变: 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发生癌变。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的情况较少,而胃溃疡癌变的情况相对较多。若胃溃疡反复发作,就可能发生癌变,进而危及生命。 若患者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律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防止出现各类并发症。
2025-08-18 14:51:20 -
肝脏免疫组化定量AOD的一般范围是多少
肝脏免疫组化定量AOD范围随检测指标和肝脏组织状态不同而异正常肝脏部分标志物AOD处相对稳定区间病变肝脏相应标志物AOD会改变正常肝某些特异性蛋白标记AOD或在某范围需结合抗体及检测流程确定不同实验室因检测方法等因素有波动但依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的标准区间判定。 一、肝脏免疫组化定量AOD的一般范围概况 肝脏免疫组化定量中,平均光密度(AOD)的一般范围因所检测的具体免疫组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状态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在正常肝脏组织中,部分常见标志物的AOD通常处于相对稳定区间,而病变肝脏(如肝脏肿瘤等)中相应标志物的AOD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对于正常肝脏组织中某些特异性蛋白标记的免疫组化检测,AOD可能在0.1~0.3范围内,但这仅是举例,实际需结合具体抗体及检测流程确定。通常需通过标准化的临床免疫组化检测流程,对比正常肝脏组织与病变肝脏组织的检测结果来界定准确范围,不同实验室因检测方法、抗体批次等因素可能存在一定波动,但均遵循基于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的标准区间来判定。
2025-08-18 14:48:43 -
熊去氧胆酸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熊去氧胆酸可用于治疗直径小于且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固醇型胆结石促进其溶解,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线用药能改善肝功指标、延缓进展及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可补充胆汁酸纠正回肠切除术后胆汁酸流失引起的腹泻的代谢异常来缓解腹泻。 一、胆固醇型胆结石 熊去氧胆酸可用于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从而促进胆固醇结石的溶解。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胆固醇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一定的溶解效果。 二、胆汁淤积性肝病 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线用药,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水平,延缓疾病进展。研究显示,长期应用熊去氧胆酸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回肠切除术后胆汁酸流失引起的腹泻 当患者因回肠切除术后出现胆汁酸流失导致的腹泻时,熊去氧胆酸可通过补充胆汁酸,纠正胆汁酸代谢异常,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2025-08-18 14:45:21 -
要检查下腹部疼痛需要挂什么科室
肚子痛是一个涵盖多种疾病的症状,因此在看病挂号时有多种选择,具体如下: 一、消化科:这是肚子痛最常涉及的科室之一。通常伴有消化道相关症状,比如腹痛同时还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情况。这是因为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如胃肠道炎症、消化功能紊乱等都可能引发肚子痛及这些伴随表现。 二、外科或急诊:一般适用于急性腹痛且原因不明的情况,疼痛往往比较剧烈,此时可以选择挂急诊或者外科。比如一些急性的腹部创伤、严重的腹膜炎等可能导致这种剧烈的急性腹痛。 三、泌尿科:若是下腹疼痛,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发热等症状,则通常要考虑泌尿科。常见的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就会有这样的症状组合。 四、妇科: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伴有月经不调以及其他症状,且疼痛多在下腹部。这可能与妇科的一些疾病相关,比如妇科炎症、月经相关问题等。 总之,当出现肚子痛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伴随症状来选择合适的科室挂号就诊,以便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025-08-18 14:41:51 -
肝脏在哪个位置
肝脏主要位于人体右上腹部,大部分隐匿右膈下季肋深面,小部分跨前正中线达左上腹,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下界与右肋弓大体一致,正常成人右肋弓下一般不能触及,剑突下可触及不超3-5厘米,儿童右肋弓下2-3厘米可触及因胸廓小肝脏大,受体型影响瘦者位置更低,呼吸时随膈肌运动上下移动,深呼吸下移约1-2厘米。 体表投影:肝脏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下界与右肋弓大体一致,正常成人在右肋弓下一般不能触及肝脏,但若体型偏瘦等情况,剑突下可触及肝脏下缘,多不超过3-5厘米;儿童肝脏位置相对较低,3岁以下健康儿童的肝脏下缘常可在右肋弓下2-3厘米处触及,这与儿童胸廓相对较小、肝脏相对较大等生理特点相关。 受体型等因素影响:体型较瘦者肝脏位置可能相对更低;呼吸时,肝脏会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深呼吸时肝脏可下移约1-2厘米,这是因为膈肌的运动带动肝脏位置改变。
2025-08-18 1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