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到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做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2004年到2005年在日本东京癌研究会病院研修,主攻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现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行政副主任。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消化内镜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抗癌之窗等杂志编委。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985课题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如《6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不同胃黏膜病变的细胞增殖变化规律及其意义》、《PCNA、EGFR、TGFRⅠ和TGFR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窦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早期胃癌胃镜下诊断方法的进展》、《早期胃癌胃镜下治疗的进展》、《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如何选择内镜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胃镜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50余篇,主译英文《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日文《食管癌和胃癌的ESD策略与实践》等论著5部,参编参作专业图书7部,其中参编图书《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获“五个一工程”奖。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工作,1995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6年、1999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北京朝阳医院优秀教师。2003年参加抗击SARS的临床一线工作,获突出贡献奖。展开
个人擅长
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展开
  • 溃疡性结肠炎能否吃土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常可吃土豆,因其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易于消化,其膳食纤维还能调节肠道环境,但急性发作期需适当限制摄入量,儿童和老年患者食用时也需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 一、土豆的营养成分特点 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患者提供能量。每100克土豆大约含有17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可为患者日常活动提供基础能量支持。同时,土豆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每100克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27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还含有维生素B族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此外,土豆含有膳食纤维,其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果胶等,适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正常功能的维持。 二、对肠道的影响 1.易于消化:土豆质地相对柔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在病情稳定期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过度刺激。土豆经过烹饪后,比如煮软、做成土豆泥等形式,更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不会加重肠道的消化负担。例如,将土豆煮烂后制成土豆泥,其颗粒细小,适合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用。 2.调节肠道环境:土豆中的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预防便秘,而便秘可能会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症状。同时,膳食纤维还能被肠道中的有益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短链脂肪酸对肠道上皮细胞有营养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不过,若患者处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出现严重腹泻、腹痛等症状时,需适当限制土豆的摄入量,因为此时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弱,过多食用土豆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对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食用土豆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软烂,如做成土豆糊等,并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来控制食用量,以保证既摄入营养又不会加重肠道不适。对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样要关注烹饪后的土豆质地,确保易于消化,同时也要根据自身肠道耐受情况调整食用量。

    2025-09-29 10:22:33
  • 急性胃肠炎会便血吗

    急性胃肠炎有可能便血,严重炎症损伤胃肠道黏膜致小血管破裂出血可引发,细菌感染致的急性胃肠炎如细菌性痢疾常现黏液脓血便,病毒感染严重时也可能少量便血,儿童肠道娇嫩更易,成人有基础病时也会,出现便血无论何年龄段都要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 病因机制:当急性胃肠炎较为严重时,炎症可能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黏膜下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便血。例如,由志贺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于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出现黏液脓血便,这是因为志贺菌产生的毒素会侵袭肠道黏膜,造成黏膜的炎症、坏死和溃疡,进而导致便血。 表现特点: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出现便血,粪便中可能会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表现为脓血便,粪便性状可呈稀便、黏液便等。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相对较少出现便血情况,但也不是绝对的,部分严重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肠道黏膜轻度损伤而出现少量便血。 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患急性胃肠炎时,由于其肠道黏膜相对娇嫩,更容易受到炎症的损伤。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出现便血,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粪便情况,若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儿童便血时还需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要警惕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情况。 成人:成人患急性胃肠炎出现便血时,要考虑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因素。例如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成人,患急性胃肠炎时可能会加重肠道黏膜的损伤而导致便血。成人便血时需关注便血的量、颜色等,少量便血可能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大量便血则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甚至鲜血便,同时要注意自身是否有腹痛、腹泻加重等情况,以便及时评估病情。 当发生急性胃肠炎并出现便血时,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粪便培养、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9 10:20:45
  • 接吻会传染幽门螺杆菌吗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接吻有传染可能但非必然,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有胃部基础疾病人群需注意避免相关密切口-口接触,儿童要防家长传染,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易严重且治疗难,胃部基础疾病人群感染会加重病情需注意避免接吻感染并及时监测治疗。 一、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口-口传播方面,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都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二、接吻传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 1.存在传染可能:如果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接吻过程中,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通过唾液交换传播给另一方。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口腔中存活,当双方口腔黏膜有破损等情况时,就更增加了传染的风险。 2.并非必然传染:虽然接吻存在传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接吻就一定会被传染。这与双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量、自身的免疫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自身免疫力较强的人,可能在接触少量幽门螺杆菌时,凭借自身免疫系统将其清除,而不会被感染。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若家长感染幽门螺杆菌,应避免与儿童过于亲密的接触,如亲吻儿童口腔等,以降低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因为儿童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并且治疗相对成人可能会有更多需要谨慎考虑的方面。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易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且感染后治疗难度可能增加,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密切的口-口接触行为。 3.有胃部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若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这类人群更应注意避免通过接吻等方式感染幽门螺杆菌,同时要积极监测自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一旦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2025-09-29 10:18:24
  • 胰腺炎吃什么药治疗

    胰腺炎治疗涉及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感染性胰腺炎的抗生素、解痉镇痛药等,不同药物有各自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如生长抑素类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且需注意血糖,PPI维持胃内pH值减少并发症,抗生素按情况选用,解痉药有禁忌及不同人群调整剂量等。 一、抑制胰酶分泌药物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抑制胰液分泌,减少胰酶对胰腺自身的消化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奥曲肽能有效改善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适用于中重度胰腺炎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血糖波动等不良反应,尤其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糖。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PPI):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胃酸可刺激胰液分泌,PPI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液分泌。临床研究显示,使用PPI能有效维持胃内pH值在一定水平,减少胰腺炎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调整剂量,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抗生素 用于感染性胰腺炎:若胰腺炎合并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合适抗生素。如怀疑肠道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且合适的抗生素;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生素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四、止痛药物 解痉镇痛药:如山莨菪碱等,可缓解胰腺痉挛引起的疼痛。山莨菪碱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对于胰腺炎引起的腹痛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其特殊生理状况,儿童使用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

    2025-09-29 10:16:41
  • 肠子绞痛会是什么原因

    肠子绞痛即肠绞痛,其常见原因包括饮食因素(婴儿期可能是配方奶蛋白质过敏或不耐受、喂奶吸入过多空气,成人期可能是进食过多易产气或不洁食物)、消化系统疾病(肠道梗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其他因素(腹部受凉、腹部手术史、全身性疾病如铅中毒等)。 饮食因素: 婴儿期:对于婴儿来说,可能是对配方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或不耐受,比如部分婴儿肠道无法很好地消化牛奶蛋白中的某些成分,从而引发肠绞痛。另外,喂奶时吸入过多空气,也会导致肠绞痛,婴儿在哭闹时容易吞咽空气,进而引起肠道内气体积聚,引发绞痛。 成人期:进食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肠道胀气,引起肠绞痛。还有可能是进食了不洁食物,被细菌、病毒等污染的食物进入肠道后,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导致肠绞痛。 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梗阻: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能发生,如肠粘连、肠道肿瘤等原因可引起肠道梗阻,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近端肠道扩张,刺激肠道蠕动增强,从而出现肠绞痛,常伴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炎症性肠病:像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引发肠绞痛,还可能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肠道蠕动功能失调,容易出现肠绞痛,疼痛程度不一,排便或排气后可能会缓解,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 其他因素: 腹部受凉:尤其是儿童,腹部保暖不当,着凉后肠道平滑肌收缩,引起肠绞痛。 腹部手术史: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导致肠绞痛。 全身性疾病:如铅中毒等,铅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痉挛,引起肠绞痛,同时可能伴有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2025-09-29 10:14: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