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获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到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做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2004年到2005年在日本东京癌研究会病院研修,主攻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现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行政副主任。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消化内镜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抗癌之窗等杂志编委。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985课题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如《6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不同胃黏膜病变的细胞增殖变化规律及其意义》、《PCNA、EGFR、TGFRⅠ和TGFR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窦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早期胃癌胃镜下诊断方法的进展》、《早期胃癌胃镜下治疗的进展》、《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如何选择内镜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胃镜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50余篇,主译英文《奈特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图谱》、日文《食管癌和胃癌的ESD策略与实践》等论著5部,参编参作专业图书7部,其中参编图书《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获“五个一工程”奖。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工作,1995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6年、1999年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北京朝阳医院优秀教师。2003年参加抗击SARS的临床一线工作,获突出贡献奖。展开
个人擅长
临床工作20多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诊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胆、胰疾病,善于处理涉及多系统的疑难复杂疾病。能熟练操作内镜,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展开
  • 放屁很臭是怎么回事

    放屁很臭可因饮食中过多摄入高蛋白高油脂类及含特殊硫化物食物、肠道菌群失调致发酵紊乱、消化系统疾病影响消化吸收、药物破坏菌群平衡引发,儿童需饮食均衡避免易产气且可能致屁臭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老年人应定期做消化系统体检选易消化食物,孕妇要适度控食兼顾营养均衡与消化良好以保自身及胎儿健康。 一、饮食因素导致放屁很臭 过多摄入高蛋白、高油脂类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等,此类食物在肠道内分解时会产生较多含硫等成分的有异味气体;另外,食用洋葱、大蒜、豆类等含有特殊硫化物的食物,其中的硫化物经肠道细菌分解后也会使屁味变臭。 二、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放屁很臭 当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占优势时,肠道的正常发酵功能出现紊乱,食物在肠道内被异常发酵,从而产生大量有臭味的气体,导致放屁很臭。 三、消化系统疾病导致放屁很臭 若患有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使得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就进入肠道,进而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有异味的气体,表现为放屁很臭。 四、药物因素导致放屁很臭 某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从而引发放屁很臭的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多摄入易产气且可能导致屁臭的食物,如豆类等,保证食物多样化,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及消化功能。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消化系统相关体检,关注肠道健康状况,若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在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因消化功能减退导致的放屁异常。 孕妇:要适度控制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出现放屁很臭的情况,饮食应兼顾营养均衡与消化吸收良好,以保障自身及胎儿健康。

    2025-09-29 10:04:13
  • 溃疡性结肠炎大便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大便特点多样,有便血(粪便混有鲜血、黏液或脓血,出血程度各异)、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糊状或稀水样)、黏液便(粪便伴过多黏液)、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细,因肠道狭窄致粪便通过受阻),这些特点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等,具体诊断需结合多方面综合进行。 便血: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粪便中可混有鲜血、黏液或脓血。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出血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粪便表面有少量血迹,重者可能出现大量便血。对于儿童患者,大量便血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需密切关注;成年患者大量便血则可能引起血容量不足等严重后果。 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另一重要特征。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多为糊状,严重时可为稀水样便。腹泻的发生与肠道炎症导致的肠道蠕动加快、吸收功能紊乱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腹泻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腹泻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成年患者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黏液便:粪便中常伴有黏液,黏液与粪便混合,使粪便变得黏稠。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分泌过多黏液所致。黏液便的出现反映了肠道炎症的活动程度,黏液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的轻重。 大便性状改变:除了上述便血、腹泻、黏液便外,还可能出现大便变细等情况。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导致肠道狭窄,粪便通过受阻,从而使大便形状变细。对于老年患者,肠道狭窄可能增加肠梗阻等并发症的风险,需格外警惕。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便特点是其病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观察大便的这些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疾病的活动情况等。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进行。

    2025-09-29 10:02:30
  • 无痛肠镜是全麻醉吗

    无痛肠镜采用全身麻醉,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受检者镇静睡眠无感知完成检查,适合特定人群但有禁忌情况,其麻醉有安全性且恢复较快,实施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全面评估。 一、麻醉方式的具体操作及原理 静脉注射的麻醉药物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皮层相关区域,从而让受检者失去意识、痛觉消失,这样在检查过程中受检者不会感受到疼痛和不适。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适合对肠镜检查有恐惧心理、不能耐受普通肠镜检查疼痛的人群。但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对麻醉药物过敏等情况的人群则不适合采用无痛肠镜。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进行无痛肠镜时要更严格评估心肺功能,确保麻醉风险可控,检查前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儿童: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选择无痛肠镜,因为儿童对麻醉药物的代谢等情况与成人不同,风险相对更高,若必须进行,要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操作,充分评估风险。 有病史人群:如有神经系统疾病、肝脏或肾脏功能严重异常等病史的人群,进行无痛肠镜时麻醉医生需要格外谨慎评估和调整麻醉方案。 三、无痛肠镜麻醉的安全性及恢复情况 安全性:目前无痛肠镜所采用的麻醉药物及操作流程相对安全,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麻醉医生操作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等,但会有相应的监测和急救措施来保障安全。 恢复情况:检查结束后,麻醉药物会很快代谢,受检者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几十分钟到1-2小时左右)就能苏醒,苏醒后可能会有轻微头晕等不适,但通常会很快缓解。 总之,无痛肠镜是通过全身麻醉的方式来实现检查时无痛苦,但在实施前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进行全面评估。

    2025-09-29 10:01:00
  • 李子空腹吃了胃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空腹吃李子易致胃不舒服,原因包括胃酸分泌刺激过多,因李子含果酸,空腹时胃酸会大量分泌刺激胃黏膜致反酸烧心等;胃肠蠕动加快及胃肠敏感,空腹时李子促胃肠蠕动过剧可致腹胀隐痛等,胃肠敏感人群如患胃肠疾病者空腹吃更易加重不适;还受个体差异影响,如胃肠功能差的老人、胃肠功能不完善的儿童空腹吃李子易胃不舒服。 一、胃酸分泌刺激过多 李子中含有一定量的果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空腹时,胃内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因果酸的刺激而大量分泌。过多的胃酸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出现反酸、烧心等感觉。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空腹食用富含果酸的水果后,约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出现胃部酸度过高引发的不适症状。 二、胃肠蠕动加快及胃肠敏感 1.胃肠蠕动方面 空腹状态下,胃肠相对较为空虚,李子进入胃内后可能会促进胃肠蠕动加快。如果胃肠蠕动过于剧烈,可能会引起胃部的不适感,比如腹胀、隐痛等。有研究显示,部分人群空腹吃李子后,胃肠蠕动频率较正常进食时明显增加。 2.胃肠敏感因素 有些人本身胃肠功能较为敏感,空腹食用李子时,李子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成为刺激因素,引发胃肠的应激反应,导致胃不舒服。比如本身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基础胃肠疾病的人群,空腹吃李子更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对于这类人群,其胃黏膜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或敏感,李子的刺激会加重不适症状。 三、个体差异影响 不同个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的胃对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空腹吃李子时就容易出现不适。例如,老年人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空腹食用李子后更易出现胃部不适;而一些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的儿童,空腹吃李子也可能因为消化系统未完全成熟而感到胃不舒服。

    2025-09-29 09:58:50
  •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特点

    急性胰腺炎的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与胰腺炎症刺激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疼痛性质常为持续性钝痛等,程度因病情而异,儿童表述不精准,女性特殊时期敏感度略有差异;疼痛程度与病程有关,早期可能随病情变化,儿童病情变化快,既往病史者再次发作有差异;常在饱餐、饮酒后发作,女性特殊生理状态、高脂血症患者更需关注诱发因素。 疼痛性质 常为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程度轻重不一。轻型急性胰腺炎多为中度疼痛,重型者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年龄较小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性质,但可通过哭闹、烦躁等表现推测疼痛较剧烈情况。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不同对疼痛敏感度略有差异,但急性胰腺炎疼痛本质不受性别生理周期本质影响。 疼痛程度与病程关系 初期疼痛程度可能随病情发展有变化。在病程早期,炎症开始刺激时疼痛可能逐渐加重,随着病情控制等情况疼痛可能有所缓解,但重型胰腺炎疼痛可持续不缓解。儿童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等与成人不同,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疼痛程度变化可能更难预测。有既往胰腺炎病史者再次发作时疼痛特点可能与初次有差异,比如可能疼痛出现更早或程度更重等情况。 诱发因素与疼痛关系 常在饱餐、饮酒后发作腹痛。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大量饮酒可刺激胰腺分泌,导致胰管内压力升高,引发胰腺自身消化,从而出现腹痛。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由于身体代谢等改变,若有诱发因素刺激更易引发急性胰腺炎及相应腹痛。有高脂血症病史者,高脂血症可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等,也是引发急性胰腺炎腹痛的重要危险因素,需特别关注这类人群的饮食等诱发因素。

    2025-09-29 09:57: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