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卫娟,女,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乳腺外科副主任。目前任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病防治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英国Cardiff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乳腺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专攻乳腺疾病单病种,特长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各种乳腺癌根治术,及乳房切除术后假体再造手术;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多次去美国和欧洲的参加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和交流,并多次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发言。主持和参加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加编写了《乳腺癌内科治疗》和《乳腺癌保乳治疗》,作为编委参加编写《妇科内分泌疾病检查项目及应用》和《小分子RN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展开
  • 乳房疼怎么回事

    乳房胀痛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生理性因素含青春期乳房发育、月经周期相关、孕期乳房变化;病理性因素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的相应症状表现;特殊人群中孕期需留意异常红肿及时就医,哺乳期要正确哺乳防乳汁淤积,中老年女性乳房疼需警惕恶性病变并定期做乳腺检查。 一、生理性因素 1.青春期乳房发育阶段:青春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促使乳房开始发育,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感,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随乳房发育成熟可逐渐缓解,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波动相关。 2.月经周期相关:女性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乳腺组织会发生增生,进而可能引发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后体内激素水平恢复,乳房胀痛症状多可减轻,这种情况与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动态变化紧密相连。 3.孕期乳房变化:孕期体内会大量分泌激素,乳房为后续哺乳做准备,会出现胀痛感,通常属于正常生理过程,是身体为哺乳功能启动的适应性变化。 二、病理性因素 1.乳腺增生: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或刺痛,可触及结节状或片状肿块,月经前症状往往加重,月经后有所缓解,相关研究显示约70%-80%的乳腺增生患者存在乳房疼痛症状,其发病机制与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异常有关。 2.乳腺炎:哺乳期女性易患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后合并细菌感染所致,除乳房疼外,常伴有局部红肿、发热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非哺乳期乳腺炎相对少见,病因较为复杂,同样会引发乳房疼痛,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3.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为无痛性肿块,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乳房胀痛,肿块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其发生与乳腺组织的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 4.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乳房隐痛、刺痛或牵拉痛,还可能伴有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表现,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癌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房疼痛症状,乳腺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期女性出现乳房疼需留意有无异常红肿等情况,及时就医排查,因为孕期乳房变化可能伴随一些潜在问题;哺乳期女性要注重正确哺乳方式,防止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需保持乳房清洁,及时排空乳汁;中老年女性乳房疼时更要警惕乳腺癌等恶性病变,建议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2025-10-14 14:53:09
  • 女性乳头逐渐变大变硬的原因是什么

    乳头变大变硬可由青春期发育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致雌激素分泌增加、孕期胎盘分泌激素促使乳腺发育、经期前激素波动致乳腺增生波及乳头、外伤刺激致局部充血水肿、乳腺疾病(乳头乳晕炎因细菌感染致红肿疼痛变硬、乳腺导管扩张症致乳头内陷变硬伴溢液)引起,青春期要正确认识身体变化并保持乳头清洁,孕期需选舒适宽松内衣避免摩擦,经期前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外伤后持续异常或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乳腺疾病要及时明确感染类型或进一步检查诊断并处理,特殊人群各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青春期发育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逐渐激活,雌激素分泌显著增加,乳腺组织开始增生发育,乳头作为乳腺的组成部分,会随乳腺发育而逐渐变大变硬,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即可。 二、孕期变化 怀孕后,胎盘会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激素促使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乳头乳晕区域的色素沉着增加,乳头也会相应增大变硬,这是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的生理性改变,孕期需注意乳头:选择舒适、宽松的内衣,避免过度摩擦。 三、经期前激素波动 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呈周期性波动,经前阶段体内激素波动可导致乳腺组织出现生理性增生,这种增生可能波及乳头,引起乳头胀痛、变大变硬:,一般月经来潮后,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多可缓解,经期前:女性可通过: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来:减轻不适。 四、外伤:刺激 乳头部位若受到外力撞击、摩擦等外伤,局部组织会因受损出现充血水肿,进而表现为乳头变大变硬,此类情况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若:外伤后乳头持续异常或伴有疼痛加剧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 五、乳腺疾病影响 (一)乳头乳晕炎 多由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炎症累及乳头乳晕时,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变硬等表现,常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感染类型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发生阻塞、扩张,病变累及乳头时,可出现乳头内陷、变硬等表现,同时可能伴有乳头溢液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提示 青春期女性应正确认识身体发育变化,保持乳头清洁卫生;孕期女性需注重乳头护理,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乳头受压;经期前女性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饮食清淡;若乳头变大变硬伴有疼痛加剧、异常溢液等异常表现,无论处于何种年龄段,均应及时就诊,排查健康:问题,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4 14:52:42
  • 乳腺结节必须手术吗

    乳腺结节是否必须手术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包括结节性质(良性如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可根据情况随访或手术,恶性即乳腺癌通常需手术)、结节大小(较大结节倾向手术)、生长速度(短时间明显增大多建议手术)、患者个体情况(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需综合这些因素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一、根据结节性质判断 1.良性结节 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多数为单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对于较小的纤维腺瘤(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若没有明显症状且生长缓慢,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监测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但如果纤维腺瘤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或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也可考虑手术切除。 乳腺囊肿:多因乳腺导管扩张、乳汁潴留等引起,可单发或多发。较小的单纯性囊肿,若无症状可不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对于较大的囊肿(直径大于3厘米),或伴有明显胀痛等症状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治疗,若复发可再次穿刺或考虑手术切除。 2.恶性结节:即乳腺癌,一旦确诊,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乳房肿瘤切除术、乳房根治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决定。早期乳腺癌通过手术等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二、结合结节大小、生长速度等因素 1.结节大小:一般来说,较大的结节相对更倾向于手术干预。例如,结节直径大于2厘米时,手术切除相对更具必要性,因为较大结节发生恶变的风险可能相对增高,且临床症状可能更明显。 2.生长速度:如果乳腺结节在短时间内(如3-6个月内)明显增大,提示可能存在不良病变的倾向,这种情况下多建议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并进行相应治疗。 三、考虑患者个体情况 1.年龄因素:年轻患者的乳腺结节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年轻女性的乳腺组织相对活跃,对于一些良性结节的处理需充分考虑对未来生育、哺乳等的影响。而老年患者的乳腺结节,恶变风险相对更高,所以更倾向于积极评估后考虑手术。 2.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乳腺结节的发展。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在考虑结节处理时,除了病变本身因素外,还需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同时根据结节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3.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其乳腺结节更应积极评估,必要时手术切除以排除恶性可能。 总之,乳腺结节不一定必须手术,需要综合结节性质、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患者个体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2025-10-14 14:51:23
  • 乳腺结节可以揉吗

    乳腺结节不可以随意揉按,不同类型结节随意揉按有不同风险,良性结节可能致局部损伤等,恶性结节可致癌细胞播散;应正确对待,定期观察,可疑恶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再规范处理;特殊人群如育龄、中老年女性及有乳腺病史人群要重视且遵个性化诊疗方案。 不同类型乳腺结节的特点及揉按风险 良性乳腺结节: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即使是良性结节,盲目揉按也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水肿,影响对结节的观察和判断。例如乳腺纤维腺瘤,其本身有特定的病理结构,揉按无法使其消退,还可能因机械刺激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在某些情况下加速其生长(虽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存在风险)。 恶性乳腺结节:即乳腺癌相关结节,揉按可能导致癌细胞的播散。癌细胞可通过揉按造成的局部组织损伤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正确对待乳腺结节的做法 定期观察:对于一些较小的、考虑为良性可能性大的乳腺结节,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等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等变化情况。一般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乳腺超声,根据具体情况再调整复查间隔。 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如果乳腺结节有可疑恶性的表现,如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等,需要进一步进行乳腺穿刺活检等检查以明确结节性质。例如,当超声发现乳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有微小钙化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根据结节性质规范处理: 若为良性结节且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观察为主,但如果结节较大或有胀痛等明显不适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切除。 若是恶性结节,则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乳腺结节可能受激素影响有一定变化。这部分人群更应重视乳腺结节的监测,因为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结节的状态。在进行乳腺检查和日常观察时要更加细致,按照医生要求规范进行相关检查。 中老年女性:中老年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发现的乳腺结节要持更谨慎的态度。一旦发现异常结节,应尽快明确性质,因为中老年女性的身体机能相对下降,疾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及时处理非常关键。 有乳腺病史人群:既往有乳腺良性疾病史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其乳腺结节的处理需要更加个体化且严密监测。这类人群本身属于乳腺疾病的高危人群,随意揉按乳腺可能掩盖病情变化或带来额外风险,必须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诊疗方案进行管理。

    2025-10-14 14:49:23
  • 如何消副乳的健身动作

    通过扩胸运动、俯卧撑变式、哑铃侧平举、拉伸运动等方式可改善副乳状况,扩胸运动锻炼胸大肌等促进血液循环消耗脂肪;俯卧撑变式针对性刺激副乳周围肌肉;哑铃侧平举塑造肩部线条消耗副乳脂肪;拉伸运动放松肌肉促进淋巴循环改善副乳外观,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且有疾病者需适当调整。 一、扩胸运动 1.动作要领:保持背部挺直,肩膀放松,双手握住拉力器或双手交叉抱于胸前,然后缓慢用力将双臂向两侧扩展,感受胸部和腋下副乳区域肌肉的拉伸,每组进行15-20次,每天可进行3-4组。 2.原理:通过双臂的外扩动作,能够有效锻炼胸大肌和腋下周围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助于消耗副乳部位的脂肪,使副乳部位的肌肉更加紧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副乳状况。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可以进行,若有肩部或背部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动作幅度和强度。 二、俯卧撑变式 1.动作要领:双手撑地,间距略宽于肩部,身体保持直线,然后缓慢弯曲肘部,降低身体高度,接近地面时再用力撑起身体。在做俯卧撑变式时,可以将手的位置适当外移,这样能更多地针对副乳区域肌肉进行锻炼,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 2.原理:俯卧撑本身是锻炼上肢、胸部、核心等部位肌肉的经典动作,通过调整手的位置进行变式,能更有针对性地刺激副乳周围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消耗脂肪。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体能调整每组次数和组数,比如年轻人可适当增加强度,年长者则适当减少。对于有肩肘疾病的人群需谨慎,避免加重病情。 三、哑铃侧平举 1.动作要领:手持哑铃,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然后缓慢向两侧抬起手臂,直至与肩部平行,注意保持肘部微屈,每组进行12-18次,每天3-4组。 2.原理:哑铃侧平举主要锻炼的是三角肌中束,同时也能带动副乳区域肌肉参与运动,有助于塑造肩部线条,消耗副乳部位脂肪。不同性别人群均可进行,但对于有肩部损伤病史的人群,要先咨询医生,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并控制动作幅度。 四、拉伸运动 1.动作要领:站立位,将一侧手臂向上伸直,然后向对侧拉伸,感受腋下到肩部区域的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每组每侧进行2-3次,每天可多次进行。 2.原理:通过拉伸动作可以放松副乳周围紧张的肌肉,促进淋巴循环,帮助排出副乳部位堆积的代谢废物,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副乳的外观。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进行,对于柔韧性较差的人群,可逐步增加拉伸幅度,避免拉伤。

    2025-10-14 14:48: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