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卫娟,女,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乳腺外科副主任。目前任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病防治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英国Cardiff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乳腺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专攻乳腺疾病单病种,特长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各种乳腺癌根治术,及乳房切除术后假体再造手术;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多次去美国和欧洲的参加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和交流,并多次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发言。主持和参加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加编写了《乳腺癌内科治疗》和《乳腺癌保乳治疗》,作为编委参加编写《妇科内分泌疾病检查项目及应用》和《小分子RN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展开
  • 乳腺癌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吃内分泌药

    乳腺癌术后吃内分泌药时间综合多因素考量,一般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特殊人群如老年、年轻、有基础疾病患者有不同情况需关注,老年要更谨慎评估身体指标,年轻要沟通生育等影响,有基础疾病者需先控稳基础疾病再开始且监测相关指标。 乳腺癌患者术后吃内分泌药的时间需综合多种因素考量。通常在患者身体基本恢复,一般是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根据病情等情况启动内分泌治疗。例如,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一般建议在身体状况允许,伤口愈合良好后就可以开始服用内分泌药物,多数在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考虑开始服用内分泌药时,要更密切关注身体恢复状况,如营养状况、肝肾功能等。一般在术后身体恢复平稳,通常也是在1个月左右,但需要更谨慎评估身体各项指标是否能耐受药物治疗,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等有影响,要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年轻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开始服用内分泌药的时间同样在术后1个月左右,但要考虑到内分泌治疗可能对月经等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生育等方面的影响,在开始用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在身体恢复良好的基础上启动治疗。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果患者术后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开始服用内分泌药的时间需要更严格评估。要先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可能需要在术后身体恢复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待基础疾病稳定,身体能够耐受药物时,通常在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服用,但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和内分泌药相关指标。

    2025-10-14 12:36:45
  • 乳晕大是什么原因

    乳晕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不同人种个体间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差异、青春期雌激素升高致乳晕增大颜色加深、孕期哺乳期激素大幅上升致乳晕明显变化及产后可能部分未恢复、年龄增长致皮肤胶原蛋白流失乳晕松弛老化、遗传因素使家族女性亲属乳晕普遍大时个体受影响、体重增加身体肥胖致乳房周围脂肪堆积视觉上乳晕相对更大。 一、生理因素差异 不同人种、个体之间存在生理差异,部分人群天生乳晕相对较大,这与遗传的身体特征有关,属于正常的生理表现范畴,是由基因决定的个体身体结构特点。 二、激素变化影响 1.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会刺激乳晕部位的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同时促使乳晕组织增生,导致乳晕出现增大、颜色加深等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 2.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怀孕后,体内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上升,乳晕部位会因激素刺激出现明显的增大、颜色加深现象,这是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的生理性适应,一般在分娩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部分女性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至孕前状态。 三、年龄增长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胶原蛋白逐渐流失,皮肤弹性下降,乳晕部位的皮肤也会出现松弛、老化现象,进而导致乳晕逐渐变大,这是机体自然衰老在乳房部位的一种表现。 四、遗传因素作用 乳晕大小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的女性亲属乳晕普遍较大,个体受遗传基因影响,自身乳晕偏大的概率会相对较高,这是由基因传递决定的身体形态特征。 五、肥胖相关影响 当体重增加、身体肥胖时,乳房周围的脂肪堆积增多,可能会使乳晕在视觉上显得相对更大,因为脂肪的分布改变会影响乳晕与乳房整体的比例关系。

    2025-10-14 12:36:19
  • 乳腺癌可以吃鸡蛋吗

    乳腺癌患者通常可吃鸡蛋,鸡蛋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等,但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摄入量,无特殊情况每天吃1-2个可行,伴高血脂要控蛋黄摄入,术后及放化疗期可依自身状况合理食用,保证获取营养不影响病情控制与健康。 鸡蛋的营养成分及对乳腺癌患者的益处 鸡蛋富含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维持乳腺癌患者的身体正常代谢、修复组织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鸡蛋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乳腺癌患者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帮助。 不同情况的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如果乳腺癌患者没有合并高脂血症等特殊情况,日常适量吃鸡蛋是可行的。一般每天吃1-2个鸡蛋不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但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那么需要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尤其是蛋黄部分,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可能会对血脂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可能间接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术后康复期:术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需要补充营养促进恢复,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等恢复过程。但同样需要根据自身的血脂等情况来调整鸡蛋的食用量。 放疗、化疗期间:在放疗、化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消耗增加等情况,鸡蛋提供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所需。不过,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来调整鸡蛋的烹饪方式,比如做成鸡蛋羹等相对容易消化的形式。 总之,乳腺癌患者可以吃鸡蛋,但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是否合并高血脂等,合理调整鸡蛋的摄入量,以保证在获取鸡蛋营养的同时,不影响病情的控制和身体的健康。

    2025-10-14 12:35:30
  • 乳腺增生禁忌五种食物

    乳腺增生者需减少高盐食物摄入以维持生理平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乳腺加重疼痛,减少油炸油腻食物因影响雌激素代谢,限制咖啡及含咖啡因饮料因干扰代谢加重胀痛,避免激素类滋补品因其含类似激素成分可能刺激乳腺加重病情。 一、高盐食物 高盐饮食会影响人体水钠代谢平衡,进而干扰体内激素调节。例如腌制的咸菜、腊肉等,长期大量摄入高盐食物可能导致乳腺组织水肿加重,使乳腺增生相关的胀痛等症状更为明显。对于本身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应减少高盐食物摄入,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平衡。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花椒、生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引发乳腺局部血管扩张,加重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处于乳腺增生发作期的人群,更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三、油炸油腻食物 炸鸡、油条、肥肉等油炸油腻食物富含大量脂肪,过多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影响雌激素的正常代谢。而雌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与乳腺增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乳腺增生患者需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取,以利于乳腺健康的维护。 四、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咖啡中的咖啡因成分可能干扰乳腺组织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激素的平衡状态。长期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带来的乳房胀痛等症状,因此乳腺增生患者应限制咖啡及相关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 五、激素类滋补品 蜂王浆等激素类滋补品含有类似激素的成分,可能会影响乳腺的激素水平平衡。对于乳腺增生患者而言,摄入这类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可能会刺激乳腺组织,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应避免食用此类激素类滋补品。

    2025-10-14 12:34:58
  • 乳腺增生都有哪些症状

    乳腺增生可致乳房疼痛具周期性与月经相关、肿块单发或多发随月经变化、少数有乳头溢液且血性需警惕其他病变、部分伴情绪改变且受天气劳累影响不同年龄段需鉴别诊断。 一、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引发的乳房疼痛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与月经周期紧密相关。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使乳房胀痛加剧,月经后随着激素水平逐渐恢复,疼痛会有所缓解。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胀痛、刺痛等不同感觉,疼痛范围可累及单侧或双侧乳房,还可能向腋窝、肩背部放射。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乳腺增生患者会出现周期性乳房疼痛症状。 二、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增生常见症状之一。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质地韧或中等硬,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但可活动。肿块形态多样,常见片状、结节状等。月经前由于激素影响,肿块会增大且质地变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一般来说,这类肿块多为良性表现,但仍需定期观察以排除其他病变可能。 三、乳头溢液 少数乳腺增生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现象,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无色浆液性,偶见血性溢液。若出现血性溢液,需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其他乳腺病变,如乳腺癌等,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通常浆液性溢液与乳腺增生导致的导管扩张等因素相关。 四、其他相关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等,这与内分泌失调以及乳腺增生引起的身体不适有关。另外,在天气变化、劳累等情况下,症状可能会加重。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育龄期女性由于激素波动相对明显,乳腺增生相关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中老年女性也可能罹患乳腺增生,需注意与其他乳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综合评估乳房状况。

    2025-10-14 12:33: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