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贾卫娟,女,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乳腺外科副主任。目前任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病防治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英国Cardiff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乳腺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专攻乳腺疾病单病种,特长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各种乳腺癌根治术,及乳房切除术后假体再造手术;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多次去美国和欧洲的参加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和交流,并多次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发言。主持和参加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加编写了《乳腺癌内科治疗》和《乳腺癌保乳治疗》,作为编委参加编写《妇科内分泌疾病检查项目及应用》和《小分子RN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专著。展开
个人擅长
乳腺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乳腺癌全切后的重建。展开
  • 乳头内陷的原因

    乳头内陷的成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乳腺导管短缩致乳头受牵拉内陷、乳头乳晕平滑肌发育不良难牵拉乳头挺立;后天性因素包含乳房疾病(乳腺肿瘤侵犯导管韧带、乳腺炎致纤维增生牵拉)、外伤致组织受损瘢痕牵拉、乳房手术损伤相关结构致瘢痕内陷、衣着不当(长期过紧内衣压迫影响发育致内陷)。 乳头、乳晕平滑肌发育不良:乳头和乳晕部位的平滑肌发育异常,比如平滑肌纤维发育不完善等情况。这些平滑肌对于乳头的正常挺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它们发育不良时,就无法有效地将乳头向外牵拉,进而导致乳头内陷的发生。这种先天性的平滑肌发育问题可能是由于遗传等因素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经决定。 后天性因素 乳房疾病: 乳腺肿瘤:当乳房内存在肿瘤时,尤其是生长在乳晕下区域的肿瘤,肿瘤组织不断生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的乳腺导管、韧带等结构。例如乳腺癌,肿瘤细胞的浸润会导致乳腺导管缩短,周围组织被牵拉,从而引起乳头内陷。肿瘤的生长还可能影响乳房内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使得乳头不能保持正常的突出状态。 乳腺炎:某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炎,如反复发作的乳腺炎,炎症刺激会导致乳腺组织纤维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会对乳头产生牵拉,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破坏乳头正常的组织结构,进而引发乳头内陷。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变化会改变乳头周围的力学环境,使得乳头逐渐向内凹陷。 外伤:胸部受到外伤,比如撞击、挤压等情况,可能会损伤乳头及周围的组织。如果外伤导致乳腺导管、韧带等结构受损,后期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收缩特性会牵拉乳头,导致乳头内陷。不同程度的外伤对乳头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不同,严重的外伤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乳头的正常形态。 手术影响:乳房部位的手术,如乳房癌根治术等。在进行这类手术时,医生需要切除部分乳腺组织以及周围的一些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乳头相关的导管、韧带等。术后的瘢痕形成以及组织的重新构建可能会导致乳头内陷。不同的乳房手术方式对乳头内陷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精细程度等都会影响术后乳头的形态。 衣着不当:长期穿着过紧的内衣,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发育阶段穿着过紧的胸罩。过紧的内衣会对乳房造成持续的压迫,影响乳房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发育,进而影响乳头的正常突出。在青春期,乳房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过紧的内衣限制了乳房的正常生长空间,包括乳头的正常向外发育,久而久之可能导致乳头内陷的发生。

    2025-10-10 10:59:26
  • 乳腺原位癌几年复发

    乳腺原位癌复发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受病理特征、治疗情况、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包括不同病理亚型复发风险有差异,规范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及影响复发时间,患者自身的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也会对复发时间产生作用,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复发情况。 影响复发时间的因素 病理特征:不同的乳腺原位癌病理亚型复发风险不同。例如,导管原位癌中,高级别导管原位癌相对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可能稍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有相关研究提示其复发风险存在一定差异。从组织学特点等多方面综合来看,病理特征会对复发时间产生影响。 治疗情况:规范的治疗是影响复发时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接受了恰当的手术治疗,如完整的乳腺肿物切除等手术方式,并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了合适的辅助治疗(虽然乳腺原位癌术后辅助化疗并非普遍需要,但部分情况可能需要内分泌治疗等),规范的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也可能影响复发出现的时间。比如接受了规范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原位癌患者,复发时间可能相对更晚。 患者自身状况 年龄: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是否复发时间有差异呢?一般来说,年轻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与老年患者不同,但目前研究显示年龄不是单一决定乳腺原位癌复发时间的绝对因素,但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关注随访。例如,年轻的乳腺原位癌患者可能因为自身生理特点,在术后随访中需要更加积极,因为虽然不能单纯依据年龄判断复发时间,但年轻机体的一些特性可能使得疾病发展有其特殊性。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例如,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等不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可能延缓复发或者降低复发几率。相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环境,增加复发的可能性,进而可能影响复发时间。 基础病史: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合并糖尿病等,可能会对乳腺原位癌的复发时间产生影响。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免疫等功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身体的免疫和修复等功能可能受到干扰,从而可能影响乳腺原位癌术后的复发情况。 总体而言,乳腺原位癌的复发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估,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密切随访,通过定期的乳腺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情况,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0 10:58:53
  • 乳房胀痛是乳腺癌吗

    乳房胀痛常见,不一定是乳腺癌,生理性的有青春期、经前期、孕期乳房胀痛,病理性非乳腺癌的有乳腺增生、乳腺炎导致的胀痛,乳腺癌引起的胀痛常伴其他表现,出现乳房胀痛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一、生理性乳房胀痛 1.青春期乳房胀痛 女性在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乳腺开始发育,会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一般在9-13岁开始,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这种胀痛会逐渐缓解。这个阶段的女性乳房胀痛是生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与乳腺癌无关。 2.经前期乳房胀痛 很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会出现乳房胀痛,这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月经前,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乳腺组织水肿,从而引起胀痛。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胀痛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这种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不是乳腺癌的表现。 3.孕期乳房胀痛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改变,为了适应产后哺乳的需要,乳腺开始增生发育,会出现乳房胀痛。一般在怀孕后几周开始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与乳腺癌没有关联。 二、病理性乳房胀痛但非乳腺癌 1.乳腺增生引起的胀痛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患者会出现乳房胀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胀痛,有的为刺痛,疼痛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月经前症状往往加重,月经后症状有所缓解。乳腺增生是良性病变,虽然其发生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身不是乳腺癌。 2.乳腺炎导致的胀痛 哺乳期女性容易发生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除了乳房胀痛外,还可能伴有乳房红肿、发热等症状。非哺乳期也可能发生乳腺炎,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其胀痛是由炎症引起的,与乳腺癌不同。 乳腺癌引起的乳房胀痛特点 乳腺癌也可能引起乳房胀痛,但通常还会伴有其他表现。例如,乳房可能出现无痛性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乳头可能出现溢液,溢液可以是血性、浆液性等;乳房皮肤可能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等异常。不过,并不是所有乳腺癌都会有明显的乳房胀痛症状,有些乳腺癌可能仅表现为乳房肿块等其他表现。 如果出现乳房胀痛,不能单纯根据胀痛来判断是否为乳腺癌,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10-10 10:58:06
  • 怀孕了乳腺增生痛怎么办

    怀孕后因激素变化致乳腺增生引发乳房疼痛,可通过穿戴合适内衣、局部热敷、适当按摩缓解,若疼痛剧烈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定期监测,孕期保持心情舒畅,有乳腺增生病史孕妇更要关注疼痛变化,不同年龄孕妇处理原则大致相同,高龄孕妇更需密切监测。 一、了解乳腺增生的生理基础 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会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导致乳腺增生,进而可能引起乳房疼痛。一般来说,怀孕中晚期这种乳腺增生相关的疼痛可能会较为明显,这是孕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但也需要关注疼痛的程度等情况。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穿戴合适的内衣 选择宽松、舒适、支撑性好的孕妇专用内衣,避免过紧的内衣压迫乳房,减轻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合适的内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乳房的重量,减少因重力等因素导致的乳腺组织受压情况。 (二)局部热敷 可以用温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够促进乳房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组织的紧张状态,进而减轻疼痛。不过,热敷时要注意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三)适当按摩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轻柔的乳房按摩,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按摩可以帮助疏通乳腺导管,缓解乳腺增生带来的不适,但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度刺激乳房引起宫缩等不良情况。尤其是有过流产史、早产史等特殊病史的孕妇,按摩时更要谨慎,需在专业人员评估后进行。 三、就医评估与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乳房疼痛较为剧烈,或者伴有乳房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乳腺检查等,以排除乳腺炎等其他乳腺疾病的可能。对于孕期有乳腺增生痛的孕妇,要定期进行乳腺相关的监测,关注乳房的变化情况。如果疼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但一般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谨慎权衡对胎儿的影响。 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虽然怀孕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但乳腺增生痛的处理原则大致相同。年轻孕妇和高龄孕妇在孕期都要关注乳腺情况,高龄孕妇相对来说孕期并发症风险可能更高,更要密切监测乳腺疼痛及相关情况。生活方式方面,孕期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相关的疼痛。有乳腺增生病史的孕妇在怀孕后更要关注疼痛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2025-10-10 10:57:33
  • 哺乳期乳房刺痛有硬块是什么原因

    哺乳期乳房刺痛有硬块可能由乳汁淤积、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引起,乳汁淤积因乳腺导管不通畅等致,需增加哺乳次数等应对;乳腺炎由细菌感染等致,可局部热敷等应对;乳腺导管扩张症机制不明,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妈妈们要关注乳房情况,异常及时就医。 一、乳汁淤积 1.原因 哺乳期女性若乳腺导管不通畅,乳汁就会在乳房内积聚,从而形成硬块并伴有刺痛感。例如,宝宝吸吮姿势不正确,导致部分乳腺导管未能有效排空乳汁;或者妈妈哺乳间隔时间过长,乳汁不能及时被吸出,都可能引发乳汁淤积。 从年龄和生活方式角度看,年轻哺乳期女性可能对哺乳技巧掌握不够熟练,更容易出现乳汁淤积情况;而生活方式上,休息不足、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影响乳腺导管的通畅性。 2.应对措施 增加哺乳次数,让宝宝多吸吮淤积部位,促进乳汁排出。如果宝宝吸吮后仍有残留乳汁,可以使用吸奶器辅助吸出。同时,妈妈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休息,这有助于乳腺导管的通畅。 二、乳腺炎 1.原因 细菌感染是引发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当乳头破损或皲裂时,细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哺乳期女性乳头皮肤相对娇嫩,宝宝吸吮时容易造成乳头损伤,从而为细菌入侵提供途径。 从年龄和病史方面,若哺乳期女性本身有乳头发育不良等情况,更容易发生乳腺炎;有过乳腺炎病史的女性再次哺乳时也更易复发。 2.应对措施 局部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同时,要保持乳头清洁卫生,及时处理乳头破损等情况。如果炎症较重,可能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治疗,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三、乳腺导管扩张症 1.原因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等因素有关。在哺乳期,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乳房出现硬块和刺痛。 年龄方面,哺乳期女性都可能发生,但具体个体差异与自身乳腺导管的生理结构等因素有关;病史方面,若有乳腺导管相关的基础问题,哺乳期更易诱发乳腺导管扩张症。 2.应对措施 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局部处理等措施,遵循科学的医疗指导进行规范治疗。 哺乳期乳房刺痛有硬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妈妈们要密切关注自身乳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科学的医疗建议进行处理,以保障自身和宝宝的健康。

    2025-10-10 10:57: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