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各种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肖英莲,女,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之后相继获硕士、博士学位,并于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西北纪念医院食管疾病中心进行访问学者研究。自毕业后即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工作至今。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慢性肝胆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等)的诊断与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镜技术。擅长各种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展开
  • 顽固性便秘怎么治

    对于顽固性便秘,可采取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灌肠和栓剂、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1.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 运动: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厕所,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排便反射。 2.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剂:如车前草、甲基纤维素等,通过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可吸收水分,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 刺激性泻剂:如番泻叶、酚酞等,通过刺激肠道蠕动来缓解便秘。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依赖性。 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增强胃肠道动力,促进排便。 3.灌肠和栓剂: 灌肠:通过灌肠的方式将液体或药物注入直肠,以刺激排便。 栓剂:将药物制成栓剂,通过直肠给药,缓解便秘。 4.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训练患者的盆底肌肉,改善排便功能。 5.手术治疗:如果顽固性便秘是由结构性问题引起,如肠道狭窄、直肠前突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便秘的严重程度、病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治疗方法应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7-28 16:03:59
  • 怀孕初期会胃胀气吗

    怀孕初期易出现胃胀气,这与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有关,激素变化中hCG抑制胃肠蠕动、孕激素致胃肠平滑肌松弛,子宫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胃肠道,孕妇出现胃胀气时要从生活方式调整,严重时及时就医且勿自行乱用药。 一、激素变化影响 1.hCG水平影响:怀孕初期hCG水平迅速上升,hCG可能会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使得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产生气体积聚,进而引起胃胀气。有研究表明,约60%-80%的孕妇在怀孕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其中胃胀气较为常见。 2.孕激素影响:孕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同样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消化和排空受阻,气体在胃肠道内积聚,引发胃胀气。 二、子宫增大压迫 随着怀孕时间推进,子宫逐渐增大,当子宫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周围的胃肠道造成压迫,尤其是子宫增大压迫到胃部时,会影响胃部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导致胃内气体不易排出,从而出现胃胀气。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子宫超出盆腔,对胃肠道的压迫感可能会更加明显,胃胀气的情况可能会相对加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出现胃胀气时首先应从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在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减少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同时,要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果胃胀气情况较为严重,经生活方式调整后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而孕妇切勿自行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025-07-28 15:59:49
  • 人的胃在哪个位置

    人的胃大部分在左季肋区、小部分在腹上区,贲门约平第11胸椎左侧、幽门约平第1腰椎右侧,位置可因体型等变化,前方毗邻有腹前壁等,后方毗邻有胰等,上方连食管、下方接十二指肠,胃位置异常可致消化系统症状,如胃下垂会有消化不良症状,需注意相关人群及情况。 胃的毗邻情况 前方:胃的前方,在剑突下的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其余部分被肝左叶、膈和腹前壁的肋弓所覆盖。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胸廓和腹部的发育特点,胃的位置相对更靠上一些,且前方的毗邻结构相对儿童自身的身体比例与成人有差异,需要特别注意在进行腹部相关检查或操作时避免对胃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后方:胃的后方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等相邻,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胃的后壁毗邻。老年人由于器官的老化和位置的变化,胃的后方毗邻结构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置改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上方:胃的上方连接着食管,是胃的入口处即贲门。 下方:胃的下方延续为十二指肠,是胃的出口处即幽门。 胃的位置与健康的关系 胃的位置异常可能会导致一些消化系统的症状。例如,胃下垂时,胃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体型较瘦、长期卧床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胃下垂的情况,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的负担,预防胃下垂相关症状的加重。而一些因外伤等原因导致胃的位置发生突然改变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025-07-28 15:55:16
  • 胃抽筋的症状有哪些

    胃抽筋即胃部肌肉痉挛,主要症状有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不同人群表现有别,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伴随症状,儿童会食欲下降,老年人需警惕掩盖其他疾病。 疼痛表现:多为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轻时可能只是一种隐隐的抽痛感,重时则如刀绞般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具有突发性,可能没有明显先兆就突然发作。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年人能较明确表达上腹部的剧烈抽痛。不同性别在疼痛感受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若发生胃抽筋,疼痛可能会因身体状态不同而有一定影响,比如孕期身体敏感,疼痛可能更易被感知。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的人,胃抽筋引发疼痛的概率相对较高,而有胃溃疡、胃炎等病史的人群,本身胃黏膜等有病变基础,发生胃抽筋时疼痛往往更频繁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胃部肌肉痉挛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恶心,严重时就会出现呕吐。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嗳气、反酸情况,嗳气是胃内气体上逆经口腔排出,反酸是胃酸反流至食管,产生烧心等不适感觉。对于儿童,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因为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导致食欲明显下降;老年人发生胃抽筋时,除了上述症状,还需警惕是否因身体机能衰退,其他潜在疾病被诱发,比如可能掩盖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一些不典型表现,所以老年人胃抽筋时更要密切观察整体身体状况。

    2025-07-28 15:50:39
  • 一直打饱嗝是怎么回事

    呃逆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主要由饮食、精神、胃部疾病等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长时间呃逆或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是疾病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儿童呃逆可通过调整饮食、缓解情绪、注意保暖等方式缓解,长时间呃逆或伴有其他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1.饮食因素:进食过快、过饱、食用产气食物等,可能导致呃逆。 2.精神因素: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能引起呃逆。 3.胃部疾病: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可能导致呃逆。 4.其他:脑部疾病、纵隔肿瘤、食管癌等,也可能引起呃逆。 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深呼吸、喝水、憋气等方法缓解。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儿童呃逆,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饮食:避免孩子进食过快、过饱、食用产气食物等。 2.缓解情绪:孩子呃逆时,家长可以通过抚摸、安抚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3.注意保暖:孩子呃逆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穿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4.就医治疗:如果孩子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呃逆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7-28 15:45: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