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彬,男,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学临床博士,博士生导师,口腔科党支部书记。1989毕业于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复临床硕士;2003年获中山大学肿瘤学-口腔颌面肿瘤防治临床博士。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展开
  • 吃甜的牙疼是怎么回事

    吃甜的牙疼可能由龋齿、牙本质敏感、牙龈炎症引起,龋齿是牙体硬组织被破坏,儿童和不注意口腔卫生的成年人易患,需养成良好口腔习惯、及时治疗;牙本质敏感是牙釉质破坏牙本质暴露,不同年龄因不同原因易出现,可用脱敏牙膏等应对;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炎症,各年龄因不同情况易患,需清除刺激因素、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来缓解。 一、龋齿(蛀牙) 1.原理: 当牙齿发生龋齿时,牙体硬组织被破坏,形成龋洞。龋洞内有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当吃甜的食物时,糖分容易进入龋洞,刺激龋洞内的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牙疼。例如,有研究表明,龋齿患者的牙本质小管通透性增加,甜性刺激更容易传导至牙髓神经,导致疼痛感受。 不同年龄人群患龋齿的风险不同,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喜欢吃甜食,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口腔,更容易发生龋齿。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可能出现龋齿导致吃甜的牙疼。 2.应对措施: 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控制儿童甜食的摄入。对于成年人,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如填充龋洞等。 二、牙本质敏感 1.原理: 牙本质敏感是由于牙釉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当受到甜性等刺激时,会引起牙齿的酸痛感。例如,长期刷牙方法不正确(如用力横刷)、牙龈退缩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等生理性变化,更容易出现牙本质敏感;而年轻人如果有不良刷牙习惯等也可能发生。 当吃甜的食物时,甜的刺激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引发疼痛。 2.应对措施: 对于儿童,要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对于成年人,如果是牙龈退缩导致的牙本质敏感,可以使用脱敏牙膏,脱敏牙膏中的成分可以帮助封闭牙本质小管,减轻敏感症状。同时,定期进行口腔保健,维护牙龈健康。 三、牙龈炎症 1.原理: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牙龈红肿、脆弱。当吃甜的食物时,甜性刺激可能会刺激发炎的牙龈组织,引起疼痛。例如,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是引起牙龈炎的常见原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牙龈炎,儿童如果口腔卫生差,菌斑堆积容易引发牙龈炎;成年人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也会导致牙龈炎。 炎症状态下的牙龈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甜的食物刺激会加重这种疼痛感觉。 2.应对措施: 儿童应在家长帮助下做好口腔清洁,去除菌斑等刺激物。成年人则需要通过洗牙等方式清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牙龈炎症,从而缓解吃甜的牙疼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

    2025-10-14 15:03:05
  • 乳牙可以自己拔掉吗

    乳牙不可以自己拔掉,自行拔牙有感染风险、易损伤邻牙和牙槽骨、会致出血不止等危害;乳牙正常6-12岁自然脱落,异常时需就医处理;低龄儿童自我控制差更不能自行拔牙,有血液疾病等健康问题时也不能自行拔牙,要严格看护及告知医生健康状况。 一、自行拔牙的危害 1.感染风险 儿童自己拔牙时,手部卫生难以保证,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拔牙创口。口腔内本身存在一定菌群,拔牙后创口开放,细菌侵入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如牙龈炎、牙周炎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儿童来说,全身感染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例如,有研究表明,未经严格消毒的拔牙操作导致的创口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甚至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2.损伤邻牙和牙槽骨 儿童自行拔牙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技巧,很难精准控制拔牙的力度和方向,容易损伤相邻的牙齿。比如,可能会使邻牙的牙体组织受损,影响邻牙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不当的拔牙操作还可能损伤牙槽骨,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出位置和萌出情况。如果牙槽骨受损严重,可能导致恒牙萌出异位,出现牙齿排列不整齐等问题。 3.出血不止 乳牙拔除时虽然出血量一般相对较少,但自行拔牙过程中难以有效控制出血。儿童可能无法正确压迫止血等,导致拔牙创口持续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要就医进行止血处理,增加孩子的痛苦。 二、乳牙正常脱落的情况及处理 1.正常脱落阶段 乳牙一般会在儿童6-12岁期间逐渐被恒牙替换,这个过程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当乳牙牙根逐渐吸收,乳牙会出现松动,然后自行脱落。在乳牙正常脱落时,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牙齿的情况,保持口腔清洁,让孩子适当啃咬一些较硬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等,有助于乳牙自然脱落。 2.异常情况的处理 如果乳牙松动但长时间不脱落,影响恒牙萌出,或者乳牙有龋坏严重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处理,如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乳牙拔除等操作,确保拔牙过程安全、规范,减少对孩子口腔组织的损伤。 三、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低龄儿童(一般指6岁以下)自我控制能力差,自行拔牙的危险性更高,家长要严格看护儿童,避免儿童自行尝试拔牙。因为低龄儿童无法准确判断拔牙的风险,且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很难进行安全的拔牙操作。 2.健康状况 如果儿童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影响凝血功能的情况,更不能自行拔牙,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问题。家长在带孩子看牙之前,要告知医生孩子的全身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拔牙方案。

    2025-10-14 15:02:26
  • 如何矫正儿童乳牙滞留的问题

    乳牙滞留是继承恒牙已萌出乳牙未按时脱落需通过口腔检查等明确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部分轻度且继承恒牙萌出方向正常、乳牙松动明显者可采取观察等待定期复诊,继承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时应及时按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拔除,拔除后邻牙有倾斜趋势需制作间隙保持器并重视口腔卫生指导,低龄儿童需关注情绪安抚,有特殊病史者要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 一、乳牙滞留的定义与初步评估 乳牙滞留是指继承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能按时脱落的现象。首先需通过口腔检查、X线片等明确恒牙萌出状态、乳牙滞留情况及邻牙关系等,重点评估恒牙萌出方向是否正常、乳牙松动程度等,以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此过程需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因素,低龄儿童可能配合度较低,需更温和的检查方式。 二、观察等待策略 对于部分轻度乳牙滞留且继承恒牙萌出方向正常、乳牙松动明显的儿童,可采取观察等待措施。需定期(通常每1-2个月)复诊,监测恒牙萌出进展及乳牙脱落情况。此策略适用于个别乳牙滞留且对咬合影响较小的儿童,重点关注低龄儿童恒牙萌出的自然进程,避免过早干预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创伤。 三、拔除滞留乳牙 当继承恒牙已萌出、乳牙仍未脱落时,应及时拔除滞留乳牙。操作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表面麻醉等适合儿童的方法),确保患儿舒适与安全。拔除后需注意创口护理,告知家长避免儿童用舌舔创口等不良习惯。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的情况,尤其针对恒牙萌出受乳牙滞留阻碍的儿童,能为恒牙提供正常萌出空间。 四、间隙保持与后续干预 若乳牙拔除后相邻牙齿有向缺隙侧倾斜趋势,可能导致继承恒牙萌出位置不足,此时需制作间隙保持器以保持缺牙间隙宽度。间隙保持器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儿童口腔情况、年龄等因素,如对于乳牙早失但继承恒牙短期内即将萌出的儿童,可选用简单局部间隙保持器;对于乳牙缺失较多的儿童,可能需制作功能性或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同时,整个过程中需重视儿童口腔卫生指导,家长应协助儿童每日至少早晚刷牙,使用适合儿童的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及其他口腔问题,因乳牙滞留常伴随口腔卫生不佳风险,良好口腔卫生有助于恒牙健康萌出。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在矫正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情绪安抚,家长应多给予鼓励与陪伴,缓解儿童对治疗的恐惧心理。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儿童,需提前与口腔科医生沟通,评估治疗风险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配合度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节奏与方式,确保矫正过程安全、有效且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025-10-14 15:00:54
  • 骨性反颌怎么矫正

    骨性反颌矫正方法分三类,替牙期儿童可早期用功能矫治器利用颌骨生长潜力矫正;生长发育完成后成年患者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排齐牙齿等,术后正畸精细调整,正颌手术移动颌骨;轻度至中度骨性反颌合适病例可用隐形矫治器,需选合适病例且密切监测颌骨变化。 一、早期干预(适用于替牙期儿童) 功能矫治器:对于替牙期因不良习惯或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性反颌,可使用功能矫治器。例如肌激动器,它能通过调节口面部肌肉功能,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抑制上颌骨向后生长,从而改善反颌。一般需要患儿每天佩戴一定时间,通常为夜间佩戴或全天佩戴一定时长,具体根据患儿病情由医生决定。在替牙期进行早期干预,能利用儿童颌骨的生长潜力,相对简单有效地矫正反颌,且对儿童面部美观和咀嚼、发音等功能的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因为此阶段儿童颌骨仍有较大的生长改建空间。 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适用于生长发育完成后的患者) 正畸治疗:首先进行术前正畸,通过拔牙、佩戴矫治器等方法,排齐牙齿、调整上下牙弓的关系,为正颌手术创造条件。例如拔除某些牙齿以获得足够的间隙来内收前牙等,使上下牙齿在术后能更好地咬合。 正颌手术:当生长发育停止后,骨性反颌通常需要正颌手术来矫正。常见的正颌手术有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等。通过手术移动上颌骨或下颌骨的位置,来恢复正常的颌骨关系和面部形态。正颌手术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术后还需要进行正畸来精细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对于成年患者,骨性反颌的矫正往往需要正畸和正颌联合治疗,因为此时颌骨的生长潜力已很小,单纯正畸无法达到理想的骨性矫正效果,而正颌手术能从骨骼层面解决反颌问题,但手术风险和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患者需要在术前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 三、隐形矫治技术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轻度至中度的骨性反颌,在合适的病例中也可尝试隐形矫治。隐形矫治器通过一系列逐渐改变牙齿位置的矫治器来移动牙齿,从而改善反颌。其优点是美观,患者可自行摘戴,不影响社交和日常生活。但隐形矫治对病例的选择有一定要求,需要反颌程度不是特别严重,且患者能很好地配合佩戴矫治器,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更换矫治器。例如对于青少年患者,如果骨性反颌程度相对较轻,隐形矫治可能是一种可选的矫正方式,它在改善牙齿排列和面部外观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需要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颌骨的变化情况,因为隐形矫治主要是通过牙齿移动来间接影响颌骨关系,对于明显的骨性问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2025-10-14 15:00:13
  • 牙齿种植要多长时间

    种植牙术前需全面口腔检查等评估状况时长1-2周,种植体植入手术耗时30分钟至1小时,愈合期骨结合需3-6个月且软组织数周愈合,安装牙冠需1-2周,老年人骨质吸收骨结合期可能延长需仔细评估维护,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防感染,儿童一般不建议种植待成年后评估。 一、术前准备阶段时长 术前需要进行全面口腔检查、拍摄X光片(如CBCT等)、制定种植方案等,此阶段一般耗时1-2周,主要是为了准确评估患者口腔状况,排除种植禁忌证,确保种植手术安全可行,不同个体因口腔基础状况不同,该阶段时长可能略有差异,若口腔基础条件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完善术前准备。 二、种植体植入手术阶段时长 种植体植入手术一般耗时较短,约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手术过程是在局部麻醉下,在牙槽骨内制备种植窝,将种植体植入,此阶段时间相对固定,但也会因患者牙槽骨条件(如骨质疏密、骨量是否充足等)而有细微差别,骨量不足需骨增量处理的患者手术时间可能会延长。 三、愈合期时长 1.骨结合期:种植体植入后需要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一般需要3-6个月。这是因为人体骨组织需要时间长入种植体表面的微孔结构中,实现稳定的结合。不同患者骨质情况不同,年轻且骨质良好的患者骨结合时间可能偏短,老年人或骨质较差(如患有骨质疏松等)的患者骨结合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甚至更久。 2.软组织愈合:在骨结合的同时,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也需要愈合,一般软组织愈合在种植体植入后数周内基本完成,但骨结合是关键的长期过程。 四、安装牙冠阶段时长 骨结合完成后,需要安装牙冠,此阶段一般需要1-2周。包括取牙齿模型、制作牙冠、试戴牙冠调整咬合等步骤,待牙冠制作完成并调整合适后即可安装,若牙冠制作复杂或患者咬合情况特殊,可能会延长安装时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骨质吸收相对明显,骨结合期可能延长,术前需更仔细评估骨质情况,愈合期要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复查,确保种植过程顺利;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耐受性可能稍差,需在术前优化全身状况,如控制基础疾病等。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需控制稳定,否则易影响种植体愈合及增加感染风险,术前需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愈合期需密切关注口腔创口愈合情况,定期监测血糖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3.儿童:一般不建议儿童进行牙齿种植,儿童牙齿及牙槽骨处于发育阶段,种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若有牙齿缺失等问题,可先采取其他过渡性修复措施,待成年后再根据情况评估是否适合种植。

    2025-10-14 14:59: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