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彬,男,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学临床博士,博士生导师,口腔科党支部书记。1989毕业于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复临床硕士;2003年获中山大学肿瘤学-口腔颌面肿瘤防治临床博士。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展开
  • 口腔科和牙科是一样的吗

    牙科侧重牙齿硬组织病症诊治如龋齿充填等,口腔科涵盖更广涉及口腔软组织、唾液腺、颞下颌关节等,牙科人员专注牙齿相关诊疗,口腔科人员知识更全面能处理多领域病症,儿童可能因不同情况看牙科或口腔科,成人可能因不同问题看对应科室,特殊病史人群各科室需关注相应病史情况。 一、服务范畴差异 1.牙科侧重领域:牙科主要聚焦于牙齿硬组织相关病症诊治,例如龋齿(蛀牙)的充填治疗、牙齿缺失后的简单义齿修复初步咨询、牙列不齐的早期简单筛查等,核心围绕牙齿本身的形态、结构及常见单一牙齿疾病处理。 2.口腔科涵盖范围:口腔科服务范畴更广,除牙齿外,还涉及口腔软组织,像口腔黏膜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多种类型)、口腔扁平苔藓等的诊断与治疗;唾液腺疾病,如唾液腺炎症、肿瘤等的诊疗;颞下颌关节疾病,例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导致的疼痛、弹响等问题的处理,其服务扩展到整个口腔区域的多种组织和器官。 二、专业人员知识体系差异 1.牙科人员特点:牙科医生相对更专注于牙齿相关的诊疗知识学习,重点掌握牙齿解剖、龋齿防治、简单牙齿修复等方面内容,在牙齿局部问题处理上较为深入。 2.口腔科人员特点:口腔科医生接受的培训涵盖口腔多领域知识,除牙齿外,还需掌握口腔黏膜、唾液腺、颞下颌关节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知识,具备更全面的口腔疾病诊疗知识体系,能处理口腔多领域的病症。 三、不同人群涉及情况 1.儿童人群:儿童可能因乳牙龋齿问题看牙科进行简单充填,也可能因替牙期口腔黏膜异常等情况看口腔科;对于存在颞下颌关节发育相关问题的儿童,也需口腔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2.成年人群:成年人可能因智齿冠周炎(属于牙齿周围软组织问题,需口腔科处理)、口腔黏膜病变等看口腔科,也可能因单纯牙齿缺失需要修复而咨询牙科,但实际中口腔科医生能更全面评估其口腔整体状况并进行处理。 3.特殊病史人群:有口腔黏膜疾病既往史的人群,看口腔科时需要医生重点关注黏膜病变的变化情况,而有牙齿特殊疾病史的人群,牙科医生在进行牙齿相关诊疗时需考虑既往病史对当前治疗的影响,口腔科医生在综合评估时也需将牙齿病史纳入考量范围。

    2025-10-14 13:51:39
  • 口腔溃疡要吃什么药

    口腔溃疡局部治疗含漱剂氯己定可杀菌消炎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含片西地碘有杀菌抗感染功效但碘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需咨询医生,凝胶类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创面愈合;全身治疗对反复发作或严重的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需医生明确诊断后合理选用;儿童用安全性高剂型成人监护,孕妇局部用药咨询全身严格评估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考虑肝肾功能咨询医生并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一、局部治疗药物 (一)含漱剂 氯己定含漱液可起到杀菌消炎作用,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有助于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炎症反应,适用于口腔溃疡伴有局部炎症的情况,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因可能影响牙齿发育等。 (二)含片 西地碘含片具有杀菌抗感染功效,可通过释放碘分子发挥作用,减轻口腔溃疡部位的炎症及疼痛,但对碘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咨询医生。 (三)凝胶类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创面愈合,为溃疡创面提供利于修复的环境,加速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帮助口腔溃疡更快恢复,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 二、全身治疗药物 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的口腔溃疡,可能会用到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等,但全身用药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来合理选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全身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孕妇使用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口腔溃疡时,局部用药应选择安全性高、刺激性小的剂型,如儿童专用的含漱液或凝胶等,且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儿童误吞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孕妇 孕妇出现口腔溃疡时,局部用药需谨慎选择,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药物,全身用药则需严格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如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充足休息等方式来促进口腔溃疡的恢复。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口腔溃疡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状况,用药时应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2025-10-14 13:50:48
  • 有蛀牙不疼能补吗

    有蛀牙不疼也能补,好处是阻止病变发展、恢复外形功能,过程包括口腔检查、去除龋坏组织、填充材料,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人、特殊人群(孕妇)补牙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要防影响恒牙发育等,成年人要保生活质量等,孕妇补牙要告知情况选合适治疗时间材料。 一、蛀牙不疼时补牙的好处 1.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蛀牙初期虽然不疼,但细菌已经开始破坏牙齿的珐琅质等结构,补牙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将龋坏的部分去除干净,阻止细菌继续侵蚀牙齿内部的牙本质、牙髓等组织。例如,研究表明,及时补牙可以使蛀牙病变停止在较浅的阶段,避免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2.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补牙后牙齿可以恢复正常的外形,能够正常行使咀嚼等功能。对于儿童来说,不及时补牙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和颌骨的发育;对于成年人,也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和牙齿的美观。 二、补牙的过程 1.口腔检查:医生会先对患牙进行全面检查,确定蛀牙的范围和深度等情况。通过口腔视诊、探针检查等方式,了解龋坏组织的具体状况。 2.去除龋坏组织:使用专业的牙科器械将龋坏的病变组织去除干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感觉,但一般在可耐受范围内。 3.填充材料: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树脂材料等,填充材料会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三、不同人群蛀牙不疼时补牙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蛀牙即使不疼也需要及时补牙。因为儿童的牙齿正在发育阶段,蛀牙如果不处理,可能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发育。家长要监督儿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补牙后也要提醒儿童不要用刚补好的牙齿咬过硬的食物等。 2.成年人:成年人的蛀牙不疼时补牙同样重要。成年人虽然牙齿发育已经完成,但蛀牙不处理会影响生活质量,比如影响咀嚼效率等。同时,成年人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蛀牙问题。 3.特殊人群:如孕妇,孕妇有蛀牙不疼时也需要补牙。在补牙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和材料。因为孕期口腔健康也很重要,蛀牙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在孕期出现疼痛等问题,而孕期用药等会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及时补牙可以避免孕期出现口腔相关的困扰。

    2025-10-14 13:49:49
  • 多生牙是什么原因

    多生牙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发育异常、全身性疾病影响以及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使后代多生牙概率增高,发育异常包括牙板过度增殖和牙胚分化异常,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可致多生牙,胚胎发育期间孕妇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也会增加多生牙发生可能。 发育异常 1.牙板过度增殖:在胚胎发育时期,牙板是牙齿发育的起始结构。正常情况下,牙板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恒牙胚和乳牙胚。但如果牙板过度增殖,就可能会形成额外的牙胚,进而发育成多生牙。牙板的增殖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等。例如,一些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会刺激牙板过度增殖,打破了牙齿发育的正常调控机制,从而导致多生牙的出现。 2.牙胚分化异常:牙齿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牙胚的分化等多个步骤。当牙胚在分化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也可能引发多生牙。比如,成釉器、牙乳头等牙胚组成部分的分化出现偏差,影响了牙齿正常的形态和数目的形成,使得额外的牙齿组织开始发育,形成多生牙。这种分化异常可能与胚胎发育时期的微环境变化有关,如局部的酸碱度、营养物质供应等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干扰牙胚的正常分化过程。 全身性疾病影响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多生牙的发生相关。例如,某些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牙齿的发育。甲状腺激素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牙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可能会干扰牙齿发育的正常进程,增加多生牙的发生风险。此外,一些染色体异常相关的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等,患者往往会伴有牙齿发育的异常,包括多生牙的出现。这是因为染色体异常会影响基因的正常表达和调控,进而对牙齿发育的各个阶段产生广泛的影响。 环境因素 在胚胎发育期间,如果孕妇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多生牙。例如,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某些工业污染物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牙齿发育,干扰牙齿发育的正常程序,增加多生牙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辐射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对胎儿的牙齿发育产生不良作用,导致多生牙等牙齿发育异常情况的出现。

    2025-10-14 13:48:56
  • 如何能最快地去除口臭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需规范刷牙并定期清洁舌苔,调整饮食结构要避免刺激性食物且增加蔬果摄入,若口臭由口腔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需及时诊治相应疾病,儿童用适合软毛牙刷并学正确刷牙,孕妇优先用非药物方式改善,老年人需关注口腔及整体健康定期检查。 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1.规范刷牙:每天至少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通过机械摩擦清除牙齿表面及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与细菌,有研究显示正确刷牙可使口腔内与口臭相关的细菌数量显著减少,能快速降低口臭程度。 2.清洁舌苔:使用舌刷定期清洁舌苔,舌苔是细菌聚集滋生的重要部位,细菌代谢产物会引发口臭,临床观察发现清洁舌苔后1-2小时内口臭可明显减轻。 二、调整饮食结构 1.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洋葱、大蒜等易导致口臭的食物,这类食物中的成分会经口腔代谢后从呼吸排出产生异味,减少摄入可从源头降低口臭发生几率。 2.增加蔬果摄入:多吃苹果、芹菜等富含纤维的蔬果,咀嚼蔬果时的机械摩擦能辅助清洁牙齿,部分蔬果中的成分具有抑菌作用,研究表明食用富含纤维蔬果后1-3小时口臭程度有所降低。 三、治疗相关疾病 1.口腔疾病治疗:若口臭由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需及时就医诊治口腔疾病。龋齿内细菌发酵产酸会产生异味,牙周炎导致的炎症及细菌滋生也会引发口臭,治愈口腔疾病是去除口臭的根本措施。 2.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对于因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口臭,需针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规范诊治,消化系统问题会使异味通过呼吸道排出,治疗原发消化系统疾病可缓解口臭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口腔自洁能力弱,应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家长需教导正确刷牙方法,保证每天早晚有效清洁口腔,预防因口腔卫生差引发口臭。 孕妇:孕妇口臭需谨慎处理,优先采用口腔清洁等非药物方式尝试改善口臭,因孕期用药需特别考量对胎儿的影响,避免随意使用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口臭可能与口腔卫生差、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需关注其口腔健康及整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全身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口臭的病因。

    2025-10-14 13:47: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