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彬,男,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学临床博士,博士生导师,口腔科党支部书记。1989毕业于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复临床硕士;2003年获中山大学肿瘤学-口腔颌面肿瘤防治临床博士。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疾病的诊治。展开
  • 牙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牙癌早期可现口腔黏膜质地较硬经久不愈肿块、超两周不愈边缘不整齐基底硬溃疡、无诱因牙齿松动移位、口腔麻木灼热干燥等异常感觉,还可能有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淋巴结,老年人易忽视需家属关注,吸烟者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口腔卫生不良者需留意口腔异常变化。 一、口腔内异常肿块 牙癌早期可能在口腔黏膜上出现质地较硬、经久不愈的肿块,患者可能无明显疼痛,但触感与正常组织不同,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可能逐渐增大并伴有不适感。例如,口腔颊黏膜、牙龈等部位出现异常隆起的肿物,需高度警惕。 二、口腔溃疡长期不愈 正常情况下口腔溃疡通常1~2周可愈合,若口腔内出现溃疡且超过2周仍未愈合,同时溃疡边缘不整齐、基底较硬,这可能是牙癌的早期征兆。与普通良性溃疡不同,牙癌引发的溃疡愈合缓慢且形态异常。 三、牙齿松动移位 无明显牙周病、外伤等诱因却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可能是牙癌侵犯牙槽骨所致。当肿瘤破坏牙槽骨结构时,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导致牙齿出现异常的松动或位置改变。 四、口腔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口腔内麻木、灼热或干燥等异常感觉,这是因为牙癌组织可能对口腔神经等造成刺激或侵犯,从而引发感觉上的改变。例如,口腔某一区域持续出现异样的感觉且无法自行缓解。 五、颈部淋巴结肿大 牙癌有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尤其是单侧颈部出现质地较硬、可活动度差的淋巴结时,需排查是否与牙癌相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等感觉的感知可能减退,更易忽视早期症状,因此家属需多关注老年人口腔状况,定期检查口腔。 吸烟者:吸烟会增加口腔癌(牙癌属于口腔癌范畴)的发病风险,吸烟者若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更及时就医排查,因为吸烟可能掩盖早期症状的察觉。 口腔卫生不良者:口腔卫生差易滋生细菌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牙癌发生风险,这类人群需尤其留意口腔的异常变化,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同时密切关注自身口腔状况。

    2025-10-27 10:23:23
  • 食用话梅后出现牙结石该如何处理

    牙结石主要由牙菌斑、食物残渣矿化形成,话梅酸性可促使牙菌斑矿化沉积,非药物处理需强化口腔清洁,包括用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早晚各刷且超2分钟及用牙线清理牙缝,专业干预是去正规机构超声波洗牙,特殊人群需注意,生活方式要控制话梅等高糖高酸食物摄入,儿童需家长协助清洁并控零食量,孕妇清洁轻柔选专用牙膏洗牙需评估,老年人洗牙前告病史洗牙后避过冷过热食物。 一、明确牙结石形成机制及话梅影响 牙结石主要由牙菌斑、食物残渣等逐渐矿化形成,话梅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促使牙菌斑更易矿化沉积于牙齿表面。 二、非药物处理措施 (一)强化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尤其要注意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清洁。 2.使用牙线:每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软垢,防止其矿化形成牙结石,对于牙缝较宽的人群尤为重要。 三、专业口腔干预 (一)超声波洗牙 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口腔科,由专业医生操作超声波洗牙设备,利用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及色素等。洗牙过程相对安全有效,但需注意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提前告知医生病史,选择合适时机进行。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控制话梅等食物摄入 减少话梅、糖果等高糖高酸食物的食用频率,降低酸性物质对牙齿的持续侵蚀风险,从而减少牙结石形成的诱因。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口腔清洁需家长协助,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避免因刷牙方式不当损伤牙龈,同时控制儿童食用话梅等零食的量,降低牙结石发生概率。 (二)孕妇 孕妇口腔清洁要轻柔,可选择孕妇专用牙膏,洗牙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孕期状况后决定是否进行,避免因口腔问题影响孕期健康及胎儿发育。 (三)老年人 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牙周问题,洗牙前需告知医生口腔病史及全身健康状况,洗牙后注意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牙齿,保持口腔清洁维护牙周健康。

    2025-10-27 10:20:34
  • 可摘义齿制作可以进行哪些操作

    口腔可摘义齿制作先全面检查口腔考虑年龄、性别、病史确定设计方案,选合适印模材料准确制取印模,灌注成表面光滑结构清晰的石膏模型,依据检查结果和患者功能美观需求设计义齿并排牙,试戴调整使其贴合,交付时告知正确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并定期随访特殊人群观察义齿使用及口腔健康变化。 一、口腔检查与诊断 通过全面检查患者口腔,包括剩余牙齿的健康状况、牙槽嵴形态与吸收程度、颌骨关系、口腔黏膜情况等,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如儿童牙槽嵴发育未完全,老年人牙槽嵴吸收明显)、性别差异(可能影响美观需求等)及病史(如口腔疾病史会影响义齿设计),以此确定可摘义齿的设计方案。 二、印模制取 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如藻酸盐印模材料等),采用正确的印模制取方法,准确获取口腔软硬组织的印模,确保印模完整、清晰,为后续模型制作提供精准基础,不同患者口腔情况不同,需灵活调整印模制取操作以保证准确性。 三、模型灌注 将制取的印模灌注成石膏模型,保证模型表面光滑、结构清晰,便于在模型上进行义齿的设计与制作操作,需根据印模情况规范灌注流程,保障模型质量。 四、义齿设计与排牙 依据口腔检查结果和患者功能、美观需求进行义齿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人工牙进行排列,排牙时要兼顾美观与咬合功能,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较小患者需考虑牙列未来发育空间,老年患者则注重咀嚼功能适配。 五、义齿试戴与调整 将制作好的义齿在患者口中试戴,检查义齿的固位、稳定情况及咬合关系等,对不合适部位进行调整,确保义齿能良好贴合口腔组织,满足患者舒适使用需求,试戴调整过程需细致,针对不同患者问题精准处理。 六、义齿交付与随访 向患者交付可摘义齿并告知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注意事项,定期随访观察义齿使用状况及患者口腔健康变化,特别是特殊人群,儿童需关注义齿对口腔发育的影响及口腔卫生维护,老年人需关注义齿适配性变化及口腔黏膜情况等,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5-10-27 10:19:48
  • 牙科治疗中有哪些卫生材料

    隔离类卫生材料中橡皮障及相关配件要依牙齿大小或特殊情况选适配尺寸或调整使用方式,消毒类碘伏棉球使用需避误入呼吸道且过敏、老年患者要确保消毒彻底及避免过度刺激,充填类复合树脂依不同患者牙齿位置及发育、磨耗等情况选合适色泽,印模类藻酸盐印模材对牙龈敏感、儿童患者有相应取模要求,根管治疗类根管糊剂老年患者操作需精细、儿童患者操作要轻柔并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合适材料。 一、隔离类卫生材料 橡皮障及相关配件为常见隔离类材料,橡皮障可有效隔离治疗区域,避免唾液等干扰牙科操作。针对儿童患者,使用橡皮障能降低吞咽风险,需依据牙齿大小选取适配尺寸的橡皮障;对于存在张口困难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调整橡皮障使用方式以保证隔离效果。 二、消毒类卫生材料 碘伏棉球是常用消毒类材料,碘伏具备广谱杀菌特性,可高效杀灭细菌、病毒等。使用时要留意避免碘伏误入呼吸道,过敏体质患者使用需谨慎,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消毒操作时更需确保消毒彻底且避免过度刺激皮肤黏膜。 三、充填类卫生材料 复合树脂为典型充填类材料,具有良好美观性与粘结性,可依不同牙齿位置及美观需求选用不同色泽复合树脂。青少年患者因处于牙齿发育阶段,选取充填材料时需考量其对未来牙齿发育的适应性;老年患者牙齿可能存在磨耗等情况,充填材料选择需兼顾咀嚼功能恢复与材料耐久性。 四、印模类卫生材料 藻酸盐印模材用于制取牙齿印模以制作修复体,取印模时需保障材料与牙齿贴合良好。患有牙龈敏感疾病的患者,宜选用温和型印模材;儿童患者取印模时需耐心沟通以保证印模质量,避免因不配合导致印模不准确。 五、根管治疗类卫生材料 根管糊剂是根管治疗常用材料,用于根管充填以封闭根管系统防止细菌侵入。老年患者常存在根管解剖变异,操作时需更精细;儿童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需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根尖周组织,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根管治疗卫生材料。

    2025-10-27 10:18:46
  • 后牙反合的原因是什么

    后牙反合受局部因素中乳牙期及替牙期局部障碍(包括乳牙滞留、早失、恒牙萌出顺序异常)、口腔不良习惯(偏侧咀嚼、吐舌舔牙等)、全身因素中内分泌疾病、呼吸道疾病影响且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一、局部因素 1.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乳牙滞留:个别乳牙未按时脱落,占据了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致使恒牙错位萌出,从而引发后牙反合。例如,上颌乳磨牙滞留,会使后继的上颌恒磨牙萌出空间不足,可能向颊侧或舌侧偏位,造成反合。 乳牙早失:乳牙因龋坏等原因过早缺失,会导致邻牙向缺隙侧移位,使得恒牙萌出时缺乏足够空间,进而出现后牙反合。比如下颌乳磨牙早失,邻牙向缺隙侧倾斜,后续萌出的下颌恒牙可能与上颌后牙形成反合关系。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恒牙萌出顺序紊乱,会破坏正常的牙列发育关系,引发后牙反合。例如上颌恒侧切牙萌出位置异常,可能与下颌后牙形成反合。 2.口腔不良习惯 偏侧咀嚼: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会使咀嚼侧的下颌骨发育相对不足,而非咀嚼侧下颌骨发育可能相对过度,导致双侧下颌骨不对称,进而引发后牙反合。 吐舌、舔牙等习惯:经常吐舌会使舌体位置异常,影响牙弓的正常发育,导致牙弓狭窄,引发后牙反合;频繁舔牙会干扰牙齿的正常排列,也可能导致后牙反合的发生。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疾病 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影响颌面部的发育,例如垂体功能亢进时,可能导致下颌骨过度生长,进而引起后牙反合。 2.呼吸道疾病 长期用口呼吸会使空气不能通过鼻腔正常进入,导致上颌牙弓受到的正常压力不足,牙弓狭窄、腭盖高拱,同时下颌被迫前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长期如此可引发后牙反合。 三、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反合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存在后牙反合的情况,子女发生后牙反合的遗传易感性会增加,因为颌面部的形态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子女可能继承了父母不利于正常牙列发育的颌骨形态等遗传特征,从而更容易出现后牙反合。

    2025-10-27 10:18: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