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亚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邹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对小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展开
  • 小儿半夜发烧怎么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包括调节环境温度至22-25℃、松散衣物被褥、用32-34℃温水擦拭身体特定部位、使用退热贴;要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温水;当小儿半夜发烧超38.5℃经物理降温未降、有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新生儿发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物理降温方法 1.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可使用空调等设备来调节。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小儿身体散热,避免过热加重发烧症状。对于婴幼儿,要注意避免直接吹空调冷风或风扇直吹,可将其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区域内。 原理:人体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散热,合适的环境温度能促进散热过程,利于体温下降。 2.松散衣物被褥:给小儿穿上宽松、轻薄的棉质衣物,被褥不要过厚。这样可以让小儿身体更好地散热,例如可以给小儿解开领口的纽扣,减少衣物对身体散热的阻碍。婴幼儿的皮肤娇嫩,选择棉质衣物能保证透气性,避免衣物不透气导致热量积聚。 原理:宽松轻薄的衣物减少了对身体散热的阻碍,利于热量散发。 3.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每次擦拭时间可适当,一般每个部位擦拭3-5分钟左右。以腋窝为例,将毛巾蘸湿温水后,从腋窝上方开始,顺着腋窝的方向擦拭至肘部,再从腋窝下方擦拭至腹股沟方向。对于新生儿,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 原理:温水擦拭利用水的蒸发带走身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4.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小儿的额头等部位。退热贴中的凝胶成分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选择正规品牌的退热贴,按照说明书正确粘贴。婴幼儿使用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如有过敏等不适要及时取下。 原理:利用凝胶中水分蒸发吸热来降低局部温度。 二、补充水分 1.多喝温水:鼓励小儿多喝一些温水,少量多次饮用。这样可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带走一部分热量。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可以用小勺少量喂水。要注意避免给小儿喝含糖饮料或过凉的水,含糖饮料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过凉的水可能引起小儿胃肠道不适。 原理:补充水分可防止脱水,且通过排尿等方式帮助散热。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当小儿半夜发烧,体温超过38.5℃,且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没有下降趋势;或者小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例如,如果小儿在发烧的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头痛剧烈等症状,也需要尽快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存在颅内感染等严重情况。对于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出现发烧情况,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变化快,更要立即就医,不能延误。

    2025-10-15 14:45:13
  • 月子里孩子哭闹不睡觉怎么办

    月子里的孩子哭闹不睡觉需从多方面排查原因并采取措施,首先考虑是否饥饿,按需喂养保证奶量;检查尿布是否不适,及时更换保持臀部干爽;排查环境因素,包括温度(22-25℃、湿度50%-60%)和光线(柔和)是否适宜;排查身体是否不适,如腹胀可竖抱拍背、顺时针揉腹,还有无发热、皮疹等异常;可尝试襁褓包裹给安全感、轻柔安抚等方式,持续不缓解需咨询专业医生。 一、排查饥饿原因 月子里的孩子主要通过进食获取能量维持生长,若孩子哭闹不睡觉,首先要考虑是否饥饿。新生儿胃容量小,需按需喂养,一般2-3小时左右可能就需要进食。母乳喂养的宝宝要观察母亲乳汁分泌情况,确保宝宝能有效吸吮到乳汁;配方奶喂养的要按照奶粉说明书准确调配奶液,保证奶量充足。 二、检查是否尿布不适 孩子尿布潮湿或脏污会让宝宝感觉不适从而哭闹。要及时更换干净、柔软的尿布,更换时动作要轻柔,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并擦干,保持臀部皮肤干爽,减少因尿布问题引起的不适。 三、排查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不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一般新生儿适宜的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室内温度,根据温度情况适当调整,如温度低时可使用暖气等升温设备,温度高时可使用风扇或空调降温,但要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孩子。 光线过亮:月子里的孩子对光线比较敏感,过亮的光线会干扰孩子的睡眠。应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可拉上窗帘控制光线强度,营造类似子宫内的昏暗环境,帮助孩子入睡。 四、排查是否身体不适 腹胀:孩子在吃奶过程中可能吸入过多空气,或者消化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腹胀情况。可以将孩子竖抱,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气,也可以顺时针轻柔按摩孩子腹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带来的不适。 其他身体异常:观察孩子是否有发热、皮疹等其他异常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要注意测量体温,虽然新生儿发热可能有不同原因,但需及时关注;若有皮疹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五、安抚方式尝试 襁褓包裹:使用柔软的襁褓将孩子包裹起来,模拟子宫内的感觉,能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助于孩子安静入睡。包裹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不要影响孩子呼吸和肢体活动。 轻柔安抚:可以轻轻抱起孩子,轻轻摇晃,同时轻声哼唱轻柔的歌曲,给孩子进行安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爱和陪伴,从而逐渐安静下来入睡。 总之,月子里孩子哭闹不睡觉需要从多个方面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以保障孩子的舒适和健康。特别要注意新生儿各方面机能尚不完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谨慎处理,如有持续不缓解的哭闹等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2025-10-15 14:44:28
  • 小儿发高烧40度怎么办

    小儿发高烧40度需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松散衣物、温水擦拭、使用退热贴)和药物降温(遵医嘱);及时送医评估,做相关检查明确发热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其他症状,保证小儿充足休息;还要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喝温开水。 1.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 松散衣物:解开小儿过多的衣物,利于散热,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为佳,避免穿着过厚加重散热困难。因为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过多过紧的衣物会阻碍热量散发。 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例如研究表明,温水擦拭可使体表温度降低约1-2℃。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小儿额头,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及低导热性,持续吸收并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一般可以维持4-8小时的降温效果。 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药物降温,但需严格遵循年龄等禁忌,例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小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2.及时就医评估 尽快送医:小儿发高烧40度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尽快送往医院,因为高热可能会引起小儿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在送往医院途中,继续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保持小儿头部凉爽等。 医院检查: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发热的原因是感染性的(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还是非感染性的(如川崎病等)。例如,若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多提示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等。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每隔1-2小时给小儿测量一次体温,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趋势。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继续上升,需及时告知医生。 观察其他症状:注意观察小儿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呕吐、皮疹等其他症状。如果出现精神萎靡,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抽搐可能是高热惊厥的表现;呕吐可能与颅内感染等有关;皮疹可能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伴随症状等。 保证充足休息:让小儿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 4.补充水分 多喝温开水:鼓励小儿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出汗而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小儿每小时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一般每天的饮水量要保证在1000-1500ml左右,具体量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因为发热时水分丢失较多,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

    2025-10-15 14:44:05
  • 宝宝高烧37.5怎么办

    宝宝37.5℃低热时,要持续观察体温、一般状况,通过松解衣物、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物理降温,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若体温持续上升超38.5℃、小月龄宝宝低热均需及时送医。 一、观察与监测 体温监测:持续关注宝宝体温变化,可每隔1-2小时用体温计测量一次腋下体温,准确记录体温数值及波动情况。因为37.5℃属于低热范围,需密切观察体温是否有进一步升高趋势。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频繁监测很重要。 一般状况观察:同时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有无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无明显减退,可能问题相对较轻;但如果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物理降温措施 散热处理:适当松解宝宝的衣物和包被,以利于散热,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比如可以将宝宝的厚外套解开,减少过多衣物对体温散发的阻碍。对于婴儿,不要包裹得过于严实。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给宝宝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浴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宝宝受凉。比如可以用毛巾蘸取温水,按照一定顺序擦拭上述部位。 退热贴使用:在宝宝额头贴上退热贴,帮助散热降温。退热贴中的成分可通过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选择正规品牌的退热贴,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三、环境调整 室内温度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让宝宝感觉舒适,有利于体温的调节。例如可以使用空调将室温调节到合适范围,使用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湿度。 通风换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到冷风。新鲜的空气有助于宝宝身体的恢复。比如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 四、特殊情况处理及就医建议 持续升温处理:如果宝宝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5℃,或者虽然体温37.5℃但精神状态明显变差等情况,需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因为37.5℃虽然目前是低热,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需要由医生进一步评估诊断。 小月龄宝宝注意:对于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出现低热情况,由于小婴儿病情变化较快,更要谨慎对待。一旦发现宝宝有低热,应尽快就医,因为小婴儿免疫功能较弱,可能很快发展为严重感染等情况。 总之,宝宝出现37.5℃低热时,首先通过密切监测、物理降温、调整环境等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密切关注宝宝的整体状况,若有异常或体温进一步变化及时就医。

    2025-10-15 14:43:07
  • 宝宝长牙拒绝进食怎么办

    宝宝长牙时可能出现拒绝进食情况,可通过调整食物质地(如将水果制成泥状等)、提供安全咬牙物品(如冷藏硅胶牙胶)、少量多次喂养、保持口腔清洁(用纱布等擦牙龈牙齿)、观察口腔情况来应对,家长要耐心,物品需安全,若长时间拒绝进食伴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调整食物质地 1.原因:宝宝长牙时牙龈可能会不适,较硬的食物会加重不适,而调整食物质地能让宝宝更容易咀嚼和吞咽。例如,将水果制成泥状、蔬菜煮得软烂些、米饭煮得更软糯等。以香蕉为例,熟透的香蕉很容易压成泥,适合长牙期宝宝食用,泥状食物对牙龈的刺激较小。 2.具体做法:把苹果削去皮后用勺子刮成苹果泥;将胡萝卜煮熟后用料理机打成细腻的胡萝卜糊。 二、提供安全的咬牙物品 1.原因:宝宝长牙时会有牙龈发痒的感觉,咬牙物品可以缓解这种不适。选择合适的咬牙物品能满足宝宝咬牙的需求,同时要确保物品安全无毒。 2.具体做法:可以给宝宝准备专门的婴儿牙胶,牙胶一般是硅胶材质,经过安全检测。在使用前可以将牙胶放在冰箱里冷藏一会儿,让宝宝咬起来更舒适,但注意不要冻得太硬,以免冻伤宝宝牙龈。 三、尝试少量多次喂养 1.原因:由于长牙可能导致宝宝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有不适感,少量多次喂养可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又不会让宝宝因为一次进食过多而产生抵触情绪。 2.具体做法:比如平时宝宝一次能喝150毫升奶,长牙期可以分3-4次,每次喂30-5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喂一次。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每次喂少量的辅食,多喂几次。 四、保持口腔清洁 1.原因:长牙期口腔卫生很重要,保持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同时也能让宝宝感觉舒适些,可能会提高宝宝进食的意愿。 2.具体做法:在宝宝每次进食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牙齿,清除食物残渣。一般每天擦拭2-3次即可。 五、观察宝宝口腔情况 1.原因:密切观察宝宝口腔情况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异常,如牙龈是否红肿严重、是否有其他口腔问题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具体做法:定期查看宝宝牙龈,观察牙龈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肿胀、出血等情况。如果发现宝宝牙龈红肿特别厉害,或者出现发热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宝宝)温馨提示 宝宝长牙拒绝进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家长要保持耐心。不同宝宝长牙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据宝宝的具体反应灵活调整上述方法。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物品绝对安全,避免给宝宝带来伤害。如果经过多种尝试后宝宝仍然长时间拒绝进食且伴有明显异常,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2025-10-15 14:42: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