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亚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邹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对小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和小儿血液肿瘤疾病。展开
  • 1岁宝宝咳嗽吐奶怎么回事

    一岁多宝宝吐奶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家长需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 1.进食太快:宝宝进食时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呛咳,进而引发吐奶。 2.吞入大量空气:宝宝进食时吞入大量空气,且进食后立即活动,可能会出现吐奶情况,这通常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药物治疗,平时注意进食避免过快就行。 二、病理性因素: 1.消化不良:一岁多宝宝胃肠发育不完善,进食含高脂肪的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导致吐奶。或者宝宝存在感冒等情况,使胃肠功能紊乱,也会出现吐奶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腹胀等症状。 2.炎症:宝宝受到病原体侵袭,患上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等疾病,炎症刺激会使其出现频繁咳嗽症状,反射性地引起呕吐,导致一岁多宝宝吐奶。 总之,一岁多宝宝吐奶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05-21 16:37:10
  • 一岁宝宝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

    一岁宝宝轮状病毒腹泻通常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引发的腹泻状况,需及时就医,可依照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来减轻不适症状。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辅助治疗能减轻症状并有助于缩短病程。宝宝饮食应以低脂、低糖、易消化的流食为主,避免油腻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可按需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可食用无乳糖奶粉。若宝宝呕吐频繁,可等呕吐减轻或停止后再进食。 二、药物治疗: 1.若宝宝出现脱水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来调节体内电解质,确保电解质平衡。也可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腹泻症状。 2.若宝宝伴有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颗粒等退烧药物降温。 此外,还应做好宝宝的家庭护理工作,比如密切观察宝宝病情、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肛周糜烂并保持其清洁干燥等。 总之,对于一岁宝宝轮状病毒腹泻,要重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做好家庭护理,以促进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2025-05-21 16:33:22
  • 二个月宝宝祛痰小妙招是什么

    两个月大的宝宝咳嗽有痰时,可采取以下安全有效的祛痰方法:增加空气湿度、拍背、体位引流、多喝温水。需注意动作轻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增加空气湿度 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宝宝喉咙中的痰液。 2.拍背 让宝宝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空心拳,然后轻轻拍打宝宝的前胸及侧胸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背最好在吃奶前进行,拍背时要有节律,力度适中,每次拍3-5分钟,每天拍2-3次。 3.体位引流 如果宝宝咳嗽有痰的情况较为严重,家长可以将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后背,帮助痰液排出。 4.多喝温水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月大的宝宝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伤害到宝宝。同时,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呼吸急促、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2025-05-21 16:29:06
  • 宝宝泡药浴好吗

    小宝宝泡药浴有着一定的作用,包括治疗疾病和具备保健效果。 一、治疗效果: 1.药浴能对小宝宝感冒初期的症状,如咳嗽、鼻塞、流鼻涕等起到治疗缓解作用。 2.可以为宝宝祛风散寒。 3.在宝宝发热时,药浴还能帮助退热。但要注意,若宝宝生病需药浴治疗,所用药材务必遵循医嘱准备,不可自行使用,且泡完药浴后需及时擦干,以防再次着凉生病。 二、保健功能: 1.泡药浴可使小宝宝全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在全身流动,起到调和气血的作用。 2.具有舒缓肌肉的效果,能让宝宝睡眠质量更好。 3.可以促进肠胃吸收,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现象。 如今,大部分婴儿游泳馆都设有宝宝药浴项目。在此提醒各位妈妈,在宝宝进食前后半小时内不适宜进行药浴。 总结概括提示:小宝宝泡药浴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药浴治疗时要遵循医嘱,婴儿游泳馆有相关项目但要注意宝宝进食时间。

    2025-05-21 16:25:06
  • 儿童晚上睡觉出汗什么情况

    儿童晚上睡觉出汗可能是生理原因、环境因素、佝偻病、结核病、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若出汗过多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生理原因:儿童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大,且微血管分布较多,入睡后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以维持正常体温。 环境因素:室内温度过高、盖的被子过厚等,导致儿童睡觉时出汗。 疾病因素: 佝偻病: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不良,引起多汗、易惊、烦躁等症状。 结核病:除盗汗外,还可能伴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儿童出汗增多。 其他: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引起儿童多汗。 如果儿童出汗过多,影响睡眠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给儿童选择透气、吸汗的衣物和被褥。

    2025-05-21 16:17: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