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尿失禁,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各类膀胱炎等下尿路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海,男,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疾病专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委员。2012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在中华医学会资助下先后在比利时鲁文大学泌尿外科中心、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泌尿外科、芬兰坦佩雷大学泌尿外科中心学习。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于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学习与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尿失禁,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各类膀胱炎等下尿路疾病。展开
  • 前列腺癌转移的症状

    前列腺癌可发生骨骼及其他器官转移,骨骼转移会致骨痛(约70%患者出现,疼痛部位与转移部位相关,夜间可能更明显)和病理性骨折(骨转移进展致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长期病史、骨转移范围广者更易出现);其他器官转移中,肺部转移可致咳嗽、咯血等(约30%-40%肺转移患者有咳嗽症状),肝转移可致肝区疼痛、黄疸、食欲减退、乏力等(肝脏受浸润破坏致肝功能异常),有前列腺癌病史者需警惕相关转移症状。 病理性骨折:随着骨转移的进展,骨骼被肿瘤细胞破坏,骨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例如,脊柱转移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引起脊柱畸形、活动受限等。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肿瘤对骨组织的破坏程度相关,有长期前列腺癌病史且骨转移范围较广的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其他器官转移相关症状 肺部转移相关症状:如果前列腺癌转移至肺部,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咯血则是由于肺部转移病灶的血管受到侵犯等原因导致。研究表明,前列腺癌肺转移患者中约30%-40%会出现咳嗽症状,咯血的发生比例相对较低,但一旦出现往往需要引起重视。男性患者发生肺部转移的概率与疾病的分期等因素有关,有前列腺癌晚期病史的男性更易发生肺部转移及相应症状。 肝转移相关症状:转移至肝脏时,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食欲减退、乏力等。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功能异常是由于肝脏受到肿瘤细胞的浸润和破坏,影响了肝脏的正常代谢、合成等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肝脏功能本身可能有所减退,发生肝转移后肝功能异常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有前列腺癌病史且出现肝区不适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肝转移的可能。

    2025-10-15 12:28:47
  • 尿失禁最好的治疗方法

    尿失禁治疗分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压力性以盆底肌训练为核心并可配合电刺激疗法,药物用α受体拮抗剂;急迫性靠膀胱训练和生物反馈疗法,药物用M受体拮抗剂;混合性综合两者制定个性化方案;特殊人群中老年女性避长期便秘等增腹压情况,孕妇遵医嘱适度盆底肌训练,儿童先排先天疾病非病理者引导规律排尿。 一、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1.非药物干预 盆底肌训练为核心方法,通过凯格尔运动,每日定时进行盆底肌收缩与放松动作,每次收缩持续5-10秒后放松,重复15-30次,每日3-4组,长期坚持可增强盆底肌力量以改善症状;电刺激疗法借助低强度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及神经功能恢复,需在专业医疗机构开展。 2.药物治疗 可选用米拉贝隆等α受体拮抗剂,其通过作用于膀胱平滑肌,缓解尿失禁症状。 二、急迫性尿失禁治疗 1.非药物干预 膀胱训练是关键,采用定时排尿方式,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初始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并配合意识控制排尿反射;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将盆底肌肉活动等信息反馈给患者,助力患者更好掌握盆底肌训练方法。 2.药物治疗 托特罗定等M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膀胱M受体,减少逼尿肌过度活动,从而改善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三、混合性尿失禁治疗 综合压力性与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手段,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同时实施盆底肌训练与膀胱训练,并依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女性尿失禁者需避免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防加重症状;孕妇尿失禁多为生理性,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避免过度劳累;儿童尿失禁需排除先天性疾病等,若非病理性,可通过引导规律排尿等方式干预,避免过早使用不恰当药物。

    2025-10-15 12:27:21
  • 十岁包茎的治疗方法

    十岁包茎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等待、包皮扩张术和包皮环切术。观察等待适用于无症状的十岁包茎,要注意局部清洁及轻柔上翻包皮;包皮扩张术由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扩张包皮口,适用于轻度包茎无严重并发症者;包皮环切术适用于有反复炎症、排尿困难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有传统和吻合器等方式,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阴茎勃起、心理安抚及饮食等。 包皮扩张术 操作方法:由医护人员使用特定的器械或手法,缓慢轻柔地扩张包皮口,使包皮能够上翻,露出阴茎头。这一操作需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以减少感染风险。 适用情况:适用于有轻度包茎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十岁儿童。通过包皮扩张术可以暂时改善包皮的可上翻情况,方便清洁局部,但有复发可能。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度伤害,同时术后要指导家长正确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再次粘连。 包皮环切术 手术时机:如果十岁包茎伴有反复的包皮龟头炎、排尿困难、包皮口狭窄严重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 手术方式:目前常见的有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等。传统包皮环切术是通过手术切除多余的包皮组织;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则是利用吻合器来切割和吻合包皮,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相对较快等优点。 术后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阴茎勃起,防止伤口裂开。一般术后一周左右伤口初步愈合,一个月左右基本恢复正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抚,减少孩子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因为儿童对手术等医疗操作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孩子的康复。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影响伤口愈合。

    2025-10-15 12:25:58
  • 包皮环切手术方法

    包皮环切术主要有传统包皮环切术、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三种。传统包皮环切术出血相对多、恢复慢,适用于一般成年男性,儿童需谨慎;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操作标准化、出血少、时间短,适用于不同年龄男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操作简便快捷、切口整齐、愈合好、并发症少,广泛适用于各年龄段男性,特殊人群需控制基础疾病后评估。 适用人群:适用于一般成年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情况,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考虑,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特点,传统包皮环切术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疼痛刺激等问题。 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 手术方式:利用特定的包皮环切器械,如商环等,通过器械的环套等结构来切割包皮,手术操作相对标准化,能够较为精准地控制切除范围,出血相对较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适用人群: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对于儿童来说,相对传统手术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其创伤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包皮情况等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对于成年男性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能提高手术的规范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 手术方式: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通过吻合器的钉仓装置将包皮组织切割并同时进行缝合,操作简便快捷,术后切口整齐,愈合相对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 适用人群:广泛适用于各年龄段男性,对于儿童而言,能减少手术操作带来的损伤和疼痛,加快术后恢复;对于成年男性,同样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但也需要根据个体的包皮具体状况来选择是否适合该手术方式。特殊人群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后再评估是否适合该手术方式,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顺利恢复。

    2025-10-15 12:25:03
  • 包茎不手术怎么办 包茎可以不做手术的吗

    生理性包茎多数随生长发育可自愈日常需温水轻柔清洗外阴观察局部情况,病理性包茎反复包皮龟头炎或排尿困难通常建议手术干预,儿童学龄后仍有异常及时就医评估低龄非必要不盲目手术病理性遵医嘱,成年人包茎有反复炎症等情况手术是有效解决方式非手术无法根本解决。 一、生理性包茎的观察与护理 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的生理性包茎,多数可随生长发育逐渐自愈。日常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清洗时可尝试缓慢翻动包皮,但切勿强行上翻,避免造成损伤。此阶段重点观察包皮局部有无红肿、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若未出现反复感染等异常,可暂不手术,随生长发育多数可自然改善。 二、病理性包茎的处理原则 1.反复包皮龟头炎:若包茎导致包皮龟头反复发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等,由于炎症易反复发作,药物治疗(仅针对炎症期控制症状,无法根治包茎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通常建议手术干预,如包皮环切术,以去除狭窄的包皮,减少炎症复发风险。 2.排尿困难:当包茎导致排尿时包皮膨起如小球,影响正常排尿,这种情况属于病理性包茎,需考虑手术治疗,解除包皮口狭窄对排尿的影响,避免长期排尿异常引发泌尿系统问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生理性包茎在婴幼儿期可观察,若到学龄期后仍存在包茎且有异常表现(如反复炎症、排尿异常等),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低龄儿童手术需充分考虑其耐受情况及麻醉风险等,非必要不盲目手术,但病理性情况需遵循医生建议。 成年人:若成年人存在包茎且有反复炎症、性生活受影响等情况,手术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手术可改善局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非手术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包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025-10-15 12:22: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