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尿失禁,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各类膀胱炎等下尿路疾病。
向 Ta 提问
-
睾丸扭转会自己恢复吗
睾丸扭转通常不会自己恢复,发病急骤致一侧睾丸剧烈疼痛等,儿童青少年活动频繁易发生,成年人也需重视,需及时就医通过手术恢复血液供应保留睾丸功能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活动较为频繁,相对更易发生睾丸扭转情况,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阴囊部位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而成年人也不能忽视睾丸扭转的可能,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诊治,通过手术等方式恢复睾丸的血液供应,最大程度保留睾丸功能。
2025-08-19 15:31:02 -
男性阴茎延长药物治疗什么疾病
目前没有经科学验证可用于男性阴茎延长的药物,循证医学下无药物能直接实现阴茎延长,阴茎短小相关问题若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无药物可达成阴茎延长治疗作用,男性疑似阴茎发育异常需专业泌尿外科医生正规评估,不依赖药物延长而是考虑正规医疗手术处理,特殊人群儿童不应尝试无科学依据的阴茎延长药物应循正规医疗途径解决生殖系统相关问题。
2025-08-19 15:30:17 -
真菌尿道炎症状
真菌尿道炎患者尿道有瘙痒感、外口轻度红肿触痛,尿道分泌少量稀薄白色分泌物且晨起有黏液附着,有尿频尿急尿痛表现,女性因尿道短直易发病需注意外阴清洁,儿童出现疑似症状要排查接触感染源,糖尿病等有基础病史患者高血糖利于真菌生长易反复需控基础病。 一、尿道局部症状 真菌尿道炎患者尿道局部可出现瘙痒感,部分患者尿道外口有轻度红肿表现,触碰时可伴有轻微疼痛,此乃真菌感染刺激尿道黏膜引发的炎症反应所致。 二、分泌物表现 尿道可能分泌少量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附着,这是因为真菌在尿道内繁殖,刺激尿道腺体分泌增多而形成。 三、排尿相关症状 1.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这是由于尿道受真菌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频繁收到尿意信号。 2.尿急:患者会有强烈的尿意,需尽快排尿,是炎症影响膀胱功能及神经传导引发。 3.尿痛:排尿时尿道出现灼热样疼痛,是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及神经,导致排尿时产生痛感。 四、特殊人群情况 女性患者:因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靠近阴道、肛门等部位),相对更易发生真菌尿道炎,需特别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降低感染风险。 儿童患者:若出现疑似真菌尿道炎症状,需考虑是否有接触感染源等情况,比如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等,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病情。 有基础病史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此类患者更易反复出现真菌尿道炎,需积极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以预防真菌尿道炎复发。
2025-08-08 14:55:40 -
尿急尿痛怎么办
尿急尿痛多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等引发,出现时应增加饮水量并注意个人卫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腰痛等不适需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处理,儿童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孕妇要告知孕期情况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诊疗,老年人与多种因素相关需全面评估且恢复慢要关注病情。 一、明确可能病因 尿急尿痛多由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引发,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尿道、膀胱等部位,刺激局部黏膜导致症状出现。女性因生理结构尿道短直,相较男性更易发生此类感染;此外,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多见于男性)等也可能引起尿急尿痛。 二、初步应对措施 出现尿急尿痛时,首先应增加饮水量,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左右,通过多排尿冲刷尿道,减少病原体停留时间;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细菌滋生加重感染。 三、及时就医评估 若尿急尿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腰痛等其他不适,应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若是泌尿系统感染,会依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出现尿急尿痛需高度重视,因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可能进展较快,应及时就医。 孕妇:出现尿急尿痛需告知医生孕期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与治疗方式。 老年人: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需全面评估,因其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恢复较慢,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025-08-08 14:55:33 -
睾丸位置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睾丸位置异常可因先天性因素中睾丸引带发育畸形或结构异常致迁移受扰、睾丸下降路径解剖结构异常致下降受阻,内分泌因素中促黄体生成素或促卵泡生成素分泌不足干扰内分泌调控致睾丸不能正常迁移,机械性因素中腹膜后病变压迫或腹股沟区异常粘连限制下降路径等原因造成。 一、先天性因素 1.睾丸引带异常:睾丸引带在胚胎发育中对睾丸下降起关键引导作用,若引带发育出现畸形或结构异常,会干扰睾丸正常从腹腔向阴囊的迁移过程,进而导致睾丸位置异常。例如引带太短或附着位置异常等情况,都可能阻碍睾丸顺利到达阴囊位置。 2.睾丸下降障碍:胚胎发育时睾丸需从腹腔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若下降路径上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腹股沟管狭窄、腹膜鞘状突未正常闭锁等,会使睾丸下降受阻,从而造成位置异常。 二、内分泌因素 促性腺激素缺乏可影响睾丸正常下降,其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对睾丸下降起调控作用。当体内LH或FSH分泌不足时,会干扰睾丸下降相关的内分泌调控机制,导致睾丸不能正常完成从腹腔向阴囊的迁移过程,引发位置异常。 三、机械性因素 1.腹膜后病变压迫:腹膜后存在纤维瘤、囊肿等病变时,这些病变组织可能对正在下降的睾丸产生机械性压迫,阻碍睾丸正常到达阴囊位置,进而造成睾丸位置异常。 2.腹股沟区异常粘连:胚胎发育过程中或后天因素导致腹股沟区出现异常粘连情况,会限制睾丸正常下降至阴囊的路径,使得睾丸位置发生异常改变。
2025-08-08 14: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