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尿失禁,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各类膀胱炎等下尿路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黄海,男,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疾病专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委员。2012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在中华医学会资助下先后在比利时鲁文大学泌尿外科中心、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泌尿外科、芬兰坦佩雷大学泌尿外科中心学习。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于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学习与研究。展开
个人擅长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尿失禁,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各类膀胱炎等下尿路疾病。展开
  • 隐睾症的原因是什么

    隐睾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方面部分隐睾症与基因突变或异常相关;内分泌因素包括促性腺激素缺乏使雄激素减少以及雄激素作用异常;解剖因素涉及睾丸引带异常、精索血管或输精管短影响睾丸下降;其他因素有早产及胎儿发育环境异常限制睾丸下降。 内分泌因素 促性腺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是调控睾丸下降的重要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如果胎儿期垂体分泌的LH和FSH不足,会导致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减少。雄激素对于睾丸的正常发育和下降至关重要,雄激素缺乏会使睾丸下降障碍,从而引发隐睾症。例如,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的患儿,由于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更易出现隐睾情况。 雄激素作用异常:即使促性腺激素分泌正常,但如果睾丸组织对雄激素不敏感,也会影响睾丸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睾丸细胞内雄激素受体出现异常,使得雄激素无法发挥正常的促进睾丸下降的作用,进而导致隐睾发生。这种情况在男性胎儿中若出现,就可能导致隐睾症的出现。 解剖因素 睾丸引带异常:睾丸引带是引导睾丸下降至阴囊的重要结构。如果睾丸引带发育异常,比如过短、缺失或附着异常等,就会影响睾丸正常下降至阴囊的路径和力量,导致睾丸不能顺利到达阴囊内,从而引发隐睾症。例如,睾丸引带发育过短会限制睾丸下降的距离,使睾丸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等异常位置。 精索血管或输精管短:精索血管和输精管的长度对于睾丸下降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会阻碍睾丸从腹腔向阴囊正常下降的移动,使得睾丸无法到达正常位置,进而导致隐睾。比如,精索血管长度不足以支持睾丸下降到阴囊时,就可能造成隐睾情况。 其他因素 早产:早产儿发生隐睾症的概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早产儿的各项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包括与睾丸下降相关的内分泌调节系统、睾丸引带等结构和功能可能还不完善。例如,早产儿的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可能相对不足,或者睾丸引带的发育成熟度不够,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隐睾症的发生风险。 胎儿发育环境异常: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子宫内环境异常,比如宫腔内空间狭小、羊水过少等,会限制睾丸下降的空间和条件,影响睾丸正常下降至阴囊。例如,多胎妊娠的胎儿在子宫内所占空间相对有限,可能会影响睾丸的正常下降,导致隐睾症的发生率相对增加。

    2025-10-13 11:02:02
  • 女生尿不尽怎么办

    女生尿不尽的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妇科炎症累及尿道等,不同人群如青春期女生、育龄期女生有相应注意事项,出现尿不尽症状持续不缓解、伴其他不适或影响生活睡眠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常见原因及应对 (一)泌尿系统感染 原因:女生尿道短而直,细菌易逆行感染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如膀胱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尿不尽感。 应对: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刷尿道,及时就医进行尿液常规等检查,若确诊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 原因:可能与膀胱感觉神经异常等因素有关,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出现尿不尽等症状。 应对:可以进行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盆底肌训练也有一定帮助,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改善膀胱功能。 (三)妇科炎症累及尿道 原因:如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炎症蔓延可能波及尿道,引起尿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尿不尽。 应对:积极治疗妇科炎症,保持会阴部清洁,阴道炎患者需根据具体病原体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细菌性阴道炎可能需使用抗厌氧菌药物等。 二、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生 生活方式:要注意避免穿紧身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保持外阴部通风干燥。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因为青春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力相对不稳定,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健康。 特殊情况:若处于月经期间,更要加强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巾,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导致尿不尽等问题。 (二)育龄期女生 怀孕相关:怀孕中后期的女生可能会出现尿不尽感,这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一般属于生理现象。但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异常,如尿痛、尿急等,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理情况。 避孕方式影响:使用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方式的女生,若出现尿不尽症状,需考虑节育器相关炎症等因素的可能,必要时就医评估。 三、就医建议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尿不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伴有尿痛、血尿、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尿不尽同时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等。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025-10-13 10:59:40
  • 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影响性生活吗

    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对性生活有多方面影响,可涉及勃起功能,致勃起功能障碍比例升高;影响射精功能,造成射精疼痛、无力等;还会带来心理因素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且受年龄、基础健康、生活方式等个体差异影响。 一、前列腺增大伴钙化的基本情况 前列腺增大通常指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而钙化一般是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也可能是前列腺腺管内堵塞的钙盐沉积等。 二、对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 勃起功能: 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等功能。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使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勃起功能。有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相对正常人群有所升高。 从年龄因素考虑,老年男性本身随着年龄增长,性功能也可能自然衰退,而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往往在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这两者的叠加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勃起功能方面的问题。 射精功能: 前列腺是参与射精过程的重要器官,当前列腺增大时,可能会压迫射精管等结构,影响精液的排出。比如,可能导致射精疼痛、射精无力等情况,进而影响性生活的体验。一些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前列腺增大伴钙化的患者会出现射精异常的表现,这会对性生活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前列腺的问题,从而更易影响射精功能。而有规律运动的人群相对来说受影响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已经存在前列腺增大伴钙化,运动也无法完全避免对射精功能的影响,只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等状况。 心理因素: 由于性生活受到上述勃起、射精等功能方面的影响,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例如,担心自己性生活质量下降会影响夫妻关系,这种心理因素又会进一步反馈性地加重对性生活的不良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就存在心血管疾病等情况,心理因素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心理压力可能会诱发心血管方面的不良事件,进而又影响到与性生活相关的生理功能。 总之,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性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包括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参与其中。

    2025-10-13 10:58:21
  • 附睾丸炎有哪些症状

    附睾丸炎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局部症状有阴囊部位疼痛(成年急性突发剧烈、慢性隐痛坠胀,儿童表现不典型)、阴囊红肿(急性明显、慢性较轻)、附睾肿大(急性迅速肿大变硬、慢性程度较轻);全身症状有发热(急性常38℃-40℃伴寒战、儿童更突出,慢性一般无或低热)、乏力(急慢性均可能出现)。 局部症状 阴囊部位疼痛 对于成年男性,急性附睾丸炎常突然发病,患侧阴囊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阴囊部位的疼痛牵扯到下腹部,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慢性附睾丸炎的疼痛相对较缓,多为隐痛、坠胀感,疼痛程度一般较急性发作时轻,但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儿童患附睾丸炎时,局部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可能以阴囊部位的不适、哭闹等情况来体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阴囊是否有红肿等异常情况。 阴囊红肿 急性附睾丸炎患者患侧阴囊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皮肤温度升高。随着病情发展,红肿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时阴囊皮肤可发亮。例如,皮肤颜色变得发红、肿胀明显,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温度比正常阴囊部位高。慢性附睾丸炎患者阴囊红肿表现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阴囊局部轻度的发红或肿胀不明显。 附睾肿大 急性附睾丸炎时,附睾会迅速肿大,触摸时可感觉到附睾体积明显增大,质地变硬。比如,正常附睾大小可通过对比判断,当发生急性附睾丸炎时,患侧附睾体积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慢性附睾丸炎患者附睾肿大程度相对较轻,可能是逐渐增大,触摸时能感觉到附睾比正常稍大,质地也可能偏硬,但不如急性发作时那么明显。 全身症状 发热 急性附睾丸炎患者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其中发热较为常见。体温可升高至38℃-40℃左右,出现寒战等表现。例如,有些患者会突然发热,伴有怕冷、打寒战的情况。儿童患附睾丸炎时,发热情况可能相对更突出,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更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全身发热反应。慢性附睾丸炎患者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可能仅有低热或不出现发热症状。 乏力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附睾丸炎患者,都可能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在急性发作期,由于炎症反应,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患者会感觉浑身没力气,不想活动。慢性期患者也会因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出现乏力感。

    2025-10-13 10:56:51
  • 输尿管结石最佳锻炼排出方法是什么

    辅助输尿管结石排出的运动方法有跳跃运动、爬楼梯运动、侧卧晃动运动,还有多喝水配合运动,不过结石大时需就医采取医疗措施,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 一、跳跃运动 原理:通过跳跃动作,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增加结石排出的可能性。 具体方式:像跳绳就是常见的跳跃运动,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跳绳时间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不过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陪同其进行适度的跳跃游戏等,但要注意强度不能过大,以孩子不感到不适为宜。 二、爬楼梯运动 原理:爬楼梯时身体处于上下起伏状态,有助于结石在输尿管内的位置发生变化,利于结石排出。 具体方式:正常健康人群可以每天爬楼梯2-3次,每次爬2-3层楼,但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爬楼的频率和层数。对于老年人或者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不建议采用这种运动方式,因为可能会加重膝关节等部位的负担;儿童患者则不适合进行爬楼梯运动,避免对其正在发育的骨骼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侧卧晃动运动 原理:侧卧时通过身体的晃动,改变结石在输尿管内的位置,辅助结石排出。 具体方式:侧卧在床上,然后轻轻晃动身体,左右侧卧位交替进行,每次侧卧晃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对于孕妇患者,进行侧卧晃动运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压迫到腹部影响胎儿,可在家人协助下缓慢进行适度的侧卧晃动;儿童患者若要进行类似运动,需在家长的密切监护下,轻柔地进行,防止因动作不当造成身体损伤。 四、多喝水配合运动 原理:多喝水能增加尿液生成,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排出,而运动又能促进尿液流动,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具体方式:每天保证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左右,在运动前后都要适当补充水分。比如运动前喝200-300毫升水,运动过程中少量多次饮水,运动后再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儿童患者要注意合理引导其饮水,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锻炼只是辅助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方法,如果结石较大,单纯依靠运动往往无法排出,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相应的医疗措施。

    2025-10-13 10:55: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