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牙体缺损、缺失修复,颌骨缺损,前牙美容修复和种植牙、套筒冠义齿、磁性义齿修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叶剑涛,教授,主任医师,口腔修复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前牙美容、口腔修复和种牙。简介:1981年入读中山医学院口腔系(现中山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即在现单位从事口腔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熟练掌握现代口腔修复(镶牙)的最新技术(包括烤瓷牙、全瓷牙、瓷贴面、套筒冠、磁附着体等精密附着体、牙种植),擅长: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修复牙体缺损、缺失、残根残冠、变色牙、颌骨缺损,前牙美容性修复和种植牙。对复杂、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个,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12篇(JCR一区2篇、二区4篇)。培养全日制研究生8人,其中4人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展开
个人擅长
牙体缺损、缺失修复,颌骨缺损,前牙美容修复和种植牙、套筒冠义齿、磁性义齿修复。展开
  • 牙周炎是什么症状

    牙周炎症状包括牙龈炎症相关的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相关的牙周袋形成及有异味;牙齿松动相关的不同程度松动;牙槽骨吸收相关的牙槽骨吸收致支持组织减少及影响牙齿等,儿童、妊娠期女性、青少年、吸烟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及长期服药者等有不同相关特点。 牙龈炎症相关症状 牙龈红肿:牙龈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这是因为牙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牙龈血管扩张、充血。例如,患者可观察到牙龈颜色由正常的粉红色变为暗红色,质地变得松软。在儿童中,若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不认真等,也容易引发牙龈红肿,且儿童可能因牙龈不适而出现拒食硬食等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牙龈红肿,这是因为孕期激素改变会加重牙龈的炎症反应。 牙龈出血:刷牙时或咬硬物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这是由于牙周炎导致牙龈组织变得脆弱,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比如,早晨刷牙时牙膏上可能会有血迹,或者咬苹果后苹果上有血迹。儿童牙龈出血可能与他们喜欢啃咬硬物且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有关;老年人群由于牙龈萎缩等因素,也较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且出血后可能恢复较慢,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 牙周袋形成相关症状 牙周袋形成:牙周组织破坏后,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会有炎性分泌物积聚,患者可能会感觉口腔内有异味。牙周袋的形成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在青少年中,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堆积,容易较快形成牙周袋;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促使牙周袋更快形成且炎症更难控制,因为吸烟会降低白细胞的活性,影响其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牙齿松动相关症状 牙齿松动:随着病情进展,牙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支持牙齿的力量减弱,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轻度松动时,患者可能感觉牙齿在咀嚼时稍有异样感;重度松动时,牙齿可能会自行移位或脱落。在儿童中,牙齿松动可能与乳牙替换过程中的正常生理松动不同,若出现异常松动,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牙周组织发育不良等原因;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所以更容易出现牙齿松动加快的情况,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感觉功能。 牙槽骨吸收相关症状 牙槽骨吸收:牙槽骨是支持牙齿的重要结构,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在X线片上可观察到牙槽骨高度降低。牙槽骨吸收严重时,会进一步加重牙齿的松动和移位。老年人由于骨代谢功能下降,牙槽骨吸收相对更常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等,也可能影响骨代谢,导致牙槽骨吸收加快,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干扰钙磷代谢等骨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

    2025-10-14 15:43:19
  • 嘴唇有点黑是怎么回事

    嘴唇发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循环系统问题如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消化系统问题如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还有寒冷刺激、中毒、先天性色素沉着等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因各自特点易患不同病因导致嘴唇发黑。 一、循环系统问题 1.心脏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嘴唇血液中氧含量降低,从而使嘴唇发黑。例如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出生后影响心脏正常的血液泵血功能,使得氧气输送受阻;风湿性心脏病,炎症等因素损伤心脏瓣膜,影响血液流动,进而可能出现嘴唇发黑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患心脏疾病的情况不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常见,成年人则可能因冠心病等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嘴唇发黑。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嘴唇部位也会出现缺血缺氧而发黑的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且往往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作为诱因。 二、呼吸系统问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患有COPD的患者,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障碍,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可表现为嘴唇发黑。长期吸烟的人群是COPD的高发群体,年龄较大的吸烟者更易患病,病情进展后会出现嘴唇发黑等症状。 2.肺炎:严重的肺炎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机体缺氧,进而出现嘴唇发黑。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患肺炎,但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肺炎出现嘴唇发黑情况,而老年人患肺炎后病情往往较重,更易出现缺氧表现致嘴唇发黑。 三、消化系统问题 1.肝硬化:肝硬化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对激素的灭活等功能异常,会引起血管扩张等一系列变化,同时肝脏功能障碍影响血液循环和氧气代谢,可能出现嘴唇发黑。有长期酗酒史的人群,年龄在中年以上者更容易患肝硬化,进而出现嘴唇发黑症状。 2.消化道出血:大量消化道出血时,机体失血过多,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减少,携带氧气能力下降,嘴唇会因缺氧而发黑。不同年龄人群消化道出血原因不同,老年人可能因胃溃疡、肠道肿瘤等引起,儿童则可能因消化道畸形等导致。 四、其他因素 1.寒冷刺激: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嘴唇部位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出现嘴唇发黑的情况。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因寒冷刺激出现嘴唇发黑。 2.中毒:例如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嘴唇呈现樱桃红色或发黑等表现。不同人群都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如在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的家庭人员等。 3.先天性色素沉着:少数人可能天生嘴唇色素沉着较多,外观上看起来有点黑,但身体没有其他异常症状。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存在,一般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2025-10-14 15:42:29
  • 引起口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口臭可因口腔局部因素如口腔卫生不良致菌斑牙石食物残渣堆积细菌分解产臭、龋齿致食物嵌塞细菌发酵产臭、牙周炎致细菌感染炎症产臭引发,也可由全身性疾病如胃肠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消化不良、呼吸道鼻窦炎或扁桃体炎、糖尿病酮体产生烂苹果味口臭、肝肾疾病代谢废物蓄积产臭导致,儿童因口腔清洁意识弱易因口腔局部因素口臭需家长助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少、有口腔及全身性疾病更易口臭需定期检查评估并注重口腔清洁和控制全身性疾病,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及全身生理变化需注意口腔卫生并排查全身因素致口臭。 一、口腔局部因素 1.口腔卫生不良:若日常未有效刷牙、漱口,菌斑、牙石及食物残渣会在口腔内堆积,细菌分解这些物质时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有臭味的物质,从而引发口臭。例如,每天刷牙次数不足、刷牙方法不正确等情况易导致此问题,尤其儿童因口腔清洁意识较弱,更易因口腔卫生不良出现口臭。 2.龋齿:牙齿发生龋坏形成龋洞后,食物残渣易嵌塞在龋洞内,细菌在洞内发酵腐败,产生难闻气味,进而引起口臭。 3.牙周炎: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细菌感染会导致牙龈炎症、化脓等,细菌代谢产物及炎症反应会产生异味,引发口臭,且牙周炎患者通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二、全身性疾病因素 1.胃肠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定植,其代谢产物等可通过口腔呼出,导致口臭,同时常伴有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症状; 消化不良: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可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引发口臭。 2.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鼻窦内细菌滋生、炎症分泌物蓄积,分泌物可经后鼻孔流至咽部,产生异味导致口臭; 扁桃体炎:扁桃体隐窝内易存留细菌、食物残渣等,细菌繁殖感染可产生臭味,通过口腔呼出。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可使患者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的口臭,同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4.肝肾疾病: 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不全时,机体对代谢废物的解毒功能下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代谢废物排泄障碍,这些异常蓄积的代谢废物可通过呼吸等途径散发异味,引发口臭。 三、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注意 儿童:因口腔清洁意识和能力较弱,易因口腔局部因素出现口臭,家长需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如督促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等。 老年人:常伴有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更易出现口臭,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全身健康评估,注重口腔清洁及控制全身性疾病。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口腔环境,且易出现全身性生理变化,需注意口腔卫生,同时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口臭的全身性因素。

    2025-10-14 15:41:38
  • 牙疼可以去拔牙吗

    牙疼是否可拔牙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严重龋齿、牙周病晚期、阻生智齿致牙疼且无保留价值时可拔牙;急性炎症期、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月经期、妊娠期特定阶段一般不可拔牙,不同人群拔牙需谨慎,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后决定。 一、可以拔牙的情况 1.严重的龋齿:当龋齿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牙体组织大部分破坏,牙髓已经暴露,并且伴有反复的剧烈疼痛,经过保守治疗无法保留患牙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拔牙。例如,由于龋齿导致的残根残冠,无法通过根管治疗等方法保留,此时拔牙是解决牙疼问题的有效手段。 2.牙周病晚期:牙周病发展到晚期,牙齿出现严重的松动,并且伴有持续性的疼痛,经过牙周治疗等措施无法改善,牙齿已经没有保留价值,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拔牙来解除牙疼。比如,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齿松动Ⅲ度以上,疼痛明显且无法通过牙周基础治疗等控制。 3.阻生智齿引起的牙疼:阻生智齿是导致牙疼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阻生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导致局部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影响张口等,且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无法通过正畸等方法矫正时,一般可以考虑拔除阻生智齿来解决牙疼问题。 二、不可以拔牙的情况 1.急性炎症期:如果牙疼是由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等引起的剧烈疼痛,处于炎症的急性期时一般不建议立即拔牙。因为在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面部间隙感染等。例如,急性根尖周炎伴有明显的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要先通过开髓引流等方法控制炎症,待炎症缓解后再考虑拔牙。 2.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严重的心律失常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白血病、严重的贫血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过高)等情况时,拔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此时不适合拔牙。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拔牙,容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先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再考虑拔牙。 3.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时,体内的凝血功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拔牙可能会导致出血较多,所以一般不建议在月经期拔牙。 4.妊娠期: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因为前3个月拔牙可能会引起流产,后3个月拔牙可能会引起早产。在妊娠期中间3个月可以在谨慎评估后,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进行拔牙,但需要充分告知患者风险。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考虑拔牙解决牙疼问题时需要格外谨慎。比如儿童,乳牙的牙疼需要先评估是否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保留牙齿;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较多,在拔牙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女性在特殊时期如孕期、月经期等需要遵循相应的拔牙禁忌。总之,牙疼是否可以拔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能决定。

    2025-10-14 15:36:54
  • 人的牙齿会全部换一遍吗

    人的乳牙会全部替换为恒牙,儿童一般6岁左右开始乳牙替换恒牙,12-13岁除智齿外其余恒牙基本替换完成,恒牙数量28-32颗,儿童期乳牙替换受遗传、营养、口腔卫生影响,青少年期智齿萌出因人而异,儿童需家长关注替换情况及口腔卫生,青少年要保护恒牙、防外伤及处理智齿问题。 一、乳牙与恒牙的替换情况 1.乳牙的数量与替换时间 儿童一般有20颗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乳牙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例如,下颌的中切牙通常是最早替换的乳牙,一般在6-7岁左右开始替换,然后依次是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等,到12-13岁左右,除了第三磨牙(智齿)外,其余恒牙基本替换完成。 乳牙的替换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恒牙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萌出,以适应口腔的空间和功能需求。 2.恒牙的数量与分布 恒牙的数量一般为28-32颗,其中28颗是正常情况,32颗则是包括智齿在内。恒牙替换乳牙后,分布在口腔内,承担着咀嚼、发音等重要功能。恒牙一旦萌出,如果因疾病等原因缺失,一般不会再长出新的牙齿来替换。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牙齿替换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期 在儿童期,乳牙的替换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父母牙齿替换有异常情况,孩子可能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儿童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摄入有助于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例如,钙是牙齿硬组织的主要成分,缺乏钙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而且,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也会影响乳牙的脱落和恒牙的萌出,口腔卫生不良容易引起乳牙龋坏,进而影响乳牙的正常替换进程,可能导致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情况。 2.青少年期 进入青少年期,恒牙基本替换完成,但智齿的萌出情况因人而异。一般在18岁左右开始萌出智齿,但有的人智齿可能终生都不会萌出,有的人则可能会出现智齿萌出位置不正等问题,这与颌骨的发育空间有关。如果颌骨发育空间不足,智齿可能会阻生,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特殊人群的牙齿替换注意事项 1.儿童 对于儿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牙齿替换情况,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如果发现乳牙逾期不脱落,影响恒牙萌出,或者恒牙萌出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诊。同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合适的儿童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以预防龋齿等问题,保证牙齿替换的顺利进行。 2.青少年 青少年在牙齿替换完成后,要注意保护恒牙。因为恒牙一旦受损,很难再像乳牙那样替换。要避免食用过多的甜食和碳酸饮料,这些食物容易导致恒牙龋坏。另外,参加剧烈运动时要注意保护牙齿,防止牙齿受到外伤。如果智齿出现萌出异常等情况,要听从医生建议,必要时可能需要拔除智齿以避免对周围牙齿和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4 15:35: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