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牙体缺损、缺失修复,颌骨缺损,前牙美容修复和种植牙、套筒冠义齿、磁性义齿修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叶剑涛,教授,主任医师,口腔修复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前牙美容、口腔修复和种牙。简介:1981年入读中山医学院口腔系(现中山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即在现单位从事口腔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熟练掌握现代口腔修复(镶牙)的最新技术(包括烤瓷牙、全瓷牙、瓷贴面、套筒冠、磁附着体等精密附着体、牙种植),擅长: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修复牙体缺损、缺失、残根残冠、变色牙、颌骨缺损,前牙美容性修复和种植牙。对复杂、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个,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12篇(JCR一区2篇、二区4篇)。培养全日制研究生8人,其中4人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展开
个人擅长
牙体缺损、缺失修复,颌骨缺损,前牙美容修复和种植牙、套筒冠义齿、磁性义齿修复。展开
  • 马牙最晚几个月消失

    马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数周内自然消失,最晚3-4个月,也有持续更长时间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家长不要自行处理,如有感染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马牙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家长不要试图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拭马牙,以免引起感染。如果宝宝的马牙出现了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出血等,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一些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马牙可能会存在更长时间,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口腔情况,如果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宝宝每次吃完奶后,给宝宝喂一些温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总之,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会在1-2个月内自然消失。如果宝宝的马牙存在时间较长或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5-29 16:09:09
  • 小孩起马牙子怎么治疗

    小孩起马牙子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会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引起婴儿不适等,可采取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擦拭或挑破等措施,若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1.注意口腔卫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轻轻擦拭婴儿的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 2.避免擦拭或挑破马牙子:不要用手或其他工具擦拭或挑破马牙子,以免引起感染。 3.观察症状:如果马牙子引起婴儿不适,如哭闹、拒绝进食等,可以咨询医生的建议。 4.就医治疗:如果马牙子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口腔黏膜红肿等,可能是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马牙子一般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在照顾婴儿时,应注意保持卫生,避免感染。

    2025-05-29 16:06:20
  • 牙洞息肉是牙癌吗

    牙洞息肉一般不是牙癌,多由刺激牙髓组织增生形成,少数情况下可能恶变,发现后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息肉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牙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口腔内的牙龈、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牙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口腔卫生不良、病毒感染等。 如果发现牙洞息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较小的息肉可以通过洗牙、补牙等方法治疗;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预防牙洞息肉的发生。

    2025-05-29 16:03:53
  • 新生儿起马牙子怎么办

    马牙子是正常生理现象,不用特殊处理,注意乳头清洁和口腔卫生,不要挑破,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不要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引起感染。 2.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乳头的清洁,避免乳头感染。 3.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用纱布蘸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 4.如果马牙子较大,影响宝宝吃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消毒针挑破,但要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5.如果宝宝出现发热、拒食、哭闹等异常情况,可能是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马牙子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但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5-29 16:01:10
  • 口气臭原因

    口气臭可能是由口腔问题、消化系统问题、吸烟、饮食、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口腔问题: 龋齿:食物残留在龋洞内,细菌分解产生异味。 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发炎、牙周组织破坏,导致细菌滋生,口气难闻。 牙结石:牙菌斑长期积累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引起口臭。 2.消化系统问题: 消化不良: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产生异味气体。 胃溃疡、胃炎:胃酸反流,刺激口腔,导致口臭。 便秘:宿便在肠道内积累,产生氨气等异味气体。 3.其他原因: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口气异味。 饮食:食用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或长期食用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口气问题。 全身性疾病: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可能导致口气异常。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口气。 如果口气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洗牙,注意饮食健康,多喝水,有助于减轻口气问题。

    2025-05-27 17:15: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