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牙体缺损、缺失修复,颌骨缺损,前牙美容修复和种植牙、套筒冠义齿、磁性义齿修复。
向 Ta 提问
-
牙结石脱落小妙招有什么
预防和控制牙结石形成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控制饮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 1.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定期洗牙。 2.控制饮食 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吸烟和饮酒。 3.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检查和清洁,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结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使用某些方法去除牙结石可能会导致牙齿损伤或感染。因此,如果你有牙结石问题,建议咨询口腔医生或专业的口腔卫生师,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5-13 10:21:35 -
宝宝口臭吃什么药调理
儿童口臭可服用的药物有藿香、佩兰进行化湿治疗,适用于湿邪明显致口臭且伴有胃口差等症状;还可应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适用于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口臭。 一、藿香、佩兰化湿治疗:儿童口臭若是体内湿邪明显引起,就可以使用藿香、佩兰。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等功效,佩兰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等。这两味药联合应用,对于湿邪引起的口臭有良好的芳香化湿作用,同时能改善因湿邪导致的胃口较差等表现。 二、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当儿童口臭是因为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能起到抗菌作用,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效果。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二者配合使用能有效抑制消化道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缓解儿童口臭症状。 针对儿童口臭症状,可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湿邪明显用藿香、佩兰,幽门螺杆菌感染则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但用药需谨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05-09 11:54:11 -
牙坏了一个洞特别疼怎么办
牙齿出现一个洞且特别疼,可能是由牙齿外伤、龋齿、牙髓炎等因素引起。以下是具体情况及应对方法: 一、牙齿外伤: 1.牙齿由于受到意外跌倒、咬硬物或用牙齿开东西等外部因素损伤,可能会出现洞并伴有疼痛。 2.处理方法通常是遵医嘱使用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必要时需进行根管治疗。 二、龋齿: 1.平时若不注重口腔卫生,不勤刷牙和漱口,易导致细菌滋生而引发龋齿。长期如此会使牙齿出现洞并产生疼痛。 2.需先去除腐坏的牙体组织,然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外形。 三、牙髓炎: 1.当牙齿有较大龋洞或损伤时,咀嚼过程中施加在牙髓上的压力会使牙髓炎症状加重,从而引发持续性疼痛。 2.可遵医嘱服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丁细牙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是根尖周炎、牙周炎等原因导致,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总之,当牙齿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
2025-05-09 11:53:11 -
嘴巴发苦舌头发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嘴巴发苦舌头发麻可能由口腔问题、消化系统问题、药物副作用、维生素缺乏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建议就医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口腔问题 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口腔异味和发麻。 2.消化系统问题 消化不良、胃酸反流、胆囊炎等消化系统问题可能影响味觉,导致口苦。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口苦和发麻的感觉,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4.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缺乏可能导致口腔问题和味觉异常。 5.其他健康问题 糖尿病、肝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口苦和发麻。 如果嘴巴发苦舌头发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口苦和发麻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2025-05-09 11:51:32 -
牙疼,晚上时间一到就牙疼!
夜间牙疼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进行根管治疗、拔牙等,孕妇、儿童、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牙疼处理可能不同,治疗后需注意口腔护理和定期复查。 1.就医检查 看牙医,进行口腔检查和X光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牙疼的原因。 2.根管治疗 如果是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即清除牙髓组织并填充根管。 3.拔牙 如果牙齿损坏严重,无法保留,可能需要拔牙。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止痛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5.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6.避免刺激 避免食用辛辣、酸性、坚硬的食物,以及吸烟和饮酒等。 7.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儿童、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牙疼的处理可能有所不同。在就医前,最好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情况,以便医生进行适当的治疗。此外,如果牙疼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5-09 11: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