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膜瘤,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癫痫,脑室内肿瘤等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庚,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神经外科肿瘤区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以来共完成急诊手术1500余例(外伤、脑出血),择期手术3000余例(脑脊髓肿瘤、血管病等),手术成功率99%以上,死亡率低于0.3%。 在功能区肿瘤手术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国内率先完成功能区肿瘤全切除并保留神经功能,及早地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术前存在的神经功能得以保存而且使部分术前失去的神经功能恢复,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在做好一线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教学工作,以及来医院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教学部门的好评。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998年前往日本参加了亚洲神经外科会议。2005年在第十三届国际神经外科大会做题目为《DTI辅助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发言,受到国际同行的赞誉。多次受中华医学会之邀为继续教育学习班讲学。2010年前往美国克里夫兰clinic神经外科参观学习。展开
个人擅长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膜瘤,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癫痫,脑室内肿瘤等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展开
  • 脑瘤手术后多久能清醒

    脑瘤手术后清醒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受手术情况、年龄因素、病史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手术顺利、影响脑功能区小则清醒快,反之则慢;儿童脑功能发育阶段、成年不同年龄、既往健康或有基础疾病等都会对清醒时间产生影响,需医生综合评估患者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来判定。 年龄因素的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的脑功能处于发育阶段,术后清醒时间可能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脑代谢相对活跃,但同时其脑的代偿能力也在发育中。一般来说,儿童脑瘤术后清醒时间可能较成人稍快一些,但也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例如,良性儿童脑瘤,手术顺利时,可能在术后1-2天内清醒,但如果瘤体较大或手术涉及重要结构,清醒时间也可能延长,且儿童术后的恢复情况还需要特别关注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后续影响。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的脑功能相对稳定,但不同年龄的成年患者也有差异。年轻成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脑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强,术后清醒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脑血流调节能力下降等原因,术后清醒时间可能会延长,并且老年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也会影响清醒时间。 病史因素的影响 既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如果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正常、肝肾功能良好等,那么术后身体对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较好,清醒时间相对可能更短。例如,一个既往身体健康的中青年患者,患良性脑瘤,手术顺利的话,术后数小时至1天内可能清醒。 既往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患者术前存在心肺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影响身体的氧供情况,进而影响脑部的氧供,可能导致术后清醒时间延长。又如,患者术前有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手术创伤引起的身体应激反应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也会对清醒时间产生影响。 总之,脑瘤手术后清醒时间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29 10:23:52
  • 脑膜瘤是癌症吗

    脑膜瘤是否为癌症需具体分析,多数属良性,生长缓慢、边界清、复发低等;少数为恶性,生长快、易侵袭转移、复发率高。要依据病理分级等通过影像学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分型来制定治疗方案。 良性脑膜瘤 特点:生长较为缓慢,通常边界清楚,在组织学上细胞形态相对温和,一般不会发生远处转移。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几率相对较低。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范畴,其生物学行为倾向于局部生长,但较少出现侵袭周围重要结构或远处扩散转移的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发病的良性脑膜瘤在生长速度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儿童患良性脑膜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生长特性可能受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影响;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绝对性别差异倾向;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压力、不健康饮食等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良性脑膜瘤的发生,但可能影响身体整体状况,间接对肿瘤相关预后等产生作用;病史方面,若既往没有特殊的遗传性疾病等相关病史,单纯偶发的良性脑膜瘤较多见。 恶性脑膜瘤 特点:生长速度较快,容易侵袭周围脑组织、血管等重要结构,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还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肺部、骨骼等部位。WHOⅡ级、Ⅲ级脑膜瘤多为恶性或具有恶性潜能。 影响因素:年龄上,恶性脑膜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相对而言可能在某些特定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性别无绝对显著差异倾向;生活方式同样不是直接致病因素,但可能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耐受等;病史方面,若有某些特定的遗传综合征等病史,可能增加患恶性脑膜瘤的风险,比如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发生脑膜瘤的几率相对增高,且更易出现恶性转化的情况。 总体而言,不能简单地说脑膜瘤就是癌症,要依据其具体的病理分级等情况来准确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和性质。如果怀疑有脑膜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等)结合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及分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5-09-29 10:21:39
  • 脑出血偏瘫多久能恢复

    脑出血偏瘫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出血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康复治疗的质量等,一般需要数周至数年的时间。 1.早期恢复阶段(数天至数周): 在脑出血后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康复治疗的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等。同时,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按摩等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2.中期恢复阶段(数周至数月):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运动功能会逐渐改善。康复治疗包括更具针对性的运动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等。患者可能会开始学习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轮椅,以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3.长期恢复阶段(数月至数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会进一步改善。然而,恢复的速度会逐渐减缓。长期的康复治疗包括继续进行运动训练、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以维持和提高功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脑出血偏瘫的恢复时间: 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可能较慢。 健康状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恢复。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等,可能会增加恢复的难度。 治疗方法:及时的治疗和恰当的康复治疗对恢复至关重要。手术治疗可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功能。 患者的积极性和坚持康复训练: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坚持康复训练是恢复的关键。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努力,包括进行运动训练、按时进行治疗和遵守医生的建议。 对于脑出血偏瘫的患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恢复的重要基础。同时,综合的康复治疗和长期的护理也是恢复的关键。患者和家属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信心。如果对恢复时间有具体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康复专家,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2025-09-29 10:19:54
  • 大脑外露是什么病

    大脑外露是因严重头部外伤致颅骨完整性破坏使大脑组织外露,常见成因如高处坠落等强大外力致颅骨骨折破损,临床表现为头部可见明显伤口伴脑组织外露、有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通过头颅CT诊断,治疗先紧急清创,儿童因发育阶段需迅速谨慎处理,老年人因有基础病手术风险高需评估身体状况,未及时处理易引发严重颅内感染及脑疝等危及生命并发症。 一、定义与成因 大脑外露是一种因严重头部外伤导致颅骨完整性破坏,使得大脑组织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的严重颅脑损伤情况。常见成因包括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重物撞击等强大外力作用于头部,致使颅骨骨折并破损,进而让大脑组织外露。 二、临床表现 1.头部外观特征:头部可见明显伤口,能直接看到脑组织外露,伤口周围可能伴有血迹、组织损伤等表现。 2.伴随症状: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意识障碍,如昏迷等,这是因为脑组织受损后引发颅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所致。 三、诊断方法 通过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颅骨缺损情况以及脑组织暴露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从而明确大脑外露的诊断。 四、治疗原则 首先需紧急进行清创手术,目的是将外露的脑组织尽量回纳,并修复受损的颅骨等结构,以防止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由于儿童颅骨和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大脑外露后更易发生感染扩散,且感染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影响较大,所以需迅速、谨慎处理,在清创时要格外注意操作规范,降低对儿童脑组织发育的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大脑外露后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其身体状况,稳定生命体征后尽快实施清创修复手术,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六、并发症风险 大脑外露若未及时处理,极易引发严重颅内感染,感染可进一步导致脑疝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025-09-29 10:18:03
  • 颅内脂肪瘤治疗

    颅内脂肪瘤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者采取每6~12个月头颅MRI检查的定期影像学随访策略,出现引发药物难控癫痫、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症状时需手术,手术方式依肿瘤位置及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定制,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阶段手术风险高需全面评估沟通,成年结合基础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手术方案。 一、观察等待 对于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颅内脂肪瘤,因其生长极为缓慢且部分患者长期无进展,通常采取定期影像学随访策略。建议每6~12个月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动态监测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脑组织的形态变化,通过持续观察评估肿瘤是否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影响,若肿瘤始终无明显变化且未引发相关症状,可继续维持观察。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指征 当颅内脂肪瘤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考虑手术干预:1.引发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视力下降等;3.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症状。 (二)手术方式选择 手术方案需依据肿瘤的具体位置、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定制。例如,对于位于脑表面且边界清晰的脂肪瘤,可尝试完整切除以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对于与重要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运动中枢等)紧密粘连的肿瘤,多采用部分切除方式,在最大程度缓解症状的同时,避免对正常脑组织及神经结构造成过度损伤。 (三)特殊人群考量 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风险相对成人更高,术前需全面评估肿瘤对患儿神经功能、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谨慎权衡手术获益与风险,充分与家属沟通手术相关事宜; 成年患者:需结合其基础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肿瘤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手术方案,确保在保障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2025-09-29 10:16: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