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膜瘤,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癫痫,脑室内肿瘤等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庚,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神经外科肿瘤区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以来共完成急诊手术1500余例(外伤、脑出血),择期手术3000余例(脑脊髓肿瘤、血管病等),手术成功率99%以上,死亡率低于0.3%。 在功能区肿瘤手术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国内率先完成功能区肿瘤全切除并保留神经功能,及早地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术前存在的神经功能得以保存而且使部分术前失去的神经功能恢复,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在做好一线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教学工作,以及来医院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教学部门的好评。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998年前往日本参加了亚洲神经外科会议。2005年在第十三届国际神经外科大会做题目为《DTI辅助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发言,受到国际同行的赞誉。多次受中华医学会之邀为继续教育学习班讲学。2010年前往美国克里夫兰clinic神经外科参观学习。展开
个人擅长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膜瘤,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癫痫,脑室内肿瘤等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展开
  • 什么引起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血压控制不佳、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吸烟及其他因素,如气候变化、脑力劳动过度、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此外,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还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1.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有效地控制血压,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情绪激动:情绪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引起脑出血。 3.剧烈运动: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可使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4.酗酒:长期酗酒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5.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6.其他因素:如气候变化、脑力劳动过度、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都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脑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还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以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如果出现突然的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5-07-28 15:34:54
  • 左脑阵痛怎么办

    左脑阵发性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偏头痛或血管紧张性头痛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一段时间内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是夜间睡眠不足所引发。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可让患者口服长效止痛药物进行治疗,也可在疼痛最明显处采取热敷的方式来缓解。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尽可能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晚上睡觉前不要喝浓茶、咖啡,要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一、常见病因: 1.偏头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可能与遗传、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2.血管紧张性头痛:往往与劳累、紧张、压力等有关。 二、治疗方法: 1.口服长效止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症状。 2.热敷:通过热量传递,能一定程度上舒缓局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三、日常注意事项: 1.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防止身体和精神过度疲惫。 2.避免刺激性饮品:如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3.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 总之,对于左脑阵发性疼痛,要明确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重日常生活的调节。

    2025-07-28 15:29:38
  • 神经鞘膜瘤是癌症吗

    神经鞘膜瘤并非癌症,是起源于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由雪旺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单一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呈局限性生长,不具癌症侵袭性和转移性,但特殊情况也需干预,与癌症有本质不同。 一、神经鞘膜瘤的病理特征 神经鞘膜瘤由雪旺细胞组成,其细胞形态相对单一且分化良好,生长较为缓慢,通常呈局限性生长,一般不会像癌症那样发生侵袭性生长并广泛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其细胞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等表现有明显区别。 二、与癌症的区别 癌症是细胞异常增殖且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恶性病变,而神经鞘膜瘤不具备这些恶性肿瘤的典型生物学行为。虽然神经鞘膜瘤一般为良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肿瘤生长部位较为特殊或体积过大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等不良影响,此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医疗干预,如手术切除等,但这与癌症的治疗及预后等有着本质不同。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神经鞘膜瘤的表现及处理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其性质是良性的,与癌症有明确区分。

    2025-07-28 15:27:36
  • 预防脑出血的药物

    预防脑出血的药物有抗高血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1.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对于预防脑出血非常重要。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2.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出血的风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3.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等。 4.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预防脑出血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压、血脂等因素。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2025-07-28 15:25:35
  • 突发脑出血怎么办

    突发脑出血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让患者保持安静、解开衣物、不要喂食服药、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时间、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等。 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在发现有人突发脑出血后,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对方患者的症状和具体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赶到。 2.让患者保持安静 避免过度移动患者,尽量让其平躺在床上,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3.解开衣物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解开其衣物,特别是领口和腰带,以减轻胸部压迫。 4.不要喂食服药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给患者喂食或服药,防止引起呛咳或其他危险。 5.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时间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记录患者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以及发作的时间,以便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6.配合急救人员的工作 急救人员到达后,配合他们的工作,如提供患者的详细信息、协助进行急救等。

    2025-07-28 15:24: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