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擅长:耳软骨、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进行综合鼻整形手术;重睑,重睑修复,眼袋,抬眉手术;自体脂肪面部充填、面部年轻化、注射治疗;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体表器官重建与复杂创面修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宁,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以及德州大学休斯敦健康中心博士后,现任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疗副主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内窥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分会乳房美容学组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耳软骨、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进行综合鼻整形手术;重睑,重睑修复,眼袋,抬眉手术;自体脂肪面部充填、面部年轻化、注射治疗;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体表器官重建与复杂创面修复。展开
  • 做了双眼皮和开眼角这个疤什么时候才可以消失

    双眼皮和开眼角术后疤痕消失时间因人而异,一般1-3个月处于早期,1-3个月内疤痕会有一定软化但可能较明显;3-6个月为中期,多数人疤痕进一步软化、颜色变淡,疤痕体质等人群恢复可能不同;6个月以上为后期,多数人疤痕基本稳定,少数人可能有轻微残留。其受个体差异(皮肤类型、体质等)、手术操作因素(医生技术水平)、术后护理因素(伤口护理不当等)影响,一般1-6个月逐渐改善,6个月以上基本稳定。 一、恢复阶段与疤痕消退时间 1.早期(1-3个月) 术后1周左右伤口初步愈合,但此时疤痕处于增生早期,颜色可能较红,质地较硬。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导致皮肤组织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对于一般人群,多数在1-3个月内疤痕会有一定程度的软化,但仍可能较为明显。如果是年轻且身体修复能力较好的人群,可能恢复相对快些;而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影响修复的人群,恢复可能稍慢。 生活方式方面,术后早期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这有助于减少疤痕增生的风险。例如,如果有吸烟习惯,吸烟会影响伤口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疤痕恢复,所以术后应尽量戒烟。 2.中期(3-6个月) 到3-6个月时,大部分人的疤痕会进一步软化,颜色也会逐渐变淡,接近正常皮肤颜色。但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可能恢复较慢,疤痕仍有一定程度的红或凸起。如果是疤痕体质的人群,这个阶段疤痕增生可能会更明显,表现为疤痕持续凸起、变红,甚至可能超出原始伤口范围。对于疤痕体质人群,术后需要更加注意预防疤痕增生,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疤痕增生的药物等。 年龄对恢复也有影响,儿童的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疤痕恢复可能比成年人快些;而老年人皮肤新陈代谢减缓,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3.后期(6个月以上) 一般在6个月以上,多数人的疤痕基本趋于稳定,颜色接近正常皮肤,质地也较柔软,外观上不太明显。但仍有少数人可能存在轻微疤痕残留,如细微的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等。对于有病史影响修复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影响血管和神经修复的疾病,疤痕恢复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 二、影响疤痕消失时间的因素 1.个体差异 皮肤类型:油性皮肤的人相对干性皮肤的人可能更易出现疤痕增生,因为油性皮肤油脂分泌多,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环境,导致纤维组织异常增生。例如,油性皮肤人群术后疤痕红、硬的时间可能更长。 体质因素:除了疤痕体质,还有其他体质差异也会影响恢复。比如,有些人新陈代谢快,皮肤更新速度快,疤痕恢复相对快;而新陈代谢慢的人恢复则较慢。 2.手术操作因素 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会影响疤痕情况。精细的手术操作,如准确的切口缝合、对组织的轻柔处理等,有助于减少疤痕形成。如果手术中切口对合不良,会导致疤痕更明显,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3.术后护理因素 伤口护理不当,如过早沾水、感染等,会延缓疤痕恢复时间。例如,术后伤口沾水可能引起感染,感染会刺激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使疤痕更明显且恢复时间延长。另外,术后过度搔抓伤口也会破坏正在修复的皮肤组织,导致疤痕加重。 总之,双眼皮和开眼角术后疤痕消失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1-6个月左右逐渐改善,6个月以上基本稳定,但具体情况需结合个体的皮肤类型、体质、手术情况和术后护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025-10-13 13:17:36
  • 肿眼泡怎么消除怎么办

    肿眼泡形成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年龄、睡眠饮水及眼部疾病等;非手术消除方法有冷敷法(利用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按摩法(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生活方式调整需注意睡眠充足规律、垫高枕头,减少高盐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手术消除方法有吸脂手术(抽取多余脂肪,适用于眶隔脂肪过多者,儿童一般不建议)和切眉手术(切除部分眉毛及周围皮肤改善皮肤松弛,适用于伴有眼部皮肤松弛者,特殊人群需谨慎)。 一、肿眼泡的形成原因 肿眼泡形成原因多样,从生理角度看,遗传因素是常见原因之一,若家族中多人有肿眼泡情况,个体遗传概率较高;年龄增长也是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眼部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脱垂等,易导致肿眼泡出现;长期睡眠不足、睡前大量饮水,会使眼部组织水肿,进而形成暂时性或长期的肿眼泡;一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引发肿眼泡,如眼睑炎症等。 二、非手术消除肿眼泡方法 (一)冷敷法 1.原理:冷敷可使眼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眼部水肿。 2.操作方法:将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因睡眠不足或睡前饮水过多导致的暂时性肿眼泡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避免因不适产生抗拒。 (二)按摩法 1.原理: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帮助消除水肿。 2.操作方法:洗净双手后,用无名指指腹从眼头开始,轻轻向眼尾方向按摩,重复多次;也可以从眼尾向眼头进行环形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拉扯眼部皮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差异,儿童皮肤娇嫩,按摩力度更要轻柔。 三、生活方式调整 (一)睡眠习惯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间建议成年人7-9小时。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有助于减少眼部水肿。儿童睡眠时同样要保证充足时长,良好的睡眠对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正常代谢至关重要。 (二)饮食方面 减少高盐食物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身体水分潴留,加重眼部水肿。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眼部组织的健康。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调整需符合其生长发育或身体状况需求,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 (三)用眼习惯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可通过远眺、闭目养神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易导致眼部疲劳,进而可能加重肿眼泡情况。 四、手术消除肿眼泡方法 (一)吸脂手术 1.原理:通过抽取眼部多余的脂肪,达到消除肿眼泡的目的。 2.适用情况:适用于因眶隔脂肪过多导致的肿眼泡人群。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进行吸脂手术,因为儿童眼部组织仍在发育中,手术可能会影响眼部正常发育。成年人在考虑手术前要充分了解手术风险,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 (二)切眉手术 1.原理:通过切除部分眉毛及周围皮肤,改善眼部皮肤松弛情况,从而减轻肿眼泡。 2.适用情况:适用于伴有眼部皮肤松弛的肿眼泡人群。同样,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瘢痕形成等。在考虑该手术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特殊人群如孕妇等一般不建议进行切眉手术,因为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对特殊人群健康影响较大。

    2025-10-13 13:16:41
  • 眼袋比较大怎么办

    眼袋可通过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改善。非手术有冷敷、按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冷敷靠低温缩血管减外观,按摩促循环淋巴回流,良好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用眼;手术有内切法和外切法,内切法经结膜入路去脂肪,适皮肤弹性好者,外切法经皮肤入路去皮肤脂肪,适皮肤松弛者,可据自身情况选,非手术适轻度或辅助,手术适严重情况,均需专业医生评估指导。 原理:通过低温使眼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液充盈,从而暂时减轻眼袋外观。可使用冷藏的毛巾、纱布或专门的冷敷眼贴。 方法:将毛巾用冷水浸湿后拧干,敷在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因为儿童皮肤更娇嫩,耐受力相对较弱。 按摩: 原理:通过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帮助淋巴回流,减轻眼袋形成的相关水肿等问题。 方法:洗净双手后,用无名指指腹轻轻从眼头向眼尾方向按摩眼部周围肌肤,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对于儿童,家长操作时更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眼部。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睡眠: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成人一般建议每天7-9小时的睡眠。儿童则根据年龄不同有不同的睡眠需求,婴幼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学龄儿童也需9-12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机能包括眼部周围组织的修复和代谢,睡眠不足易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眼袋。 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鱼类等。维生素有助于抗氧化,保护眼部组织;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搭配,避免挑食偏食影响眼部健康发育。 避免长时间用眼: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过度用眼都会加重眼部疲劳,进而可能加重眼袋。成人应控制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儿童则更要严格限制,学龄前儿童每天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也不宜过长时间盯着书本或电子屏幕等。 手术改善方法 内切法去眼袋: 原理:经结膜入路,从眼睛内部结膜面做切口,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这种方法皮肤表面无切口,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适应人群:适用于皮肤弹性较好、眼袋主要是眶隔脂肪膨出为主的人群,包括一些年轻人群。但对于伴有皮肤松弛较明显的情况可能效果不佳。 风险及注意事项:术后可能会有轻度肿胀、淤血等,一般1-2周可恢复。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如果伴有明显皮肤松弛,单纯内切法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且术后恢复要更关注眼部情况,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恢复相对较慢。 外切法去眼袋: 原理:经皮肤入路,在下睑睫毛下缘做切口,去除多余的皮肤和眶隔脂肪,同时可收紧眼部肌肉等组织。能较好地解决眼袋伴有皮肤松弛的问题。 适应人群:适用于眼袋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松弛的中老年人等。 风险及注意事项:术后会有切口痕迹,一般3-6个月可逐渐淡化。术后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避免感染等情况。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不适用该手术方法,因为儿童眼部组织还未发育完全,手术会对眼部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对于眼袋比较大的情况,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改善方法,非手术方法适合轻度眼袋或作为手术的辅助改善手段,手术方法则适用于眼袋较严重的情况,但都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2025-10-13 13:15:32
  • 鼻翼下拉的病症如何正确治疗

    鼻翼下拉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有注射透明质酸改善轻度下拉(维持数月至一年需再注)及肉毒素注射(针对肌肉因素,需专业评估,儿童慎选);手术是中重度患者主要手段,术前需全面评估,术后有风险要遵护理,不同人群有特殊考量,儿童优先非手术、成年女性按需沟通、有基础病史者术前评估调整基础病术后加强监测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方式 1.注射填充技术:可选用透明质酸等填充材料进行注射,通过填充作用改善鼻翼下拉外观。相关研究显示,透明质酸注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鼻翼位置,其作用机制是利用材料的容积效应填充组织间隙,使鼻翼形态得到改善,但需选择正规合格的填充材料,并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操作,以降低感染、填充不均匀等风险。该方法适用于轻度鼻翼下拉且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尤其对于成年人群中对手术有顾虑者较为适用,但需注意填充效果的维持时间有限,通常数月至一年左右需再次注射维持。 2.肉毒素注射(若涉及相关肌肉因素):若鼻翼下拉与特定肌肉过度收缩有关,可考虑肉毒素注射。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使相关肌肉松弛,从而改善鼻翼下拉状况。不过,肉毒素注射需精准定位注射部位,且不同个体对肉毒素的反应存在差异,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用,儿童群体一般不优先考虑肉毒素注射,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稳定,注射风险相对较高。 二、手术治疗方式 1.鼻翼下拉矫正术:针对中重度鼻翼下拉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通过调整鼻翼的软骨结构、软组织或肌肉等组织来纠正下拉状态。例如,可通过对鼻翼软骨的重新塑形、调整鼻翼缘软组织位置等方式来提升鼻翼位置。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鼻部评估,包括鼻部CT等检查以明确鼻部结构细节,由经验丰富的整形或耳鼻喉科医生操作。对于成年患者,手术需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对于青少年群体,因鼻部仍处于发育阶段,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待鼻部发育基本稳定后再考虑手术,以避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及发育。 2.手术风险与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存在出血、感染、瘢痕形成等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医生嘱咐进行护理,包括保持鼻部清洁、避免外力碰撞等。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术前需积极控制基础病,将身体状况调整至相对稳定状态,以降低手术相关风险。术后恢复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鼻部肿胀、形态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复诊。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量 1.儿童群体:儿童鼻翼下拉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方式,如观察鼻部发育动态,避免过早进行有创手术。若必须手术,需在儿童鼻部发育接近成熟时(一般青春期后),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实施,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心理因素,手术前后给予足够的关怀与指导。 2.成年女性:成年女性对鼻翼外观改善的需求较多,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可根据自身鼻部具体情况及审美需求与医生充分沟通,非手术治疗可作为初步尝试,手术治疗则需权衡手术收益与风险,确保术后效果符合个人预期。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患者有鼻部既往感染史、手术史等,术前需进行详细的鼻部评估及全身状况评估,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需在纠正相关异常后再考虑手术,以保障手术安全,术后加强对基础病的监测及鼻部恢复的护理。

    2025-10-13 13:14:49
  • 有黑眼圈怎么办

    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眼部护理(正确使用眼霜、冷敷与热敷交替)、避免不良因素(减少紫外线暴露、控制盐分摄入)以及应对疾病因素导致的黑眼圈(过敏、鼻眼部疾病等)来改善黑眼圈状况,成年人和儿童在各方面需根据自身情况遵循相应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成年人若睡眠不足易导致黑眼圈,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充足睡眠来促进身体修复和新陈代谢,良好睡眠有助于血液循环正常,减少黑眼圈形成。成年人每晚应尽量在23点前入睡,儿童根据年龄不同,幼儿需12-14小时睡眠,学龄儿童9-12小时睡眠。 2.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C和花青素的食物摄入。维生素K能改善血液循环,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是良好来源;花青素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蓝莓、紫甘蓝等食物含丰富花青素。成年人每天可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200-350克;儿童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上述蔬果的摄入,如幼儿每天可吃50-100克蓝莓等浆果类水果。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黑眼圈状况。成年人可选择每天快走30分钟以上,儿童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如学龄前儿童可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户外活动,进行简单的跑跳等运动。 二、眼部护理 1.正确使用眼霜:选择含有视黄醇、咖啡因等成分的眼霜。视黄醇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眼部肌肤状况;咖啡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肿的作用。成年人在清洁眼部后,取适量眼霜轻轻涂抹在眼周肌肤,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柔按摩;儿童眼部肌肤娇嫩,一般不建议使用成人眼霜,若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眼部护理产品。 2.冷敷与热敷交替:急性期(如因熬夜等突发黑眼圈)可先用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眼10-15分钟,收缩血管,减轻眼部肿胀和淤血;缓解期可采用热敷,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眼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交替使用;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时间不宜过长,热敷温度要适中,避免烫伤。 三、避免不良因素 1.减少紫外线暴露: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眼部肌肤老化,加重黑眼圈。外出时应佩戴太阳镜,选择能阻挡紫外线的款式,成年人和儿童都应注意眼部防晒。 2.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身体水肿,进而加重黑眼圈。成年人每天盐分摄入应控制在6克以下,儿童饮食也应清淡,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腌制食品等。 四、疾病因素导致的黑眼圈应对 1.过敏引起的黑眼圈:如果是过敏导致的黑眼圈,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但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2.鼻眼部疾病导致的黑眼圈:一些鼻眼部疾病,如鼻窦炎等也可能引起黑眼圈。对于鼻窦炎等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鼻窦炎,儿童则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

    2025-10-13 13:13: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