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咽喉头颈肿瘤的防治,以及咽喉疾病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雷文斌,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常务副院长,咽喉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耳鼻喉医联体华南区分院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咽喉嗓音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委员会头颈组副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耳鼻咽喉头颈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医学参考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频道副主编;广州市、天河区公安局法医鉴定特聘医学专家顾问等。曾先后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美国斯隆凯特琳肿瘤医院留学深造。擅长咽喉头颈各类开放性手术,近年来每年完成喉癌、下咽癌、鼻窦癌等头颈肿瘤手术近两百台,喉显微手术近100台,经口内镜咽喉嗓音微创、CO2激光显微手术及头颈皮瓣修复等手术的更具特色,多项临床创新技术及成果被评为国际首创(I类IV级),得到同行的认可及广泛推广;与国内众多大型医院有较广泛的业务往来及技术交流帮扶,是一位实力派的中青年临床专家;在科研方面也成绩卓越,正主持国家自然、中大5010,省、市重大项目等近10项,在研经费达500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Head & neck’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著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咽喉头颈肿瘤的防治,以及咽喉疾病的微创治疗。展开
  • 声带白斑癌变概率

    声带白斑总体癌变率在5%-20%左右,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变特征、病史等因素影响,老年、长期吸烟饮酒、病变范围广形态不良、长期反复发作治疗不佳者癌变概率高,患者需密切关注病情,定期检查,戒烟戒酒,配合规范治疗随访 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相对年轻患者癌变概率可能更高。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细胞修复能力等逐渐下降,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恶变的风险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声带白斑患者癌变概率较40岁以下患者有所升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癌变概率显著增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以及酒精的刺激,会损伤声带黏膜,破坏黏膜的正常防御和修复机制,促使细胞发生恶变。据统计,每天吸烟超过20支且饮酒量较大的声带白斑患者,癌变概率比不吸烟不饮酒者高3-5倍。 病变特征因素:声带白斑的病变范围、形态等特征也与癌变概率相关。病变范围较广,累及声带大面积区域,或者呈现结节状、斑块状且表面不光滑的声带白斑,癌变概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病变范围超过声带一半以上的患者,癌变风险比病变范围较小者高出约2倍。 病史因素:有长期声带白斑病史且反复发作,经过规范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癌变概率也会增加。因为长期的病变刺激会持续作用于声带黏膜,使细胞不断受到不良影响,增加恶变的可能性。 对于声带白斑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喉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变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

    2025-07-28 15:59:39
  • 慢性咽炎属于什么科

    慢性咽炎属于耳鼻喉科疾病,有咽部不适感等症状,受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等影响,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还可能伴有轻微疼痛、咳嗽、晨起刺激性咳嗽伴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因患者的生活方式而加重,比如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的人群,咽部受到的刺激更多,慢性咽炎的症状往往更为明显。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成年人多见。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不过不同生活方式下的男性和女性发病风险可能因吸烟、饮酒等习惯有所不同。例如,男性吸烟率相对较高,可能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 病史影响:若患者有鼻部疾病,如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容易引发慢性咽炎;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胃酸反流至咽部,也可导致咽部黏膜受损,引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非药物干预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患者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对于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嗓人群,要注意正确用嗓,避免过度用嗓。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患有慢性咽炎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其饮食,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孕妇患有慢性咽炎时,用药需谨慎,非药物干预更为重要,要尽量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等。

    2025-07-28 15:56:32
  • 睡觉张嘴是什么原因

    睡觉张嘴可能由气道阻塞、过敏或鼻炎、睡眠姿势、神经系统问题等多种原因引起。 睡觉张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气道阻塞:气道狭窄或阻塞可能导致睡觉时张嘴呼吸。这可能是由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结构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肥胖、喉部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的。 2.过敏或鼻炎:过敏反应或鼻炎可以引起鼻腔充血和肿胀,导致呼吸不畅,从而促使张嘴呼吸。 3.睡眠姿势:某些睡眠姿势可能使气道更容易受到阻塞,导致张嘴呼吸。例如,仰卧睡觉时舌头可能后坠,阻塞气道。 4.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可能影响呼吸控制,导致睡觉时张嘴呼吸。 5.其他因素:其他可能导致睡觉张嘴的原因包括口腔结构异常、习惯性张嘴呼吸等。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张嘴呼吸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口干、口臭、打鼾、睡眠质量下降等,甚至可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睡觉张嘴的问题,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身体检查、睡眠监测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此外,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睡觉张嘴的问题,尤其是伴有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治疗方法,如手术、佩戴口腔矫治器等。 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避免过度疲劳、治疗过敏等也有助于改善睡觉张嘴的问题。如果您对睡觉张嘴的原因或治疗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专家。

    2025-07-28 15:54:06
  • 急性咽喉炎多久自愈

    急性咽喉炎自愈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病情轻且身体好的成年人7-10天左右可能自愈,而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会影响自愈时间,儿童、老年人患急性咽喉炎需关注病情变化,儿童病情变化快、老年人自愈能力弱,必要时需及时就医。 影响急性咽喉炎自愈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急性咽喉炎时自愈时间可能相对成年人更不确定。幼儿患急性咽喉炎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病情进展较快,自愈时间会延长,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喉梗阻等,而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部分较轻的急性咽喉炎有自愈可能。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咽喉部长期受到刺激,急性咽喉炎自愈时间会延长。而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多喝水、注意休息的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强,可能有助于缩短自愈时间。例如,每天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的人,咽喉部炎症可能恢复得更快。 基础病史: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修复功能,急性咽喉炎时自愈时间会延长,且感染不易控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急性咽喉炎恢复也会受到影响,自愈时间不确定。 对于儿童患急性咽喉炎,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不能单纯等待自愈。对于老年人患急性咽喉炎,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自愈能力相对较弱,也要更加关注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采取医疗措施。

    2025-07-28 15:51:33
  • 看鼻炎应该挂什么科

    看鼻炎一般挂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医生因专业训练对鼻相关疾病有诊疗能力,能针对不同类型鼻炎如过敏性、慢性鼻炎等通过专业检查制定合适方案,儿童患者及有特殊病史患者也适用,会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诊疗措施。 一、耳鼻喉科相关情况 1.疾病专业性:耳鼻喉科医生经过专业训练,对鼻腔、鼻窦等耳部、鼻部、咽喉部的疾病有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鼻炎涉及鼻腔黏膜的病变,如炎症引起的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要耳鼻喉科医生利用专业的检查设备,如鼻内镜等进行详细检查来明确诊断。 2.不同类型鼻炎的情况 过敏性鼻炎:耳鼻喉科医生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家族过敏史、接触过敏原情况等)、过敏原检测等手段来明确过敏原,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等。 慢性鼻炎: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检查鼻腔黏膜的状态,区分是单纯性鼻炎还是肥厚性鼻炎等不同类型,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比如对于单纯性鼻炎可能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等。 对于儿童患者,看鼻炎挂耳鼻喉科同样适用。儿童鼻炎可能与鼻腔结构特点、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耳鼻喉科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病情等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同时会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儿童的不适影响。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耳鼻喉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鼻炎时会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治疗药物。

    2025-07-28 15:48: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