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咽喉头颈肿瘤的防治,以及咽喉疾病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
慢性咽喉炎早期症状
慢性咽喉炎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咽喉部异物感(长期用嗓者、有胃食管反流病史者易较早出现)、咽干(老年人、干燥环境中人群更明显)、咽痒(儿童、过敏体质者易更早出现且反复发作)、轻微疼痛(过度用嗓后稍加重,生理期女性更敏感,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病史者早期更明显)、声音变化(经常说话者、儿童、长期吸烟人群易较早出现声音轻度嘶哑、发声疲劳)。 咽干 患者会感觉咽喉部干燥,尤其是在晨起时可能更为明显。部分人会频繁饮水来缓解咽干症状,但往往效果有限。对于老年人,由于机体水分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咽干可能会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而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咽干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程度相对更重。 咽痒 咽喉部会有瘙痒感,容易引发刺激性咳嗽。这种咽痒可能在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空气、异味等时加重。儿童由于咽喉部神经相对敏感,咽痒引发的刺激性咳嗽可能更为频繁;过敏体质的人群,因接触过敏原等因素,咽痒及相关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反复发作。 轻微疼痛 咽喉部可能有轻微的疼痛,一般为隐痛或刺痛,疼痛程度较轻,不会对正常进食造成严重影响,但在过度用嗓后疼痛可能会稍有加重。女性在生理期时,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咽喉部的敏感性可能会提高,轻微疼痛的感觉可能会相对更明显;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病史的人群,炎症蔓延至咽喉部时,早期可能就会出现相对更明显的轻微疼痛症状。 声音变化 早期可能出现声音轻度嘶哑,发声容易疲劳。比如经常需要说话的工作者,原本声音洪亮,早期可能会发现声音变得不如以前清晰、响亮,发声稍久就会感觉劳累。儿童正处于语言发育阶段,声音变化可能会影响其正常交流,需引起重视;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咽喉,更容易较早出现声音方面的变化。
2025-07-24 12:23:19 -
饭粒在鼻腔会化吗
饭粒进入鼻腔后不会化,儿童可先按压无异物侧鼻翼尝试擤出,不行及时就医,成人可先擤鼻,不行也及时就医,且饭粒在鼻腔久留会有感染风险和损伤鼻腔黏膜的可能。 一、饭粒在鼻腔的情况 饭粒进入鼻腔后,由于鼻腔内的环境与消化道不同,鼻腔内没有能使饭粒分解消化的酶等物质,所以饭粒不会在鼻腔内自行消化。饭粒会一直停留在鼻腔内,可能会引起鼻腔的不适,如异物感、鼻塞等症状。 二、饭粒进入鼻腔的处理方式 对于儿童:儿童好奇心强,更容易发生饭粒等异物进入鼻腔的情况。家长应保持冷静,让儿童保持头部稍向前倾,用手指按压无异物侧的鼻翼,进行单侧鼻腔的压迫止血样动作(但目的是促使异物排出),尝试让儿童通过擤鼻动作将饭粒排出。如果无法自行排出,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专业器械将饭粒取出。因为儿童鼻腔较为娇嫩,家长切勿自行用镊子等尖锐物品盲目夹取,以免损伤鼻腔黏膜。 对于成年人:成年人可以尝试轻轻擤鼻,看是否能将饭粒排出。如果擤鼻无法排出,也应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借助鼻内镜等设备将饭粒取出。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告知医生异物进入鼻腔的时间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处理。 三、饭粒在鼻腔可能引发的后果 感染风险:饭粒在鼻腔内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发鼻腔的炎症反应,出现鼻腔黏膜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鼻窦炎等疾病。例如,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鼻腔异物长期存留可增加鼻腔感染的几率,引起局部炎症的持续存在和扩散。 损伤鼻腔黏膜:饭粒在鼻腔内可能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摩擦、刺激,导致鼻腔黏膜受损,出现出血等情况。如果损伤较为严重,还可能影响鼻腔的正常功能,如嗅觉等。
2025-07-24 12:18:05 -
吃东西卡在喉咙怎么办
异物卡喉的自救方法有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用海姆立克法、1岁以下婴儿用特定拍击按压法;异物未排出或出现严重症状要立即就医;儿童需避免易卡喉食物、正确轻柔用海姆立克法,老年人进食要细嚼慢咽,家属迅速急救并关注基础疾病送医。 一、自救方法 1.海姆立克法(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抓住握拳手,急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约每秒1次,直到异物排出。 2.自救(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支撑婴儿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按压5次,重复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二、就医情况 1.异物无法排出:如果采用上述自救方法后异物仍未排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2.出现严重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无法说话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尽快就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在进食时容易出现异物卡住喉咙的情况,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儿童食用花生米、瓜子等易卡喉的食物,教育儿童不要边吃边跑、打闹。在儿童发生异物卡喉时,要及时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且操作要轻柔,避免造成儿童腹部、胸部等部位的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牙齿松动、咀嚼功能减退等情况,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一旦发生异物卡喉,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自救能力较弱,家属应迅速采取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并尽快送医。老年人本身可能还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等,在急救和后续就医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情况。
2025-07-24 12:12:37 -
喉咙里面卡了鱼刺怎么治疗
喉咙卡鱼刺后要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尝试自行咳出,若不行就去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用喉镜等设备取刺,儿童要安抚就医防损伤加重,老年人要及时就医防并发症,要正确处理保障咽喉健康。 一、停止进食与饮水 当喉咙卡了鱼刺后,首先要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尽量减少吞咽动作,防止鱼刺刺入更深或损伤周围组织。因为继续进食可能会使鱼刺越扎越深,加重损伤风险。 二、尝试自行咳出 对于位置较浅、扎入不深的鱼刺,可尝试轻轻咳嗽,看能否将鱼刺咳出。但要注意咳嗽力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三、就医检查与取出 1.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如果自行处理无法解决,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检查设备来明确鱼刺的位置。 对于可见的鱼刺,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将其取出。例如,在间接喉镜下,可直接用镊子等工具夹出鱼刺。 如果鱼刺位置较深,可能需要在纤维喉镜的引导下进行取出操作,纤维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到深部的鱼刺情况,操作相对更精准。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喉咙卡鱼刺时往往比较紧张、哭闹,家长应尽量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剧烈挣扎,防止鱼刺损伤加重。同时要尽快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喉部等组织相对娇嫩,鱼刺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咽喉部黏膜感觉减退等情况,对鱼刺卡喉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锐,所以一旦怀疑或发现喉咙卡了鱼刺,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鱼刺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扩散、喉部脓肿等。 总之,喉咙卡了鱼刺后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尽快解决鱼刺问题,以保障咽喉部的健康。
2025-07-24 12:10:39 -
儿童流鼻血怎么止血
儿童流鼻血时要保持正确体位,如坐姿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按压止血5-10分钟;用冷毛巾或冰袋敷额头或鼻部,注意避免冻伤;若流鼻血频繁或按压10分钟不止、伴随头晕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保持正确体位 1.坐姿前倾:让儿童坐下,身体稍微前倾,头部不要后仰或平躺,这样可防止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尤其适用于大多数儿童流鼻血情况,能避免血液误吸等风险。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稳固抱住并保持正确姿势。 二、按压止血 1.手指按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儿童鼻翼两侧,一般按压5-10分钟。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持续施压,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低龄儿童可能不太配合,家长要轻柔且坚定地进行按压操作。 三、冷敷额头或鼻部 1.冷敷方法: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儿童的额头或鼻部,通过冷敷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冷敷时要注意冰袋或冷毛巾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可垫一层毛巾,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可再次冷敷。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冻伤。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1.频繁或难以止血:如果儿童流鼻血频繁,或者经过上述按压等处理后10分钟仍无法止血,应及时送往医院。因为可能存在鼻腔结构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潜在问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儿童,流鼻血更需谨慎对待,要尽快就医排查原因。 2.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果儿童流鼻血时伴随头晕、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其他严重症状,也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失血较多或存在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2025-07-24 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