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胜龙,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方医院门诊部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专科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授牌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站)----李胜龙名医工作室。是广州地区首位从事以痔疮、肛瘘为研究方向的医学硕士、博士,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肛肠病专家谢力子、贺执茂教授,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对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痛苦少,疗效好,无复发的特点,对各类复杂性肛瘘、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的各种微创治疗(注射、套扎、PPH等)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各种高位复杂性疑难性肛瘘的治疗和PPH治疗巨大型痔,已主持科研课题5项,主编专著1部-----《痔疮揭秘》,参编3部,在《中华普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等等学会的委员、常务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特别是巨大型重度脱出性痔的PPH微创和复杂性肛瘘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展开
  • 痔疮不治疗能自己好吗

    痔疮不治疗能否自己好需分情况,轻度痔疮部分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自愈,如年轻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后大便正常者等;中重度痔疮通常难自愈,会致病情进展出现诸多问题,儿童轻度痔疮部分可因调整饮食自愈但特殊因素致的难自愈,老年人、孕妇中重度痔疮自愈可能性极低且不治疗有不良影响,总之轻度部分可自愈,中重度通常需积极治疗。 病因及机制:对于一些轻度的痔疮,比如仅有少量便血、轻微脱出且能自行回缩的情况,若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有可能实现自愈。例如,一些生活习惯良好、膳食纤维摄入充足、保持大便通畅的患者,由于肛门局部的静脉丛淤血等情况得到改善,痔疮可能会逐渐缓解。研究表明,约30%-50%的轻度痔疮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生活方式影响:年龄方面,年轻患者新陈代谢相对旺盛,身体修复能力较强,轻度痔疮更有可能自愈;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痔疮易加重,非孕期女性轻度痔疮自愈可能性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痔疮,而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散步、提肛运动等)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轻度痔疮自愈。有轻微便秘病史但通过调整饮食后大便恢复正常的患者,轻度痔疮自愈几率增加。 中重度痔疮通常难以自愈 病情发展及危害:中重度痔疮,如脱出明显且不能自行回缩、经常出现嵌顿、大量出血等情况,一般不会自己好。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疼痛加剧、贫血、感染等一系列问题。例如,痔疮脱出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组织会发生坏死、感染等,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临床数据显示,中重度痔疮患者若不治疗,病情会持续进展,很少有自行缓解的情况。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儿童患痔疮相对较少,若儿童出现轻度痔疮,家长应注意调整其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部分轻度儿童痔疮有自愈可能,但如果是先天性肛门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的痔疮则难以自愈。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修复能力下降,中重度痔疮自愈可能性极低,且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痔疮不治疗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控制难度,还会因痔疮相关症状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痔疮易加重,中重度痔疮不治疗会给孕妇带来极大痛苦,且药物治疗受限,一般建议在医生评估下采取合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否则难以自愈。 总之,痔疮是否能自己好不能一概而论,轻度痔疮部分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自愈,中重度痔疮通常需要积极治疗才能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5-10-14 14:58:39
  • 直肠脱垂是痔疮吗

    直肠脱垂与痔疮是不同肛肠疾病,在定义发病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上均有区别,需准确鉴别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直肠脱垂幼儿多可自愈、成人有不同治疗方式,痔疮无症状可不治、有症状多先非手术治疗,保守无效再手术。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发病部位主要是直肠,可分为直肠黏膜脱垂和完全性直肠脱垂等。 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发病部位主要是肛管和直肠下端,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 二、病因差异 直肠脱垂: 幼儿发育不良、年老体弱、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因素可能导致直肠脱垂。幼儿因骶骨弯曲度未完全形成,直肠较活动,周围组织固定不牢,易发生黏膜脱垂;老年人则多因组织松弛,盆底肌肉功能减退等引发。 痔疮: 久坐、久站、长期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等是常见诱因。久坐久站会影响直肠肛管部位静脉回流;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肛管直肠部压力,导致静脉丛瘀血扩张形成痔疮;妊娠时盆腔压力增加,影响静脉回流易诱发痔疮;前列腺肥大患者因排尿困难,腹压持续增高,也易引发痔疮。 三、临床表现不同 直肠脱垂: 主要表现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需用手托回甚至长期脱出在外。还可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等。 痔疮: 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可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还可出现内痔脱出,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推回或不能回纳。外痔平时一般无特殊症状,当发生血栓、炎症时可出现疼痛、肿胀等。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表现。 四、诊断方法区别 直肠脱垂: 医生通过视诊可见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指诊可触及直肠黏膜松弛;排粪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脱垂的程度等情况。 痔疮: 肛门视诊可观察到痔核的情况,直肠指诊一般不易触及内痔,但可排除其他直肠疾病;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五、治疗原则有别 直肠脱垂: 幼儿直肠脱垂多可自愈,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缩短排便时间等;成人的黏膜脱垂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则多需手术治疗。 痔疮: 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坐浴、局部应用痔疮膏或栓剂等;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 总之,直肠脱垂和痔疮是不同的疾病,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临床上需准确鉴别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4 14:55:26
  • 无痛性便血是不是得了肠癌

    无痛性便血可能是肠癌表现但非唯一原因,肠癌致无痛性便血颜色暗红伴黏液等,还可能有其他症状,确诊靠肠镜活检;其他可致无痛性便血的疾病有内痔(排便滴血喷射状出血、无疼痛等)、直肠息肉(便血鲜红量少等)、溃疡性结肠炎(腹泻黏液脓血便等),有高危因素的无痛性便血患者应及时就诊检查,不同患者检查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需针对性治疗。 一、肠癌导致无痛性便血的情况 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破溃、出血,由于肿瘤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从而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一般来说,肠癌导致的便血颜色多为暗红色,还可能伴有黏液,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腹痛、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不过,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肿瘤组织并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肠癌的金标准。 二、其他可引起无痛性便血的疾病 1.内痔:是引起无痛性便血较常见的原因。内痔是肛管齿状线以上的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便血多为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液颜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相混。患者通常无疼痛,有时可能伴有痔核脱出等表现。 2.直肠息肉: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也可出现无痛性便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较少。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排便习惯改变,若息肉较大,还可能脱出肛门外。通过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并进行处理。 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其中也可能出现无痛性便血的情况,便血程度可轻可重,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通过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可明确诊断。 对于出现无痛性便血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家族肠癌病史、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有肠道慢性炎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直肠指诊、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痛性便血,应尽快安排肠镜检查来排查肠癌等严重疾病;对于内痔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如坐浴、使用痔疮膏等)或手术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需要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炎症等。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出现便血时要考虑先天性肠道疾病等可能,女性患者在检查时要避开月经期等特殊时期,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其生理周期等的影响等,都需要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并给予合适的处理。

    2025-10-14 14:53:48
  • 肛门里面疼痛怎么回事

    肛门里面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肛肠疾病(如痔疮的内痔嵌顿、外痔炎症,肛裂)、感染性疾病(如肛窦炎、肛周脓肿)、肠道寄生虫感染、直肠肿瘤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人群及表现,如久坐、便秘易致内痔嵌顿,长期不注意肛门清洁易患肛窦炎等。 一、肛肠疾病相关原因 1.痔疮 内痔嵌顿: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痔核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时,可导致嵌顿,引起肛门里面剧烈疼痛。内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长期久坐、便秘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肛门周围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静脉丛曲张形成内痔。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引发内痔嵌顿出现肛门里面疼痛。 外痔炎症:外痔如果发生炎症水肿,也会出现肛门里面疼痛的症状。不良的排便习惯,如排便时间过长,过度用力排便等,容易刺激外痔,引发炎症。女性在孕期由于盆腔压力增大,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也较容易出现外痔炎症导致肛门里面疼痛。 2.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小溃疡,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里面疼痛,还常伴有便血。长期便秘的人群,由于大便干结,排便时过度用力撑裂肛管皮肤,容易引发肛裂。儿童如果饮食中蔬菜、水果摄入过少,容易发生便秘,也可能出现肛裂导致肛门里面疼痛。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容易便秘,也是肛裂的高发人群。 二、感染性疾病相关原因 1.肛窦炎 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炎症。肛窦呈口袋状,容易积存粪便或分泌物,引发感染。患者会感觉肛门里面坠胀、疼痛,还可能伴有排便不尽感。长期不注意肛门局部清洁的人群,如不经常清洗肛门的人,更容易患上肛窦炎出现肛门里面疼痛。 2.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初期表现为肛门里面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还可伴有局部红肿、发热等症状。肛周脓肿多由肛腺感染引起,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肛周脓肿,出现肛门里面疼痛的情况。 三、其他原因 1.肠道寄生虫感染 如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肛门里面疼痛。蛲虫在夜间会爬出肛门产卵,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及肛管,导致肛门里面瘙痒、疼痛。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从而出现肛门里面疼痛的症状。 2.直肠肿瘤 直肠肿瘤,如直肠癌等,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引起肛门里面疼痛,还可能伴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中老年人是直肠肿瘤的高发人群,定期进行直肠指检等筛查对于早期发现直肠肿瘤非常重要。

    2025-10-14 14:53:19
  • 拉粑粑拉出血

    拉粑粑出血常见原因有痔疮(内痔无痛性便后鲜红出血伴痔核脱出等及成因)、肛裂(排便剧痛后滴血且疼痛周期性等及成因)、结直肠息肉(便中带鲜血量少或息肉脱出等及成因)、结直肠癌(暗红血伴排便习惯改变等及成因),儿童需警惕息肉及时就医并避免辛辣保持大便通畅,孕妇防痔疮要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结直肠癌及时肠镜,非药物干预需调整饮食增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不憋便、避免久坐多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一、常见原因及对应表现 1.痔疮:内痔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无痛性便后出血,便血颜色鲜红,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排便后出血多可自行停止,部分患者可伴有痔核脱出。 成因:长期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导致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 2.肛裂:排便时会出现剧烈疼痛,随后有鲜血滴落,便血颜色鲜红,量较少,疼痛呈周期性,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但随后因括约肌痉挛又会出现剧烈疼痛。 成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 3.结直肠息肉:表现为便中带血,颜色鲜红,一般量不多,息肉较大时可能随粪便排出而有息肉脱垂出肛门外的情况。 成因: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 4.结直肠癌:出血颜色暗红,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大便形状变细,还可能伴有腹痛、消瘦等症状。 成因:与遗传、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拉粑粑拉出血需警惕结直肠息肉,家长要留意儿童大便情况,若反复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等检查排查息肉等问题,同时儿童应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孕妇: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易引发痔疮出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若出血频繁应及时就医评估。 3.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拉粑粑拉出血要高度警惕结直肠癌,因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需及时进行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全谷物等,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久坐时间,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肛肠疾病发生风险。

    2025-10-14 14:50: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